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 《黑水先民传》中在一些传记之后,加上“论曰”一段话加以议论。这些史论,与人物传息息相关,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给此书史传增色不少。 我国史书以叙事为主,但不乏议论。编年体的《春秋左传》其中就记有“君子曰”的议论。纪传体的《史记》于传末亦记有“太史公曰”,对人物生平事迹及影响有精彩的议论,  相似文献   

2.
杨文华 《巴蜀史志》2002,12(3):34-37
晋代常璩所撰《华阳国志》(以下简称“常志”),被世人誉为“方志初祖”。该志共12卷,约11万字,记述时限上自远古,下迄晋永和3年(公元347年),其内容大体由历史、地理、人物三部分组成。此三部分中,学恒以地理之部为最精,其余各卷价值皆略逊一筹。但从编纂学角度看,当以人物部类最具特色,其资料价值也不容忽视。该志“人物”包括《先贤士女赞》、《后贤志》、  相似文献   

3.
方志浅谈     
五、方志的体例方志经过长期发展,体例日趋完备。乾、嘉之际,章学诚集历代方志体例之大成,提出了著名的《方志立三书议》,从此,方志体例有了一定规范。方志的体例,不但与地记、图经、区域志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而且深受史书传统的影响。我国史学发达,史书体例多样,对方志例体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编年、纪传二体,此外,尚有政书体和文选体。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叙事,《春秋》开其端,《左传》、《资治通鉴》及历朝实录均属此类。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有本纪、列传、表、志等,《史记》开其端,二十五史均属此类。政书体以典章制度为重点,有典、志、考、略等,《周官·六典》开其端,《通典》、《通志》、《通考》以下“十通”及各朝“会典”、“会要”均属此类。文选体以诗文为范围,《诗经》开其端,《昭明文选》、《文苑英华》、《文鉴》、《文类》均属此类。  相似文献   

4.
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一代大家.他生长成名于浙江,游学定居于江苏,经历并不十分复杂.然关于他的籍贯和名字,却说法混乱,现试加辨析.管窥所及,对杨维桢的籍里竟有六种不同说法.一、诸暨人.此说以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为代表.该书“杨维桢”条云:“杨维祯(1296—1370),元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诸暨(今属浙江)人”.同持此说的有万历《绍兴府志》,康熙、乾隆、光绪《诸暨县志》,《四部备要》本的《铁崖古乐府注》,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浙江社科院的《浙江人物简志》等.  相似文献   

5.
戴孝良 《神州》2011,(2):11-11,13
小说中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及表情等来刻画,《红楼梦》除了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外,还大量地写到人物的“冷笑”。本文从人物的“冷笑”入手,将林黛玉与薛宝钗进行比照,通过对她们二人“冷笑”的对比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6.
“阎■”即“阎缵”考及其史料价值曹书杰《晋书·何攀传》记载:攀居心平允,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犍为费立,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间所谤,清议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①此关涉以《三国志》垂名后世的西晋著名...  相似文献   

7.
《史记正义》纠误一则王洪瑞《史记·秦本纪》有言“躁公二年,南郑反”,此句《正义》注曰:“南郑,今梁州所理县也。春秋及战国时,其地属于楚也。”今人张大可从之,亦云:“南郑:指今陕西汉中地区,春秋及战国时属楚”(《史记全本新注》第93页,三秦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人物传记,《四库总目》的解释是:“叙一人始末者传之属,叙一事始末者记之属”。传记,则是把“传”和“记”连在一起的一种文体。即把言人状事、叙人述事连在一起的文体。传记有文学传记、文史传记和志书传记。志书传记也叫人物志传。人物传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物志》的主体。它以一方历代各界重要人物为收录对象,记述其功过是非,是研究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重要依据。美国史学家特克讲:人物传记是研究历史的最捷径、最经济的好方法。因此,我国历代史志,都把人物传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记述。二十四…  相似文献   

9.
随州地处汉水下游的以东地区,历史上素有“汉东”之称,也被称作“汉阳”或“汉川”。其东北部和西南部分属桐柏山和大洪山山系。在两山系之间,形成一道便利的狭长通道,沿此通道由南阳盆地经由襄樊、枣阳南下可直贯汉水下游。这条狭窄且无山系阻挡的通道,又被人们称作“随枣走廊”。随州正处在“随枣走廊”东南部的要冲之上。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方之全书”的地方综合性年鉴,在编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先进模范人物及上一年的逝世人物的资料如何收录,怎样编辑?《新疆年鉴》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作了一些尝试,即从1990年刊起,设置了“人物”部类,这样做是否妥当,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我想就《新疆年鉴》“人物”部类的编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1.
伴随唐宋文化转型而兴起的“正统”论,扬弃了天人感应、五德终始之说.以法则性、道德性“天理”取代主宰性、意志性“天命”,经宋儒精心阐发的文化价值理想、社会政治理想“天理一王道”再次构成统合历史兴盛衰亡之变的“贞一之理”。而北宋时代的正统之辨呈现出儒家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在因应时代变化之际曾具有的复杂、深刻的思想面貌。  相似文献   

12.
李晖 《民俗研究》2001,(3):140-151
<全唐诗>里,收有不少有关婚姻风俗的篇章,其中有元和进士、皇太子僚属陆畅以<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为题的两首.诗云: 云安公主贵,出嫁王侯家; 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 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相似文献   

13.
任何社会理论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社会背景 ,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和局限性。所以 ,把产生于特殊社会背景之下的理论运用于其他社会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研究“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和“后殖民主义”等概念运用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功能 ,强调运用理论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14.
“西安省”考——兼论“大陕西”和“小陕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清朝官方原始档案揭示了在乾隆、嘉庆年间存在一个"西安省",并研究了它的名称来源及空间范围,认为在当时的官方档案中,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存在一个"大陕西"和"小陕西",前者包括了"小陕西"和甘肃两个部分,而后者即为"西安省"。本文同时揭示了清朝省会存在着不同的称谓。  相似文献   

15.
金卫星 《安徽史学》2006,5(5):81-86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所以迅速成为远东战争全面爆发的导火索,是因为在事变之前日本和中国的政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1936年发生在日本的二二六事件,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制、经济和对外战略的“举国一致”;同年发生在中国的西安事变,也初步形成了各党各派各界团结御侮、联合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再对日本的侵略退让。日本当局无视中国政局的变化,执意推行既定的侵华方针,是造成七七事变引发远东全面战争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蛋茶"     
唐碧 《民俗研究》2000,(3):173-174
以茶待客是中国普遍的风俗。在江苏南部农村中,待客的“茶”却不是用茶叶,而是鸡蛋、红枣等;主要是鸡蛋,称作“蛋茶”。主人烧茶、来客吃茶部有一定的俗规,以下介绍丹阳县农村的风俗。  相似文献   

17.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18.
明清之际的"夜不收"与"捉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夜不收"是明代辽东边防守军中的哨探或间谍的特有称谓,而"捉生"则是后金(清)崛起后为获取军事情报而采取的一种捕捉哨探的行为."捉生"的有效实施,体现了军事侦察活动在从明到清转折时期的决定性胜利中做出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新历史教科书》到《最新日本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今年4月9日,日本有关当局通过了“日本会议”编写的高中教科书——《最新日本史》。本就“日本会议”与去年编写《新历史教科书》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的关系,80年代“国民会议”(“日本会议”的前身)教科书事件的原委,《最新日本史》出台同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关联,以及《最新日本史》与《新历史教科书》的共同之处进行了剖析,并就《最新日本史》中歪曲和篡改历史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批判。指出日本教科书问题远远没有完结,国内外学术界应该密切注视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动向。  相似文献   

20.
易平 《安徽史学》2007,(6):33-36,42
"江南本"《史记》曾藏于北宋御府,至南宋时已残缺近半,后来亡佚.该书的情况,仅见南宋高似孙论及.本文主要依据高氏所提供的江南本《史记》例文,并参北宋景祐本等相关材料校证,得出以下结论:江南本《史记》为五代官写本.该本与北宋官方刊定的《史记》文本有密切关系,可能就是北宋时校刊《史记》用的底本,它是唐宋之间《史记》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