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无论多忙,老何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去国外旅行两次。"我不是一个工作狂,失去了旅行我的生命也就失去了色彩。"呷了一口茶,老何悠悠地说,那副知足常乐的神情,充满了感悟人生后的淡定。  相似文献   

2.
我与宋时轮同志相识几十年。他给我留下的记忆却是永远也抹不掉的。我深切地怀念他,怀念这位老战友、好同志。60年前,我和时轮同志同在江西中央苏区。我们虽然早已相识,但在工作中没有直接联系,也没有多少来往。1934年到1935年,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我和时轮同志又一  相似文献   

3.
盛榆 《收藏家》2011,(4):83-84
一位文博界的老先生与我是1975年相识的老友,36年的相知相识,结下深厚情谊。这位老先生自幼就对书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我与日本友人石川一郎先生相识将近20年了。我们的相识是由于石川先生捐赠200万元建设三门峡市历史博物馆。从初识到成为好朋友,我们经历了一段难忘的过程。在石川先生即将回国之际,回忆我与他交往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不由得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5.
邝允丽 《纵横》2008,(1):62-62
在我走过的岁月中,50年前的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1953年,我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政务院机要处工作,和陈其贤同在一个处。我们从相识、相知到相  相似文献   

6.
一个副部级官员拍着我这个初出茅庐小记者的肩膀:“你小子,写我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话语里满是朋友式的嗔怪和亲切。可几分钟前,高官和记者还是初次见面、互不相识。  相似文献   

7.
人生若只是初见,我和你是否还会相识?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旅游纵览》2008,(8):88-88
<正>《旅游纵览》编辑部:你们好!我是一个爱好旅游的年轻人,每到假期都会集合一群驴友出去旅游。行走在异地他乡的山山水水,流连在情趣别致的民风民俗,疲惫的身心完全松弛起来,全然忘却了周身的劳累。短短的几天里,一群互不相识的年轻人相知相识,  相似文献   

9.
孙晓晓 《世界》2010,(7):118-123
因为一盒Neuhaus巧克力,我和Luse在布鲁塞尔街头相识。那微苦的馨香,以及接下来的粉色啤酒和清晨透亮的空气,让我们萌生出才道别就又想再见面的情愫。  相似文献   

10.
1971年,我只是一个21岁的青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与61岁的姚雪垠相识,从此,便与这位比我大40岁的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11.
提起著名文艺理论家侯金镜同志来,我就极不平静。他担任《文艺报幅住编,我们办公在文联大楼,又在同一食堂用餐,日久天长,便相识了。他朴实无华,乎易近人,既有长者的风范,又有朋友般的亲切,虽然我们无工作的往来,却好像天天在一个办公室工作那样亲密无间。到了十年动乱年代,文联和各协会竟然成了“重灾区”,我们的大队人马都像犯了罪,通通被赶到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脱胎换骨”,从此我接触地的机会就多了。我和侯金镜不在一个连队,但距住地很近,上下工能见面,在医务室看病也常见。他那时被污蔑为“走资派”和“反…  相似文献   

12.
我和颜伏是1931年下半年从成都到北平上学时相识的。  相似文献   

13.
痛悼西谛     
夏衍 《文物》1958,(12)
象一个晴天霹雳,振铎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作为一个相识相知了近三十年的朋友和同志,我想不出用什么话来表示我的哀痛。他和我们分别只是两三天前的事情,可是他这一去,竟永远不回来了!  相似文献   

14.
永念慎之兄     
戴煌 《炎黄春秋》2009,(4):70-75
由于曾在新华社同食一锅饭,我与慎之兄的相识已逾半个世纪了。称他为兄,不只是因为他比我年长四岁半,是位实实在在的兄长,更因其学识才华之丰高,我随后紧追猛赶也难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15.
<正>人生难得一知己,董增凯可谓是我的知己了。自从1952年第一届考古训练班相识起,我们朝夕相处40余年,可谓是真诚的挚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木木:我和丈夫相识17年、恋爱7年,直至婚前两年他都是我的崇拜者。我的学历和知识层面比他高,他社会经验和为人处事比我成熟,这是我母亲反对的原  相似文献   

17.
我和丁玲相识在北大荒.从此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那些在北大荒的日子.常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而我,是丁玲在北大荒艰苦奋斗、生活的一个见证人。  相似文献   

18.
怀念中行     
张道梁 《纵横》2008,(9):57-59
中行离去两年多了。我时时想念他。和中行相识于20世纪40年代。我是杂志编辑,他是作者。日子一长,建立了友谊,有了私人来往。他住在北京什刹海北岸鸦儿胡同14号广化寺后院,我住西四北小红罗厂,这个大院以前是顾颉刚的禹贡学会,和广化寺相距不远,我有  相似文献   

19.
与陈钢先生因关于贵阳的影像而相识、结缘,既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今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许久不见的贵阳老友张人给我打来电话,说是刚从大理来到昆明,晚上还要急着赶回贵阳,有要事约我务必一见。  相似文献   

20.
周而复 《炎黄春秋》2001,(11):32-35
王任叔笔名巴人。20世纪30年代初期我和任叔相识于左翼文学活动中,同时是欧阳山同志主编的《小说家》的编委,每月要碰头座谈一次有关小说方面的问题,谈小说作品和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