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沧桑》1994,(1)
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哺育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其中也包括一些品德超群的清官廉吏。被康熙皇帝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封建社会中寥若晨星的一位清官。  相似文献   

2.
论“清官”与“清官”迷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为官要清廉的政治要求.历来受人重视。历代史家向来以清、贪为标准褒贬官员一般林清官为“廉吏”、“循吏”或“良吏”。《韩非子·好劫我臣》强调要让百官之吏明确.必须“以清廉事上而求安”、“以清廉方正奉法”。《史记》称孙叔敖为“廉吏”,《后汉书》则称杨震为“清白吏”,宋代也曾有“清白宰相”之称产到了明代,况钟任苏州知府,廉明公正.人称之为“况青天”。这时人们把“清官”与凡人心目中最为崇高的“天”相提并论。由于民间长期的流传以及说唱、话本等文艺形式的反复加工和传播,包拯的名声似乎超越了历代一切“清官”。…  相似文献   

3.
正于成龙是清朝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清官廉吏,被康熙帝评价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45岁出仕,为官23载,从七品知县到封疆大吏,所到之处皆有政声。他3次被举"卓异"(清朝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每3年、武官每5年考核一次,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清史稿》中专门有记载其事迹的《于成龙列传》。  相似文献   

4.
于成龙爱写百姓能看懂的诗,被蒲松龄写入《聊斋志异》于成龙是近期新闻上频频被提及的一位清朝人。先是戏曲晚会上,中央七常委与首都近千名观众观看了《廉吏于成龙》;接着,关于于成龙的纪录片又在电视上热映。对一个从贫困之地县令起家,一步步升迁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来说,于成龙所演绎的廉政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康熙皇帝称赞他为“天下廉吏第一”,屡次破格提拔,把于成龙树为廉政典型。事实上,于成龙不仅是能做实事的廉吏,更是爱好  相似文献   

5.
正一提起一代廉吏于成龙,如雷贯耳,人们都觉得他是山西人的骄傲。可说到祁隽藻好多人却搔头,一脸茫然。难道祁隽藻的分量不够吗?祁隽藻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带着这个疑惑,初夏晴朗的一天,我探访了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一一祁隽藻的故里,山西寿阳县平舒村。  相似文献   

6.
李晋芳 《文物世界》2011,(1):79-80,82
2007年夏,太原晋祠博物馆开始在关帝庙东厢房举办三晋廉吏展。开馆伊始,展览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宣传廉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2月,经过改造后的三晋廉吏展以新的面貌示人,但不变它的宣传廉政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廉洁永远是那历史中的常青树,千百年来,它无时无刻不敲打着每一个人的良心。山西历史上廉政名人层出不穷,出了"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著名清官陈廷敬等。廉政文化建设也是反腐倡廉、净化政治生态的"精神食粮"。通过《清代廉吏石家绍》一文,继承和发扬古人的廉政思想和廉政举措,使其真正成为廉洁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赖晨 《文史月刊》2012,(1):57-57
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的清代名臣于成龙(1616-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他23岁考取贡生,45岁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所到之处,都有政声。他在23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而蜚声朝野。  相似文献   

9.
略知明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海瑞与严嵩忠奸斗争的故事。而奸相严嵩与廉吏张却有着师生关系而不为人所知。严嵩,明弘治十八年进士,因善于谄媚皇帝,官拜英武殿大学士,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师。入阁并擢首辅后,揽权贪贿,残害忠良,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相。张何许人也?因何成为严嵩的老师?为何张又和奸相严嵩形成强烈的反差,成为明朝著名廉吏呢?张(1461—1518),字仲,别号泾川,广西平南县城西厢一里(今平南镇)人,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元及明,张氏家族八代连中科甲,其中进士二人,解元(举人第一名)一人,举人十人。平南民间至…  相似文献   

10.
林光钊 《福建史志》2023,(4):46-51+72
“闽都”方志蕴聚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主要有廉吏传记、廉洁诗文、贪腐事例等,其中廉吏传记数量最多。发掘、整理这些文化元素,可以扩充古代廉洁文献存量,丰富古代廉洁文化研究对象,探究古代廉政建设的做法,对推进当地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余沐 《文史博览》2007,(3):36-38
凡看过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的观众,想必对于成龙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在清朝近500年的历史中,以廉洁著称的官员不算少,但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曾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唐湜 《文史月刊》2002,(2):23-26
1950年印出我的评论集《意度集》后,我寄了一册给健吾先生的清华同窗钱钟书先生,他回信说:“你能继我的健吾(刘西渭)学长的《咀华》而起,且大有青出于蓝之慨!”健吾先生比钟书先生在清华外文系高一、二级,他称健吾先生为“学长”,是名副其实的,说我能继健吾先生的两本《咀华集》而起,对我已是十分抬举,说“青出于蓝”就是太过誉了!  相似文献   

13.
王元平 《百年潮》2005,(9):78-80
二十五集电视剧<八路军>在央视一套播出了,作为军旅戏剧作家、该剧编剧之一,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共同参与这部作品的创作,我感到非常荣幸.应该说这是我此生想做,而终于做成的一件事情.作为编剧之一,我应该感谢总编剧王朝柱老师和我的学友、合作者孟冰,是他们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使我在创作中学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明知"廉吏不可为"却"不可为而非为",他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文史月刊》2009,(6):39-39
阎锡山主政山西时,曾邀康有为主持山西省县长考试。康有为出的题目是《廉吏民表》,取意于宋朝包拯的《乞不用脏吏疏》。包拯在这篇奏疏中有这样一句:“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本义是说,廉洁的官吏,是老百姓的表率;而贪官污吏,是残害百姓的盗贼。  相似文献   

16.
刘墉祖籍日照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笔者修志过程中发现的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日照刘氏族谱的记载,结合实地调查取证以及走访相关人士,考证清代廉吏刘墉祖籍在山东日照,弥补了史志记载缺憾。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54,(1)
歷史博物館經過去年的籌備,完成了我國中央集權專制封建國家的秦漢時代陳列,已於一月十八日開放。這個陳列,扼要而生動地表現出我國中央集權專制主義制度建立後,在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新發展。在陳列中介紹了一些我  相似文献   

18.
陈鹏年是清初著名廉吏,在其担任河道总督期间,采取了有效的河道管理措施,包括选用河员、管理河道银、治理河道等,缓解了黄河水道的灾情,对当时社会、民生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溟,清初名臣,官至两江总督,为官清廉,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谥“清端”。  相似文献   

20.
郭老的诗集《潮汐集》中的《汐集》,编集了他1945年前的旧体诗词。其中绝大部分诗词是我在郭老身边工作时的作品,因此这本集子特别使我感到亲切,令我喜爱。 不久前我在《汐集》中翻到一首《夜会散后》,吟咏一过,颇觉“似曾相识”;仔细思索一下,原来我的舅父陈叔谅先生,曾通过我求郭老墨宝,郭老题的正是这首诗。陈叔谅是陈布雷的胞弟,曾任浙江大学教授,现任浙江博物馆顾问,这幅字现在还悬挂在他的客厅里。我趁赴杭之便,把立轴上的诗抄下来,并拍了一张照片。然而,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