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居之芬 《民国档案》2008,(2):95-104
本文以详实的史料和证据,首次论述和比较了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与纳粹德国对占领区人民实施强制劳动罪行,在时间、强制劳动人数、政策演变与实施系统上的异同点;以便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强制劳动罪行的特点和本质。  相似文献   

2.
欧洲富国挪威,作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石油输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位于“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之首。挪威人日子过得平心静气,生活富裕,但不忘乎所以,即使有贫富之差,也不足以造成社会矛盾,慈善业不作为宣传工具,而是社会公德。这些都与挪威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贵族政治、执政党奉行平等精神和近些年在民间流行的《詹特律法》有关。所谓《詹特律法》,是挪威作家山德莫斯在一本书里提出的被称为“挪威十戒”的社区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3.
英国的工会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活跃的工会之一。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英国的历史舞台上,工会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工会成员日益增加,形成了一股很强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4.
吴娟 《黑龙江史志》2021,(10):20-25
伪满洲国是日本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扶植建立的傀儡政权,为达到其彻底控制中国东北地区的目的,日本建立并推行了严密的"奴化教育"制度,以便从思想上完全控制东北。该"奴化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教育实践将日本军国主义的"皇国观"强制灌输给东北人民,不仅阻碍了东北地区文化发展的正常进程,更为严重的是目标直指中国人的精神层面,妄图在思想上同化、泯灭中国人民的国家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正值全国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和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在这个时期内,由于"文化大革命"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左"倾错误,特别是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罪恶活动,导致社会动乱,经济停滞。  相似文献   

6.
珠江干流从梧州至三水思贤滘一段称为西江,肇庆是西江流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古以来,西江就是南中国海、东海联结中国大西南和中原的走廊,故称西江走廊。它在海洋与内陆两大文明的碰撞、交汇和演进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肇庆因此而在泛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史,乃至世界经济文化交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保甲制是清王朝实施乡村社会控制的主要制度 ,但在乡土社会权力制约下 ,国家政权向乡村社会的延伸屡受挫抑。围绕着乡村权力格局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权力力量变动 ,不仅构成了“政治近代化”过程中乡村权力结构的历史前提 ,而且也是我们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玉米在明中晚期时已传入甘肃,甘肃是当时较早引入玉米的几个省份之一,但直到清康熙朝,才开始加快传播速度和加大种植面积,直到民国时,得以在全省普遍种植。本文通过对玉米在甘肃的种植和传播时间、路径及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进而总结其对甘肃作物结构、社会经济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家阳 《百年潮》2006,(3):65-70
编者按: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06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将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原则,并以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我们采访了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培林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陶希圣于1934年12月创办的《食货》半月刊,以会通史料和理论为办刊宗旨,是我国第一份关于社会经济史的专业性期刊。该刊组织众多学者对经济史学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取得了初步成绩,产生了较深远的学术影响,给予我们诸多启示。《食货》半月刊撰稿人系统地译介国外学者的经济史学理论著述,为中国经济史学提供了某些可资借鉴的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致力于史料学研究,并在经济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中提出方法论,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学派;倡导用各种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经济史研究,其所主张的综合的贯通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代表了经济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旅欧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华民国侨务部门 1935年的统计 ,当时旅居欧洲的华侨近 4万人。然而 ,时至30年代末 ,当战争乌云在欧洲大陆上滚滚翻卷之际 ,上万欧洲华侨为免遭战祸 ,匆匆回国。因各种原因而留居欧洲的华侨 ,与欧洲人民一起在漫天战火中度过了六年的艰难时光。本文追溯旅欧华侨在二次大战期间艰苦而顽强的求生历程 ,并展示旅欧华侨与欧洲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而留下的一页鲜为人知的华章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This article excavates one of the stranger episodes that took place in the transnational microcosm of the German expatriate world in Ankara and Istanbul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Professor’ Herbert Melzig's story, the ‘Melzig affair’, illustrates how this microcosm, with its very different constituent members - Jewish and non-Jewish refugees from Nazism, German pro-Nazi expatriates, and an extensive embassy and Nazi Party network - acted as a conduit in German–Turkish relations, albeit one that produced unexpected results. This ‘Melzig affair’ sheds new light on the German presence in Second World War Turkey as well as the so-called German ‘exile on the Bosporus’ as it has been (re-)constructed and used in recent years; it also contribute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urkish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especially regarding Turkey's reluctance to join the war on Hitler's side. At the end of the Melzig affair stood the ‘leaking’ of an internal Ministry of Propaganda memorandum. It prepared the ground for further leaks of this nature and was one of the turning points of public opinion in Turkey against the Third Rei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