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核心区域之一,其中仰韶晚期遗址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出土材料丰富,处于仰韶时代向龙山时代转变的关键期。通过梳理关中地区仰韶晚期典型遗存,并结合最新发现的泾阳蒋刘遗址出土材料,将关中地区仰韶晚期遗存分为“蒋刘期”“半坡四期”“泉护二期”三个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前后相继,关系密切,代表了关中地区仰韶晚期早、中、晚三个时段。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共同编著的发掘报告《宝鸡关桃园》已于2007年9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宝鸡关桃园遗址发掘于2001~2002年间,发现有前仰韶、仰韶、两周及明代遗存,其中以前仰韶遗存及动物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最为重要。前仰韶遗存分为三期,第一期遗存与陕西临潼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庙梁遗址及陕北地区已发掘的五庄果墚、杨界沙遗址中仰韶时代晚期遗存特征的分析,并与关中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同期遗存进行比较,认为陕北地区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周邻地区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其中受关中地区型仰韶文化影响最大,因此仍属仰韶文化的范畴,可称为五庄果墚类型。  相似文献   

4.
庙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芦河南岸的台地之上。2017年9月至12月,为配合蒙西——华中运煤铁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靖边县文管办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理了一批仰韶至龙山时代的重要遗存。其中仰韶晚期遗存包括房址12座、灰坑20座、窑址2座,出土了陶、石、骨质各类遗物数百件,为庙梁遗址及陕北地区的仰韶时代晚期的文化内涵、特征及聚落结构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考古学界普遍将关中和豫晋陕交界地区晚于庙底沟类型的仰韶晚期遗存称为西王村类型,或称半坡晚期类型,但是甘肃境内仰韶晚期的文化面貌一直不甚清晰,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也不一致。1978年开始发掘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在仰韶中期相当庙底沟类型的地层之上迭压着另一类遗存,1982年发掘的第九区较为全面地揭示了这类遗存的文化面貌。经过初步的整理和研究,我们认为这类遗存就是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地区的仰韶晚期文化。本文试图对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河北邢台小里遗址仰韶时代后冈一期文化时期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种属鉴定、不同种类动物的数量比例进行了介绍,并对遗址的家养动物驯化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遗址存在家猪与狗两类家养动物,遗址仰韶时代先民的获取肉食资源方式为以饲养动物为主、渔猎经济为辅的"开发型"模式。  相似文献   

7.
筒形罐之于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如同尖底瓶之于陕晋豫地区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一样,是最为典型的指征性器物。就这一性质而言,与尖底瓶不同,筒形罐在其所属考古遗存中,所占比重更大,尤是在较早的考古遗存以及与周邻考古遗存接触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方史前遗址稻作遗存的植物硅酸体判别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硅酸体方法鉴定考古遗址中的栽培稻遗存,关键之一就是确立鉴定标准。通过对野生稻生长的环境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在中国北方地区,在全新世时期,特别是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不具备野生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稻属植物硅酸体可以被看成是栽培稻的遗存。  相似文献   

9.
师村遗址西南距盐池约7公里,是目前大规模发掘的距离盐池最近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2019至2020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等单位对师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枣园文化至东庄类型时期遗存,填补了运城盆地仰韶时代早期考古发现的空白。师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在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上,对研究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早期向西阴文化的演化过程及其与周边文化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聚落考古研究方面,为研究陕晋豫地区以及黄河流域仰韶早期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材料;在生业方式研究方面,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养蚕缫丝"以及生态环境、生业方式与文明起源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华  张弛 《考古学报》2021,(2):297-316
目 次 一 居址中的动物遗存 二 墓葬与祭祀坑中的猪下颌骨分析 三 结论 八里岗遗址位于河南邓州市区东约4公里的白庄村北,该遗址是南阳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仰韶、屈家岭和石家河等文化的动物遗存,并发现少量前仰韶时期的动物骨骼.本文主要通过仰韶文化时期动物遗存和前仰韶时期动物遗存的研究,探讨这一时期的生业和葬仪等问题. 八里岗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动物遗存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出土于地层、灰坑和房址中,这类遗存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性质上属于"生活垃圾",与人类的生业活动直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仰韶时期的动物生业模式,包括人类获取动物资源的种类与方式、家猪饲养状况等.第二类集中出土于墓葬和祭祀坑中,一般认为此类遗存与人们的仪式性活动密切相关,反映了动物的社会意义或文化意义,八里岗遗址此类遗存十分丰富,墓葬和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猪下颌骨,为探讨猪在仪式性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仰韶时期家猪饲养状况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巩文 《中原文物》2003,(4):28-38
本文依据目前的考古调查、发掘等资料,以史前人类近水而居、沿河建村为原则,将仰韶文化晚期的重要分布地——天水至郑州间的聚落遗址划分为12个聚落群,并将聚落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与小型聚落。认为凡中型以上的聚落都可能是本聚落群的中心聚落,也可能是若干个聚落群所组成的更高一级的中心聚落。在仰韶文化晚期,联邦已开始形成,这个时期可能正处于中国古代文明因素的孕育阶段。  相似文献   

12.
经过30年来的发掘和研究,新砦遗址在文化谱系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多学科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二里头文化第一期不会是夏文化的上限,新砦期也不会是最早的夏文化。如果要追寻早期夏文化就必须到比新砦二期文化更早的龙山时代遗存中去寻找。在新砦遗址找到了城墙、护城河、内壕、外壕以及大型建筑。新砦遗址所在的溱洧流域自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裴李岗文化时期已经出现较发达的农业,仰韶文化前期,聚落得到较快的发展,仰韶文化后期,聚落分化明显加剧,到了龙山时代开始出现城址,至新砦二期终于出现了都邑性质的原始城堡,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心聚落似乎迁往它处,至东周时期再度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前时代城址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数十处之多 ,最早可上溯到仰韶文化晚期 ,大部分建造于与龙山文化相当的四五千年前 ;从分布的地域看 ,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内蒙古和长江上中游地区。本文认为史前城址的功能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方式、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和地理条件 ,以及由此导致的较为先进的文明 ,使得这一地区的古城具备了相对完备的功能。中国古代文明最早在这一地区诞生 ,显然与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分析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符号“”,结合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的演变、良渚文化玉器上刻划的鸟纹图像,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划的符号“”应是鸟的简化和变形,是巫师借用来沟通天地的巫术符号。  相似文献   

15.
临潼区(原为县)位于陕西关中东部,南依骊山,北面渭水,境内山、塬、川地由南向北接连分布,地上地下水源丰富,气候温和,土质肥沃,自然条件相当优越,自远古以来这里就是最为适宜人们聚居繁衍的上好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次考古调查,文物普查,已查明史前遗址近30处,驰名中外的姜寨聚落遗址乃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秦博 《四川文物》2020,(2):23-35
黄河中下游地区40余处遗址的400多座二层台墓资料显示,生土二层台墓的数量在仰韶中晚期以前较熟土台墓多,龙山时代式微。该变化的背后是棺椁的逐渐成熟,生土台墓中小部分带有盖板或原始棺椁,同时熟土台并非判断墓葬带有棺椁的充要条件。通过生土台高度和墓葬深度的二元变量分析,墓葬开挖时预留生土台并未考虑稳固墓室,而应该与构建殓尸空间(或椁室)、进行一系列丧葬活动有关,在台面上放置随葬品的情况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二层台墓的分布具有集中埋葬的倾向,采用二层台墓的群体并无明显的性别和死亡年龄指向,从仰韶中期以来,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占据着更为优越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7.
陕西横山杨界沙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界沙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坐落在村南杨界沙地带头道梁、二道梁两座山峁的西坡之上,海拔1152米,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遗址地处黄土高原北缘丘陵沟壑区,北距无定河约2.2千米,东南距  相似文献   

18.
From the study of the complex of the so-called Yangshao culture and Qujialing culture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lignment,evolution and variation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s.It argues tha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emain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based on the analyses and comparisions of the combined typical pottery objects in main sites.In addition,the remains in the area are compared horizontally to the cultures of the surrounding zones i.e.the Central Plain and the Jianghan Plain around the same period,and their respectively relative age,cultural characters and the alignment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studied.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材料的局限,人们对冀中南地区仰韶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曾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暂且归属于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1],以当时可见的材料,最大限度并具高度概括性地描述了冀中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面貌。随着资料的  相似文献   

20.
新郑唐户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郑唐户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仰韶文化内涵丰富,依据采集的大量陶器的器物特征,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这对于解决遗址性质、区分区域类型、排列文化谱系以及今后这一带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众多文献记载,新郑是传说中的黄帝故里,该遗址的南部传为"黄帝口",其仰韶文化遗存又十分丰富,这可能与传说时代黄帝氏族的重要中心聚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