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利国 《沧桑》2008,(6):58-59
晋中作为晋冀鲁豫、晋绥、晋察冀三大抗日根据地的最前沿和结合部,在全国抗战和华北敌后游击战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发挥了华北抗日战略支点的作用。晋中人民所具有的勤劳勇敢、吃苦奉献的传统美德和在抗战中所形成的"太行精神",对于加快晋中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晋中,全面完成"十一五"计划,把晋中市建设成为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实现晋中在山西中部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的整风运动,堪称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捩点。太行根据地的整风运动则被视为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整风中的典型。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太行整风最初呈现"似整非整"的延宕状态,但在上级党组织的直接推动下,太行根据地终将整风运动全面铺开。其中,太行区党委党校的四期整风班,特别是第二、三两期为整风的关键。整风过程中,根据地领导主要采取以自下而上思想动员为特征的运动式党内治理办法,却也结合自上而下的组织手段。其间虽因审干出现一些偏误,在收束问题上也未尽顺利,但领导人总体上保持了冷静和理智,可谓"失焦而不失控"。  相似文献   

3.
来自河北省的冀豫晋省委西撤入晋后,在北方局指导下,依托八路军一二九师支持,成为统辖地跨三省之太行山区党务的地方党中枢机构。其间,伴随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军事上的战略展开,地方党组织也实行类似动作以实现组织扩展、开辟阵地之目标。在晋中、晋东南、冀西三个地区,以八路军一二九师作为武力保障,新设地方党组织、牺盟会、老地下党等因素交叠、轮替发力,中共组织落地之目标初步达成。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琼崖东北区政府发行“国币代用券”的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海南相继成立了一些乡、区、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了抗日根据地。1941年11月10日,中共琼崖特委在琼山县的树德乡召开了东北区人民代表大会。有琼山、文昌、南路、西路各县的代表,以及各群众团体,抗日爱国华侨和武  相似文献   

5.
戴玉刚 《文史月刊》2014,(12):14-17
抗战时期,上党地区是太行第四军分区的防区,解放战争第一枪便由太行第四军分区在上党打响。关于上党战役一直有"始于石志本,终于石志本"的说法,石志本在上党战役中贡献特殊,功不可没。始于石志本1940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关于太行山各根据地要“建党、建军、建政”的会议精神,中共太行第四地委、太行第四专署、八路军太行第四军分区分别作为上党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在山西平顺县组建。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就同阎锡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使山西成为了全国实现统一战线最早,统战成果最显著的一个范例。它不是国共两党之间松散的党外合作,而是有组织(牺盟会、战地总会)、有纲领(《民族革命十大纲领》)、有军队(新军)、有政权的共产党与地方派阎锡山之间的比较密切的特殊  相似文献   

7.
太行根据地1941年前正规军思维较强,民兵、自卫队发展缓慢。1941年转入对日持久作战后,太行根据地便逐渐转变思路,加强民兵、自卫队的工作。民兵、自卫队的动员与组织体现着基层中共权力架构中军事、生产与阶级斗争的有机结合。人民武装事实上成了根据地权力结构的一部分。通过民兵、自卫队这座"桥梁",中共可以更加稳固地掌握基层政权。抗战末期,随着日军颓势日显,太行根据地的民兵、自卫队逐渐从战略防御性的、分散的转变为具有进攻性、半集中性与战勤性等特点的武装力量,开始了由抗战向为国共内战准备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广东东部,主要是东江流域和韩江流域,俗称为东江地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这里设立了东江特委(简称东委,所辖约当今之惠阳、汕头、梅县三个地区),并在这里建立过六块革命根据地,统称为东江革命根据地。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概况作一综述,并对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村财政浪费一直是抗日根据地面临的难题,能否治理好村财政,牵涉到政权合法性的根基。太行与太岳根据地管理村财政较为成功,其思路是将村经费开支纳入地方粮款范畴,由县、区政府统一管理。太行区第五专署的事例表明,这套制度在各县得到了较好执行,根据地的村财政开支水平由此明显降低。新出现的账本材料,也证明该制度在基层运转较好,村级经费征收与开支多符合规定,村级账簿体系也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地文化的建立与发展这里所说的根据地文化,主要是指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因为在根据地文化中,太行抗日根据地文化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根据地文化是随着根据地的建立而形成的,所以它本身就具有了军事化的性质,它不同于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的产生是注入式的,是呼啸而来的,给人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1937年11月中旬,八路军129师进入太行山后,和中共地方省委一起在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以实际行动提高民众抗战信心,鼓舞民众抗战斗志的同时,派出了大量的工作团、宣传队分散到太行山…  相似文献   

11.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华北中共根据地内外形势均发生重大转变,根据地干部面临严峻考验。此艰难时势给干部群体之进退产生重要影响,造成严重的干部损失问题。尽管地方党组织提拔补充一批基层干部,但政策性束缚使干部群体获得持续晋升的机会相当有限,这就产生出干部进退升降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在这样的总体背景下,忠诚度与能力的平衡问题、干部成分问题、人际网络问题等因素,均对此时期华北根据地干部群体的进退升降形成重要影响,进而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根据地干部队伍的群体状貌和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2.
王宇新 《文史月刊》2022,(12):28-36
<正>“太行从来天下脊”。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迅速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冀豫晋省委同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等一起,以太行山脉为依托创立抗日根据地。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是随着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建立起来的。自太行抗日根据地创立起,无数的文化志士战斗在太行山间的崇山峻岭,笔杆与枪杆齐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政治、军事、经济斗争,  相似文献   

13.
正太行抗日根据地以纵贯南北的太行山脉为依托,位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区,习惯上又称晋冀豫边区。历史上,这一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高山连绵,群峰壁立,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异常落后,在社会生活方面普遍存在着严重歧视妇女的现象,如打骂妇女、买卖妇女、包办婚姻等,当时山西黎城甚至流行"母鸡不是禽,女人不是人"的说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敌  相似文献   

1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总政策。正是通过统一战线这个“历起车轮”,党领导人民将中国革命的进程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各种矛盾的错综复杂性,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均统战工作亦各具特色。本文试就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统战工作进行一些探讨。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其曲折的发展历程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党的优秀统战工作者和杰出的军事将领彭雪枫,是这块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38年秋,彭雪枫率领300多人的游击支队进入豫东敌后,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发展到近2万人枪,创建了近400  相似文献   

15.
<正>战争年代,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是整个华北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而晋东南又是太行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所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开始在山西太行和太岳山区创建根据地,后又逐步发展为包括山西东南、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等地在内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太行根据地作为晋冀鲁豫边区的中心区域,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也是八路军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和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6.
正太行抗日根据地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太行人民在中共领导下,浴血抗争,并形成了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一脉相承的太行精神。2017年7月,本刊特约山西省委党史办副主任巨文辉、长治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戴玉刚、刘鼎之子刘文山、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研究部主任郝雪廷等,围绕"弘扬太行精神,筑牢民族之魂"进行交流,并组成一篇笔谈。  相似文献   

17.
胡杨 《文史精华》2013,(3):4-10
1945年8月25日,一次承载中国命运的飞行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空神奇划过——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运输机,历时仅四五小时就把我党20名重要军政领导人成功运到太行根据地,以应对抗战胜利后国共斗争的复杂局面。《毛泽东的"一把豪赌"——长宁空运》一文,为您揭开这次冲破危险、果敢决绝、意义重大行动的神秘面纱。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8.
1987年2月,淮阴县人民政府在这片热土上,为一位烈士建立纪念碑,他就是重建淮涟地方党组织的奠基人——张芳久。张芳久(张芳九),1913年出生于陕西省的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投身革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芳久入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调中共苏鲁豫皖特委,任徐东南区区委书记。1939年初,苏皖特委根据党中央关于"巩固鲁南、向苏皖发展"的战略方针,派张芳久、高兴泰、戴曦到淮涟地区重建党的组织,领导民众进行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共倡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用普及义务教育的形式广为宣传民族精神,以唤起全民族的抗战。1940年起,太行根据地在"教育正规化"方针指导下推行义务教育。至抗战胜利前夕,全区70%以上的适龄儿童得以入学。在普及教育过程中,中共以检定和鉴定的方式吸收了大批知识分子加入中共文教干部队伍,并通过政治学习和业务考察的方式改造了他们的世界观,进而通过他们在普及义务教育当中去宣达中共抗日救国的政治理念,实现小学教员、施教对象与中共政治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太岳根据地的行政划分范围以及每一专署的经济状况。反映出太行太岳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一切困难,与侵华日军及蒋顽势力做斗争,使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