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强”之一中国的悲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国家之一,是在反对日本侵略的战斗中遭受损失最严重的一个国家。中国消灭了大量日本军队,并将百余万日本军队拖在中国战场上,使之不能外调,不能去侵占别国更多的领土。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配合、支持和伟大贡献,因而,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列为同盟国“四强”是顺理成章、当之无愧的。 然而,雅尔塔会议却把中国撇在了会议之外,涉及到彻底打败日本问题,涉及到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利益问题,却没有让中国派代表参加。更让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对苏联充满幻想、充满期待,或派使者,或致密电,紧锣密鼓请求苏联出面调停的时候,在1945年2月到7月间,苏联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秘密百万大运兵.在对德战争结束前,苏联最高统帅部就确定了苏军在远东的战略任务:消灭关东军,占领南库页岛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8日深夜,哈尔滨和松花江平原笼罩在一派濛濛的雨雾里。嗄嗄作响的雷电像寒光闪烁的利剑,间或撕开雨云,给漆黑大地射来一晃即逝的光亮,而暴雨随着雨云的撕裂,恰如倾泻而下的瀑布,哗啦啦地向伪满洲国的土地砸来。 远在吉林省的伪满“新京”长春,此时没有暴雨的袭扰,关东军总司令部那座漆黑的大楼,除值班参谋的窗户亮着刺目的灯光外,其余灯火因主人下班而被关闭。  相似文献   

4.
1955年,中苏达成移交旅大驻军防务的协议。两国军事代表团历经七次联席会议,较圆满地解决了苏军驻旅大地区防务的交接问题。这段史实,在中苏两国、两军友好合作的史册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孙连春 《纵横》2013,(11):51-54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结束不久,我党根据国内外形势,及时而果断地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着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这一战略方针的实施对于后来胜利地推进解放战争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我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同时也与苏军在抗战结束阶段进驻旅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945年9月15日,驻中国东北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派德米特利·瓦西里耶维奇·别洛卢索夫上校飞延安,给中共中央传信息,苏军中校谢德明任翻译,当时任沈阳卫戍司令的曾克林将军;搭机回延安汇报工作。别洛卢索夫带没带马林诺夫斯基给中共中央的信,信中什么内容,别洛卢索夫对延安传递了什么信息,关系到当时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态度和中共的决策,研究这一段中苏关系的人必须得弄清楚。曾克林和谢德明是当事人,在档案尚未公开的情况下,他们的回忆就弥足珍贵。我们中苏关系课题组首先想到要访问曾克林。  相似文献   

8.
苏军拆迁东北工矿业与战后赔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8月,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兵东北驱逐了日本关东军。按照国际惯例,苏军应该迅速撤离东北并把政权移交给中国政府。然而,苏军竞置国际法于不顾,对东北的日资工矿产业以“战利品”的名义进行了疯狂的拆迁。苏军拆迁东北工矿业事件关乎苏、美、英等国在战后东北的利益,关乎国民政府对东北的顺利接收,关乎战后赔偿问题,遂成为国内、国际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公布的近万件建国初期的外交档案中,有一案卷专门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华苏军撤军回国之前与我方的几次谈话和交涉过程,其档案内容涉及苏军撤离旅顺基地的条件、物资、基地营房的后续使用及苏联方面提交的撤军时间表等问题。这些记录在公布前尚属机密文件,此次公布后有助于我们了解苏军从东北撤军的具体过程。本文根据外交部档案馆开放情况,尽可能地保存了档案文字的原貌,档案中涉及的苏方人员姓名均为记录中的原译名。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兵分4路,越过中苏、中蒙边界,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攻击。日本关东军不到一周便被击溃。8月14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天皇广播投降诏书。8月18日,关东军司令命令东北日军向苏军投降。  相似文献   

11.
1941年12月8日深夜,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廖承志,接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与英、美建立统一战线问题的电报。其中第四点指出:“香港文化人、党的人员、交通情报人员应向南洋及东江撤退,此事应酌办。”接着,廖承志又接到周恩来关于转移在港各界朋友的电报。电报是发给廖承志和在沪、港等地开展统战工作的潘汉年、中共中央交通处驻港澳办事处处长刘少文并报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已成死港。香港接朋友,如有可能,请先至澳门转广州湾,…  相似文献   

12.
1910年10月至1911年3月,就在这个冬天,6万条生命被一场数百年不遇的大鼠疫吞噬了。  相似文献   

13.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同盟国最高军事会议,讨论对德、日最后决战问题,决定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消灭侵驻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作战日期定在欧洲战区战役结束的两三个月之后。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8,(1)
1968年8月,苏联纠集华沙条约组织的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等,出动50万大军,武装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以下简称捷克)。苏联领头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一起出兵占领了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件事不仅震惊了西方,而且使同样受到苏联威胁的中国政府高度警惕。一年之后,中苏两国因边界事件差点儿进入战争状态,与此不无关系。苏军入侵捷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近年来解冻的俄国档案披露了其中内情。  相似文献   

15.
战前苏军情报机关真相张广翔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屡屡受挫,从苏联情况看,原因不胜枚举,其中之一苏联政治和军事领导对德国战争准备和战争开始日期的判断一再失误。问题在哪呢?是苏军情报机关未掌握德国战争准备与战争开始日期的情报和希特勒的反苏计划吗?还是未及时把...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4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民族全国军民奋勇抗战及盟军协力夹击下(美海空军在太平洋消灭日寇的主力军,再加上苏联于1945年9月8日对日宣战出兵东三省,和美国同年8月6日、9日向日本本上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威力无穷的原子弹),日皇被迫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正式鉴署了投降书;中国政府明令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相似文献   

17.
光复后苏军与长春政局吉林省社科院崔国玺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九日至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四日,苏军进驻长春历时近八个月。在苏军对长春实行军事管制期间,国共两党对长春的争夺,无不与苏军当局有关。在国共两党几经争夺,几经易手的过程中,苏军当局对长春的政策出现了无法...  相似文献   

18.
苑听雷 《文史博览》2005,(12):33-33
不久前,记者来到健在的“中国旅”军官彭施鲁家中,听这位89岁的老人讲述了60多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相似文献   

19.
1990—1991年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引起举世瞩目。在那不寻常的日子里,我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全体人员遇变不惊、临危不惧的桩桩事迹,历历在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其主要的片断回忆如下,以作永恒的纪念。 风云突变 1990年7月31日,我国民航班机从北京起飞,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于傍晚正点抵达巴格达的萨达姆国际机场。那一天,同往常一样,我驱车前往机场,送回国的同志并接新来的人。 8月1日是我国建军63周年纪念日,大使馆于晚8时,在巴格达一家著名的五星级饭店——拉希德饭店,举行盛大的“八一”招待会。应邀出席招待会的包括伊拉克政府、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及军方代表在内的200多位中外客人。招待会一直持续到晚11时许,不少友好的客人还依依不舍,不肯离去。  相似文献   

20.
吴广权 《百年潮》2000,(4):72-76
1937年6月11日,从苏联内务部阴森的地下单身囚禁室里传出一声沉闷的枪响,一位苏联元帅倒在血泊中。翌日,塔斯社播发一则惊人的消息:“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反苏托洛茨基军事集团成员犯有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