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嘉枫林,“其间山水奇胜,得天地之钟毓为独厚”。自唐初以来,“诗书之气,礼仪之风,溢于闾里.风俗素称纯美”“土壤肥饶,风气绵密,多世家大族居之。”1999年5月17日,省内有关专家学者聚集枫林考察论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时,省文物局杨新平副教授特地强调说:“枫林务必进一步发掘文化遗产,对于文化内涵较深的遗址,如唐朝名刹惠日寺,宋朝状元木待问之墓,民国军长徐风楼故居等,  相似文献   

2.
任桐(1868~1932年),字琴父,浙江永嘉人。他“幼时钩游,每与山水为缘”,喜爱名山大川,嗜画山水,“遇一丘一壑必纵览而毕登”。清光绪庚子(1900年),宦游至鄂,一度任职于武昌商埠局,与友人筹建盐业公司。后移居沙湖,不闻时事,寄情山水,自号“沙湖居士”。他曾说:“枕石以听泉声.迎风而寻松籁.鸣琴在天.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动荡不安。西晋末年相继出现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建兴之乱”。河西地区地处西北边陲,远离中原,受战争影响小,局势稳定,经济相对而言比较发达。因此,关西一带华族避难于河西,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风俗,与西域以及当地的文化、风俗相结合,形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4.
独特的方言和文化民俗.使客家容易被外界误认为是个“少数民族”。其实,客家是正宗汉族的一个分支族群。自西晋永嘉之乱起.中原的汉民族为避战乱和饥荒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经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台,最终形成了独特且稳定的客宋民系。  相似文献   

5.
东汉冲帝刘炳是外戚梁冀立的一个襁褓皇帝,两岁即位,三岁卒,文献中记载他的年号为“永嘉”.永嘉元年系公元一四五年,次年即改元本初.永嘉这个年号,《后汉书》和《东观汉记》(武英殿聚珍本)两书的记载并无歧异,唯袁宏《后汉经》及“元嘉”,乃因“永”、“元”二字形似而误.至南宋时始有人提出“永嘉”当为“永憙”之误,史绳祖《学斋占毕》卷三记载说:  相似文献   

6.
李理 《美成在久》2023,(2):26-36
<正>2022年1月7日至4月10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古代山水绘画专题展,即“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该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继“卧游江山——辽宁省博物馆藏手卷山水画展”之后,推出的又一个与山水题材相关的专题展览,两者皆以山水为主题,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前一场画展是舒缓的横卷,让人在卧游研读中细细品味山水之美;后一场画展是立幅大轴,使人豁然沉入峰峦林壑、曲水横坡,于流连忘返中失却归途……两场展览均受到观众喜爱,其反映的深层含意只有一个:中华山水之美,早已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深藏于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之中。  相似文献   

7.
刘朝晖 《旅游》2007,(12):14-19
这是位于山西上党盆地之中的一个古老的村庄。 每年的春夏之交,村里老百姓都传承着一个古老的活动:迎神赛社。山西晋东南地区的潞城一带,由于它独特和相对封闭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至今还遗留了一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俗文化和戏曲文化表演形态。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被当地人称作“迎神赛社”的以“春祈秋报”为核心内容的民间祭祀礼仪和民间社火活动。迎神赛社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基本社会制度,它以“酬神”为核心,主要依靠以乐户为表演骨干的民间艺人,以乡村为单位,汇集宗教祭祀礼仪和民间戏曲表演等内容,在春夏之交举行。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14,(6):24-24
杭州,自古乃世界文人墨客雅聚之地。220年前,日本画家取西湖水绘制杭州“西湖图”,近日贤人雅士们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上,上演了一场将传统文化与西湖山水完美融合的雅集——“西湖梦寻”人文山水活动。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受到重创,与中原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相比,河西地区则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人间乐土.大量中原士大夫避居河西,为保存中原文化成果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为河西地区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大力宣导下,儒学在河西一带得到了广泛转播及长足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儒学在河西地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政治的进步,为以后北魏乃至隋唐时期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叶哲明 《古今谈》2006,(4):21-25
天台是古代温、台东海王国的北大门,位于府城台州北部的群山环抱之中,群峰叠翠、高耸入云,干岩竟秀、万壑争流,景色幽秀神奇,多姿多彩,有“南国山水天台奇”之美誉。天台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形胜险要,是北出吴越,南下台温,西进金丽,东去四明出海要冲之地,以很早崛起的海上名山文化著称于世,并以儒佛道三者兼容,和发达的山水文化、佛道文化、民俗儒学、生化药物、园林建筑、茶道武学、天文理数、地理史学等八大文化。见重于中华古代文明。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说:“唯台一群连山,围在海外,另一乾坤,最为据险。”思想家方孝孺说:“天台、天姥,皆穹隆崎峻,为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台州就以天台山而得名,是东南沿海的“文物之邦”。  相似文献   

11.
黃楨 《中华文史论丛》2015,(2):79-98,393
本文以傅暢《晉公卿禮秩故事》與荀綽《晉百官表注》爲線索,觀察兩晉之際書籍與政治的交叉互動。傅暢、荀綽是被吸收進石趙政權的中原高門,他們撰寫《故事》、《表注》的目的是爲石趙政權的制度建設提供指導。石趙崩潰,引發了自北而南的人、物流動,兩書與其他一些文物典章進入建康朝廷,成爲東晉中後期制度與文化發展的助力。既爲"故事",又爲"史實",兩書展現了制度書寫所具有的雙重性質。永嘉之後的書籍聚散,以及背後的社會、文化變遷,應被置於更宏大的政治進程中繼續審視。  相似文献   

12.
对于《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的记载,古来存有“问主”、“问社”之辩。本文主要在疏理传世文献的基础上,指出“问社”应作“问主”,这里的“主”是社主而非庙主;鲁哀公问宰我三代社主时,宰我答以“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细究这段文句的历史背景,可知并不是鲁哀公不知礼、不知社主为何物而发问,鲁哀公通过“问主”,寓含着借用“社主阴,阴主杀”而欲去三桓的深刻政治用意。  相似文献   

13.
柳亚子先生曾在家乡吴江黎里创建南社支社“酒社”,自1915到1923年,每年秋天都有集会,活动地点大多数在镇西头的金镜湖上,少数在酒社社友家里。中间1921年一则淫雨为灾,二则亚子的二妹去世,所以暂废酒社之聚。酒社的人员,据1919年柳亚子的《〈酒社点将录〉叙》:“余既于数年前与同人结为酒社,复戏取舒氏之作仿而行之,名曰《酒社点将录》,以社中人数少,乃悉去地煞,而独取天罡,仍依旧例增晁盖一人,共为数三十有七。”现据资料,可以查到有名有姓者共31人,吴江18人(其中黎里13人),吴县6人,嘉善5人,昆山和青浦各1人。酒社聚会了8年,存在了9年。这…  相似文献   

14.
楠溪江     
楠溪江是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西园区,位于雁荡山西侧。楠溪江全长139.8千米,它以水美、岩奇、林秀、瀑多、村古而闻名。两岸奇岩削壁、仙桥怪洞、飞瀑深潭,构成了流纹质火山岩地质地貌景观。楠溪江山水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永嘉文明。以楠溪江为轴线,有石桅岩、岩坦溪、狮子岩、大楠溪、太平岩、大若岩等景区。  相似文献   

15.
葛嵒是以山水画名世的满族女画家。她受家庭影响,自幼酷爱绘画,并显露出艺术天才。十五岁加入湖社成为会员。她先后从师叶仰曦、胡佩衡、吴镜汀等诸名家,耳提面命,广收博采,艺业大进,熟练地掌握了传统绘画技法。大学毕业后,专研画理,兼画山水。她“以造化为师”,周游名山大川,寻幽览胜。长江壮阔的波澜,庐山挺秀的山峰,  相似文献   

16.
南宋文天祥(1236-1283年)在其诗集《指南录》后序里写道:“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白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其中提到的“三山”就是现在福州的别称。三山何指?于山、乌山和屏山(越王山)是也,集中于现今福州鼓楼区管辖之内。  相似文献   

17.
浙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南宋。“经世致用”作为原理性、纲领性观点,起码滥觞于《论语》,不独浙江文化中有;但把经世致用推演到极致,导出“事功之学”、“功利之学”,并形成了“农商一事”、“农商皆本”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这却是浙学所独有的。在中国古代,只有浙学中才有如此鲜明的、比较系统的重商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旗手就是永康学派的陈亮(龙川)和永嘉学派的叶适(水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岁末,在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盛名之称的浙江湖州市区,一座投资3600万元、建筑面积10300平方米,具有现代意识的地方博物馆正式开馆,一个以“山水交融,人文和谐”为主题,体现湖州城市发展脉络的陈列展览鲜活的呈现在世人面前。湖外1人成功的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出了这个水乡城市独具的历史魅力,走出了一条地方博物馆展陈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幼年父母双亡,永嘉黄氏寓常熟小山,收他为义子,遂改姓名。公望自幼有神童之称,工书法,通音乐,善散曲,精于画山水。画法继承董源、巨然,晚年自成一家,常在虞山、三泖、富春等处领略自然景物,随笔模记。其水墨画对明、清山水画的影响很大,后人把他与王蒙、倪瓒、吴镇合称“元四家”。黄公望逝世后,葬于虞山之麓。  相似文献   

20.
杨勇 《收藏家》2022,(3):55-66
从《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始,中国人对山水寄予了丰富的情感。山水之乐,是平淡天真的雅逸情致;山水之乐,是人们心灵中桃花源的向往;山水之乐,是“天人合一”的冷静直观。古人以诗言志,却在画中流露真性情,所以山水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重要艺术载体。中国山水画自五代宋初成熟完善以来,也逐步成为中国画的最主要宗脉。立轴山水画不同于手卷山水画逐段展开的欣赏方式,观者面对立轴画面会豁然开阔,在纵观全景之下,随着视线“穿游”于各色景致之间,“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