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星岩 《中国钱币》2010,(3):47-48,52
“天顺”是明英宗朱祁镇二次登基后的年号,前后共八年。明英宗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9岁初登皇位,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英宗之弟郧王朱祁钰即位,即明景帝。在做了一年俘虏之后,英宗被迎归,景帝将其幽禁于南宫,明景帝景泰八年正月,  相似文献   

2.
一、御驾亲征和打胜仗没有太大关系 明朝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南下。23岁的大明皇帝英宗不听劝阻,在佞宦王振的唆使下,委命御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自己亲率50万精兵挥师北上,迎战蒙古瓦剌部大军。  相似文献   

3.
帝王家的瑶族血脉──明孝宗传奇身世的有关档案陈驹明朝天顺八年(1464)正月,明英宗朱祁镇病故,年仅16岁的太子朱见深继位,年号"成化",是为明宪宗。宪宗即位时,因未成年,所以中宫尚虚。当时六宫佳丽众多,而且他父亲英宗在世时,已为他确定了十二个女子作...  相似文献   

4.
赵毅先生、罗冬阳先生合著的《正统皇帝大传》,是辽宁教育出版社《明代帝王研究丛书》的一部。1993年12月出版。装帧精美,洋洋洒洒32万余言。虽名曰《正统皇帝大传》,但并不局限于正统一朝的朝章国故及政治得失,而是涵盖了英宗朱祁镇在正统朝、天顺朝,乃至作...  相似文献   

5.
于谦在明代景泰年间扮演重要角色,研究于谦不仅可以研究其本人以及中国传统士人忧国忧民、坚韧不屈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研究明代英宗、景帝时期权力交替、政治风云。学术界对于谦做了系统而认真地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对其进行一下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6.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宦官王振与内阁阁臣曹鼐、张益等辅政成员身死于役,致使明朝皇权和辅政群体的格局发生剧变。郕王朱祁钰被拥立即皇帝位即明景帝,于谦和王文成为辅政群体的重要成员,内阁阁臣陈循发挥一定的辅政作用,高层宦官金英、兴安也是景泰朝辅政群体成员,王直、胡濙等部院大臣则是辅政群体的外围成员。景泰朝辅政群体内部关系复杂,辅政地位差别大。在景泰朝辅政群体的这些变化中,皇帝和皇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于谦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也是一位永远令人景仰的民族英雄。他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卒于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历任御史,山西、河南、江西等地巡抚,英宗正统十三年,入京为兵部左侍郎。第二年景帝即位,升兵部尚书,加少保。景泰八年,英宗复辟.他被诬陷致死,后归葬于杭州西湖西面的三台山麓。“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袁枚把于谦提到和岳飞同等的地位,并非“一己之见”。稍后的林则徐在《重修于忠肃公祠墓记》中写道:“维公纯忠伟伐,与岳忠武同昭天壤,千古以两少保称”。可见于谦在后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形象。于谦的爱国思想,首先是和他的政治理想与抱  相似文献   

8.
试以文物史志析刘胜吴杏全赵卫平中山靖王刘胜,是西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庶兄。《汉书·景帝纪》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立皇子胜为中山王”。景帝32岁称帝,其35岁时封胜为中山王。刘胜与其兄赵王彭祖乃景帝与贾夫人所生...  相似文献   

9.
要明瞭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作一个简单回顾。明朝自中叶以后,赋役制度极端混乱,繁重的田赋与差徭像两条绞索一样,榨尽了人民的血汗膏脂。其中尤以差徭害民最甚,它的名目简直繁杂得难以想像。所以从英宗朱祁镇以后,人民起义便接连不断,并且愈来规模愈大。为了缓和这种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多少给农民一点喘息生存的余地,便产生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精神是把各色名目的差徭杂费统统合并起来,作为  相似文献   

10.
<正>文帝继位,诸大臣请立刘启为太子,以定国本,其居太子之位长达22年之久。公元前156年,汉文帝崩,刘启继皇帝位。史书中关于刘启为太子的事迹较少,但是钩沉史籍,却可以看到景帝为太子时就开始着手建立以对抗军功受益阶层和削藩为主要政治目标的势力团体。景帝任用晁错强力削藩,引起诸侯王的反叛,无奈的汉景帝只能选择诛杀晁错向各方势力表示妥协,所以晁错成为景帝势力与军功受益势力之间对抗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正明景泰四年(1453)正月,初入官场的愣头青户科给事中王竑大胆地给明代宗朱祁钰上了一道奏疏,内容如下:"请敕责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敛,罢无益之工,严无功之赏,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陛下益近亲儒臣,讲道论德,进君子,退小人,以回天意。"说来也怪,面对这道气势汹汹的奏疏,朱祁钰竟然不生气,反而真的听从建议发下诏书,修身反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前不久安徽的凤阳,江苏的淮  相似文献   

12.
元朝建立以前,统一的蒙古民族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以畏兀字书国言”,开始出现体现蒙古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为适应建立大一统的蒙汉大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开始进一步重视立法工作。但元代最重要的立法活动,集中于英宗时期。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制定了《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元典章》分前集和新集两大部分。前集六十卷,包括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十门,共三百七十三目,每目各分若干条格。记录了自元初忽必烈当政至英宗时期长达五十余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典章制度。其内容多为《元史》所不见。《元典章》的新集,续载了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二年(公元1322年)的法律文  相似文献   

13.
“土木之变”是明王朝一件很不光彩甚为屈辱的事件,不仅文武大臣死难惨重,20万大军全军覆没,而且连最高统治者英宗皇帝也被俘。四川道监察御史申祜也死于此难,景泰元年朝廷本已有敕赠,然英宗重登帝位后,却独不见褒恤申祜,后世颇多不平。考察历史,始知申祜缺祀,当为英宗耻于申祐代驾死难矣。  相似文献   

14.
秦汉“士伍”的身份与阶级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士伍"是秦和前汉社会生产、阶级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弄清"士伍"的身份、地位,对于了解秦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是有益的,对于澄清"四人帮"对秦汉历史的歪曲也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秦汉"士伍"的问题作初步探讨。一关于"士伍"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白起列传》:"昭襄王五十年,武安君有罪为士伍。"之后,《汉书》也曾几处提到,如《景帝纪》:景帝元年,廷尉和丞相按照景帝的"诏书"议定:"吏及诸有秩……若买故贱,卖故贵,皆坐赃为盗,没入赃县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汉景帝刘启在未央宫宴请条侯周亚夫,与往日不同的是,作陪的还有一个14岁男孩儿——太子刘彻。待到景帝一声令下,周亚夫才注意到,自己案几之上的肉并没有切成肉块,而且也没有筷子。周亚夫以为负责酒席的官员失误所致,脸上立刻显露出不悦的神色,回头向他们索要筷子。景帝冷笑着说:“此不足君所乎?”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是仁者见仁,  相似文献   

16.
西汉淮阳国封域变迁分为三个时期.高帝至景帝时为第一个时期,淮阳在郡、国之间转换频繁,封域有增有减;景帝三年至宣帝元康三年时为第二个时期,淮阳郡东界、北界不断拓展,先后得到楚国、梁国一些区域.第三个时期为宣帝重置淮阳国直到新莽时国除,此时淮阳国的封域大为削减.淮阳国所处的"中间地带"是决定其封域变迁的地理基础,而汉廷对诸...  相似文献   

17.
汉武帝晚年重用江充治“巫蛊”。《汉书》卷四十五《江充传》有这样一段记载: 充出,逢馆陶公主行驰道中。充呵问之,公主曰;“有太后诏。”充曰;“独公主得行,车骑皆不得。”尽劾没入官。上面记述,令人生疑。馆陶公主是文帝与窦后所生之女,她是景帝的胞姊。《汉书·外戚传》记:“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又曰:“窦姬为皇后,女为馆陶长公主。”《史记·孝景本纪》亦云:“帝以孝惠七年生。”与《汉书》说同。刘嫖下嫁堂邑侯陈午,生女陈阿娇,为武帝第一个皇后,故馆陶公主亦是武帝之岳母。  相似文献   

18.
明朝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时期,就是正统、景泰、天顺三个朝代,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原因,朝廷严令禁止景德镇烧瓷,这个时期称为空白期,也称黑暗期。1435年,即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逝,宣德统治结束,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为正统,他当了十四年皇帝,1450年下台。  相似文献   

19.
曾維華 《中华文史论丛》2013,(1):119-125,394
關於司馬遷的生年問題,歷來爭議頗多。目前主要集中爲兩說,即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和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經對有關文獻記載仔細研讀、分析,以及邏輯推理,可認定司馬遷出生的時間在其父司馬談掌"天官"之職以後。由此,進一步確證司馬遷出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是正確的,而認爲司馬遷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則是失察的。  相似文献   

20.
“土木之变”后,明代宗朱祁钰在今河北怀来县土木村建显忠祠以祭祀殉难诸大臣。本文简要介绍了显忠祠的历史渊源,及历550余年风雨和战火之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