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界甚少注意盛宣怀在光绪四年办理的河间赈务。实际上,只有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认识河间赈务与盛宣怀同时期洋务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更为准确地理解盛宣怀此时的整个实践活动及其内在脉络。这个例子同时表明,要推进盛宣怀研究,不仅应对其以赈灾事务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足够重视,而且应根据这类活动蕴含的社会史脉络,为理解盛宣怀增加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张海荣 《清史研究》2022,(5):145-156
<正>目前就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而言,虽然晚清史研究的学术底蕴相对深厚,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对于相关历史问题的认识一定更为全面和正确。事实上,学术积淀的结果既有可能帮助我们接近历史的真实,也有可能妨碍我们接近历史的真实。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和认识一旦形成,就会长期束缚人们的头脑,甚至比相对空白的研究领域更具学术挑战性。朱浒教授新著《洋务与赈务:盛宣怀的晚清四十年》((1))(以下简称《洋务与赈务》)的出版,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盛宣怀走向洋务之路的起点,是参与筹办轮船招商局,以往认为它是出于李鸿章的着意安排。其实,盛宣怀走向洋务之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特别是同治十年直隶爆发特大水灾的意外事件,最终促成盛宣怀参与筹办轮船招商局的契机。深入探究这一过程,揭示盛宣怀个人的一段隐微历史,有助于理解洋务事业从顶层设计落实为建设实践的复杂进程,从而拓展洋务运动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洋务运动是晚清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试图借西法以自救的运动,而李鸿章是这一运动的领导者,半生致力于这一事业,在整个洋务运动中居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李鸿章的洋务总纲入手,来简要论述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办理的具体洋务活动,并列举出在军事、民用工业和科技育才方面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5.
在晚清洋务新政背景下,江顺诒虽屈居下僚,然能以通时务、达事权为奋斗目标。在中外文明比较中,除了对基督教有所批评外,对西洋商业文明、政治制度等多持肯定态度。虽给人"抑中而扬外"的印象,然实则是以"西学中源"为底色的一种"尊西方——超西方"的路径。在古今之变上,并非由"泥古"到"求新"的简单转型,而是务求实用,主张"泥古"、"背古"皆非,以富强为目标的社会发展观。他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角度,回应了洋务新政所带给人们价值观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灾荒与战争在贵州大地交相发生,由此给生活在黔中大地的人们带来了严重灾祸。在这一背景之下,根据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贵州成立了省赈务会。赈务会的中心任务就是救济因灾或战争而产生的难民,它属于贵州救济难民的一个官方机构。正因其特殊的官方背景,因此,自其成立之后,既要接受国民政府相关救济机构的指导,同样亦应纳入贵州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由此,随着岁月的变迁与国民政府政治的调整与变化,贵州省赈务会成立之后,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直至终结的历史过程。通过对贵州省赈务会演变的历史分析,让我们从赈务的层面认识与了解到民国时期贵州官方赈务组织机构变化发展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7.
洋务教育平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办教育,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洋务企业及近代外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者注意的课题。然而,史学界的研究现状与这一课题的重要性极不相称。三十多年来关于洋务教育的研究论文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篇(不含对个例的研究)。而且,大都是从洋务教育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角度来立论,认为洋务教育是适应巩固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的需要发生的,它压抑人才,收效甚微,具有反动的性质。即使稍有肯定的意见,也只是就其客观的效果或影响略加肯定。这一切都说明洋务教育的探讨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但论其主题,就是中国能否从农业文明中走出,从传统中走出,重建合乎世界潮流趋势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19世纪晚期的洋务新政,乃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最具意义。然而,20世纪的政治纷争,使这场现代化运动在不同话语体系中有了不同价值,"现代化叙事"高看了洋务新政,而"革命叙事"则不以为然。"革命叙事"中的洋务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其意义何在,有哪些调整,还是很值得注意的学术史话题。  相似文献   

9.
论洋务思潮的爱国主义蕴义周辉湘洋务思潮的爱国主义,既承继了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宝贵遗产,又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古代不同的内函和时代特色,反映出近代意义民族主义的萌发和古老民族新的觉醒。一自强论是洋务思潮的主旋律。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把“中体西用”看作是...  相似文献   

10.
清末洋务,为安内乱抵外侮而兴起,虽然如今对洋务一词的评价不一而足,但其对于强大国家、抵御外族入侵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文据以史,深入挖掘洋务运动的"自强"、"御侮"内核,将西方开化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导,在这块东方大地上碰撞出惊醒世人的钟声。强国御侮思想的产生,发于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止于西方"拓荒"文化的冲击。三十年的洋务史,便是在这两种文化的交叉中艰难行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着对洋务企业中一个活跃群体即江南绅商崛起过程的细致分析,对学界此前观察中国近代绅商阶层的起源和中国近代工业化兴起进程的视角和进行历史定位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本文的研究表明,这两个历史事件决非是仅仅构成宏大叙事的重大事件,而是都包含着由冲击与回应、传统与近代、内因与外因、整体性与地方性等一系列二元关系发生复杂的交织和互动而形成的实践逻辑,也只有综合运用宏观与微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视角,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样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2.
刘坤一是晚清同光时期的重要疆吏,也是一位重要的洋务派人物。他积极而广泛地参加了洋务活动。其思想高于其他洋务派的地方,是他反对洋务企业官办、官督商办的形式而主张商办,呼吁保护国内工商业。他主张全面、系统地引进“西学”,不遗余力地提倡兴学堂、设报馆、遣留学、劝游学。他主张在对外交涉中要“据理力争”,但对列强的侵略又主张“以夷制夷”。刘坤一的洋务思想和活动自始至终贯串着他的爱国思想。他的洋务思想及其活动,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决策,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季末世的洋务运动其地位、作用在中国史学界已有成论,其间涌现的一批洋务大员亦有研究。但作为清廷中枢洋务主政人物奕訢却鲜有论述,其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及洋务思想亦提及不够,几被忽略。本文拟就此稍加阐述,并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在社会政治频繁大动荡的表层下面,是社会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社会内部结构的剧烈变化。其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社会变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追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初生形态,在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洋务事业中形成的新式知识人材群体,可称为其雏形。这一群体可分为两代:第一代包括从社会上招集的一些通西学的文人、士子,以及教会学校培养出的西学人材,这些人成为80年代中期以前洋务事业中主要的西学和科技力量。第二代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60-90年代,晚清洋务官僚为“自强”和“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化军事和民用工业,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在人事管理、企业产品管理和分配等方面受封建衙门作风和旧式企业管理方法的影响.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比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总体来看,洋务企业起点低,弊病丛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内忧外患迫使中国人冷静地思考和反省,终于认识到了西方的先进和发达,感受到了不如西方的地方。由于西方文化首先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疯狂的经济掠夺和残酷的军事侵略,所以人们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物质文明的优长方面。出于维护大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需要,地主阶级改革派组成的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和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等,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中心的洋务新政。  相似文献   

17.
晚清重臣洋务先锋山西巡抚胡聘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外国的入侵,清王朝的部分官员为稳定封建统治地位,开始兴办所谓“洋务”。他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建立新式海军,创办近代机器工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在洋务运动鼎盛时期踏入仕途的湖北天门人胡聘之,虽然在“帝党”和“后党”的矛盾漩涡中左右逢源,但他总的政治倾向是支持和执行光绪皇帝变法图强的思想的。他借助洋务自强之势,为推进地方工业振兴,革新政治文化教育,扶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许多开拓性的事业,可以称得上是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锋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后期,在洋务思潮的洪流中,我国思想界产生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理论——“变局论”,它既是一种时局观,义是一种历史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鸦片战争的炮响打破了中国天朝封闭的大门,惊醒了一批爱国志士。林则徐是近代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后期,一批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是属于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想,还是属于早期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这是目前洋务运动史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很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政府中兴办洋务的官员的思想观念出现近代化,主要表现在:"夷夏之防"和传统技艺观的突破;对西学的推崇和引进;引进机器制造技术的思想及人才观念、经济观念和军事观念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