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的"民本观"虽注重尊民、重民、利民,但终归是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以人为本"是扎根于人民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它既是党执政理念的现代诠释,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体现,可见,儒家"民本观"与"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儒家"民本观"中的一些内容仍可被今天借鉴,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吸取儒家"民本观"的积极成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群众观是传统民本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著作并渗透在他的全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根本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既是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又是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既有现实的根据,也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有着历史的渊源。毛泽东早年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接受,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深层的因素。但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不同,“群众观”与“民本观”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概而言之就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一观点既肯定了“民”的地…  相似文献   

3.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为儒家所独有。民本也是老子政治哲学的基本立场,老子哲学中虽有为执政者设计的一套高超的治国之术,但也表达了百姓的内在心声,蕴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而老子政治关怀应是老子一书的主要目的,因此,重新阐释老子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以"还吾老子"本意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对于民主与民本二者的关系,在理论上有两个误区:一,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包含着现代民主观念,把本来属于民本范畴的思想说成是民主;二,认为民本是现代民主的初级表现形式,用传统的民本思想来理解民主。事实上,民本与民主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从民本思想中根本发展不出现代社会的民主思想来。  相似文献   

5.
贾苗苗  洪振涛 《攀登》2023,(5):15-20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的理论精髓。其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凝练“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中丰富而深邃的理论内涵,对于指导新时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指出,必须搭建文艺人才培养平台和创作高地,壮大德艺双馨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文化氛围,激发人民的主体创造性;发挥政府主导监管作用,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得到贯彻落实并作为指导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使文化发展真正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民本思想处处体现在他的笔下和行为中。他的民本思想有如下特点:对君权神授的新认识,对官民关系的论述,文以明义的作品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中,我们极少见到他们直接使用以人为本的概念,但在他们的思想内核中,早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即他们早期所受到的民本主义、人本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所借用的民本思想,既不是单纯的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民本思想,更不是简单的西方民本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系统地运用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赵璐璐 《百年潮》2023,(2):90-96
<正>“民为邦本”源自《尚书·五子之歌》,可见中国古代很早就洞察到了民与国之间的深层关系,开启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先河。其后,“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上被不断巩固发展,构成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思想。近代以来,将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也成为革命先驱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博大而精深,其"民为邦本、宽民惠民"之民本思想为世人所推崇。文章以儒家民本思想的缘起及其内容为逻辑起点,分析了"民本"是中国法治的必然选择,继而列举了民本思想在当代中国法治的彰显。  相似文献   

10.
刘冬妮 《沧桑》2012,(5):12-15
民本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其时代进步性,即认识到了民众的作用和重要性,但其本质却是为了维护君主的利益,是为君主的统治而服务的。由于对民本思想的理解不足,使我们的政府和官员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要纠正这种偏差,就应该加强民主化建设,以"人民做主"代替"为民做主"。  相似文献   

11.
赵微 《黑龙江史志》2013,(23):339-340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念。它不仅有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的深邃的理论根基,更有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鲜明特色。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代背景下,不断深入挖掘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渊源,对于建构"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政治话语体系,进而在形成世界新秩序进程中发挥中国独特作用具有极其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杏年 《沧桑》2014,(1):105-10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重要论述。本文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一些经典论述,从理论上、历史上、现实上、实践上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和发展,也是做好工作的迫切需要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重要论述。本文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一些经典论述,从理论上、历史上、现实上、实践上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和发展,也是做好工作的迫切需要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一些的新的"民本"理论,实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性嬗变。  相似文献   

15.
民,在中国古代指君臣百官及士大夫之外的庶民,后来泛指民众、百姓、人民。"民本"一词,语出先秦典籍《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安",意为庶民是国家社稷的根本,统治者要敬民、重民、护民、爱民、亲民,自我约束,慎重处理民事、国事。简言之,民本就是以民为本。商周时期,先哲以夏桀商纣为鉴,初步形成民本思想并推崇为治国安邦方略。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庶民的社会地位有了空前提高,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思想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道家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是双面的,他对于道家思想的反应也是双面的,既有接受也有批判,二者相结合才产生了鲁迅作品中的复杂性,而我们在看待传统文化时,这种批判继承的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一词在近代中国的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火生 《清史研究》2004,1(2):34-45
本文从历史语义学的角度 ,首先考察了“民主”和“民本”在汉语语境中的古典含义及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格局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 ,细致地分析了近代以来“民主”一词如何在西方思想的刺激下 ,通过传教士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努力 ,被重新发掘出来 ,并在重新诠释的过程中 ,从“民之主” (君主 )走向自己的反面“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石韫玉是生活于清中后期的一个文人,他的一生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解读,第一个阶段他在朝为官,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却终因自己不肯同流合污,遭人陷害,弹劾辞官。第二阶段他致仕以后,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苏州紫阳书院、杭州紫阳书院、江宁尊经书院讲学。石韫玉一生思想变化与他的经历和时局是密不可分的,民本、教育思想最终汇集成其独特的独学庐思想。  相似文献   

19.
“民本”即以民为本,认为民众是立国安邦的根本。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本文主要论述三点;一、柳宗元以前的民本思想概述。二、柳宗元对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柳宗元民本思想的渊源。兹按此论述如下。一、柳宗元以前的民本思想概述民本思想渊源于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的先王对“天”极为崇拜,认为“天”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而天所具有的道德就是“保民”,它代表的是“民”的愿望,正如《尚书》说的:“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之上是王,王亦由…  相似文献   

20.
余桂芳 《史学月刊》2008,(10):122-124
作为古代政治思想重要内容的民本思想不仅拥有自身的思想和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古代君主治国理念的形成有着无法替代的基础作用和指向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君主治国理念的定型与运用。深入研究民本思想与君主治国理念的关系,可以从中国政治文化自身形成的脉络中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遗产,从而为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推进当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历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