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河北易县北韩村唐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5年1月,在河北易县北韩村东北200米处的一队土场发现一座唐墓(编号为M1)。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此墓为长方形单室墓。墓室破坏严重,其结构和随葬器物的位置均不清楚。出土遗物有陶瓷器、石碾、铜钱和墓志。陶罐 5件。1件(M1∶1)大口,圆唇,鼓腹。平底,器身有隐约可见的绳纹。口径31.2、腹径50.8、高41.8厘米(图一:2)。其他4件均为小口,圆唇外卷,短颈,圆肩,  相似文献   

2.
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汉代铜镜,一件是官方机构"尚方"制作的四神规矩镜,一件是当时的私家作坊侯氏制作的神兽镜,两镜制作规整,图案清晰,反映出汉代官方和私家的制镜水平。  相似文献   

3.
1978年冬,安阳地区文管会、南乐县文化馆在南乐县福坎公社宋耿洛村南发掘清理了赫胥陵一号东汉墓(发掘简报见《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墓中出土一件盘龙三足纪年石砚,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带有砚铭和砚值的古砚。堪称稀有艺术珍品,是东汉石雕艺术的瑰宝。砚体采用含蓄夸张的艺术手法,以多种雕刻技艺,制成各种图案,显示了当时工匠们精湛的雕刻技术和独特的艺术构思。本文仅就此砚的雕刻内容及其技艺试作初步探讨,欠妥之处,恳希指正。  相似文献   

4.
吴鹏 《黑龙江史志》2011,(19):32-33
两汉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营口市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汉代铜镜,一件是西汉连弧铭文铜镜,一件是东汉"宜子孙"凤鸟纹铜镜.两镜制作规整,图案清晰,反映出汉代精湛制镜水平,也集中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治状况、人们的审美和思想观念等历史文化内涵,渗透着我国古代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汉代工艺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在现在青铜器的复制或仿制中常常使用"一模多器"技法。所谓"一模多器",就是在铸造青铜器时,仅制作一件器物模型,翻制多件外范,利用多件外范浇铸出形制相似的多件青铜器。通过系统分析商代的青铜器实物和铸范,发现在商代青铜器铸造过程中,部分器类的铸造也存在"一模多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地曾出土一片卜骨,由于原简报未写其形态、钻凿等特点,没有引起重视。笔者经向有关学者请教并查阅资料,认识到此片卜骨在修制、钻凿等方面与殷墟所发现的卜骨多有不同之处,现介绍如下。一、卜骨保存情况卜骨出于 M3墓口上的扰土内,同出的有"青铜车吉2件,……鹿角制三孔器1件"。卜骨臼部已缺,骨冈削平,两面刮削平滑,右下角削去一隅。残长25.5、宽20、厚0.2~1.1厘米。正面有5纵列钻孔20个(中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9年12期上登载了湖南省博物馆从废铜中拣选出的铜戈一件,此戈形制颇异,其内上有"楚公?秉戈"铭文。高至喜同志根据郭沫若院长对"楚公?钟"的释文,断定"此戈大约也是西周末年时的",并言"这无疑是一件研究楚国早期兵器和文字的一件重要资料。" 于省吾和姚孝遂两先生则根据此戈的形制、铭文等,举出六项理由证明此戈及其上的铭文均是伪作,并说:"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肯定,‘楚公?戈’的铭文是伪造的。从戈本身的形制、银饰来看,器物本身也当是伪制的。"(《文物》1960年第3期)其论证甚为精覈。不过此戈既非"越戈",更非殷戈,亦非中原地区西周时期的戈。细察此戈的形制,乃系四川所谓"巴蜀"时期的戈。此戈本身当系真品,其内上的铭文或系后来的伪制。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7,(4)
<正>1970年10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十金银器、玉器、钱币、铜器、药物等1000余件,这些精美的实物被称为20世纪唐代考古的一次划时代的重要发现。唐代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而金银器又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所以绝大多数器物属盛唐时期的何家村窖藏可称得上"皇冠上的明珠"。何家村出十金银器270件,其中带有墨书题记者,共计90件,还有两件金盆传原有墨书,另有7件残存有当时包装纸印上的墨书。这些墨书题记对于揭示器物名称、唐代衡制、赋税制度,反映埋葬情况、器物  相似文献   

9.
正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王墓葬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陶器、玉器等中山国文物。其中,有三件青铜器分外引人注目,这三件青铜器不仅铸制精美,且都刻有长篇铭文。三器上的铭文均有明确的中山纪年,内容丰富、文采斐然、书法精湛,是战国时期青铜铭文的典范,被学者们并称为"中山三器"。  相似文献   

10.
古人卜筮时常常遵循"一事数卜"之原则,同一件事情要卜筮多次,因而包山楚简中有五套"成套卜筮辞"。五套"成套卜筮辞"中,一事或三卜、或四卜、或五卜。"成套卜筮辞"中有的卜筮辞被选择执行了,"三卜者从其二","五占者从其多"。"四卜者"包括"习卜","习卜"一方的意见通常被选择执行。"习卜"以"三卜制"为基础,是人为控制改变占卜结果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7,(5)
<正>三、反映唐代衡制何家村窖藏金银器中墨书最多的是标明自身重量,共63件,另外还有2件金盆传原有墨书。以上器物墨书大体应该是同时标重,但可能非同一称量者和同一书写者(图26、图27)。重量单位为"斤"、"两"、"分",没有"钱",超过十六两者,有的以"斤"为基本单位,有的仍以"两"为单位,如小簇花纹银盖碗(图28),碗盖及底内  相似文献   

12.
新乡市博物馆藏品中有一件带有"天启年"款的白釉高髻坐式瓷观音(见图)。通高24.5厘米。上身稍向前倾,左手心向上叠于右手上,右手心向下置于右膝上,手指皆残断;右腿半蹲,赤脚,左腿后屈,蹲坐于圆形座上。座内壁刻有"天启年"款及"百○"二字,字体不规整,象是制瓷工人随手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08,(12)
1972年冬,在锡澄公路东侧的青阳镇南陈村,一村民在池塘边挑土时,在距地表大约半米处,发现8件银杯叠放在一件银钵内,正面朝上,未见其他文物。这些银器收藏于江阴博物馆,现介绍如下。银杯8件,形状、大小近同。均为方唇,直口,弧腹,喇叭形圈足外撇,素面。器足与器身分制而成,锤打焊接成形(图一)。标本JMC:25-1,口部外壁錾刻"摇君玉"  相似文献   

14.
上虞县在杭州东偏南一百公里,介于绍兴和余姚两县之间,这三县唐代同属越州,历史上都有过制瓷业的繁荣时期。但从来人们只知余姚盛产青瓷,世称"越器",而与之紧邻的上虞县在当时的瓷业情况,却一向无闻。1955年南京赵士冈出土了一件题"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作"瓷虎子以后,启示我们有在上  相似文献   

15.
刘友恒  杜平 《南方文物》2000,(2):101-103,114
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藏有清乾隆年间曾任礼部尚书的江西新建人曹秀先手书文物两件。一件为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867年)由他撰书的杨韩溪墓志;另一件是一副由其书写的青花瓷制对联。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韩刚 《百年潮》2015,(3):72-73
毛泽东的书法在中共高层领导人中,无人能出其右。据官方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披露,1976年(1月9日—6月25日)毛泽东写出的批示有15件(《年谱》披露的有19件)。第一件是1月9日关于周恩来丧事报告的批阅文件,只有两个字:"同意"。最后一件是6月25日毛泽东与华国锋谈话时所写的纸条,也只有七个字:"国内问题要注意"。所有批件加在一起共19件,其中只批两个字的有9件,多是"同意"、"照办"、"可以"一类文字。  相似文献   

17.
麻赛萍 《文物》2022,(10):85-90
<正>2011年,上海盛大网络集团向复旦大学博物馆捐赠了11件铜器,包括鼎3件、簠4件、缶2件、盘1件、匜1件[1]。其中一件铜簠带有铭文,系蔡侯为嫁到楚国的女儿所作的媵器[2]。现将这11件铜器介绍如下,并对其年代及相关问题略作探讨。蔡侯簠1件(总登记号001125)。器盖、器身形制相同。器身呈长方形,直口,斜腹,平底,底部有四个矩尺形足,足间有扁桃状缺口。器盖和器身左右两侧各有一兽形半环耳,盖边前后两侧各有两个兽首形边卡。器身、  相似文献   

18.
麦积山瑞应寺藏有道场诸圣牌(1)34件以及圣像之下列插的牌竿46件,其创作者主要是寺院的僧人和民间无名画工。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部分圣牌的裱褙纸上有明代木刻"西方公据"(2)和"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壹日焚化"等字样。由此可推断,这一批水陆画最晚至清代早期所制,甚至可早至明代末期。另外寺中还藏有尺寸更小的牌竿若干,其作用与"拜佛如同在寺院"意义相同。这一批道场诸圣牌有着重要的艺术、文物和文献价值,对研究明清佛教史、民间宗教信仰、民俗文化、民族服饰及中国美术史等都是难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16,(12)
正羊子山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20公里处的安居镇。自1975年以来,这里先后发现过三座西周墓葬,出土有多件"噩侯"铭文铜器。1975年,安居羊子山出土鼎、簋、尊、爵4件西周早期铜器,其中单鋬尊铸有铭文"噩侯弟■季"~([1]);1980年,这里的一座墓葬出土鼎、簋、卣、尊、爵等18件西周早期铜器~([2]);2007年,羊子山M4又出土27件西周早期铜器,其中有8件"噩侯"器和2件"噩仲"器~([3]),M4的墓主应为一  相似文献   

20.
<正>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有若干件元青花,其中包括从黑水城采集的元青花瓷片以及四件完整的青花瓷器,四件完整器物包括:瓷瓶一件、瓷盘两件、"蒙古包形器"一件。据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对四件完整器物的记录,各器来历不一:其中一件玉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