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崖墓是东汉时期四川地区一种非常流行的墓葬形式。郪江流域的崖墓数量众多,形制多样,特点突出,是四川崖墓中的单独区域。郪江崖墓的大中型墓葬内大多都雕刻有丰富的仿木结构建筑形式和画像装饰,有的雕刻上彩绘依然保存完好。本文将对这些崖墓中流行的仿木结构建筑形式以及墓室壁上的画像雕刻和彩绘装饰的内容、涵义进行解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三台郪江崖墓》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三台县文物管理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本,共332页,彩色图版313幅,定  相似文献   

3.
三台县崖墓再次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台是四川崖墓的集中地区之一,从1986年文物普查以来,在崖墓调查中发现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石刻和遗物,对崖墓的上下限期特别是下限期的划定带来困惑,也对于墓葬的性质作用等问题带来不解,笔者通过大量事实的调查和分析,认为这是崖墓再次利用而产生的现象。本文将对三台县存在的这一现象进行一些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和读者。一、崖墓有关概况三台在撤乡并镇前的乡镇中,除县城以外已知有70个乡镇存在崖墓,这些崖墓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涪江、都江和凯江流域,总数在万座以上.暴露有明显洞日的也有数千座。无跨越历史时期遗存的崖墓中…  相似文献   

4.
1987年在三台县安居镇黄明月村一号东汉崖墓内发现六幅石刻画像,该基座东向西,墓向80°,全长16.4米,有三主室六测室。画像集中在前室南、北壁的前半部。南壁四幅画像。用连环画的形式,组成一组"狩鹿"图。自东向西依次为:蹶张(图一),高43厘米、宽28厘米。图上一人,头上裹巾、大鼻、大眼,面部表情严肃。双足踏于弓长,双手紧握弓弦,双肩高耸,上臂肌肉圆鼓,箭搭于月牙状弩上,正奋力踏弩张之。形象极为强悍生动。《汉书·申屠嘉传》如淳日:"材官之多力,能脚踏强管张之,放日摄张"。又《汉书·申屠嘉传》师古注:"分之弩以手张…  相似文献   

5.
李生  钟治 《四川文物》2004,(4):53-57
中对三台郪江崖墓群首次发现的五具东汉晚期画像石棺的画像进行了考释,认为其画像表现出浓郁的区域性特征,尽管表达的主题是以墓主升仙为目的,但画面却处处洋溢着人间世界的气息。这批画像石棺的出土,填补了四川盆地涪江流域此类物的空白,对于画像石棺的分区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四川文物》2003,(1):34-34
20 0 2年 5~ 7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台县文管所对江崖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在江崖墓的柏林坡、金钟山各发掘 5座 ,多数墓葬早年被盗 ,但仍出土有陶器、铁器、铜器等 72件 ,钱币上百枚。初步分析这批墓葬的时代多为东汉中晚期。这批墓葬形制多样 ,多在墓壁雕刻有人物、动物及斗拱等仿木结构建筑形式 ,个别墓葬有画像石棺。而柏林坡M1则是此次发掘最具价值的一座 ,在墓室四壁浮雕出反映木结构墙面的壁柱、壁穿、斗拱柱等 ,并加绘朱色或靛青色。在其空间内 ,又雕出 2 5幅浅浮雕加彩画像 :5幅彩绘壁画 ,其中 3幅人物画像旁有朱书题…  相似文献   

7.
钟治 《四川文物》2002,(2):11-14
三台县牌坊垭发现一处唐代崖墓群,经发掘清理,共计崖墓23座。中对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作了介绍。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崖墓群的年代应在中、晚唐时期。该墓群对涪江流域崖墓的考古学分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台郪江崖墓所见汉代建筑形象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郪江位于四川三台、中江二县的交界处,今为三台县安居区郪江乡政府所在地。郪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曾为蜀王朝治下的郪国的首邑,因而传下了“郪”这样一个古老的地名。从汉代到南朝前期,除去西晋一段不长的时间外,这里都是郪县治所,所以才在今郪江场周围留下了大量汉代崖墓等遗存。  相似文献   

9.
四川三台郪江崖墓中的“狗咬耗子”图像,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对图像内涵重新作了解读,认为是反映墓主世俗生活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三台郪江崖墓群位于四川省三台县城南45公里的郪江、安居两镇。2002年5~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三台县文物管理所在崖墓群的柏林坡和金钟山两处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的柏林坡1号墓为一座大型彩绘壁画墓,墓内装饰有许多彩绘和浮雕加彩绘的图像。墓前室壁面有朱书“元初四年”(117年)题记。推测柏林坡1号墓的时代属于东汉中期。  相似文献   

11.
四川古崖葬资料多,类型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从墓室结构、葬具、出土物及是否二次葬等诸方面探讨并分析了非汉系崖墓的特征和分布,认为非汉系崖墓在四川各地广有分布,其时代上限可至南北朝,下限至明,是研究四川历史、文化及民族演变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2.
巴中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远山区大巴山南簏,古时称巴州。据《巴州志》载:东汉和帝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南朝宋置归化郡,北魏延昌三年始置巴州,民国二年改为巴中县。  相似文献   

13.
《南方文物》2004,(1):F002-F002
~~龙虎山崖墓遗珍$江西省文物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4.
刘乾坤 《旅游》2003,(3):5-6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古镇,其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原因可能是道路比较难走,在两三年前,去往郪江的路还是乡村土路,同时可能与当地的旅游宣传开发有关,不管怎样,今天,终于有了众多的游人前去探访。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泸州市先后发现800余座崖墓,并对部分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器、铜器和石器;葬具有独木棺、石棺、崖棺、砖石棺、陶棺等.石棺上丰富的石刻绘画题材,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87年9月,永川三教区文物普查分组,在该区的高洞子村发现了一处南宋“开禧”年间的崖墓。县文物普查组对该处崖墓进行了重点调查。 该崖墓共三座,编号M_1——M_3,分布在长约12米,高2.5米的浅红色沙质石岩壁上,呈横向一字排列,墓口均向南。三座崖墓早年被盗,M_2、M_3墓门仍被乱石封住。  相似文献   

17.
四川乐山崖墓(俗名"蛮洞")分布在城郊的萧壩、麻浩、柿子湾、蕴真洞和车子乡一带,沿岷江上至青神、彭山两县,下至犍为县,都有这种墓洞,但以城郊地区为最集中。墓都是沿山依天然红沙崖石鑿成,墓的深浅广狭繁简也不一样,位置也高低参  相似文献   

18.
巴中发现隋唐崖墓吴朝均1992年10月,四川巴中县斯连乡六村农民马永坤修房,在屋后取石头时发现一座崖墓,挖出缠枝花十二生肖铜镜1件,发笄2件并据为己有,1993年8月当地农民向文物部门报告了此情况后,巴中县文物客理所立即派员前往将出土文物收回,并对已...  相似文献   

19.
罗二虎  宋丹 《考古学报》2020,(4):485-520
<正>目次一前言二类型与画像位置三画像内容分类四画像组合与主题五画像雕刻技法与制作六画像艺术风格七分布与分区八年代与分期九墓主身份一〇渊源与兴衰一前言本文所指的崖墓画像是一种广义的画像(除了一般意义上所讲的画像之外),其中也包括单体的石刻雕像,它们的共同特点均是利用山岩雕刻,并与崖墓连为一体。画像崖棺虽然也是利用山岩开凿并与崖墓连为一体,但是由于其功能上的特殊性和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构成,笔者将画像崖棺与可移动的画像石棺视为同类,并已撰文进行了研究[1],本文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20.
乐山麻浩崖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浩崖墓群位于乐山市城东凌云山南坡的麻浩,从大地湾内至虎头湾东侧,绵延300余米。崖墓分层排列,高低错落,左右毗连。在崖墓分布最密集的虎头湾东侧地段,层数多达九层。(图一)据乐山市文物部门1985年普查结果,总数为330座,时代属东汉。 一、墓葬形制结构、葬具和随葬品 从麻浩已暴露出来的一百多座崖墓看,形制结构大体可分为单室、双室和多室墓三种类型。各类墓一般都凿有墓道,墓道长短决定于崖面的陡峭与否,而与该墓结构和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