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墨迹手卷(图版壹—图版叁)(以下简称"二赋"卷),是1982年12月吉林市第五中学刘刚同志所捐献的。"二赋"卷系《三希堂法帖》第十一册苏轼"二赋"法书的原本,是一件具有很高价值的国宝。此卷现藏吉林省博物馆。一 "二赋"卷现况是卷白麻纸本,凡七接。纵28、横300厘米。行书,计七十七行,其中《洞庭春色赋》三十二行,《中山松醪赋》三十五行,  相似文献   

2.
(一) "管军上百户之印"一方湖南省博物馆藏,系收集品。铜质,正方形。边长6.7厘米,印面中央微凸,中心厚2.15、边厚2厘米。有柄,通高6.85厘米。重900克。印面阳刻八思巴文,印背阴刻汉文三行:右一行为"管军上百户之印";左两行为"中书礼部造","大德元年十一月日"(图二)。按元代官制,上百户从六品。 (二) "管军下百户之印"两方湖南省博物馆藏。一方系收集品,另一方在1980年出土于资兴县厚玉公社。收集的一方,铜质,正方形。边长6.1厘米,印面中央微凸,中心厚1.6、边厚1.5厘米。有长方条形直柄,通高6.3厘米。重675克。印面阳刻八思巴文,印背阴刻汉文三行:  相似文献   

3.
赵孟頫《自写小像》,是故宫博物院旧藏赵孟颊早年的一幅重要作品。本幅(图版四)绢本,纵24厘米,横23厘米。画的右上角有自书款“大德己亥子昂自写小像”小楷书两行;左上角有“赵氏子昂”朱文印  相似文献   

4.
卢见曾《出塞图》(图版一),故宫博物院藏,绢本设色,绘玉门关外卢见曾等行骑状。画心纵159.6厘米,横83.8厘米。画面中央绘卢见曾乘骑正面象,貌清癯,微(?),神态自若。前后二骑马人,为随从人员。卢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明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砚和清朱善旂摹刻石鼓文砚,是两方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古砚。兹分别介绍如下: 明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砚,圆形,直径19.5、高10.4厘米,石色苍黑(图版捌:1)。一砚面刻"而师"、"马薦"两石文,中夹"内府之宝"四字印(图版捌:2)。砚背刻"吾水"、"吴人"两石文,中间凹处阴刻隶书"石鼓"二字,篆书"子子孙孙用之永保"几字,下落"东海顾从义摹勒上石"三行九  相似文献   

6.
宋刊唐宋人总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致忠 《文献》2006,(2):3-9
河岳英灵集二卷 (唐)殷璠辑宋刻本清莫友芝校.框高十六·九厘米,宽十二·八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  相似文献   

7.
近年,无锡市征集到一方明高攀龙、炳谟墨迹扇面,经故宫刘九庵等先生过目,定为真迹。该扇面现藏无锡东林书院文管所。扇面为纸地,泥金,纵16.5、横48.5厘米,仅存单面。从扇面款式判断,当为二十股,扇骨已全拆去。入藏后,扇面重裱于一长方形绫面硬质白色纸上(图版捌)。扇面上有题诗二首。右半为高攀龙楷书七言律诗一首,曰:"闲身无日不看花,细酌  相似文献   

8.
铜豆最早见于商代后期,是古代用来盛肉的一种食器。《说文》:“豆,古食肉器电。”故宫博物院度藏的嵌赤铜狩猎纹豆(图版二)是一件传世品,系清宫旧藏。这件狩猎纹豆,高21.4、宽22厘米,重2.22公斤。圆腹,双环耳,子母口盖,上有圆握,圈足。通体纹饰以赤铜镶嵌,工艺精细,构图生动。盖握与足上的图案表现了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扬州出土了大批唐代长沙铜官窑瓷器。其中最突出的一件,当推汶河西路唐代遗址所出的一件黄釉褐蓝两色点彩双系大罐,现藏扬州市博物馆。此罐通高29.8厘米、口径16厘米、颈高4.8厘米、系高3厘米、最大腹径79厘米、底径19.5厘米。周身满施黄釉,釉下以褐蓝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联珠状图案,配置成一幅云朵与莲花相对称的花纹。其形体之大、纹饰之精、釉色之美,为历来所罕见。它是唐代长沙铜官窑烧造的釉下彩瓷中的一件代表作,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好、制作最精的铜官窑瓷器(图版壹:2)。  相似文献   

10.
苏州博物馆藏明代刘珏《烟水微茫图》轴(图版柒),纸本,水墨,纵139.4、横44厘米。刘珏字廷美,号完庵,吴县人。明永乐八年(1410年)生,成化八年(1472年)卒,年六十三岁。善行草书,师李北海;画师吴仲圭、王叔明,史称他"皆能得古人笔  相似文献   

11.
1962年12月,山西省博物馆入藏了一件新莽天凤元年的量器——(氵曰糸)仓平斛(图版肆:1,图一)。这件量器,据说原藏于太谷书法家赵铁山家,后来辗转流传,博物馆在太谷购得。此斛保存良好。斛系铜质,圆桶形状,素面,腹部附有两耳,一耳之旁又有一凸起的方匡,每边宽4.1—4.2厘米,深0.2厘米。斛的腹壁方匡旁,阴刻篆书铭文三行:(图二)  相似文献   

12.
卢葵生设色山水卷,纵16.6、长193厘米,纸本(图版柒)。始写近坡、杂树、房屋,继为流溪、小桥、近山、山房、人物,后为远山、平湖、舟帆。画尾题"癸未(1823年)夏六月为筠樵二兄大人正之,葵生栋",钤"卢栋之印"白文小章。画前有"古榆书屋"白文小章,"古榆书屋"是卢葵生的堂名。收藏章为朱文"河北马千里审定之印"。从收集古  相似文献   

13.
正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一方金代官印,为20世纪50年代旧藏,未见于相关著录。现介绍如下。此印为铜质,扁方体台,矩形板状纽,正方形印面。通高3.9厘米,纽高2.9、厚0.8厘米,台厚1厘米,印面边长5.3厘米(图一)。印背纽端右侧錾刻"上万"三字,均为汉文楷书(图二)。印面阳线边框内铸有两行汉文,属阳文九叠篆,右上起顺读,为"义军万户之印"(图三、四)。印  相似文献   

14.
北京智化寺发现元代藏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4年以来,北京市智化寺文物保管所先后从如来殿佛(图一)脏中清理出三种元代藏经,为国内第一次发观,意义重大。现将藏经的版式内容浅析如下。一藩王印本与《普宁藏》藩王印本指的是高丽国王王璋印造的藏经,仅存《付法藏因缘经》一册(图版壹:1、2;图二、四)。经折装,千字文编号"飞"字号,硬黄纸书衣。书品高31.6、宽11.2厘  相似文献   

15.
故宫博物院藏文征明临赵孟頫兰石图卷(图版四)纸本,墨笔,纵28厘米,横62.5厘米。画幽兰一丛,小竹一枝,生于坡石之间,点缀以荆棘杂草,后行书自题二行,曰:  相似文献   

16.
1983年2月,澧县文物管理所征集到明"华阳王镇抚司"铜印一方(见图)。据云这方铜印原藏在县北11公里的萧家祠堂墙洞里。印呈正方形,边长6.2、厚0.9厘米。柱状纽,下方上圆,高8、径1.5至2厘米。重470克。印面铸阳文九叠篆"华阳王镇抚司之印"四行八字。印背右侧刻阴文楷书"隆武二年五月初八日给王  相似文献   

17.
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的红釉与青花瓷器同样出名。红釉菱花式洗是宣德红釉瓷器中的突出制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版壹:2)。洗口径15.9、足径13、高3.8厘米,通体呈十个花瓣状,貌似菱花盛开;十个相间隔的直线呈白色,与口边的一线白釉(俗  相似文献   

18.
《文姬归汉图卷》(图版壹),绢本,画面纵29厘米,横127厘米。墨笔淡设色,画文姬(?)及汉"胡"官吏武士侍从十余人,在风雪中行旅。卷后端有小字款一行,题"祇应司张口画"(图版贰:1)。前后隔水有梁蕉林藏印五方("梁清标印"、"蕉林秘  相似文献   

19.
《白描罗汉册》三开,原为广州市海幢寺旧藏,有海幢寺朱文藏印一方。现藏广州美术馆。画纵均为26.2厘米,横第一开48厘米,第二开48.2厘米,第三开47.7厘米。名款在末页右边小楷书一行,题作"元丰二年洛佛日李伯时薰脩。"下钤朱文"李伯时□□  相似文献   

20.
山西应县佛富寺释迦塔,即通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1974年在木塔四层主佛——释迦牟尼塑像内发现一批辽代遗珍,同时在一层高约11米的大塑像侧墙顶端发现一份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387年)的大布告。这是目前所见最大的古代布告之一,弥足珍贵。布告纵94.5、横276厘米。白麻纸,版刻墨印。每版印成一纸,第一纸横95、第二纸横89、第三纸横92厘米,三纸粘连成一张大布告(图版捌:上)。每纸上方有一纸制提纽,似为张挂所用。布告前二、三行间盖有三处朱文篆书方印,一、二纸和二、三纸接缝处亦分别盖有此印各一方(图版捌:下)。五处朱印为发布布告的衙门官印——"山西等处提刑按察司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