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格尔为白山派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其父萨木萨克在清朝平定白山派和卓反叛过程中潜逃中亚。张格尔自嘉庆二十五年开始作乱,至道光七年底被擒获,持续八年之久。张格尔之乱,打破了新疆长达60余年的稳定局面,自此,和卓之乱滥觞,喀什噶尔等西四城屡遭蹂躏,清朝多次出兵,国力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遇春是清朝著名将领,其一生戎马生涯经历无数战役。道光六年(1826),由于爆发张格尔叛乱,是年杨恰为署理陕甘总督,加之作战经验丰富,临危受命,在平定张格尔叛乱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对其仕途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帝制,拯救祖国,从1895年10月至1911年2月,先后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发动领导了10次反清武装起义,其中在中越边境地区就有4次。他认为在边陲地区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易于得到海外的人力、军械的应援,且可进可退,于是在1907年3月下旬在越南的河内设立指挥粤桂滇三省起义领导机关。孙中山原在新加坡协助筹办  相似文献   

4.
一九○○年,在江南重镇铜陵县大通镇,爆发了以唐才常组织,秦力山具体指挥的自立军反清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自立军运动以汉口为中心的鄂、湘、赣、皖等地大规模反清武装起义计划中,唯一举事的一次起义,虽然时间不长,但在中国近代史中却有其特殊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在四川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一个缩影。这个运动首先由立宪派所倡导,又由革命党人把它推向武装反清起义,从而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因此,认真研究立宪派在保路运动中的活动,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立宪派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在政治上,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公开抨击封建专制政体,迫切要求政治上的民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下半叶,外患的加剧严重破坏了新疆社会生产力。1884年,清政府通过新疆建省和以“建省”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及20世纪初在新疆推行的新政,废除了长期存在新疆维吾尔族社会中的伯克制,有力地促进了维吾尔族社会的发展,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代,居住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的蒙古族、维吾尔族王公以及四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每当旧历年前,都要前来清王  相似文献   

8.
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道光皇帝曼宁下了一道谕令:“……上年十二月,逆裔张格尔,纠约布鲁特多人,欲乘岁除潜入卡伦。经长龄、杨芳分带官兵,探闻该逆向阿尔图什回庄前来,因被黑帽回子四百余人持械拦阻,旋即折窜出卡。杨芳带领官兵,连夜赶至卡外喀尔铁盖山内,追及贼尾,分路兜剿,立毙贼匪二百余人……,贼匪向山沟逃窜,我兵力追,剿毙三百余人,仅剩马贼三十余骑,拥护该逆上山。  相似文献   

9.
伯克制度研究综述苗普生一、国内(包括港台)研究概况在国内,将伯克制度作为一个专题研究,只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但是,自本世纪初起,即有不少论著涉及伯克与伯克制度。尤其是三四十年代,对该问题的研究,就已取得初步成果。下面我们分三个阶段,即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0.
同治年间陕西和甘肃爆发了回民反清事变,起义失败之后,左宗棠对回民采取了善后措施,使许多回民背井离乡,对当地回族社会、民族成分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作者对陕甘回民起义之后的回民安置作详细论述,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1.
一十九世紀中叶,两广人民在天地会的領导下發动了声势浩大的大成国反清起义。这次起义的爆發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1854年,由于太平軍在長江一帶發动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动,因而使广东的清军“庫貯源源撥解迁省,诸营兵力以调而單也”,反动势力一度削弱,給起义提供了机会;加之,这时太平天国又派人回广东策动,于是广东各州县的天地会乃于这年五月(陽历,以下同)“約期皆反”“同时并起”。在这次大爆發中,东筦县何祿(或称何六)首先發难于石龙墟,攻打博罗、增城,得到人民拥护,义軍多达十余万。接着,各地天地会群众紛紛响应: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一年革命前的蒙古,是东万最落后的封建国家之一,蒙古基本居民阿拉特(牧民)在王公、贵族、喇嘛以及外国统治者的残酷压迫下,过着极端落后的半自然的牧畜经济生活,国家的财富——牲畜,绝大部分分掌握在王公、喇嘛手中,王公每户平均有牲畜二、七三○头,喇嘛有六六二头,他们还占有最好的产业和饮水。阿拉特——蒙古居民的基本劳苦大众——完全处于王公、贵族、喇嘛压迫与剥削之下的农奴地位。多数王公还拥有相当数目的「奴才」——四人至十五人。王爷们可以把自己的农奴和奴隶,任意送给其他的封建主,或者给他们的女儿作嫁奁。农奴  相似文献   

13.
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爆发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是湖北革命党人领导下的湖北新军下级官兵的起义。这些由贫苦知识分子、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新军下级官兵,身处社会最底层,备尝失业、失学及生活的痛苦.对现实社会抱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不满情绪,在革命党人宣传、教育、启发和组织之下,他们中一部分人成为反清的革命者,  相似文献   

14.
首先要说明满清政府怕中国人民和外国接触,并不是认为外国比中国进步;相反的它是把外国看作野蛮落后的国家,一切都不如中国。因为处在封建社会的满清统治者,对于世界情况,是闭塞无闻,盲目自大的。把全世界看作不单是环绕着中国,而且是隶属于中国的外藩,并不承认中国以外还有同等的国家,满清皇帝以外还有同样的帝王,只有自己是至高无上的,蛮夷小邦,何能和中国相比。清朝修明史外国传的时候,就斥利玛窦的「万国全图」说天下有五大洲是「荒渺莫考」。除了一个大清「天朝」和大清皇帝以外,其余「红毛」「白夷」,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铁血”将军熊秉坤[湖北]高士振在中国的革命史册上,记载着清末时湖北新军中一位正目(相当班长),在群龙无首的危急情况下,仅以150发子弹和40来人,率先打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实现了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几十年的反清大计,为推翻满清王朝,结...  相似文献   

16.
印度国大党自成立之日至1936年对王公基本奉行不干涉的政策,但1937年后随着土邦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和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国大党开始转向对土邦的公开介入政策,将土邦与英属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连为一体。国大党对王公采取了正确的斗争策略,如国大党与广大土邦民众合作来对抗王公与少数英国殖民者的合作以及提出成立一个统一的联邦印度来对抗王公的"土邦斯坦"等。在国大党正确的斗争策略和广大民众运动的打击下,南亚次大陆的"第三个斯坦"走向流产。  相似文献   

17.
一、伯克制在新疆建立的渊源 “伯克”原是维吾尔族百姓对统治者的一种通称,类似于汉族所称谓的“长官”“老爷”一样。这一称呼起源甚早,17世纪南疆即有这种称谓流传。 从汉唐至金元,新疆(西域)多以“流官”治军,“土官”执政,一切民政,田赋多由当地封建或宗教首领管理。少数民族首领统称“可汗”(王)的时代较长。这一漫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林爽文起义原因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爽文起义是清中期震动台湾、影响全国的一次反清斗争,中外学者都曾作过不少有益的探讨。但是,我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发现对这次起义原因的论述有很大的局限性。以往研究者,针对林爽文起义爆发的原因,都是从阶级斗争、阶级矛盾的角度展开论证的,但是从具体史料分析来看,土地矛盾。阶级矛盾在嘉庆以前的台湾社会并非主要矛盾,已往论者所采用的论据,多为嘉庆朝以后的史料。因此有必要重新考察林爽文起义爆发的社会背景和动因。本文认为,林爽文起义不是天地会有意识、有目的发动的一次起义,而是东南沿海。尤其是台湾地区拜把结会传…  相似文献   

19.
清仁宗嘉庆二年(1797),贵州南笼府和贵州、广西交界地区爆发了由王囊仙领导的苗民反清起义。自雍正年间,清廷对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以来,虽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一面,但同时也给该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在贵州和广西交界的苗族地区,大量涌入的汉族地主阶级和高利贷者,与清廷各级官吏及苗族上层统治者相勾结,对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压榨和欺凌。他们大量兼并苗民土地,使其“尽成佃户”;同时又用高利贷进行盘剥,借谷一石,不出一月竟收三五石之巨,从而给苗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正如这次起义首领韦七绺须(即韦朝元)所说:“苗民穷苦,重利借债,后来债负愈多愈穷。”。这样,就造成了以清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广大苗民的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一年革命前的蒙古,是東方最落後的封建國家之一,蒙古基本居民阿拉特(牧民)在王公、貴族、喇嘛以及外國統治者的殘酷壓迫下,過着極端落後的半自然的牧畜經济生活,國家的財富——牲畜,絕大部分掌握在王公、喇嘛手中,王公每戶平均有牲畜二、七三○頭,喇嘛有六六二頭,他們還佔有最好的產業和飲水。阿拉特——蒙古居民的基本劳苦大眾——完全處於王公、貴族,喇嘛壓迫剝削之下的農奴地位。多數王公還擁有相當數目的‘奴才’——四人至十五人鯛攤兛梢园炎约旱霓r奴和奴隸,任意送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