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敌人丧胆、中外赫赫有名的红军总司令朱德,我在青年时期就久闻其名。红军长征时,我们被押在北平草岚子监狱,曾时常秘密地在地图上追寻红军长征前进的足迹。那时,朱德的传奇故事很多,我听后更增加了对这位传奇式的英雄统帅的景仰,盼望着什么时候能见到朱总司令! 一见朱总司令 我于1936年秋出狱后,组织上派我去北平南苑国民党二十九军做兵运工作。“七七事变”后北平失守,我即离开二十九军去太原,北方局军委决定派我到八路军总政治部工作。 1937年8月红军改名为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晋北前线抗日,八路军总部经太原北上。在太原我即到了总政治部,随总部进驻五台县的南北茹村。开始我在宣传部,后调到民运部工作。当时总政治部主任是王稼祥,副主任是邓小平;不久邓小平调一二九师任政治委员,由民运部长傅钟升任总政副主任,宣传部长是陆定一。民运部长由原宣传部副部长黄镇接任。我回到自己的军队工作,很想能有机会见到朱总司令。 据说朱总司令喜欢打篮球。一天下午,听说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的篮球队要赛球,我吃过晚饭就和几个同志一起去南茹  相似文献   

2.
刘昭 《文史月刊》2002,(9):33-42
已经十余年了,每当我翻看《黄镇书画选辑》,抚摸着扉页上“刘昭、华清同志纪念·黄镇朱霖1989年国庆”的题字和一幅幅的画页时,老首长、老战友黄镇同志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我眼前。我们相识50余年,前后共事十多年,而他离开我也有十余年了,但我们共同战斗、生活的那些日子是我永生不会忘记的。1.初次相识在太原1936年秋,在党中央营救下,我同薄一波、安子文等同志从北平草岚子监狱出狱后,于1937年2月去南苑作国民党宋哲元二十九军的下层兵运工作,任南苑兵营支部书记,8月我即同王之江同志离开二十九军到太原,经过…  相似文献   

3.
1936年,二十九军驻平津一带。根据“何梅协定”,日军要求派顾问到二十九军监督,军长宋哲元将日本顾问安置在指定的楼房内,派兵监护,局势异常紧张。国民党政府派孙连仲到保定,多次命令驻北平的二十九军撤到保定,宋哲元军长正感处境困难,犹豫未定,这时刘少奇同志起草主张抗日救国的三条意见,通过二十九军的一位参谋处长作为自己的意见提出给宋。宋军长认为很好,仍未执行撤退命令。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宋哲元为了表示二十九军的抗日立场,曾邀请平、津各界人士和爱国学生代表,到南苑飞机场参观二十九军阅兵。北大校长刘哲、东北流亡…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芦沟桥,二十九军官兵奋起还击,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狠狠打击了日军.在北平地下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发起捐献万条麻袋运动,为二十九军巷战作准备,并捐献万条背心慰问前线士兵.同时,民先总队部号召民先队员和青年学生自愿报名,组织武装战斗队,配合我军到前线参战.可惜宋哲元于7月28日夜率部连夜撤往保定.我是“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领导成员之一,又是北平大学工学院党支部书记,几天没有得到党的指示,对外暂时失去联系,心情烦闷  相似文献   

5.
张大中 《百年潮》2005,(8):35-37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直在北平从事地下抗日斗争.1939年我的组织关系从天津转到北平,先后就读于育英中学和燕京大学,在同学中开展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陆续发展了一批党员和"民先"队员.  相似文献   

6.
“君子之交淡如水”。杨献珍与彭德怀的同志友情,就是中国这一古老名言的具体体现。 抗日号角 (一) 1936年8月下旬,杨献珍从北平草岚子监狱出来,10月下旬到山西参加抗日工作,1937年夏天在太原他和彭德怀初见。1938年秋天,他们在屯留县八路军总部首次正式交谈,主题是如何抗日救国。从此开始这“一文一  相似文献   

7.
忆周总理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总理生前,我同他老人家有过多次接触,在一段时间内,总理曾直接领导过我工作。总理的音容笑貌、平易近人、远见卓识、忘我的工作精神,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在他诞辰百周年之际,特撰写短文,表示我对他深切的怀念。(一)在太原听周副主席演讲我第一次见周恩来是在1937年8月上旬,地点是太原。抗战前,我在北平民先总队部负责组织工作,“七·七事变”后党组织决定我离开北平到保定设立临时总队部,与全国民先联系,而原先总队部的队长李昌等在北平坚持工作。到保定,彭真同志要我把临时总队部迁往…  相似文献   

8.
赵旭 《文史精华》2011,(Z1):30-31
冯治安(1896-1954),字仰之,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人.本名治台,因与制台(明清时代对总督的称呼)谐音,被冯玉祥更名为治安.自幼贫苦,少年从军,投身于冯玉祥部下.他是一个标准的职业军人,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师长时,在喜峰口、卢沟桥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战斗而被世人瞩目,卢沟桥抗战更是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帷幕.但他还担任过短暂的河北省政府主席,在戎马生涯外多了一份历练. 施政 1936年11月,冯治安接替他的上级宋哲元,出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当时,冯治安任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师长,兼任北平警备司令,处理繁杂棘手的军务是他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他是一个单纯的职业军人,对政治既无兴趣,更无抱负.对于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工作并不看重.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留在北平,家属也在北平居住,而在河北省省会保定居住的时间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1928年,我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毕业后,在阎锡山直接领导下,历任阎行营军事组上尉组员及参谋等职.1930年,蒋阎混战,阎锡山失败后逃往大连,太原绥靖公署改成结束办事处,我又调到第三十四军军部任少校参谋.1931年春,阎锡山旧部张万顺到大连看望阎锡山,回太原后转达阎锡山意,命我秘密到大连服务.于是我于1931年5月20日由太原出发,先经石家庄到北平.为避免大津至大连间日本特务们的纠缠,乃绕道藩阳转南满,直达大连驻黑石礁公馆.阎锡山由太原逃大连经过1930年,蒋阎冯混战,阎冯在陇海津浦两线失败,张学良接着进关.冯玉祥主力西撒入陕.阎锡山所部及一些亲派部队,如孙殿英、张人杰等部队,逐渐撤入山西.阎锡山本人回到五台县河边原籍,以观时局推移转变,是初阎锡山  相似文献   

10.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驻北平丰台的“中国驻屯军”荷枪实弹进行“军事演习”.向我宛平县城开枪。驻守城内的20军37师110旅21团(吉星文)3营营长金振中率部奋起还击.打响了全国抗战的第一枪。7月28日拂晓.四军由东、南、北三面向北平发动总攻.撒战至广午.第29军副军长傅域间、师长赵登禹先后阵亡,我军损失惨重。7月29口.日军进攻大地。3O日,北平、入北相继沦陷。国民政府立即召集各党、派、系首脑在南京商讨有关抗日问题。云贵川各省代表返回后,迅速行动。邓锡侯、孙震率领第22集团军周军、件军.一路由成都步行至宝…  相似文献   

11.
1948年全国解放战争进入大进攻、大决战阶段之后,山西的形势一派大好。晋中战役后,阎锡山的统治地盘,只剩下太原。青年学生不愿当阎匪的炮灰,纷纷离晋走向异乡。当时以去北平的为最多,达3600余人。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姜康(榆次农校教务主任、地下党员、前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老师多次劝说父亲(榆次农校教务员)同意后,于1948年秋乘民航飞机从太原到北平,投入到山西流亡学生行列。我们榆次农校有36人去了北平。省城太原各中学去北平的学生最多。  相似文献   

12.
岳南  陈新宁摄影 《山茶》2010,(8):80-101
1937年7月,北平荡动着沉闷、压抑、甚至一丝霉腐的气息。驻扎在北平郊外的日本军队正操枪弄炮进行演练,城内: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也嗅出了暗含杀气的血腥味道。于是,在7月7日下午,紧急邀请北平教育、文化界名流大腕20余人歪市政大厅出席军政联席会议,共商御侮图存大计,会议在争论中持续到深夜方散。  相似文献   

13.
<正>1937年11月8日,日本侵略军攻占省城太原,阎锡山部队溃退到晋西南,以吉县"克难坡"为中心建立根据地继续抗日。随即清源县、太原县(现晋源区及小店区部分)、徐沟县(现清徐县汾河东部分)相继失守。于是,我党在这一地区重新建立党、政、军、民各级组织,依托边山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后,初步建立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鉴于冀察形势的严重,对第二十九军上中层也积极进行抗日争取工作。当时第二十九军内部有不少人与北平中共地下组织建立了工作联系。  相似文献   

15.
佟麟阁将军佟麟阁将军,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追认陆军上将。1935年后,面临日寇入侵的严峻形势,佟麟阁抓紧时间整军修武,他亲自主持二十九军的军官教导团,在训练中,注重激励学员们的爱国意识和抗日斗志,曾对学员们说:“中央如下令抗战,麟阁若不身先士卒,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双耳。”声情激越,闻者动容。1937年,日军在华北各地一再制造事端,准备扩大侵华。7月7日夜,日军驻丰台部队在宛平  相似文献   

16.
1933年春,日军进犯华北,迫近顺义、香河、通县,平津危在旦夕,北平学生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地开展起来。中共中央洞察形势,即派刚刚从法国回国的杨秀峰赶赴北平,做华北文化知识界上层人士的工作,领导抗日运动,到中国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7.
《沧桑》1993,(3)
1937年11月,太原被日军侵占,阎锡山的晋绥军纷纷溃散,地方官吏也闻风而逃。在日军的强大压力下,阎锡山率部退到了临汾。当时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已经形成,阎锡山在他苦心经营20余年山西危亡在即的时候,深感他原来的一套旧的封建官僚机构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局面,需要从各方面吸收新的力量,从事抗日工作。在抗日进步力量的推动下,阎锡山打起“民族革命”的旗帜,在临汾创办了统一战线性质的“民族革命大学”(以下简称民大)。杜任之巧改校名太原失败后,当时在运城做策应抗日工作的共产党员杜任之突接阎锡山电报,让他速到临汾见阎。1937年12月上旬,杜任之来到阎锡山的第二战区长官部。阎锡山见到他就说:“你  相似文献   

18.
“北平学生移动剧团”组成于1937年5月,原名“农村服务宣传团”,任务是到北平附近农村宣传动员抗日救亡。“七七”事变爆发后,任务改为到抗日前线宣传动员组织抗日救亡。剧团在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五省34县及附近村镇开展宣传组织工作。行程约2万余里,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在卢沟桥的炮声中撤离北平1935年,日本侵略者进逼华北,华北岌岌可危,正如《学联宣言》中所说,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1937年5月,中共北平市委书记黄敬指示,由“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以下简称民先队)总部,组织“农村服务宣传团”(以下简称宣传团),利用…  相似文献   

19.
1937年10月下旬,邓小平率领八路军总政治部进驻汾阳栗家庄;韦国清带着随营学校抵达峪道河;战地动员总会驻协和堡;华北各地原打算到延安抗大学习的爱国志士,也从四面八方云集汾阳;一时间,汾阳成了华北抗日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鬼子疯狂地侵占了我国北平、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由北平流亡学生革命青年诗人赵启海作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的抗战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武汉唱响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战歌很快从城市流传到祖国各地,从抗日前线深入到敌后根据地,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抗战到底的斗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赵启海1914年出生于江苏徐州。193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他立志做一名自然科学家,渴望科学救国;但当时日本占领我东北三省后垂涎华北,国难当头,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北平学生爆发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