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大连发现广东光绪元宝七分二厘铜样币曹积效1987年寿,笔者在大连西岗旧物市场购得一枚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分二厘龙洋黄铜币。该币直径1.85,厚0.11厘米,重2.16克。此币轮廓清晰,铸造精美。光绪十三年(1887年)粤督洋务派张之洞为解决中国币制危机,从国外购进铸币机,拟从广东试铸库平七钱三分系列银元,未获清廷允准。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将七钱三分系列银元改版为七钱二分系列银元(依次为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并经清廷饬令将原七钱三分版正面珠圈外洋文改在背面蟠龙四周,银元铸地名称、重量改在正面上下珠圈之外,并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初二日开机试制。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龙洋系列,本应为银质,这枚铜质七分二厘光绪龙洋似应是此时试制的样币。大连发现广东光绪元宝七分二厘铜样币@曹积效  相似文献   

2.
<正>这枚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元,是从安徽省五河县新集镇一位老人手里集得的。此钱带有明显的流通痕迹,一眼见之即为真品无疑。该银元老包桨,色泽古朴,自然温润,当为传世之物(图1)。据戴建兵、郭立彬著《钱币的专题收藏》第24页记载:"湖北银元局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铸造的第一种银元,上面的文字是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亲书的。"张之洞将位于武汉三佛阁街的原守备署改建为湖北银元局,并仿造广东省第三版银元的式样铸造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初铸造时银币背面龙图的左右两边刻"本省"二字,以示与外省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钱币收藏品中,有一付很有份量,沉甸甸的清代光绪元宝钢模(见封底图)。其一中央满汉文“光绪元宝”,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云南省造”。下缘纪值文字“库平七钱二分”。左右各铸一个花星,其文字端正、流畅、舒展。尤其是中间满文更显自然,应为正面阴纹币模...  相似文献   

4.
王新启 《安徽钱币》2005,(4):32-32,39
谱载福建银元局所铸七钱二分(一元)银币,面中央满汉文“光绪元宝”,外围“福建官局造”、“库平七钱二分”,背蟠龙,外围英文“FOO-KLEN PROVINCE(福建省)”、“7MACE AND 2CANDAREENS(七钱二分)”。此币铸数较少,有试铸品之说,被列为银币大十珍之第六珍。余偶得一枚“福建官局造”的异版一元银元。  相似文献   

5.
杨展 《安徽钱币》2004,(3):41-41
我在市场上偶然购得一枚奇怪的江南银元,从正面看:珠圈上下分环“江南省造”和“库平七钱二分”,两侧为纪年“乙巳”二字,右上角有“SY”,珠圈内为光绪元宝,中心是满文。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番(反)版"银元,开铸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六日,该币直径40mm,厚2mm,重27.1g。正面珠圈内为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环为英文,两侧为小花星。背面正中蟠龙图案,周围上下分別为"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十个汉字。据传,币文出自当朝金石书法名家吴大澂之手。英文工整,汉字笔法刚劲有力,韵味十足。制作精细,图案美观(图1),开创了我国机制龙洋的先河。但是,它的诞生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过数百年朝野有  相似文献   

7.
刘皓 《中国钱币》2005,(1):63-65,11
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钱币的国家之一,有关这方面收藏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长久以来泉界始终有“重收藏轻研究”及“厚古薄今”的现象,只专注着眼于钱币的本身,未就货币史上的地位与考古发现的结合。加上史料记载不全或保管不当,许多钱币书籍上出现错误的叙述,影响现阶段泉学的精确性与其研究深度,浙江省造光绪元宝“楷书”版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浙江机制银币与银元局开办概述浙江省地处沿海,很早就已使用外国银洋,但其大量产制银元是民国成立以后的事。因此龙银上铸有“浙江省造”者稀少,七钱二分银元有此字样之更为银币中的大珍品,…  相似文献   

8.
一河南省机制铜元铸行概述对于我国机制铜元的开铸、形制及成色,著名钱币学者王守谦先生在谈到铜币之起源中这样写到:铜元始铸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广东省仿外国铜币式样,鼓铸新铜元。重量二钱,成色九五、铅五(或铅四锡一)。正面书"光绪元宝",中有满洲文"宝广"二字,周围有广东省造,每百枚  相似文献   

9.
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中国近代张之洞督粤时,广东省钱局铸造的最早的“光绪元宝”银元样钱。 这些呈送清帝审阅的样钱(图一),共有10组,分装于题有“广东拟铸银元式样”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制银元铸行一百周年纪念章发行之后,深受广大钱币爱好者、收藏者欢迎,为弘扬中国钱币文化,满足广大钱币爱好者、收藏者的要求,自今年起将继续发行中国钱币珍品系列纪念章。这套纪念章取材历代钱币珍品,采用章中币形式,仍由中国钱币学会监制,上海造币厂精工制造。  相似文献   

11.
湖北银元局与北洋银元局发行的钞票吴筹中银元局是铸造金属货币的,但有的银元局除铸造银元、铜元外,也曾发行钞票。银元局发行的钞票,印制考究,图象精美,古色古香,存世极少。湖北银元局的银元票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两广总督张之洞会同湖北巡抚谭洵向清廷上了《请铸银元折》的奏本,旨准后,于武昌三佛阁成立湖北银元局,铸造银元。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王秉恩认为甲午战争后,海禁大开,行用银元之处渐多,且各省均将铸造银元。为了扩大银元的流通,他向张之洞建议,由湖北银元局发行银元票。并认为银元票的印制,必须精美,特委托赴日留学委员邝国华联系日本大藏省印刷局印制。我们收集到一张湖北银元局的银元票,此票长21.1厘米,横13.7厘米,四周有狭的花纹边框,框内上端印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其下印双龙戏珠图像和光绪元宝银元正背面各一,银元图像下直书“凭票取银壹大元”,右旁印“湖北银元局”五字,左旁有“陶字第贰百柒柒号”字样,下端印“重库平七钱二分”(插四上左)。背面印湖北总督张,湖北巡抚于的示谕(插四上右)。其中说明“银元局刊发银元票每张壹元,与官钱局所发钱票相辅而行。”由此可见这种银元票只发壹元的一种,票上印有重库平七钱  相似文献   

12.
戊申吉字一两银币,正面中央铸阳文“吉”字,外环铸“大清银币”及珠圈,上缘铸满文“光绪年造”,下缘铸“库平一两”,左右两侧铸干支纪年“戊申”;背面中间为龙图,俗称“坐龙”,上缘铸英文纪年“光绪”,下缘铸英文纪值“库平一两”,左右两侧各铸一花星,俗称“六瓣星”(见插一)。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我国货币史上出现了一场关于银元单位问题的争论,一派以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首,主张以库平一两为银元单位;另一派以度支部尚书载泽和邮传部右侍郎盛宣怀为代表,主张以元(即库平七钱二分)为银元单位。结果,主张以两为银元单位者暂居上风。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制定了“银币分量成色章程”,以库平一两为法定的银元单位。章程颁布后,天津、湖北、广东、吉林等省造币厂先后开铸一两重银元。由于一两重的银元不符合民间的习惯,故在发行后不久,就在市面上遭到抵制。因此,一些造币厂不得不将已经铸发的一两币逐渐回收熔毁。戊申吉字一两银币,系吉林造币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铸造,当时,正值以两为银元单位的币制受到人们强烈反对而即将崩溃,因而,此币仅铸出少量试样。其中,能免于熔毁而幸存于世者,据所发现的实物而言,仅有一枚。数十年来,它一直享有“孤品”的称誉,被钱币收藏家视作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张之洞督粤时,在广东省钱局铸造的“光绪元宝”银元样钱,一直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些呈送清帝审阅的样钱(中插图一、二)共有10组,分装于题有“广东拟铸银元式样”签的两个黄色锦匣内。每组银元5枚,分量依次为:库平7钱3分(中插图三);库平3钱6分5厘(中插图四);库平1钱4分6厘(中插图五);库平7分3厘(中插图六);库平3分6厘5毫  相似文献   

14.
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笔者1990年6月在安徽青阳县得一枚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铜元径3.3、厚0.2厘米,重15克,面珠圈、“光绪元宝”、中心满文“宝安”,左右各有一颗六点有星边花,上“安徽省造”、下“每元当制钱二十文;背珠圈坐龙,左右各三颗六点有星边花,短距,上英文“安徽”、下英文“二十文”。币面漫漶。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初十,在原省银元局基址上成立安徽铜元局,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年间共铸6种光绪元宝铜元。据光绪三十三年冯煦《皖政辑要·度支科·币制中·铜市》,安徽二十文仅铸四万四千八百零六枚,除去皖造大清铜币二十文,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币当十分稀少了。(《皖东金融与钱币》1992.2王律友)安徽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王律友  相似文献   

15.
千石 《安徽钱币》2005,(2):38-39
据1994年第2期《安徽钱币》载,河南汤阴刘屹华光生“收藏(有)两枚银币样铜币”。一枚为“北洋造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一枚为1911年英国一元站洋。由于“此两钱与同期的银币对照形制绝同”,刘先生甚为不解:“(它们)是试铸币?还是充当大面额铜元参与流通?”  相似文献   

16.
杨展 《安徽钱币》2006,(2):10-10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南洋大臣刘坤一经呈请获准,建成江南铸造银元制钱局;三十年(1904年)改称江南户部造币分厂;三十二年(1906年)又改为江宁户部造币分厂(时江南省管辖范围为今江苏全省和安徽南部地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开始铸造“江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银元。到三十一年(1905年)止,前后铸有1套无纪年(俗称老江南)和8套以干支为纪年的“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及“乙已”光绪元宝银元。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5月中旬 ,笔者在江苏靖江市靖城城区西郊一废品收购站约 5公斤重的铜元中 ,发现一枚广东造光绪元宝当十错版铜元 (如图 )。该币紫铜质 ,径 2 80毫米 ,厚 2毫米 ;重7 6 5克。背面下缘铸英文纪值文字“TNCASH” (十文 )。此币所铸中、英文字清晰。根据《清末铜元制度述评》 (黄成 ,《中国钱币》1 991年第 3期 ) ,就该币的式样分析 ,该币应是光绪三十年 ( 1 90 4 )将当值英、中文标识由“ONECENT” (即“广东一仙”)改为“TENCASE” (即“每元当制钱十文”)时的广东当十铜元。此币背面下缘英文纪值文字“TEN”中的“E”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钱币珍品系列纪念章新闻发布会6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钱币学会理事长黄朝治,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钱币学会秘书长郁祥祯和钱币学家马定祥、孙仲汇等出席了发布会。上海造币厂副厂长孙宝根在发布会上宣布:“中国机制银元铸行100周年纪念章”五万套已于5月底基本售完,为信守限额发售五万套的诺言,今天公开举行该纪念章原模的封存仪式,另外,从6月25日开始发售中国钱币珍品系列纪念章第一系列15枚中的一枚——“大元国宝”铜质纪念章,今年计划还将发售“道光寿星银饼”铜质镀银纪念章、“大清金币”铜质镀金纪念章和保德铜贝铜质纪念章。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代铜元制造发源地——广东省造的极其罕见的光绪元宝十阴阳版铜元,近日在芜湖现身。持有该品的是一位从事建筑贸易的芜湖老住户。该阴阳版铜元为紫铜质地,正面图案及书体版型与广东十铜元完全相同.但为阴版,上缘镌刻“广东省造”;中为珠圈,“光绪元宝”;下缘“每元当制钱十”(见附照片)。  相似文献   

20.
周祥 《钱币博览》2005,(2):9-11
湖北本省银元.是因其背而镌有“本省”两字而得名.一般以为一套仅有大小三种.面额分别为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库平七分二厘。正面中央球圈纹内为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纹外上端镌有“湖北省造”字样,下端镌有面额.左右两侧各镌有一六瓣花星。背面中央为坐龙纹.上端镌有英文HUPEH PROVINCE,下端镌有英文面额,左右两侧镌有“本省”两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