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吏周渭     
提起开封府黑脸包公包拯,真可谓无人不晓。他的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更让后人编得出神入化。然而,比包拯早70多年,在桂林恭城瑶乡大地也出过一位执法如山、廉政爱民的贤良之臣,他就是连包拯也非常推崇的北宋监察御史周渭。  相似文献   

2.
贾玉英 《史学月刊》2004,(11):26-31
唐前期的地方监察体制由御史和诸道使臣组成,属于朝廷派出性质的单一型监察体制。安史之乱以后,伴随赋役制度的改革,出使郎官、转运使、巡院等新的监察体系出现,我国封建社会地方监察体制开始向固定型、多元化、多层面变革,宋代完成了这一变革。元、明、清各朝基本延续和发展了宋代多元化、多层面的地方监察体制。由此而论,唐宋地方监察体制变革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监察制度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3.
都察院是明代设立的重要监察机构,为风宪耳目之官,总负正风肃纪之责。明代对其所属监察御史的选用,要求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官吏。除了普遍性的清正廉洁这一操守要求外,还十分看重其"介直""骨鲠"的个性。在任职资格上,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打破了新仕进士不得除授御史之职的规定。明中叶后,监察御史选用"多不得人",管理御史的"宪规""条约"成为空文,御史不断参与到朝廷的政争之中,使明代官僚体系的有效监督、净化能力不断削弱,这是明代政治日趋腐朽,不断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对官员的监察自封建社会之始即形成制度,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隋唐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监察御史”,宋元因之;明代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监察制度得到充分发展,体系更加完备;清朝沿袭明代,在整合监察资源、高度集权等方面达到巅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探究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和监察文化发展脉络,对当今巡察工作有积极借鉴作用。笔者仅就明朝广东道监察御史向翀的事迹进行整理,为巡察干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清代后期,闽南出了一位“直声震天下”的监察御史陈庆镛,他与朱琦、苏廷魁并称为“天下三大鲠直御史”。陈庆镛出生于闽南泉州,深受闽南文化的浸染。本文通过考察陈庆镛的生平业绩,以探讨闽南文化的一些人文特质。  相似文献   

6.
巡盐御史制度是明廷完善盐业监管体系的重要尝试。明初,遣监察御史巡盐为临时性派遣,正统间巡盐御史制度初步成形,景泰间一度出现反复,但很快稳定下来。明代巡盐御史的权力,最初由御史本职中的纠察奸弊和差遣中的巡捕私贩两方面构成。天顺年间,巡盐御史获得了对盐场事务的查勘权。至成化年间,巡盐御史权力大为扩张,获得了对盐场官员的考核权。此后,巡盐御史开始全面介入盐政事务并凌驾于运司之上,运使成为巡盐御史的下属,权力、地位日渐沦落。但巡盐御史制度存在任期过短、权力缺乏制约和身份不明确等三个缺陷,这最终成为清代中期废除巡盐御史制度的重要因由。  相似文献   

7.
何赵云 《沧桑》2010,(5):121-122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宋代则是古代监察制度系统化和完善化的时期。其既加强了中央监察体系,又进一步强化了地方的监察力度,设置路一级的中央派出行政机构,又赋予了路级转运使监察权力,确立了上监督下、下监督上、左右互相监察的体制,是宋代的一大特色,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以此为基点,通过对宋代转运使的监察职能及其作用的初步研究,阐述宋代地方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监察体系发展、完善所起的作用,为我国当代行政监察制度及现代化法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巡察御史是雍正朝极具特色的监察官员,其巡视地方、以非制度化的权力介入地方政治,并广泛参与到世宗推行的新政改革中。制度规定的缺乏一方面使巡察御史在行政中具有灵活性,对改良地方积弊深有裨益;另一方面则导致职事、权力与官位三者的分裂,使巡察御史成为制度之赘余,终致停废。本文梳理巡察御史的制度渊源与设立始末,检视其介入地方政治并实现职权延伸的实态,考察其废置的深层制度原因。巡察御史的兴废一方面与雍正朝政治走向相关,另一方面又可对省思清代制度设计与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提到"御史",人们自然会想到今天的纪检委、监察局、反贪局这些实权机构。的确,古代的御史行使的就是监察职责,类似于今天的反腐败机构,权力很大,可以决定中央及地方官吏的命运;御史直接对皇帝负责,有"通天"的权力,官吏一旦遭御史上书弹劾,  相似文献   

10.
宋神宗熙宁、元丰时期 ,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具体表现为 :三院御史中地位较高的侍御史极少除授 ,殿中侍御史全无 ,监察御史亦几乎全属试用性质的“里行” ,并有长期建员不足、任期太短、迁罢太速的现象。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仁宗以来严密的御史选任制度遭到全面破坏则是最直接的因素。这一现象的出现亦非偶然 ,乃当时变法者有意为之。王安石诸人为实施变法而控制御史台 ,似无可厚非 ,但严重破坏了监察制度 ,开了权臣操纵御史的先例 ,对宋代政治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在行政监督机制上,清朝沿袭明制并稍有改革,逐渐把明朝设立的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与当时划分的十五道监察御史合并,以六科给事中"稽查六部百司之事",以十五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司之官",合称"科道"。给事中与御史的职责是监督中央与地方官员,纠劾违法行为,整肃官场风纪。  相似文献   

12.
金代监察御史自金熙宗"天眷新制"(1138年)后出现至金朝灭亡(1234年),活跃在金朝的政治舞台中,对金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很大的作用。在97年中,史料可查的监察御史共105位,见载于《金史》的为87位,《金史》之外的为18位。  相似文献   

13.
清世宗雍正帝把台湾视作“要紧地方”。他把巩固对台湾的统一,保障台湾的稳定,作为治理台湾的基本出发点。为此,雍正时期在行政、边防、文教、民族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一健全台湾的行政管理机构首先,雍正帝把设立巡台御史制度化,推行开来。康熙六十一年,清政府以朱一贵之变,始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雍正帝即位  相似文献   

14.
宋朝御史选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仅强调不许宰相干预,而对其具体制度尚缺少深入研究。本文拟就宋朝御史的选任方式、回避法、资格资序、文化修养及政治条件等,作一初步探讨。一选任方式宋朝的御史包括御史台台长御史中丞,副台长侍御史知杂事(元丰七年二月改为侍御史)、台院的传御史、殿院的殿中侍御史、察院的监察御史和资序浅的御史里行等。从御史中丞到御史里行,官品、职位差别甚大。  相似文献   

15.
<正>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的名人先贤灿若星河。然而有一颗闪耀之星却能以其独有的光芒照亮一片夜空,守护一方净土,他就是元朝肃政廉访使——吕?。吕?精通程朱理学,性格笃实谨信,为官廉洁刚正,深得朝廷信任和百姓爱戴。他历经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元顺帝等八位皇帝,先后担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佥事、岭南道肃政廉访副使、刑部侍郎、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山北辽东道肃政廉访使等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1件明代监察御史王忬佩带的象牙腰牌。此牌系征购所得。椭圆形,黄色,光泽明亮。宽5.8、高8.8、厚0.8厘米,重58克。上端浮雕成双兽形,有一宽、高各0.5厘米的菱形穿孔,用以穿系。牌正面竖刻篆书"给监察御史王忬佩"2行8字(图一)。背  相似文献   

17.
贾玉英 《史学月刊》2002,(12):17-23
宋神宗元丰年间,以监察御史点检三省、枢密院书,创建六察司,以类相分,纠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等机构的失职行为;强化对六察官自身的监督机制,在尚书省置御史房,负责弹纠御史六察官的失职行为,且置簿记录其弹纠之多寡当否,御史六察官失察要受到尚书省的弹奏。宋朝御史六察制度投入少收效大,对提高行政效率、整顿吏治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京畿道乃明代御史之差职,设置始于宣宗初年对御史刷卷制度的恢复和整顿。京畿道御史的差派初无定期,亦多有停搁,自成化九年定为三年一差后,该职的派遣逐渐稳定。京畿道专管照刷在京诸司文卷,刷卷流程大致包括点派御史、坐衙刷卷、都察院覆核与照磨官磨勘等环节。京畿道位居御史"大差之首",其选任与迁转皆异于他差。明中期以后,京畿道并未随着地方刷卷的兼差化而裁并,仍然保持着专差的特点。京畿道的设置使得明代刷卷制度及在京衙门的监督体系更为完善,但是其职能受到权贵势力、政治风气、官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了"察奸弊、正违错"的作用,而以文书为中心的监察方式在运作过程中往往脱离实际,非但无益于实政,反而影响了御史本职的行使。  相似文献   

19.
王拯(1815-1876),原名锡振,字定甫,号少鹤。尝服膺包拯,故更名王拯。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军机章京、内阁学士,官至左都副御史、通政使。同治三年因他人诬讦降职,四年离京回乡,光绪二年去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建立了较为完整、体系化,极具特色的监察制度,它主要包括御史制度和谏官制度,两互为补充,相互配合,成为强化、巩固专制君权的重要工具。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现代行政监察体系,就必须总结运用历代所积累的监察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