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酷的年代和温馨的童年我跟父亲(注:沈从文)虽然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是记忆真是奇怪得很,相隔越遥远的岁月,回忆起来倒越显得清晰。我小时候,全家生活在云南,最初是在城里,后来为逃避日军的轰炸就到农村租了一个房子。父亲每个礼拜到昆明城里去上两天课。那一段路父亲先是坐一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再骑马走十里地。每次父亲从城里回来,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光,他总是带我们出  相似文献   

2.
父亲那一跪     
为了挽救儿子,他含屈忍辱,突然双膝跪地。这一跪,改变了儿子的一生……金色九月,清风习习。我终于等来了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向父亲飞奔而去,我要给父亲一丝安慰。我那苦心的父亲哟!一年前,父亲那无言的教诲深深地触动了我,是他把我从歧途的边缘拉了回来,是他重新点燃了我那即将熄灭的理想之火。我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无情的岁月在他脸上刻满了沧桑。由于母亲长期生病,父亲起早摸黑,就像一头拉磨的驴。母亲病故后,尽管家里一贫如洗,但他还是通过一个在城里的亲戚关系,不惜重金,把我从乡下转到了城里的一所重点中学。在他眼里,我成…  相似文献   

3.
我的前半生 1976年,我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山村.我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我8岁时,父亲所在煤矿大爆炸,他有幸躲过了一劫,煤矿关停后被安置去了湖北沙市,我们全家也从农村搬到了城市.由于母亲没有城市户口,在城里我们被称作"半边户",所以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城市.我的母亲是一个文盲,没想到若干年后,...  相似文献   

4.
奔赴远方我的家在湖北省汉阳县蔡甸,在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边。我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母亲独自一人带着我生活。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又是小脚,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非常贫穷。我常常问母亲,我的父亲到哪里去了,她只是暗自垂泪。后来我才知道,我的父亲陈昌浩当时参加了革命,是红军中的一个高级指挥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民党到处搜捕我们。当时在家乡实在危险,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母亲带着我的哥哥和我,躲在武汉一个亲戚家。1937年的一天,我父亲突然出现了,那一年我9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的父亲。当时我呆呆地看着他,觉得很陌生,没有多…  相似文献   

5.
童时的记忆 在我小的时候,很少见到父亲,他整年不在家,当时是在直隶保定教书,后来嫁给田汉的安娥、王若飞的夫人李培之、张苏的夫人齐树容都是他那时的学生。武昌起义爆发,他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并不让他的大妹妹裹小脚,还送她到定州城里去读书,大姑多次偷着跑回家,常常把脚再裹上,当时女人不裹脚是让人耻笑的,而且会嫁不出去。那是父亲在当时对封建社会的最早  相似文献   

6.
模特儿据说吴承恩的父亲是个吃八方饭、五湖四海都到过的生意人。他走东闯西听到好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回来就一个一个地讲给最爱听故事的承恩听。小承恩可爱听了,父亲讲完一个,他又叫父亲再讲一个,因此,父亲常常讲到深夜,他越听越有劲,一点也不瞌睡,一个劲地拉住父亲讲。承恩稍大些,便跟着父亲闯南逛北,跑了不少地方,见识了不少人,听到不少故  相似文献   

7.
姚强 《炎黄春秋》2005,(10):51-53
我的母亲李玉盈,1903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6岁与我父亲姚继鸣结婚。姚家系汉旗人的后裔,清王朝覆灭后,家境开始败落,举家移居到姚家祖坟所在地京南姚家坟村(现属十八里店乡)。母亲来到这个家庭,便承担了沉重的家务,默默地履行做儿媳、妻子的“职责”。当时父亲在城里一家印书局里做工,由于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毅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1936年到达延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百年潮》2021,(6)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帅中,我父亲陈赓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从北伐战争、隐蔽战线、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援越抗法、抗美援朝战争,他始终在前沿战斗,身经百战,多次负伤。他是我军唯一同日、法、美军都交过手的高级将领。父亲能征善战,且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是一个典型的性情中人,也是一个细致有心的人。在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9.
高考前,一对父子来心理诊所咨询。父亲对医生说:孩子去年高考仅以几分之差落榜,原因是考前几天失眠,影响了正常发挥,今年又至关口,我担心他会像去年那样,所以提前给他备了安眠药,再带他来做心理咨询。儿子对医生说:可能我父亲有心理障碍,他应该看心理医生,一到临考,他先“上火”,整天吃不好睡不香,为我忙得团团转,他越这样,我越不知所措,如果不当回事,或许我会轻松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是一个较典型的因暗示导致不良后果的例子。在高考临近时,这位父亲不同以往的言行,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消极暗示作用,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广泛地、毫…  相似文献   

10.
齐翔安 《炎黄春秋》2003,(11):30-36,23
父亲是我最崇敬佩服的人,我一生从他那里受益最多,他使我充满了优越感,家庭的温馨民主气氛熏陶着我,铸就了我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父亲使我一生都没有畏畏缩缩地生活过,就是他被批判和打倒的十年,我也受益匪浅,尝到了人生的全部滋味,因此加快了我的成长和成熟。父亲去世已25年,我仍常常梦到他,一些生活的细节仍历历在目。母亲去年去世后,在清理父母的物品时,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自传和工作笔记、“文革”中被监禁时的日记、读书笔记和交待材料(专案组退还的)等。得以对父亲的家世、革命经历、“文革”中所受的罪和他的思想情感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11.
何理良 《百年潮》2022,(6):45-55
<正>我母亲王艾英1925年同我父亲何思敬结婚,我于1926年7月在日本东京出生。1927年1月,父亲受聘回广州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在父亲回国后我即随母亲居住到外祖父王风飞家里。在我10个月的时候,母亲得知父亲在中山大学的生活已得安顿,即带着我乘船到广州同父亲会合,住在广州市东山区。  相似文献   

12.
冯真 《百年潮》2001,(8):56-61
我同父母亲相处的日子并不多,父亲又是一个寡言的人,很少讲有关自己的事。我两岁半就离开了父母亲,到广东老家由祖母照料生活,抗战期间在上海与叔叔乃勤一家相依为命。直到1946年父亲到上海,我们才有较多的接触。建国初期,我们虽都在北京,但每次相互见面都是来  相似文献   

13.
我在我们家里还算个宠儿,兄弟姐妹五个惟有我一个被父母供上大学。其他几个最多也不过上个初中,其中两个几乎就没进过学校。在我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工作。我被分配到最基层完全是因为父亲的缘故,本来我是被分配到县城工作,父亲去找了一回我们的局长,  相似文献   

14.
我原名曾庆冠,祖籍是湖北省黄陂县。1922年3月5日在汉口出生。我的祖父曾梁府原在家乡种田。因生活难以维持,和祖母来到武汉。当过苦力,做过菜贩,摆过烟摊。后来经济情况稍好,开了一爿小百货店。他们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的父亲曾觉先是长子。我的两个叔叔在私塾读了几年书。只有我父亲热衷学习,而且由于祖母的偏爱,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一直到大学毕业。我的母亲姓段,出身于农家,很早就由煤的之言与父亲订了亲。她嫁过来时,父亲正在大学念书。那正是“五四”运动时期,父亲受到了时代潮流的影响,对于这种包办婚姻不满。大约…  相似文献   

15.
侄子小雨一直跟着奶奶在乡下生活,为了让小雨受到更好的教育,去年夏天,大哥费尽心思把小雨从老家弄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在我看来,小雨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说他可爱,是因为和长期生活在城里的孩子相比,小雨更懂得体贴人、关心人。  相似文献   

16.
1936年9月21日,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镇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个铁匠,全家7口人生活极为艰难。在我小学毕业后,于1951年9月统一分配到沈阳参加了工作。让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1954年初我被调到伟大领袖毛主席身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基本上掌握了主席的生活习惯,主管领导对我的工作表现都比较满意,尤其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总是表扬我,说我直爽、诚  相似文献   

17.
童年的美味     
父母养育着我们姐弟9个,小时候家里穷,父亲无奈,只好偷着去城里做点小生意,山果、鸡蛋、猪肉等,都是父亲常卖的物品。改革开放以前,老百姓生活需要的物资短缺,生意好做,东西好卖,像鸡蛋这样的食品,一上午就能卖  相似文献   

18.
1928年,我出生在台湾省台南市一个平民家庭.我家祖籍江西,父亲在抗日战争前移民到台湾行医,母亲是台湾当地人. 我共有兄弟姊妹8人,由于遭遇不幸父母早逝,只得由长兄长姊抚养年幼的弟妹.我排行老七,从小便渐渐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勤勉朴素、吃苦耐劳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一包咸菜头     
上高中时的第一个端午节到了,同宿舍同学的好多家长都来校给孩子送些过节吃的东西。我也在不时地往校门口看着。离家这么久了,很想念亲人。心想我的父亲也一定会来的,自从我上高中以后父亲还没有来看过我呢!我是一个生长在偏僻农村的孩子,16岁之前从来没有坐过汽车火车,也没有走出过大山。初中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重点高中,进城的那天,没有人送我,是我自己搭坐我们村的四轮子拖拉机来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虽然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没有了妈妈,奶奶又常年卧病在床,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但父亲把口…  相似文献   

20.
自忠中学创建于抗日战争烽火之中,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了。自忠中学推行抗战、团结、爱国主义教育,它是一个团结、战斗、进步的大家庭。我曾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回想起当年在自忠中学的学习生活,种种情景,历历在目,宛然如昨。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父亲是原西北军一名修械技工,母亲是家庭妇女,父母都目不识丁,由于生活困难,我长到10岁还没有上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