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话约定后,一位父亲找到我:“马老师,我是专门为孩子来咨询的, 这回您可得帮帮我的忙了,真把我们难住了。您说该怎么办?”我请他坐下来静静心:“别急,孩子到底出了什么事?”“我们的孩子念初一,是个男孩子。性情上慢慢腾腾,畏畏缩缩,对学习没有热情,没有信心,学校刚刚考完试,这个小子他才考了个一位数—9分。您说这可怎么办?”看得出,他脸上的笑容  相似文献   

2.
据《华商晨报》报道:辽宁沈阳某校初二一位13岁男孩,其父母开了一家公司,收入不非,家庭生活条件相当优越,可是他却感受不到快乐。一天,父母带他去心理咨询室,他将一份写好的《我爸妈的八大罪状》交给咨询师:  相似文献   

3.
天使的雨伞     
哈杰要去给学生做家访,山路崎岖,走了两个小时还没到,偏偏又下起雨,他只好到一家农舍屋檐下躲雨。这时,农舍的主人出来了,是一位脸色苍白的中年女人。"打扰了,躲一会儿雨。"哈杰急忙说。女人说:"这场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您要去哪儿?"哈杰答:"我是老师,要去做家访。"女人进屋拿出把雨伞说:"带它去吧。""谢谢您!"哈杰急忙撑起  相似文献   

4.
宽容的力量     
曹湘翊 《神州》2013,(11):1
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残酷而威严的国王的故事。国王命令他的臣民必须这样称呼他,"哦,伟大而崇高的君主",因为他享受这样的称呼。但有天他得知,一位臣民拒绝以这种方式称呼他,于是他把这个执拗的人抓起来,问他为什么。"并非因为固执或是不尊敬您,只是因为我认为您并非如此。如果这样称呼您,我认为是不诚实的。"  相似文献   

5.
电话里传来一位母亲急急的声音:“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了、您要帮助我。不知怎么回事,我成了儿子的仇人,读到您的一篇心理咨询文章,可算找到救星了……”哪里有“救星”?但叶以肯定这位母亲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于是,约定好我们坐到了一起。我听她说了一段独特的母子之间的故事——我儿子今年19岁,刚刚参加过高考差一点没上线,现在正在补习。我们娘俩的矛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说不清了。只记得高考前他在家里复习的那段日子,为复习时间抓得紧不紧,我们就开始有了冲突,先是说,后是吵。孩子一看电视,我就闹,防子说也得调节调节脑子。于是,我们的冲突就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幽默三则     
《旅游》1996,(10)
拔牙 有一个强壮的男青年在旅游途中突然牙痛,他就近到一家诊所里看牙。大夫认真检查以后说:“你的一颗牙必须拔掉,否则总要痛。可是现在我们诊所的麻药没有了,没法给你拔牙。”“大夫,没麻药没关系,您要是有白酒我喝两口,酒劲一上来,没有麻药也能拔。”大夫在这个男青年的一再要求下,只好给男青年找了一瓶白酒。男青年一扬脖喝了两口。大夫问他行了吗?他摇摇头又喝了两口。大夫问他行不行,他还  相似文献   

7.
早就听说《人民日报》有一位年轻编辑是蕲春人 ,我便和家乡另一位同志赴京出差时前去拜访。谁知 ,来报社门口迎接我们的竟是一位“外国人” ,只见他毛茸茸的胡子长得齐胸。我们惊奇地问 ,“您就是李守群同志 ?”“正是。”他说着 ,便把我们引到他的家里。他家里陈设简陋朴素 ,但文房四宝却样样齐全 ,且门类繁多。李守群和他的妻子沈青以当场书法作画的特殊方式盛情接待了远道来访的乡亲。李守群写了“雕琢”两字 ,沈静则画了一幅绝妙的《竹》。然而 ,更令人称绝的是李守群的胡子画。他拿了一幅李时珍的肖像画 ,问我们 ,“你们看 ,这是用什么…  相似文献   

8.
段子     
《环球人物》2013,(3):96
长寿秘诀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位老人在庆祝自己的百岁生日。记者问:"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人说:"我恐怕得过3天才能告诉你。我现在正和两家广告公司谈判:一家建议我说是矿泉水,另一家则让我说是啤酒。关于品牌代理价格还没谈妥。"  相似文献   

9.
张帆 《纵横》2009,(8):57-59
2009年7月2日下午,我们的老领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四位创始人之一、著名话剧导演艺术家、只比中国话剧小七岁的欧阳山尊平静地离开了我们,然而我总感觉他并没有走,他那高大的身躯似乎仍站在我的面前,我还在仰望着他那慈祥的面容。因为不久前,我们北京人艺的同志到医院看望他的时候,他还在关心着今年建国60年大庆的剧院计划上演什么戏。他也曾对我说:“你写的(关于北京人艺的)书,我看了,里面还有一些不够细致、不够准确的地方。”我伏到他的耳边说:“好,等您出了院,我一定登门求教。”我这样讲,绝非出于安慰,  相似文献   

10.
正李遇是唐代的一个穷秀才。科考失败后,亲戚王安推荐他到一位官员家当私塾先生。官员赏识他的才华,就招他当了上门女婿。一次,李遇听说王安喜欢古玩,就拿着一枚玉石戒指,找他鉴定。王安仔细看了看说":戒指是假的。"李遇听了,沮丧地说:"那就给你家孩子当玩物吧!"过了几年,王安家道中落,只好靠卖家产度日。一天,他拿着戒指到一家古玩店变卖:"我想卖100两银子!"王安对店员说。店员答:"请稍等,我去请老板。"结果,从屋里走出的老板正是李遇!"你怎么会在这?"王安很惊讶。"我倒想问问,您为何要卖这枚假戒指呢?"李遇话音刚落,王安拿起  相似文献   

11.
巴拉尔是美国一家花卉公司的经理,他想扩展自己的事业,却苦于缺少资金。一次偶然的机会,巴拉尔认识了一位名叫华特的富翁,他对花卉有着浓厚的兴趣。巴拉尔约华特来自己的公司考察。他们谈了很久,华特终于表示愿意为巴拉尔的公司投资,但前提是要参观一下花圃。巴拉尔高兴地说:"好呀,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一起来到花圃,只见各种花儿姹紫嫣红,花香四溢。华特十分高兴,连连说好。  相似文献   

12.
甘地戒糖     
圣雄甘地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印度民都很尊崇他,甚至连一些日常琐事都希望得到他的提点。一天,有位妇人带着她不到10岁的儿子找甘地,苦恼地说:"这孩子都要上学了,可他然嗜糖如命,经常上火咳嗽,满口蛀牙也不顾。最崇拜您,肯定听您的话,您能帮我劝劝他  相似文献   

13.
追忆谢兴鹏     
老谢是我去年8月在北川讲课时认识的一位学者。他叫谢兴鹏,年龄已近六十,因此我叫他老谢。“5·12”大地震之后,多方联系都无他音讯,十分着急。“老谢,您在哪里?”我经常在问。昨晚收到北川县委宣传部长韩贵钧的短信“老谢遇难了,真可惜啊!”我大脑轰隆一声,真不敢相信,原来打给他的电话通往了天堂,哪有应答?  相似文献   

14.
一家偏居山东烟台的公司,通过跨国并购完成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掌舵者是一位老派企业家,他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5.
莱斯·布朗是美国知名演说家。一次,他在纽约做完演讲后,“粉丝”们排起长队等着他签名。布朗耐心地一个个签着,可轮到一位年轻小伙时,却停了下来。小伙对布朗说:“我很崇拜您,但我今天不是来要签名的,我只想看看您的嘴巴,可以吗?”布朗疑惑地问:“为什么呢?”小伙说“:我从小就喜欢演讲,苦练了好几年,甚至为了纠正发音,还常常含着石子练习。我认为优秀的演说家都靠一张嘴,就想看看您的嘴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因苦练长了厚茧?”  相似文献   

16.
正张举文:首先,感谢您在今夏为北京师范大学所做的一系列讲座,特别是昨天的精彩学术报告,吸引了近四千人观看。其次,也感谢您接受这次访谈,让更多的中国同行有机会了解您,包括您现在作为一位民俗学家的理论观点,以及您作为一位有着典型移民经历的美国人如何成为民俗学家的历程。因为我们将有其他文章从学术角度与您所谈的实际理论进行对话,所以我想我们现在可以像聊家常一样聊聊您的个人成长,有关实践理论在美国的学术情况,以及您与实践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去年春节过后不久,廖东凡老师对我说.他在西藏有位农民朋友,是堆隆德庆县东嘎村的村长格列啦,他近期要带着儿子平措来北京治眼睛,我们帮他们找一家便宜点的招待所,同时一起去接他们!  相似文献   

18.
(一)亲爱的洪廷彦您可能记得,去年春天,当鲁桂珍和我同您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讨论了中国文化中火药及火器的历史,并将其同世界其它地区进行了比较。我曾告诉你,我们的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在巴黎集美博物馆有一项重大发现,这一发现使我们所讨论的火药及火器的历史容易看清楚了。我曾答应给您寄一幅照片(图一),现在我很高兴将它随信附上。正像您将看到的,它是一幅幡画的局部,该画描绘的是降魔变中恶魔正在进攻冥思中的佛。那个头上窜出三条蛇的恶魔拿着的东西,显然是一支火枪。从左边喷出的火焰看上去正水平方向朝前射去,人们会猜度…  相似文献   

19.
星巴克不是一家完美的公司,每天都在犯错误。我们的商业模式也不比人家好,却与众不同。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要在赚钱和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既要赚钱也要回馈社会。星巴克的成长和成功,不在于咖啡做得有多好,而在于人们对这样一个消费品牌充满了信任。为梦想驱动我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是在"公屋"里诞生的,父亲工资不高。很多对其他人来说很普通的东西,我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在我7岁时发生了一件事,最终改变了我的世界观,让我对其他人,对整个世界,对责任感的理解也完全改变了。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走进那个小小的屋子,父亲躺在沙发上,身上盖了一条毯子。他是卡车司机,没有受过教育,生活很不容易。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得到尊敬,因为他没有文化。  相似文献   

20.
邓小虹 《世纪》2023,(5):57-61
<正>我印象中的三伯伯一家我的爷爷、奶奶一共养育了六个儿女,四个男孩,两个女孩。父亲邓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有一位比他年长10岁的三哥叫邓叔群,我们从小叫他三伯伯。童年时代我家住在城里,三伯伯家住在中关村科学院宿舍被称为“特楼”的一座灰砖楼房里,当时那里集中居住了一批为我国现代科学各学科奠基的第一代科学家。平日两家人走动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