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爱情纠结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遂展开了强烈、真挚而  相似文献   

2.
《福建旅游》2004,(9):33-34
杭州名人故居很多,这次我去看了郁达夫、王映霞的旧居“风雨茅庐”。后来,我一直想写些什么,又写不出什么,越是写不出.又勉强地来写,这就使我对自己提出了不少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有许多名人的婚恋闹得沸沸扬扬,举世皆知,文人好事,竞辞斗艳,逞其藻华,刻意渲染,形成一篇篇文坛佳话。当年北平的陆小曼先与王赓结缡,后与徐志摩成婚,撮合者有之,攻汗者有之,赞美者有之,婚礼上却被恩师梁启超“”了一顿,新郎垂首听训,新娘花容变色,“祝词”别具一格,满座聆而皆乐!郁达夫与王映霞,堪称才子佳人,天造地设的一对,不知因何细故,俩人居然在报上打起“笔仗”,发表《毁家日记》,后来中道而别,王女土改造他人,郁达夫客死印尼,成为文人婚姻史上的一件“憾事’”。蒋碧薇先嫁徐悲鸿,后适张道藩,…  相似文献   

4.
风雨入梦来     
一座本意想躲避风雨、安放书册的院落『风雨茅庐』,终因生逢乱世,给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同时,又成了我们内心深处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 1933年4月,郁达夫携爱妻王映霞从上海迁往杭州,大约在两年后的1935年7月,郁达夫在场官弄般若堂附近买了地,开始兴建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要建房,郁达夫在《住所的话》里是这样陈述的:“自以为青山到处可埋骨的漂泊惯的流人,一到了中年,也颇以没有一个归宿可虑;近来常常有求田问舍之心,在看书倦了之后,或夜半醒来,第二次再睡不着的枕上.  相似文献   

5.
1938年7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第三厅设计委员的郁达夫,巡视山东、江苏、河南一带战地防务,抵达武汉。在武汉期间,曾有一次轰动全城的家庭纠葛,使他与夫人王映霞之间的感情几欲破裂。不久,日军开始分几路向武汉进攻,政府下令紧急疏散。郁达夫带着一家五口,从武汉坐船到常德,住常德武陵花园(现常德公墓处)。其文友易君左得知后邀请他全家去其故乡汉寿暂避。7月底,一代文豪郁达夫满怀抗日忧情与情感纠纷,携妻带子,卜居汉寿,留下了许多佳话。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个和鲁迅齐名的文学大家,郁达夫因其具有的天生悲观精神使得他创造了众多的沉沦者的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命运悲惨,他的作品也常常流溢出世纪末的感伤情绪和颓唐气息,因此这些形象被统称为“零余者”。本文就对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和“零余者”的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福和 《古今谈》2006,(4):45-48
1850年,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多余人日记》中,塑造了一个生活不得志,情感不得志,英年早逝的“多余人”丘尔卡图林的形象。1921年,中国作家郁达夫在《沉沦》中塑造了一个性格抑郁,情感孤独,过早告别人生的类似人物“他”的形象。1924年,郁达夫发表散文《零余者》,开始为自己作品中的同类人物寻求名分。1932年,郁达夫将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翻译成《零余者的日记》。于是,他笔下的类似的形象就被称为“零余者”。  相似文献   

8.
1933年2月,日本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小林多喜二被日本反动政权虐杀后,在中国文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鲁迅、郁达夫、夏衍、楼适夷等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们纷纷著文,抨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行径。同时,又满怀国际主义深情为小林多喜二的遗属募捐。由此,在中国文坛上,一大批留日归来的左翼文学者以小林多喜二等进步日本作家的作品为“火种”,进一步掀起了中日文学的交流高潮。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作为“五四”时期浪漫抒情派的中坚人物,郁达夫一生著作等身,享誉文坛。然而生逢乱世,郁达夫颇觉苦闷,终日饮酒消愁,每顿必饮黄酒一斤,有时也喝白兰地,常饮得酩酊大醉。  相似文献   

10.
宋继源 《神州》2011,(6X):264-264
郁达夫以清竣的文笔书写了自己对故都秋的无限眷恋之情,喜欢清、静这些自然景致都好理解,为什么喜欢“悲凉”?因为郁达夫的心灵深处结上了一层抹之不去的灰暗的膜,而且这个膜越积越厚,悲凉似乎已成他身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名文,以字行,又字荫生,1896—1945)生前才情卓异,交游天下。有人评说他是”五四”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界“交游最广、朋友最多的一个”,此言不虚。在郁达夫的诸多旧友新知中,有一个人物颇值得注目:此人曾足国民党内声势煊赫的“新政学系”巨头之一,又数度出任国民政府的封疆大吏,他还是一位行伍起家、久历征战  相似文献   

12.
周军 《文史月刊》2009,(10):37-41
现代文坛大家、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郁达夫一生给文学爱好者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同时,他在爱情和婚姻上的传奇经历,也为后人瞩目。他留在杭州市大学路场官弄63号的“风雨茅庐”,虽然历尽沧桑,却风韵依旧,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以字行于世。至于他的笔名则很少有人研究。已故著名现代文学收藏家瞿光熙先生曾撰《关于郁达夫的笔名》一文,对郁达夫的笔名进行了考证,证明郁达夫曾以"曰归"的笔名发表过两篇文章,他写道:郁达夫确实有个笔名"曰归"。  相似文献   

14.
薛林荣 《文史精华》2013,(11):56-58
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因其长兄郁华自北平调任江苏省高等法院上海刑庭庭长,在聚丰园设宴,请鲁迅、柳亚子等作陪。这次请客不仅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达夫赏饭”的名局,还成就了鲁迅的一酋传世名诗,更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相似文献   

15.
李艳 《神州》2013,(17):14-1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个和鲁迅齐名的文学大家,郁达夫因其具有的天生悲观精神使得他创造了众多的沉沦者的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命运悲惨,他的作品也常常流溢出世纪末的感伤情绪和颓唐气息,因此这些形象被统称为"零余者"。本文就对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和"零余者"的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逸芳 《古今谈》2006,(1):33-34
1979年胡老师复职回来,我进出版社才一年。当时全省的出版社只有一两家,当年的文艺出版社还没有“落生”,她只是人民出版社“腹中”的一个编辑室。那一年,呼啦一下,许许多多被改正的“右派”先后落实政策,我所在的编辑室一下子也进来了好多个“右派”或是与右沾边的人,其中有郁达夫的儿子郁飞,编辑家夏钦瀚、方福仁,散文作家费淑芬……其中磨难二十余年的胡学彦也归队了。他在一篇文章中说:  相似文献   

17.
风雷激荡、个性张扬的现代文坛,曾产生过不少卓有才华的作家、文学家,也留下不少公案,其中有些历史悬案至今真假莫辨。阅读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势必要触及这些人和事,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首先要了解事实的真相。本书十五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材料,其内容涉及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些著名人物,如郁达夫、郭沫若、萧军、易君左、张恨水、黎烈文、林语堂等。如被认为重感情、易冲动,敏感而坦率,富有诗人气质的郁达夫,30年代初由鲁迅介绍参加了左联,并列为发起人之一,后来却与之决裂,书中“始创终弃创造社”一文,详细介绍了其…  相似文献   

18.
论丰子恺的散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散文作家。早在1935年,郁达夫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时,就在序言中指出过:“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郁达夫这里所指的还主要是丰子恺二十年代的作品。其实,丰子恺三十年代以后的创作,更其具有特色。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因种种原故,建国后却较少为研究者所关注,这不能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虽然丰子恺的散文成  相似文献   

19.
王娴 《沧桑》2010,(4):251-253
本文通过比较屠格涅夫的《木木》与郁达夫的《在寒风里》这两部作品在文学要素上的相似性,试图为理解郁达夫文学创作的特点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正鲁迅与郁达夫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关系,而是近乎亲人。郁达夫说鲁迅是伟大的,在文品和人品上都可算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对他崇敬之至;而鲁迅对郁达夫的小说,也很推崇。鲁迅与郁达夫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异常敏感的人,这种性格来源于早年的经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道中落这一条。鲁迅少年丧父,郁达夫从小失怙,家道中落,寡母抚孤,在两人的心灵上都留下深刻的影响。鲁迅说过:"有谁从小康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