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代较普遍的节日大体都是在农闲之时。“七”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反复”、“归来”的意思,故牵牛织女传说中以“七月七日”为相会之日。东汉中期以前,这一天称作“七月七日”,应劭《风俗通义》中最早称作“七夕”。乞巧之俗起于宫廷内彩女,因为宫廷彩女不可能突显爱情主题而庆牛女相会,因而由织女的“织”字引发出“巧”的主题,而开展“乞巧”活动。所以这个节俗传到社会上之后.妇女们借这个节日表达反对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等思想,但表面上仍以乞巧为主题,称作“乞巧节”。编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西和乞巧歌》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七夕节的内容实际上十分丰富。或同牛郎织女传说有关,或同妇女的种种劳动有关。乞巧的方式也丰富多彩,各地不同,表现出两千年来广大妇女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
毕雪飞 《民俗研究》2011,(4):153-167
继高木敏雄1900年发表了《羽衣传说的研究》之后,日本学者们从民俗学、神话学、社会学、文学、人类学等各个角度对七夕传说展开论述.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以日本七夕传说研究资料为主线,结合相关领域的理论著作.在探讨研究内容、观点、方法、范式等方面的基础上,关注学者之间学术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的演变关系,进而从侧面解读日本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学科的发展历程,并力图透过研究解读隐含在背后的日本社会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3.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 [宋]张先《菩萨蛮·七夕》  相似文献   

4.
李霞 《沧桑》2010,(5):155-156
七夕节起源于古代天体日月星辰崇拜,蕴含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爱情观、道德观和婚恋观,包含着社会性别的确认、生殖崇拜和巩固家庭稳定的民俗文化功能,七夕节的文化透视出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男耕女织"的观念和模式,明确了男女的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5.
七夕节,对城里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只不过是男女间倾吐爱意、约会出行的一个理由。而在一些山乡村寨,这一天却依旧是姑娘们穿针引线、斗巧、赛巧、乞巧的大日子。  相似文献   

6.
文献记载的中国七夕早在日本奈良时代传至日本,作为宫廷的惯例,以"展示丝织品和诗宴"的形式直到平安时代。中国民间传承的七夕竹竿晾衣曝晒与愿丝乞巧,在日本庶民文化渐起的室町时代骤然以"竹竿悬挂五色绢丝乞巧"的形式大量出现,至江户时代青竹"笹"代替竹竿进入七夕,五色绢丝换成五色"短册",并参与"七夕送"的活动,是庶民文化的重大转折。日本的"七夕祭"因为神道和佛教因素的渗入,从而真正具备了"祭祀"的意义。而完成宫廷乞巧风雅向民间祭祀转变的标志,就是青竹"笹"代替竹竿悬挂五色"短册"的出现。"笹"是日本既尊重传统又迎合时代变化的七夕文化标志,它保留了来自中国七夕文化的主体"竹",也结合了本土文化"青竹",承载着日本七夕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寄托着日本人对生活的无限美好愿望与期盼。  相似文献   

7.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七日。因为乞巧是七夕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所以七夕又有乞巧节之称。在这一天乞巧的风俗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每年到了七夕的晚上,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里记有“喜鹊填桥”的民间说法,“七月七日,清晨乌鸦喜鹊飞鸣较迟,俗谓之填桥去”。传说中的织女手艺高超,织出的衣裳如天边的云彩一般美丽。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女陛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  相似文献   

8.
新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中国的传统节日受到现代价值观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许多的节日文化内容和功能发生了变化,甚至在逐渐地消失。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七夕节"为个案,通过对其传统与现代文化内涵的流变进行研究,有扬弃地予以鉴别和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探寻对该节日的保护措施,以便更好的使传统节日在新的时期,符合时代潮流发展并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光泽是闽赣边境的一个山区小县,地处偏僻,民风古朴。清版《光泽县志》“风俗”中便有“人物犷真,民风淳朴”之说。千百年来,光泽民间流行着许多年节风俗习惯,每年七夕这天的“量桥”风俗,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七夕节”     
《文史月刊》2010,(8):F0002-F0002
<正>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  相似文献   

11.
《中华遗产》2013,(8):158-159
有人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至今仍为民俗佳话。“牵线搭桥”是撮合青年男女的民间俗语,牵线牵的是月老的红线,搭桥搭的是喜鹊的爱桥。但七夕最初在民众心目中并非是吉日良辰,而是凄苦的分离忌日。七夕从忌日到良辰的历史变化映射着古代社会民众时间观念的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12.
《湖南文史》2010,(10):57-57
七夕,现今被称作"中国情人节",鲜为人知的是,这七月七原本的含义可是让人心惊胆战的。 七在中国人原始的数字观念之中属亡灵所有,如果说活人多用五来数数,所谓"人五人六",而七则更多的属于死去的灵魂。普通人家把三七作为对亡灵最隆重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13.
《文史博览》2010,(10):57-57
<正>七夕,现今被称作"中国情人节",鲜为人知的是,这七月七原本的含义可是让人心惊胆战的。七在中国人原始的数字观念之中属亡灵所有,如果说活人多用五来数数,所谓"人五人六",而七则更多的属于死去的灵魂。普通人家把三七作为对亡灵最隆重的纪念日,而讲究  相似文献   

14.
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汉魏之际确立之后,一直到唐代,其节日活动主要是以拜星乞巧为主,相沿成习,未有大变。但到了宋代,七夕风俗却大为改观,不仅节日气氛空前热闹,而且出现了众多前所未有的节物,如泥孩儿摩喉罗、谷板、种生等。尤其是摩喉罗,更是令宋代官民趋之若狂。关于摩喉罗的来历,近世学者一般都认为源于佛教。本文比较宋代七夕风俗与古代西亚哀悼塔穆兹(阿多尼斯)风俗,证明宋代七夕崇拜摩喉罗的风俗并非源于印度,而是来自更为遥远的西亚和更为古老的巴比伦。古巴比伦人在万物盛极而衰的夏至之际悼念植物和谷物之神塔穆兹(Tammuz)的风俗,在上古时期传遍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在希伯来旧约以及古希腊文献中都有记载。此种风俗随波斯人的统治传入中亚粟特国家,演变为(汉历)七月初一到初七日历时七天的“哭神儿节”。隋朝韦节于公元605年出使康国亲历其事,并在《西蕃记》一书中留下记载。此种风俗在中古时期随入华的粟特人和祆教风俗传入中国。因其在节日风俗上与七夕有相通之处,尤其是节期恰好也在七月七日,因此逐渐融入七夕风俗,使宋代的七夕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异域风情。宋代七夕令众生痴狂的泥孩儿摩喉罗,就是脱胎于西亚的植物神塔穆兹或阿多尼斯,宋代七夕的谷板和种生则是西亚阿多尼斯花园的变种,而西亚的“塔穆兹”或“阿多尼斯”在中土之所以改名为“摩喉罗”,则与中亚粟特地区印度教、佛教与祆教的融合有关。宋代七夕风俗的西域文化渊源之揭示,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古以降西域文化对于中国节日风俗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闿运的七夕诗突破历代七夕诗传统节日文化的题材范围;其创作实践表征了王闿运从传统向新变的突围。七夕诗系统记录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和诗人的人生遭际。其七夕诗婉转自然、沉郁典雅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他诗歌艺术中新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6.
在广州天河区的珠村一带的诸村落,乞巧节中“摆七娘”和“睇七娘”的传统源远流长。传统中的七夕乞巧为村落及宗族间姓氏的流动建构了媒介和文化空间,而它在现代的变迁实际上打破了区域社会内部的交往,使其通过文化展演的形式唤起群众的地方感,同时带有一种对商业回报的诉求。笔者于2007、2008年先后三次对珠村进行田野调查,较为全面地记录了传统与现代乞巧节的情况,并通过对这些田野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观照七夕乞巧活动中联村仪式的特性,以及其现代形态中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甲骨卜辞中"之日""之夕"的"之"字,所指代的是紧接其前一日的干支日,而不是占卜日。武丁卜辞:"翌甲申易日,之夕月有食"的"之夕",是指甲申夕,此次月食应是发生在甲申夕的一次月食,而非是发生在占卜日的癸未日,这次月食应称为"甲申月食"而不应称为"癸未月食"。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夕”是夜晚的意思,古称“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等。唐朝大诗人杜牧《七夕》中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生动地描写了七夕夜晚观看银河系“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形。那么,“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奇异天象与中国的七夕文化究竟有什么关联呢?  相似文献   

19.
夕月坛作为祭月场所,不仅承载着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对国家命运的祈望,更是国家顶层设计者展示自我正统与构建社会阶层的外显标志。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包括夕月坛在内的所有皇家祭祀场也逐渐被改造成普通大众集体享用的休闲场所。随着人们对古建筑与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视,包括夕月坛在内的帝王祭祀场在新时期不仅实现了明清祭祀场面的重演,同时也将民间的祭月传统融入其中。这种复合性的展演模式,无形中将官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融入其中,进而为以月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精华提供了多样性的传承平台。  相似文献   

20.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每年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的日子。秋夕晴朗的夜空下,少女们仰头遥望,既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的相见给七夕之夜蒙上了浪漫的羽纱,使人遐想;同时也希望能织得无缝天衣的仙女与情郎重逢时心情舒畅,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纺纱织布、缝衣绣花的巧手艺。这就是以传说为背景,从牛郎织女故事中衍生出的七夕习俗:乞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