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辉丽 《神州》2013,(21):10-10
《安娜·卡列尼娜》中,托翁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安娜·卡列尼娜这一女性形象。小说一面世,就得到了人们的大力关注,安娜·卡列尼娜也随即被人们评为“世界文学名著中最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那么,安娜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堕落、放荡的女人,还是一个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的真正的女性?至今,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本文试就安娜·卡列尼娜一生所扮演的三个角色——妻子、母亲、恋人分三个方面对其迷人之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来信     
"第二性"反击子君、安娜和娜拉,是上个世纪鲁迅、托尔斯泰和易卜生对不幸婚姻的声声叹息。今天的子君、安娜和娜拉,已有了更多的选择。无过错离婚解开了许多人的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3.
每当提起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我们的眼前便会浮现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名扬世界的文学作品;浮现出娜达莎、安娜、卡秋莎等一系列光彩动人的女性艺术形象。她们以卓越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引起了我们无限的深情。现在,就让我们沿着托尔斯泰的创作阶梯、拾级而上欣赏一下他多彩多姿的女性艺术画廊,  相似文献   

4.
正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文坛的巨擘。他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19世纪50年代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等作品。1895年至1862年间在家乡雅斯纳亚投身教育,创办了二十多年学校,并完成了《列夫·托尔斯泰启蒙读本》的编写工作。他一生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多部传世巨著。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又负盛名,但他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十分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一次,他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此时恰逢一列客  相似文献   

5.
安缘 《旅游》2012,(10):39-43,38
我对伏尔加河的了解来自俄罗斯经典歌曲《伏尔加纤夫曲》和《三套车》,对俄罗斯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来自文学巨匠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对俄罗斯伟岸建筑的了解则源自苏联电影《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俄罗斯—神秘、辉煌、雄伟,是一片神奇而壮美的土地。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从辉煌的宫殿到质朴的乡村,从建筑、绘画到芭蕾、音乐……,只有亲自穿越它,才能真正读懂那神秘的伏尔加河、艳色的俄罗斯。  相似文献   

6.
安娜与爱玛是托尔斯泰小说和福楼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她们虽出身不同,个性不一,但悲剧命运极为相似。贵族小姐和永远"生活在别处"的女版"堂吉诃德"都以自杀方式结束了生命。本文将对比二人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从金钱和情欲入手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脸谱     
托尔斯泰"复活" 继《战争与和平》后,又以长篇巨著《安那.卡列尼娜》震动世界文坛的苏联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为了避免采访、宴请、求签名的包围,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对佣人说:"从今天起,我‘死’在这房里了。"此后,每当有人来访时,佣人便作出十分悲痛的神情说:"先生死了,死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斯佳丽出现在通俗文学《飘》中,安娜是著名文豪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两部作品的文学史地位不同,主人公却都是富有不朽艺术魅力的经典女性形象。她们生活在相似的时代大环境中,都敢于冲破世俗成见,而爱情遭遇同样让人同情。她们各自独特的个性魅力吸引广大读者,评论者也不厌其烦的进行各个角度的评说。笔者就她们的个性特征及人生经历进行剖析,同时借鉴存在主义观点对她们进行关照。便于读者更好地把握这两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何亮亮 《世界》2005,(10):64-65
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巴尔扎克乃至于写《麦田守望者》的塞林格,都为后人留下了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最近者如哈利·波特,是全世界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但是栩栩如生毕竟是“如生”,没有人将贾宝玉、安娜·卡列尼娜、罗密欧或阿Q当作真正的人物。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一个这样  相似文献   

10.
阿坚 《旅游》2001,(7):34-35
房山老刘家.我和朋友们常去的。老刘曾是我同学,在学校时我们欺负过他。那次是我们躺在床上议论《曼娜回忆录》(手抄地下黄色的读物).他问我是谁写的,我说:这都不知道一是《安娜》的姊妹篇,托尔斯泰的两部爱情名著.咱校图书馆可能有。第二天他从图书馆回来很伤心地瞪了我几眼,我估计图书员回答的肯定不只是“没有”两宇。不过一次老刘醉酒吐了后,是我帮他捶背.扶上床.半夜还爬起来递他水、  相似文献   

11.
卢作孚之死     
2005年4月21日,《南方周末》刊载了卢作孚先生幼子卢国纶写的《卢作孚之死》一,翔实地披露了卢作孚去世前的一些情况,分析了造成卢作孚之死的原因。李肇基是民生公司高层管理人之一。1978年前后退休在家,撰写了约三四十万字的回忆录。其中对卢作孚之死有一些甚为悲痛的回忆。我们从中找出了有关卢作孚去世前后的几段回忆,整理成,题目也是《卢作孚之死》,让大家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卢作孚之死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2.
一古神话和后起的仙话重要歧异在死与不死。“从理论上说,成仙的关键是吃不死药,因此不死药的出现是神仙说产生的核心问题。”所以,与早期仙话相伴而生的是“不死之药”。不死药故事最初是仙话化的或喷发仙话臭味的神话,距真正的仙话仅一步之遥。不死或不死药见于先秦《山海经》的如:“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海内经》)郭璞注:“即员丘也。”“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大荒南经》)郭璞注:“甘木即不死树”。  相似文献   

13.
孙晓博 《神州》2012,(5):6-6
《复活》是托尔斯泰耗时十年(1889—1899)六易其稿而成的一部伟大作品,其不仅是托尔斯泰本人创作的顶峰,而且也是世界文学之林不可多得的精品。笔者试图围绕着"复活"从两个角度切入《复活》的研究:其一,比照加拿大文学评论家弗莱所概括的《圣经》"U形"叙述结构,探析《复活》与之"同而不同"的复活框架与叙事模式;其二,探讨《复活》中的复活节日亦即探讨复活节在《复活》中的呈现状况、展现方式以及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两件有关皇帝之死的著名疑案:一是宋太祖赵匡胤之死,身有“烛影斧声”之说,宋太宗赵光义似乎逃脱不了干系;一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玄烨之死,也有“改诏夺谪”之嫌,清世宗爱新觉罗胤 也乎逃脱不了干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皇权至高无上,争夺皇位的斗争从来没自停息过。但是,绝大部分帝王的暴死都是清清楚楚的,唯独这两桩没有着落,一系弟弑克,一系子弑父,都是极其隐秘、极其残酷的,留下了千古奇案。笔者不是历史考古学家,也无暇去考证此事的真伪,倒从从历史的轨迹中悟出一点学问,那就是闭关自日的中回,申央纪视之著。…  相似文献   

15.
不是拍照,是揭示;不是故事,是本质《安雅的"遗像"》"她笑起来是不是像天使?"瓦伦蒂娜悄声问着罗伯特·柯诺斯。客厅里,俄罗斯旧式花纹壁纸旁,3岁的安雅一脸甜甜,可爱得就像她手中的玩具熊。然而整体看去,暗影下,却似安娜的遗像。天使没有死。罗伯特·柯诺斯随着瓦伦蒂娜进入安雅的卧室。15岁的天使正躺在床上。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赴成都采访,路过成都动物园,看时光尚早,便兴冲冲地进了动物园,在人流熙熙攘攘的黑猩猩馆前,我们目睹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恶作剧:一位穿着很时髦的女游客,将手中的面包向一只名叫安娜的雌性黑猩猩掷去。安娜高兴地站起,抬起"两手"去接。可是,等了半天,也没有接到面包,原来那位女游客是在故意骗安娜。一眨眼──当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猛觉气氛异常,看时,安娜巳瞪着凶狠的眼睛,大嘴一张,"噗"!一股带着野兽异味的口水,好像一股"喷泉",从口中喷发而出,不偏不倚,正好吐在那个女游客的脸上!女游客狼狈地弯下腰,取出…  相似文献   

17.
王廷芳 《百年潮》2002,(7):60-66
现在,社会上关于郭老与安娜之间的故事出现了多种版本,特别是对郭老只身归国参加抗战后又与安娜之间如何联系的传说,很多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首先,郭老从抗战胜利后至他去世,和安娜见面一共就有四次.第二,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书信往来.安娜有什么问题,或通过孩子,或通过组织,或通过我转达给郭老.有人说李一氓同志、夏衍同志曾为他们传递书信,我也为此去问过夏公,他们都否认有此事.现在,我愿将我了解的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8.
“历代论者多从个人心境、志向、谋略等角度解释荀彧之死。荀彧辅佐曹操,又坚决反对曹操晋爵、加九锡,以至于死,并非当时特例。依附割据群雄、待时而动,以期匡复汉室,并在群雄欲代汉自立时坚决维护汉祚,是东汉末年士大夫普遍的政治抉择。故而,荀彧的人生历程展现了当日士大夫之群体动向,荀彧之死隐喻着汉末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匡复之志”最终归于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郑奎娥 《神州》2014,(14):27-27
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充分的肯定了生活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定的共通性。本文将分别从两性角色、人类文明和婚恋关系三个角度进行讨论,并寻找出和谐的婚恋观就是所有家庭幸福的通性。  相似文献   

20.
杨淑霞 《神州》2012,(32):17+19-17,19
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情不知所起,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复生。生不可逾死,死不可复生者,皆因情所不止也。”为此,他在他的《牡丹亭》中,让杜丽娘或生或死,或死复生。全由“情”所左右。真乃大家手笔。其实,这一“情”字,直达中国戏曲之命门,亦是中国文化之密码。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同样提出了“以情悟道”之说,实乃异曲同工之妙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