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白     
邵双平 《风景名胜》2012,(10):11-11
明白。是个太简单的词,却又是件太不容易做到的事。每次杂志送入印刷厂的前夜,我都在挑灯对着电脑屏幕撰写卷首语。倒不是这篇短文有多么难写,而是一些问题心中还没有完全想明白。每个人热爱旅行都有不同的原因,每一次出发上路都有不同的理由,而我希望每一期杂志都能向读者交待点什么。  相似文献   

2.
选择     
《风景名胜》2014,(3):11-11
如果七年前,我选择去一家上市公司,那么今天,我可能不会在这里,为写这七八百字的卷首语而纠结..我也完全不可能和一本旅游杂志纠缠在一起,而我的初衷是专注于财经领域,关注公司,关注创造财富的人,关注一切与钱有关,最终落实于数字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陈四益 《世界》2006,(9):64-64
(一)经济学家几年前讲的话,记得的人似乎不多,偏巧我还记得一点儿,但也不真切了。那大意是说,什么是小康?就是一个人有两套住房。这标准从何而来?两套房子派什么用场?我没弄清。模模糊糊觉得大概一套自己住,一套可以出租吧。但如果人人都有了两套,又租给谁呢?  相似文献   

4.
转眼又是杂志年度最后一期,所有栏目编讫,未敢轻松,深感前路更加漫长。自知资历尚浅,写这篇承前启后的卷首语,唯恐有怠对我们杂志多有支持和热爱的作者、读者们。虽然忐忑,但是我仍然要十分衷心地说一声谢谢!感谢您不吝赐稿,佳作睿语以飨读者,我们也受益匪浅;感谢您一直关注阅读,慧眼识瑕批评指正,都是对我们的鞭策与鼓励.  相似文献   

5.
笑话与演技     
笑话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好笑的和不好笑的。讲笑话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类,逗别人笑的和自己先笑的。我没有表演天赋、能把一个好笑话讲得非常不好笑,而且往往自己先笑起来,所以坚决不在陌生人面前献丑。这其实是为听众着想,佯装笑翻在地是很痛苦的。这样说来,听笑话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类,诚实的和不诚实的。后者还有演技好坏之分。没有讲笑话天分的人,可以回家对着镜子猛练几个,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西藏》杂志的一个早期作者,一个忠实的读者,30年中我多次参加《中国西藏》杂志举办的相关活动,也感谢30年来杂志社一直寄刊物给我。在《中国西藏》杂志创刊30周年、中国西藏网创办20周年之际,我对中国西藏杂志社讲两句话,提一条参考意见。这两句话是:第一句,"不忘初心回头看"。  相似文献   

7.
《文史博览》原为《湖南文史》,是单位公费订 阅的杂志,封面朴素、透着一股子与现在诸多时尚 杂志不协调的土气,很不打眼。而我,出于对"关 系杂志"的成见,一直没正眼看过他,即使看也只 是看看封面,还误以为是那种打着历史的牌子翻旧 隐私,满足人们猎奇心态的二流杂志。直到前几天, 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今年最近一期,第一篇是章诒和 的《翦伯赞: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自杀之谜》, 一看就看进去了,而且欲罢不能。看完一本后将柜 子里所有的《文史博览》全部找出来,一口气读完, 就有了这篇文章。 这是一个功利、浮躁、现实的年代,恐怕没有  相似文献   

8.
秦志军 《旅游》2007,(9):6-6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给这本《旅游》写卷首语。 记得前几天为这期杂志签版时,我一点没有觉得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最后看了一眼签版日期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这里的工作要告一段落了。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旅游》2010,(8):4-4
我爱《旅游》卷首语 这个题目乍看起来太直白了些,但6年前在众多的旅游类杂志中。聚焦我眼球让我不弃舍地订阅《旅游》杂志,正是因为偶然间翻到了它的卷首语。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旅游》2010,(4):4-4
《旅游》杂志编辑:你们好!那一天在报刊亭看到贵刊,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购买了2009年10月刊,介绍的是《祖国的街道(上)》,并在卷首语中看到我们选择了低调而踏实的纪念方式,做出六十条街道,分两期刊出……。当看完10月刊后,就期待着下一期。前天我又在报刊亭买了11月刊,可是回家翻看杂志,并没有看到《祖国的街道  相似文献   

11.
7月20号,媒体人王利芬在微薄里面讲:“有一位同事从加拿大回来,面色白中吐红,这是我看到她最好的脸色,环境空气多么重要啊!她才去一个月。想想有些外资对来北京工作的人要发环保补贴这个事实吧。”  相似文献   

12.
汪文庆 《百年潮》2006,(6):70-76
记者: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从总体上讲,您怎么评价石川祯浩先生的这本书? 萧超然:我是前不久才看到这本书的.近七八年来,因为身体不好,我和外界的接触、交流极少,各种学术活动邀请基本上都谢绝了.大概是今年3月初,我突然收到石川祯浩先生寄的这本书.  相似文献   

13.
杨及 《名人传记》2022,(8):57-62
两地分居我在中央大学借读的两年,赵瑞蕻在柏溪分校当助教,不大来沙坪坝。他似乎只来本部办过一两次事,范存忠先生照顾我们,临时把自己的宿舍让他住一下。我们真正是两地生活,各顾各的。赵瑞蕻比我用功得多,一直在写作、翻译。他译《红与黑》的时候,国内还没有这本书的中译本。翻译《红与黑》最初好像和一个叫《时与潮文艺》的杂志有关。那是一个着重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杂志,可能是当时这方面最突出的。赵瑞蕻在上面写过《斯丹达尔与他的红与黑》,大概算较早介绍《红与黑》的。  相似文献   

14.
时间:1980年6月19日上午地点:李维汉家中 你们要我写文章,我不能写。现在由我来写这样的文章,是不得体的。我是向小平同志建议,希望他出来带个头,只有他比较最合适。我向秘书讲过,这个问题是不能谈的。你们从哪里知道的?中宣部传达了?我和小平同志只有两个人谈,是他说出去的?这两天都有人来找我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意  莞尔  Paul 《旅游》2004,(3):90-93
“我为什么要来呢?吃苦受罪地跑这螺髻山的冰天雪地来干什么?”为什么?事实上我也模糊极了。“要风景没风景地自讨苦吃。”于是又想起musa的话:走的路多了,风景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和什么样的人经历了什么样的事。大概生命里总是有着这样的冲动,不问目的四下飘游,却又总是被一分又一分的情感缠绵住落回原地,才有了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出发与回程。  相似文献   

16.
袁鹰 《炎黄春秋》2006,(10):78-78
今天有很多老同志、老前辈在场,他们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我是作为《炎黄春秋》的普通读者发言。我家的报箱里报纸、杂志很多,一天得拿两次。说实话,有一些杂志只是浏览一下,有的根本不开信封。只有《炎黄春秋》,每期基本从头到尾全看完了。如果哪一期来晚了,我们全家就着急。是不是哪一篇文章使某人不高兴,某篇文章犯了禁忌,不让发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心里急,又不好问。我弟弟是人民解放军总后的离休干部,他也订了一份《炎黄春秋》。有一次,到日子没有收到。他很着急,很担心,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被人封了。后来收到了,他才放心。  相似文献   

17.
年来,我看到一些文章,甚至是一些号召叫做“管好身边人”,这身边人大概是指配偶、子女和秘书等吧。长时间以来,我对这个提法颇感惊奇,正像号召共产党领导人要”廉政”一样,我也一直对此同样感到有点哭笑不得。何谓“廉政”?不就是不贪污、不敲竹杠、不营私舞弊么,就是说,不要做贪官污吏,这算什么标准呢!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全人类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贪污、不盗窃(不好听吧?其实,廉政的意思就是如此,即只收俸禄以内的收入),实实在在是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起码做人标准。  相似文献   

18.
游美情趣     
不高兴和没头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卡通动画片,是写两个任性粗心的孩子的经历的到现在我都没有忘记。跟人开玩笑还会常常蹦出这两个词来。有的人能听明白有的人一脸茫然。因为有的人看过有的人没看过。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要成为这样的孩子?在洛杉矾中国城里的商店买中国食品品种齐全得感觉像是到了广州,分不出故乡和他乡。里面有个打工的小伙子让我驻足观望了20多分钟。大概有20岁左右的年纪站在收银台女人的背后为所有的物品打开纸袋子动作极其熟练。而他脸上架着的眼镜和稚气的表情无不打着留学生的烙印不断地机械…  相似文献   

19.
读者论坛     
《山茶》2009,(1):14-17
向艾怀森问好 我自小喜欢看漫画版的《庄子》,那个时候喜欢和家里的玩具对话,和外面r 花草交谈。让我忆起童年逸事的就是这期《华夏地理》。自卷首语谈及庄子开始,翻到《无止境的高黎贡》。看罢这期《华夏地理》.觉得一页一页独立的篇目其实大有关联。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比如高黎贡。能理解欣赏天地之美的人.可能是庄子这样的人罢。谁理解高黎贡呢?我的姑姑给我讲过,  相似文献   

20.
坚守     
《风景名胜》2014,(9):11-11
准备写这期卷首语时,才发现我们9月份的杂志编辑工作已将近尾声。这六七百字一成文,整本杂志就可以送往印厂,一周后,她就会出刊。在我们心中,这180页的杂志因此在普遍的热闹和竞争中有了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