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来信     
《湖南文史》2013,(9):72-72
《文史博览》2013年第7期《秀才遇到兵,有理说得清》一文,开篇介绍陈友谅出生于"湖北沔阳",让我这个沔阳佬读起来倍感兴奋。"沔阳"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歌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沔阳民歌、沔阳花鼓戏、沔阳皮影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渔鼓都非常有名。要特别提到的是湖北菜系的"沔阳三蒸("蒸畜禽、蒸水产、蒸蔬菜),相传这种吃法就是陈友谅的夫人张凤道发明的。  相似文献   

2.
享誉香港文坛的杨刚与杨潮(羊枣)与香港《大公报》起义有关的杨刚,她是1928年入党的中共秘密党员,是1932年于北京燕京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的学生,是北平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也是北方“左联”的发起者与组织者之一。当时杨刚应其燕大同学萧乾之邀,来香港接替...  相似文献   

3.
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蒸青鱼、蒸猪肉、蒸蔬菜驰名于“九省通行”的武汉,有“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的歌谣。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馏”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 十里闻香九回头“沔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平民百姓吃…  相似文献   

4.
索子长河     
旧时汉阳,地夹江汉之中,位于古云梦泽北岸,港湖交错,河泊纵横,在江汉腹地未形成之先,为所谓“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其后由于水利渐修,江汉平原逐渐形成,而长江与汉水在汉阳境内遂分道扬镳,各向东流.但汉水自潜江之泽口有一支流经潜江、沔阳而入汉阳境内,该河在潜、沔境内,称东荆河,在汉阳境内,曰沌水,由沌口以出长江.解放前,每到夏秋之际,河流因雨水而聚集,小火轮由武汉而沌口—黄陵矶—山羊头—沔阳彭场——沔阳县城.  相似文献   

5.
<正>沔阳渔鼓皮影又称“沔阳皮影戏”,俗称“皮影子”,以沔阳渔鼓调为主,融合沔阳花鼓腔、民歌小调等音乐之长,形成了沔阳皮影腔,以打击乐伴奏,一唱众和的形式演唱。唱词合辙押韵,语言通俗诙谐,曲调高亢豪放,是江汉平原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经久不衰,深受老百姓喜爱。其保留了楚俗、楚文化和楚音乐的特色,在民间艺术中有极重要的地位。2009年,仙桃市的渔鼓皮影入选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相似文献   

6.
    
湖北仙桃,旧称沔阳,古称复州。其建制上溯可至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堪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治沔城,曾为郡、道、府、州、县所在地,故尔古迹斑澜、文化底蕴丰厚,乃荆楚大地一座历史名城。1986年撤县设市后,始用今名。该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居荆楚要冲。襟江带湖,一马平川,水沛土腴,钟灵毓秀,英才辈出。素谓“鱼米之乡”,堪称“江汉明珠”。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上诞育于此,他们叱咤风云,纵横排阖,彪炳青史,流芳百世。这里走出了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民国元勋张难先、新闻巨子杨枣杨刚兄妹、农业专家杨显东…  相似文献   

7.
沔阳属荆楚地区,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即有记载;荆楚人于正月初七“人口”“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唐李商隐《人日》诗也有“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说。无论“镂金”、“剪彩”,皆“剪纸”之工艺也,早就在民间流传,与荆风楚俗结下了不解之缘。1953年,沔阳剪纸“八仙”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了巴黎“世界博览会”,并在东欧八国巡回展出,皆获好评。法《欧罗巴》杂志为此专文介绍“中国沔阳剪纸”。意大利国家文化机构也写信给中国文化部,盛赞“沔阳剪纸‘…  相似文献   

8.
<正>沔阳三蒸是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百姓菜,湖北十大名菜之一,也是中国名菜。它以江汉平原优质食材为主要原料,以粉蒸为主要技法并涵盖多种蒸法,因起源于沔阳而得名。沔阳三蒸,是一个蒸菜系列,在民间曾流行三道菜(蒸鱼、蒸肉、蒸菜)和三类菜(畜禽类、水产类、蔬菜类)之说,其实“三”的本义是“多”,“三蒸”实际上是无菜不蒸。  相似文献   

9.
1984年,湖北省沔阳县博物馆收藏了一枚本县出土的铜权。权身有铸铭"大德四年"、"柳州路造"、"十八",等字。权通高7、底径3.5厘米,重265克(见图)。大德是元成宗年号,四年当为公元1300年。"柳州路"属湖广行省,辖柳城、马平、洛容三县,治所在今广西柳城县。沔  相似文献   

10.
刘作忠 《文史春秋》2007,(10):26-26
1906年,法国海军学校发生了一起轰动欧美的"中国留学生窃图案"。"窃图主犯":向国华,字子瑜,湖北沔阳人,清光绪壬寅科举人;石瑛,字蘅青,湖北阳新人,清光绪癸卯科举人,两人均为湖广总督张之洞自两湖书院选派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11.
沔阳八景     
沔阳八景之名,始见于明《嘉靖两阳志》。历史上,这富有诗情画意的八景,吸引了无数游子来观光,牵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遐想。明朝学政卢滋在沔阳留下了咏沔阳人景的著名诗篇。东沼红莲在古城东门外,有大、小莲花池。大莲花池莲花洁白,小莲花池莲花红艳,从不杂色。卢滋诗曰:湖水平桥近古城,红莲花好镜中明;亭亭不受淤泥染,花与濂溪心共清。西城古柏西门城楼,紧靠诸葛亮读书台遗址。城楼上有翠柏一株。此树在民国四五年间被雷炸毁。卢滋诗曰:屹立城西百尺长,四时不改色苍苍;东风桃李皆零落,争似坚姿独傲霜。三波光位于玉带河永盛…  相似文献   

12.
禹弓的来历     
沔阳人把丈量土地的步引叫作‘禹弓’,这是有来历的。清雍正十二年,康熙庚子科解元、河南泥水人禹殿鳖来到不沔阳做州官,任中,因查明沔阳积欠田赋,弊在田亩不清,乃请准上司,推行清丈法以改革田赋。事先遴选、培训负责清丈事务之吏员四十多人,统一监造步弓千数百张,并令每一民烷,各推选六人,专司清丈、绘图、造报复文查勘清册,号为“六役”。禹知州恳切要求复丈查勘吏员,务必察情敬事。每勘一垸,必须先五日谕知六役,传集业户到场,共同复丈;发现‘号次’不清者,挨户编顺之,‘等则’不顺者,逐丘改正之。他自己也经常微服简…  相似文献   

13.
沔阳县位于江汉平原,处武汉与江陵之间。南临长江,北靠汉水,境内湖泊众多,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月洲湖遗址在沔阳南部,海拔23.2米,北离仙桃镇二十公里,南距东荆河白庙大桥五公里(图一)。  相似文献   

14.
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太原南郊狄村人。唐高宗时任中央最高法官──大理寺丞,后来辅佐武则天改革朝政,为一代名相。他为人正直,居官清廉,在朝廷享有很高的威望。死后赠文昌右相,谥文惠,睿宗时追封梁国公。狄仁杰在沔阳做过刺史,却鲜为人知。明《嘉靖沔阳志·良牧传·狄仁杰传》记载了一则狄公在河阳“善政”的故事。相传:当时沔阳出现了一条白花蛇精伤害人命的怪案,而且伤害了两位刺史,震动了朝野,女皇武则天委任狄仁杰为沔阳刺史前来查办。狄仁杰青衣小帽,商人打扮,化名东门石舫(谐音东门私访),在莲花池八卦摆起看相测字的…  相似文献   

15.
沔阳花鼓戏     
沔阳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发源于沔阳通顺河、襄河一带,形成于沔阳、天门地区,1954年改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5月又由荆州行署文化局正式定名为“荆州花鼓戏”。它的唱腔主要来源于当地民歌、小曲和渔鼓、道情音乐,很多唱腔渗透着民歌音调,有些仍保留着民歌原型。同时也吸收了楚剧、汉剧、汉滩小曲的音调和曲牌,丰富了剧种的唱腔。其腔调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九十多种小调,戏剧台词不用韵白,而是采用当地人民的口头语、歇后语。具有生动、明快、幽默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杨光华,湖北省嘉鱼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组建洪湖地下党组织,参加沔阳秋收起义。历任沔阳县委书记、湘鄂西临时省委书记、上海中央局组织部长、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等职。1935年,被共产国际代表团调往莫斯科,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迫害长达21年之久。  相似文献   

17.
沔城孔圣庙     
两城孔圣庙,坐落在沔阳古城十字街与东门街交接处,即现在回民小学与纸品厂的所在地址,坐北朝南,宏伟壮观。据童承叙的明嘉靖十年《沔阳志》载:“沔阳府学在城内西南,元朝毁于兵.遂迁东北。”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诏建学,五年二月(公元1372年)始创修庙学。六年四月创大成殿,廊庑戟门,东西二庑,明伦堂,洪武九年定为州学。文庙中为大成殿,两翼为东西点,前为戟门,门之前为泮池,拱桥,桥前为棂星门。嘉靖十年,改为先师庙。六十年前所见,孔圣庙占地三十余亩,大成殿后有崇圣祠,棂星门两旁有棚。门前有泮池,儒学学堂在孔…  相似文献   

18.
张仲胤 《历史地理研究》2023,(4):144-146+151
考察陶侃任荆州刺史期间的荆州治所沿革,可知并无《宋书·州郡志》所谓“陶侃前治沔阳”之事。在分析“前治”的含义与相关文献记载后,可知《宋书·州郡志》、旧《晋书》、《资治通鉴》、《太平寰宇记》所见陶侃治沔阳的记载均为陶侃治沌阳之误。  相似文献   

19.
萧国春 《民俗研究》2000,(1):179-180
沔阳妇女特别爱美。且不谈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服饰打扮,也不谈五彩缤纷、挑花绣朵的鞋帽装饰,更不谈“飞机头”、“歪刘海”、“(木遀)搭毛”、“长辫子”、“粑粑震”等细心梳理的多种发式,单就美容来说,沔阳  相似文献   

20.
李波  龚振中 《神州》2021,(1):9-11
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方面,家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和"文化.资源的稀缺是家庭"和"文化产生的根源,而古代赋役制度是家庭"和"文化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田租"、"户调"、"徭役"三个有代表性的古代赋役制度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