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的州制问题,可从体国经野和设官分职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角度分别加以探讨。清廷通过取消隶府而领县的属州,实现了地方行政区划层级的简化。《明史·职官志》“知州掌一州之政。凡州二,有属州,有直隶州。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而品秩则同”的记载,藉州政之别反映了以两类知州为代表的官僚在权力运作上的内涵与空间差异。本文依靠雍正时期针对属州进行大规模调整留下的文献记录,为揭示上述志文真相提供新的解说。笔者认为,“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指属州知州虽领有知县,但因尚隶于知府,故所掌州政主要面向本州亲领编户,从牧民之官的角度可视与知县相埒。而直隶州知州因径隶于布政使,故州政主要是对所领知县的巡查管辖,从牧官之官的角度当与知府相仿。这是志文详于府、县之政,却独略于州政的原因。《清史稿·职官志》所谓“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已与明代乃至清初州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有清一代,黄河之患频仍.因而以治河失误降职者甚多,而治河有方得以升迁者则寥寥.崔维雅即其中之一.其治河经验及主张见于所著<河防刍议>一书.维雅,顺治三年(1646)举人,初任仪封知县.升淮安府同知,调开封府南河同知,授宁波府知府.再迁管河道检事,康熙十一年(1672)迁江南按察使,十八年迁湖南布政使,二十一年授广西布政使,二十三年召入京,任大理寺卿.但其里籍则各说不一.  相似文献   

3.
1911年11月5日,原清廷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宣布独立,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苏军都督,各府州县也相继光复。各地光复后改旗换印,原来清朝设置的府和直隶州(厅)建制,除了苏州江宁两府保留过一个时期以外,实际已不复存在,知府知县当然解除了职务,原来的组织机构也随之“寿终正寝”。新建的军政权力机构,由于“地方官制,均系各自为制,所定名称,难免歧异。甚至同一时期、同一官员所任同一职务,也职衔混乱,称谓不一。这种情况,在官方文书及报纸报道中,皆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清代粮价报告制度及粮价数据可靠性的研究,无论是定性的制度描述,还是定量的数据分析,只利用粮价奏折和粮价单等中央档案进行研究,资料利用上的单一性使正确理解粮价数据的真实含义以及全面评价粮价数据可靠性无法继续深入。本文首先从宫中档、内阁大库档等清代档案资料中梳理了清代粮价细册制度的建立过程及其执行中的细节问题。然后结合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的粮价资料,通过将粮价细册中的粮价数据和粮价单中的粮价数据进行比对的方法,梳理了地方官员编制粮价清单所采取的方法,理清了府县两个层级粮价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粮价单数据的真实含义,将有助于合理地评价粮价数据可靠性以及进行粮价数据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清末甘肃学政叶昌炽1903年12月30日日记,张元潹(号筱珊)是最早搜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物的甘肃官员之一.但是,由于传记资料的奇缺,张元潹的生平事迹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本文依据叶昌炽<缘督庐日记>,以及零星的科举考试资料和方志资料,对张元潹的姓名、字号、籍贯、科举考试等问题首次进行了研究,对张元潹历任敦煌县知县、署固原直隶州知州、署皋兰县知县、署凉州府知府、泾州直隶州知州等官职的过程,第一次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本文对于进一步探索张元潹所获敦煌文物搜集品的来龙去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陶镛,字序东,号西圃,安徽芜湖人,屡试不第,仍奋志科名,是《范进中举》中"范进"的现实原型。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乾隆四年(1739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北直武强县(今属河北)知县,山西洪洞县、乐平县(今昔阳县)知县,湖北宜昌府知府。任乐平知县六年间,大力整饬弊政,  相似文献   

7.
邹振岳(1831—1893),山东淄川人,自同治五年(1866)任直隶怀安知县始,先后在直隶饶阳、清苑、易州、宣化等任职知县或知州,光绪十九年(1893)卒于天津知府任。在二十几年的直隶州县长官生涯中,邹振岳致力于发展经济,重注民生;肃清民政,打击恶霸;创新实干,治理水患;教化民众,教育优先。其政绩为朝廷看重,在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自明、清贵州改土归流政策实行后,贵阳便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聚居地,并成为黔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主要中心城市。在辛亥革命前的民俗和祭祀活动中,除了有很强的中原文化习俗表现外,并融汇了一定的地方特色。了解贵阳这方面的旧俗,可窥其一斑。迎春祭祀清代有“武迎霜降文迎春”的说法。这是清朝的两种祭祀礼制活动,含有古代教授后人的意义,分别在春秋两季举行。文官迎春,武官迎霜降。文官由各地知府、知县负责,一般在立春后举行。迎春的头一天叫“打春”,贵阳府知府,贵筑县知县以及府经历、县典吏等官吏在当夜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关注地方降水情况,要求各地定时向中央奏报雨泽,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雨泽奏报制度。本文主要利用循化厅档案资料考察晚清时期雨泽奏报制度在州县上的运行实态。州县雨泽奏报在程序上有旬报和月报之分,无论旬报还是月报,格式上均要逐日书写天气状况、降水起讫时刻和降水量多寡。除旬报和月报外,还存在另一种特殊的上报程序,即各属如遇夏雨冬雪要随时上报。统县政区和高级政区长官对州县雨泽上报格式、时限、人员、信息准确性等进行查核,是确保雨泽信息准确的重要保障。州县户房的书吏是具体负责雨泽信息收集并上报的人员,在此之外,农官上报也是雨泽、收成奏报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唐代东北羁縻府州职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东北地区设置各种形式的羁縻府州,既有设置于正州--营州内的羁縻州,亦有设于少数民族原居地的羁縻府州,诸羁縻府州的职官与正州职官不同,在保留少数民族本族首领世袭制的传统下,唐政府亦派任外族人(流官)担任州县长官.  相似文献   

11.
1840年6月,英国为维护其鸦片利益,打开中国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在为期两年多的战争中,道光帝派出的守疆重臣多为昏庸苟安之辈,“文臣可倚以御侮者,仅林文忠公一人,次则裕靖节耳”.这位裕靖节公就是时任两江总督的裕谦.裕谦(1793~1841),原名裕泰,字鲁山,号舒亭,谥号“靖节”.博罗忒氏,蒙古镶黄旗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道光六年(1826),任湖北荆州府知府,历任湖北武昌府知府、荆宜施道道员、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  相似文献   

12.
文史快车     
正地方行政单位"府"的演变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在魏晋时期,州刺史常常带军职,兼任将军。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另外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作"府"。唐朝的时候,朝廷在首都、陪都以及皇帝登基前任职的州设置府,例如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等。府的长官,称作府尹。到了宋朝,府的设置逐渐多了起来,府隶属于路(路是介于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明清时期,府固定为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除了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府长官仍然称府尹外,一般的府长官,都称作"知府",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  相似文献   

13.
清朝疆域辽阔,省、府、州、县设置达1700余个,同名异地现象较之前代更为突出.清代的同名异地可分为同行政级别和不同行政级别同名异地两类,其中包含了同府名异地、同县名异地、同州名异地、府县同名异地、府州同名异地、府与府属同名异地、州县同名异地、省府同名异地等多种情况,共有同名异地157处.  相似文献   

14.
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汾州府志》,是地方志书中的上乘,但关于其修纂者却一直存在争议。历来认为知府孙和相修、戴震纂,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修纂者应为知府孙和相,戴震只是参订而已(《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薛愈、王志华“乾隆《汾州府志》是否戴震所纂修?”)。翻开乾隆《汾州府志》,修纂者确为知府孙和相,只是在冀宁道徐浩、郡人曹学闵、布政使朱和知府孙和相的序文中才见到戴震的名字。徐浩“汾州府志序”中记曰:更聘戴东原先生襄其事。”曹学闵“新修汾州府志序”中记曰:“复延休宁戴孝廉东原,考证古今,削笔成书。”朱“汾州…  相似文献   

15.
明洪武年间 ,中国与安南曾发生边界领土纠纷 ,是为明代中越关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安南 ,古称交趾 ,蒙元曾数次派兵征服 ,立万户府 ,遣兵戍守。至明王朝建立 ,安南国王陈日火奎奉表称臣 ,专使朝贺 ,明太祖朱元璋遣使赍印 ,仍封陈日火奎为安南国王。其后 ,安南屡次内乱 ,但始终奉使朝贡不绝。然而 ,元末动乱之际 ,安南侵夺边境领土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成为当时两国关系中的一大纠纷。洪武二十九年 ( 1 396 )十二月 ,广西思明府土官知府黄广成上书明政府 :“本府自故元设置思明州 ,后改思明路军民万户府 ,所辖左江一路州县洞寨 ,东至上思州 ,南…  相似文献   

16.
张锳,晚清名臣张之洞之父,自道光六年(1826)大挑进入贵州为官,任安化县知县,后署清平、镇远知县,擢威宁知州,升古州同知,署黎平、安顺、遵义知府,授兴义府知府,于咸丰六年(1856)逝于贵东兵备道任上,前后三十年,其足迹几遍贵州全省,可以说张锳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贵州。张锳为官较为清廉,是封建士大夫的代表,特别是他一生兴学办教,重视文化发展,对近代贵州文化教育发展影响较大,对青少年张之洞成长影响巨大。通过对《贵州通志》《安顺府志》《遵义府志》《清实录》《张文襄公年谱》等相关史料的疏理,厘清了张锳在贵州的为官经历,并从中了解到张锳对张之洞的影响以及少年张之洞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7.
故宫博物院所藏两部初修本《大清一统志》,抄成年代都在康熙年间。其中,一部存10册,是徐乾学纂修本,记录了广东、福建部分府县;一部存2册,是韩菼纂修本,记录了福建泉州府及漳州府全部州县。两部《一统志》充实和丰富康熙间初修《一统志》的种类和数量,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大清一统志》的修纂过程。两部抄本也是研究清初广东、福建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8.
正李用清(1829—1899),字澄斋,号菊圃,平定州乐平乡(今山西昔阳县)杜庄村人,是清末著名的"居敬行简"的理学家、"表率群伦"的教育家、"清绝一尘"的廉吏。他早年在山西最高学府晋阳书院学习七年。同治四年(1865年)考取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广东惠州府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道台、贵州布政使、署理贵州巡抚、陕西布政使。为官三十年,所到之处地方大治,政绩斐然,并以至清极俭的形象在晚清官场上树起了一座  相似文献   

19.
海源阁是杨以曾家的藏书斋名。杨氏一家从道光年间开始着手收藏典籍、字画、古玩,一直到民国二十年(1931),由于战乱及其他种种原因,海源阁藏书逐渐散佚。共历时一百多年,先后相传四代。 杨氏一门四代藏书家 杨以曾是海源阁的第一代主人,字益之,一字致堂,谥靖勒,山东聊城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生年不详),卒于清咸丰五年十二月。其曾祖杨帝锡,为候选郎中;祖父杨如兰,为候选州吏目;父亲杨兆煜,嘉庆三年(1798)举人,墨县教谕。杨以曾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并以嗜书名于时。清道光二年(1822)进士,分发贵州,补荔波县知县,为巡抚吴荣光保调贵筑县。历官兴义府知府,陕西布政使,官至江南河道总督。  相似文献   

20.
清代贵州社会在明代发生急剧变化之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无不出现广泛深刻的变化,对贵州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一、封建王朝强化对贵州的政治统治贵州在清代初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社会体制。一是流官制。清代为了划一政区,于康熙年间将各卫所改并为州县,在省以下设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共有贵阳、安顺、平越、都匀、黎平、思州、思南、石阡、铜仁、镇远等十府,下辖九州十六县;二是土司制。有水西宣慰司,马乃、中曹等长官司七十四,康佐、石阡等副长官司二十五,独山土同知、镇远土通判、乌撒土知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