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汉考古》2001,(3):3-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院土治丧委员会: 惊悉贾兰坡先生仙逝,不胜惋惜。贾老是我国旧石器考古学和古人类学创始人之一,他把我国旧石器考古学带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贾老的逝世,是考古学、古人类学、地质学和整个科学界的巨大损失。贾老生前对湖北旧石器考古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为湖北考古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谨表深切悼念,并向亲属致以亲切慰问。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送别贾老     
贾老去了。贾老给中国和世界古人类学留下了丰硕成果,带着丝丝遗憾,去了。我怀着对贾老的崇敬来送别贾老,也怀着对贾老的歉疚来送别贾老。在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贾老是先师泰斗。在我刚踏入北京大学校门,走进考古学的教室,贾兰坡这个名字就突出地显现在我的面前。《中国猿人》、《河套人》、《山顶洞人》是我们必读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陪同早年曾在北京周口店猿人产地工作过的美籍华人卞美年先生于1986年10月5日从四川重庆来到武汉,次日便应邀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指导工作,并和有关领导与专业人员座谈考古学与古人类学中的一些情况与问题,正在湖北实习的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学生十三人和一位教师也参加了这次座谈(贾老来此之前已受聘为该系兼职教授)。贾老今年已78岁高龄,身体还很健康,精神也很好。  相似文献   

4.
倍受湖北考古学人崇敬和爱慕的我国旧石器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界泰斗贾兰坡院士和我们永别了!噩耗传来,江汉呜咽,龟蛇(武汉有龟山、蛇山)落泪,荆楚文博考古界学子莫不为之悲恸。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学者,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资深院士,湖北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我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和导师。往事历历如昨,实是令人心恸。今含悲忍泪略抒一二,以悼贾公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5.
为庆贺贾兰坡先生对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的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河北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和韩国忠北大学于1998年11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联合主办了“贾兰坡院士九十...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重庆市自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察队于1985年10月下旬在巫山县大庙发现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一年之后,1986年10月下旬,在巨猿动物群同一地层层位里,又发现了早期古人类化石。这一重大发现的新闻发布后,震动了我国古人类学界、考古学界和古生物学界。著名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称赞巫山早期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是为我国夺得了一块金牌。四川省委、省府领导极为重视,决定将此项工作列入省的重点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7.
贾兰坡,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 之一,因1936年11月在北京周口店连续发现三 个北京猿人头盖骨而闻名世界。1980年当选为中 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 籍院士;1996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 年,93岁的贾兰坡在京逝世。 遵其遗愿,贾兰坡先生的骨灰安葬在龙骨山 西侧山花烂漫、芳草萋萋的半山腰间。  相似文献   

8.
雨珩 《考古》2008,(10)
《天道酬勤桃李香——贾兰坡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由高星、石金鸣、冯兴无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发行。本书16开平装本,正文330页,约50万字,定价120元。本书是纪念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史前考古学的主要开拓者贾兰坡院士百年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是我国旧石器的最早发现地,也是我国旧石器文化最主要的分布区域之一。1920年,法国学者桑志华(E.Licent),在甘肃庆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发现了3件具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①。这是有可靠记录的中国旧石器的首次发现,标志着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的开端。不久,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著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大量的石制品,为中国的古人类和旧石器研究奠定了基础。从50年代开始,华北地区的旧石器考古有了一系列重要发现,人们开始关注不同时代、不同遗址或地点之间石器制作技术方面的差异。70年代,在发掘了山西朔县峙峪遗址之后,贾兰坡先生正式提出…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巫山县大庙区龙坪村是一个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山村。1986年,世界各国的考古学者都把目光投向这个村子。这里发现了距今180万年前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这是目前在亚洲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著名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称之为“亚洲的金牌”。“巫山人”的发现为解开世界十大谜之一——人类起源,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正>周口店遗址是东亚古人类的重要家园,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是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科研基地。该遗址丰富的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科学资源,是东亚直立人向智人演化的证据链和材料基础。过去对这些材料整理与研究的局限性为未来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和产生新的成果预留了空间。遗址区仍然埋藏着丰厚的科学资源,新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势必在探索东亚地区古人类体质与行为特点、演化过程以及生存环境背景的重建等诸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潘其风 《四川文物》2008,366(2):25-37
古人类学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后,从最初的研究工作主要依靠外国学者.发展到今天已拥有一支自己的研究队伍,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本文对此作了回顾,并介绍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古人类学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1987-2016)1987年12月7-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公约)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巴黎召开第11次全体会议,批准把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9年出版了由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主编的《中国远古人类》一书。10月19-24日,为纪念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0周年,我国首次举办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1990年贾兰坡、黄慰文著述的《周口店发掘记》的英文版The story of peking man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湖北郧县直立人遗址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郧县人Ⅰ号头骨、郧县人Ⅱ号头骨分别于1989年5月和1990年6月出土于中国湖北省郧县直立人遗址。2000年以来中法两国学者对遗址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考古学、古人类学、沉积学、微观形态学、地球化学、磁性地层学、地球年代学和孢粉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成果。研究成果显示遗址的年代在距今984000~780000年之间,两具头骨化石的年代在距今936000年左右,是世界上更新世早期重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郧县人遗址石制品面貌比较古老,是中国南方典型的砾石石器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简约回顾了这两方面的主要发现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时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人类起源的一些争论和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是我国台湾地区刊登考古学文章最为集中的期刊,通过对其1953-2006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者的统计分析,可以审视自创刊以来台湾考古学的发展及其成就.该刊刊载论文以民族学、考古学和人类学三大学科为支柱,其中民族学类论文为最大宗,考古学类次之,人类学文章紧随其后.台湾考古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对日据时期日本学者工作的梳理和总结,再到60年代以中原(殷商)考古为主导,逐步过渡到70年代以后台湾地区考古的本土化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前言东亚和东南亚在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是世界上最先发现直立人化石的地方,许多重要的人类化石也发现于这个地区。旧石器文化地点众多,分布广泛,材料非常丰富,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各个时段,是研究亚洲乃至世界史前文化的珍贵资料。东亚、东南亚早期旧石器文化可以分为石片石器工业和石核石器(砾石石器)工业两个系统。石片石器工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砾石石器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8.
陈安利 《文博》2001,(4):76-77
陕西各地分布着旧石器时期文化20余处。蓝田县公王岭“蓝田猿人”的发现,是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河姆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环境考古学随着新考古学的传入而被中国考古学界所接受。50年代后,在自然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把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对具体遗址的古环境研究。这在我国目前已经充分展开,如周口店遗址、半坡遗址、龙虬庄遗址、  相似文献   

20.
1989年5月和1990年6月,在湖北省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上先后发现两具人类头骨化石。这一发现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991年初,《中国文物报》将其列为全国“七五”期间和1990年两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2年,中美学者在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合作撰写了论文“中国湖北郧县新发现的中更新世人类头骨”(刊英国《自然》杂志第357卷第6377期,1992年6月4日),使郧县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发现是重要的,认识并不统一。研究工作正在深入进行。《自然》杂志第362卷(1993年4月8日)刊载了西班牙的重要发现。这批资料有助于古人类学研究,更能促进郧县人的研究,故译成中文,以利于更多的中国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