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占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湖北黄冈县李集的一家农户.父亲给他取名天保,寓意是“皇天保佑,长命百岁”.潘天保7岁入私塾读书.12岁时,父亲纳妾,他受尽虐待,忿而离家,外出谋事.  相似文献   

2.
1931年国民党政府主计处编制的《中华民国二十年度国家普通岁入岁出总概算》,先后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国民政府立法院审查,然后再由主计处编成《中华民国二十年度国家普通岁入岁出总预算》。这组史料反映了1931年度国民党政府的普通岁入岁出情况,如军费支出所占的比率、公债收入(亦即预算赤字)等等。当然国民党政府所制定的总预算,是有其虚假性的,尚待进一步分析研究,但仍不失为研究国民党政府财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忆 《湖南文史》2014,(2):23-23
华罗庚(1910-1985)是国际数学大师,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可谁会想到,如此著名的华罗庚竟是个没有高等学府文凭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4.
正马相伯(1840-1939),原名马志德,又名若瑟、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江苏丹阳人。中国著名教育家,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复旦中学、向明中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5岁入塾读书。12岁入圣依纳爵公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以及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1870年,获神学博士衔,加入耶稣会,授司铎神职。后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长,讲授经史子集,研究哲学、数理及天文,译著《数理大全》等书百卷。1876年,因自筹白银2000两救济灾民,遭教会幽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偶读金坛作家陈书明所撰《缅怀革命先贤钱闻》一文(载《钟山风雨》2015年第4期),其中述及家父钱闻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主要是联系部分民主党派人士和上层知识分子,曾做过吴晗、闻一多、华罗庚等人的工作,是组织上委派的华罗庚的主要联系人",不由联想起二十多年前出版的人物传记《华罗庚》(王元著,1994  相似文献   

6.
华罗庚     
《纵横》1999,(2)
华罗庚,国际知名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县。自学成才,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多部专著被称为本世纪的数学经典之作。50年代末,研究把数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双法”(优选法、统筹法),并亲自将其推广和普及。1985年6月12日,在东京大学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  相似文献   

7.
顾迈男 《百年潮》2014,(11):59-64
正我和华罗庚的相识与交往,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他是世界闻名的数学大师。而我,还是一个涉足科技界不深的年轻记者。起初,我和华罗庚只是一般的接触,他在科技界公开场合露面时,我报道一下他的活动。以后,在采访陈景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华罗庚教授传奇般的动人经历,最触动我的是,因为我同情陈景润,为他写了大量报道内容,无意之中曾深深地伤害了华罗庚。当时,我深感不安。于是,便怀着一种还  相似文献   

8.
王丽丽  李小凝 《神州》2008,(5):106-109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访日期间心脏病复发,在东京大学的讲坛上猝然倒地,结束了他为数学事业贡献不止的一生,消息传来,抱病的陈景润万分悲痛,泣不成声,他嘴里不停地念叨:"华老走了,支持我,爱护我的恩师走了"1985年6月21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华罗庚骨灰安放仪式,此时,陈景润已是久病缠身,既不能自主行走,又不能站立。数学所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劝陈景润不要去了,但陈景润说:"华老如同我的父母,  相似文献   

9.
刘家磊,字玉兴,是东北边疆地区史学研究工作者。1930年4月16日生于辽宁省新金县沙包镇大盛村盛山咀屯。先生自幼勤奋好学,是自学成材者。12岁入本村小学,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提前一年毕业。1945年,就读于伪满复县莲山村水门子国民优级学校,仅读  相似文献   

10.
1950年3月,数学家华罗庚(1910—1985)从美国回到了祖国大陆。归国途中他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说:“为了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这封信对于漂泊海外的一大批留学生归国起到了激励作用。党和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号召在海外留学的莘莘学子向华罗庚学习,回国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一华罗庚归来后,执教于清华大学,任数学系主任,全身心地扑在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同时,他也在审慎地思考政治信仰问题,让人生最终有一个美好的归宿,这…  相似文献   

11.
在协助华罗庚工作长达十年之久的岁月里,作者深切感受到华罗庚的智慧、才华、理想、追求、道德、修养。尤其是华罗庚在生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忘我精神,令人无比敬佩。打开记忆的闸门,在细节描述中再现伟人风采……  相似文献   

12.
能海(1886--1967),俗姓龚,名辑熙,四川绵竹县汉旺场人。父母早逝,由姐抚养。幼时就读私塾,14岁入成都“恒升通”布业为学徒.甚得店主赏识,并为他延师授课,由于聪明好学,学业日进,并由此阅读了一些进步的书刊报纸。其时维新变法风起云涌.清政府腐败,列强日侵,决意弃商习武,矢志报国。  相似文献   

13.
华罗庚妙龄妙算吴自强华罗庚,这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只读过初中,全靠刻苦自学,连续攀登数论高峰。他的事迹,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北京中关村朋友家遇见顾迈南教授,他对在座的朋友介绍华罗庚的生平和学术思想。其中很多东西我听不懂,记不住,只能...  相似文献   

14.
盛金章,1921年5月生 于靖江市毗卢乡一个农民家庭。盛金章先生在其自述中说,他“6岁入村塾读书,五年后转到12里外的生祠小学插班读四年级。由于数学没有基础,虽经奋力追赶,直到小学毕业,仍得不到优良,但因其他学科成绩较好,毕业时居然以平  相似文献   

15.
1906年,马寅初北洋大学毕业后,公派赴美留学,先在耶鲁大学读硕士,后到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从12岁入塾算起,他的读书生涯共22年.马寅初不但是当时中国第一流的经济学家,而且尤善演讲,雄辩滔滔. 1940年初,马寅初任重庆商学院院长,应邀给国民党的“将官班”演讲.这次演讲,为马寅初在国民党军队上层发出正义的呼声提供了一次好机会.  相似文献   

16.
赤胆忠心永向党——记朱克靖烈士■蔡锦芬朱克靖,原名宏夏,字竹懿(亦作竹怡),克靖是他的号。湖南省醴陵人。朱克靖的家庭,世代务农。他8岁入私塾就读;14岁入县城的中学堂。1918年在湖南省长沙第一中学高中毕业,次年考取北京大学。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已成...  相似文献   

17.
周邦佐,字永武,湖北省孝感县人(1866-1951),出生于著名国医家庭。见清政腐败,民不聊生,深受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报国,18岁入湖北新军二十一混成  相似文献   

18.
正华罗庚教授不仅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两次视察常州中学,两次到常州宣传推广优选法、统筹法(简称"双法"),三次回金坛考察教育,为家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他的谆谆教导和崇高风范,永远激励着常州人民锐意进取,奋发向上。一华罗庚热情关怀常州的教育事业,关心年轻一代的成长,对家乡教育事业给予过特殊的支持和帮  相似文献   

19.
傅琳 《百年潮》2000,(3):56-59
1994年5月的一天,笔者走进了华罗庚生前在京的最后一个住所——北京市崇文区一幢普通的高层住宅。华罗庚的大儿媳柯小英女士,把笔者引进了华老的寝室。寝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09,(12):86-86
“侯宝林难倒了华罗庚!”这个故事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北京。 侯宝林问华罗庚:“二加三在什么情况下等于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