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的演变:下乡→下海-→下岗大概许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70年代叫人“下乡”,8S年代叫人“下海”,90年代叫人“下岗”。“三下”虽然带有一些牢骚的成分,但也大到概括了中国近30年来的历史。仔细琢磨,这“三下”其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溯源于60年代中后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政治运动,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经济问题:当时还非常薄弱的城镇经济难以承受这迅猛增长的城镇就业人口,只好向农村这个“广阔天地转移了1800多万城市剩余劳动力”。初起于80年代初的“下海潮”则是随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使用“新民主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中国社会党的首领江亢虎。然而,江氏“新民主主义”的涵义,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却是大相径庭。江亢虎的“新民主主义”,是本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制度改造说中的一个空想论,是一个具有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改良主义政纲。长期以来,人们没有给它以必要的重视,更谈不上认真的研  相似文献   

3.
有人在八十年代初曾对我说,中国在极左路线年代生产力所以发展慢,主要原因是“人”太少。当时我挺纳闷,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怎么能说生产发展慢的原因是“人”太少呢?他说,“人”是思维的动物,会创造工具,会使用工具,全国只有领袖在那里动脑子,在那里“创造”。从“人”的本义上来说,中国当时不是人太少太少了吗?因此当时的中国是活“工具”多,而“人”太少。一个国家只有个别领袖能动脑子,能发挥“创造性”,社会生产力怎么会发展快?  相似文献   

4.
论“敦煌学”一词的词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敦煌学”一词是陈寅恪于1930年在为陈垣《敦煌劫余录》写的序言中首创的,该序中5次出现“敦煌学”一词。本文则认为,“敦煌学”一词应该是日本人首创的。日本敦煌学家石滨纯太郎于1925年在大阪出版发行的《敦煌石室的遗书(怀德堂夏期讲演)》中,15次使用了“敦煌学”一词,并且对国际敦煌学的起源、发展、研究范围、问题、广义敦煌学和狭义敦煌学的区分等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本文认为,“敦煌学”一词是明治末年、大正年间日本敦煌学蓬勃发展的产物,是在日本出现“敦煌派”、“敦煌家”、“敦煌党”等一系列词汇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强调,陈寅恪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但应该是在中国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或者说是第一个将“敦煌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  相似文献   

5.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时代考古史(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序幕的重头戏,“河套人”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及其文化曾经以“三步曲”长期掌控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舞台。萨拉乌苏河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历经将近一个世纪,地层和古人类学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然而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却进展甚微,特别是有关考古术语的畸形演化,突显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不甚严肃的科学作风。本文对这一历程的充实期和综合科学研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作了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时代考古史(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卫奇 《文物春秋》2005,3(5):1-7
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序幕的重头戏,“河套人”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及其文化曾经以“三步曲”长期掌控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舞台。萨拉乌苏河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历经将近一个世纪,地层和古人类学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然而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却进展甚微,特别是有关考古术语的畸形演化,突显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不甚严肃的科学作风。本文对这一历程的开拓期和稳固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作了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顾骧 《炎黄春秋》2005,(8):61-61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兴起了一场新的启蒙运动。这是20世纪中国第二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上承五四运动“科学”“民主”的先声,下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这场思想启蒙运动的主潮是人的重新发现与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发现,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复兴。历史的灾难,常常以历史的进步来补偿,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引发全民族进入一个反思的年月。  相似文献   

8.
“特别热爱学习,但特别讨厌在学校里面学习”, 17岁主动背叛学校教育,以写作一鸣惊人“韩寒是谁?”要是这样问一个中国80年代出生的人,他可能扭头就走:连韩寒都不知道,咱没有沟通共同点。要是这样问一个生于60年代的人,对方可能会说:你不知道吗?那以后多关注一下社会吧。韩寒今年24岁,一般介绍他的文  相似文献   

9.
孟昭庚 《文史春秋》2006,(10):56-61
冈村宁次其人上个世纪50年代,在台北阳明山的国民党高干训练班——“革命实践研究院”里,有一位特级军事教官,国民党高级干部见了他得恭敬地称他“老师”,要向他敬礼。这个人是黄面孔,乍看上去颇像中国人,还有一个中国的名字,可是他压根儿就不是中国人。那么,他是谁?他就是大名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化理论”:“进步”观念的现代发展本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70-80年代盛行的“现代化理论”,对开放改革的中国学术界来说,起了一种震聋发聩的作用。“现代化理论”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而是西方学术界,其中绝大多数是美国学者,在探讨第二次...  相似文献   

11.
王栋 《史学月刊》2002,1(5):60-67
“不平等条约”一词的语言风格、内涵及使用,在民国早期竞争而动荡的政治观念、价值及其策略的形成上具有中心地位。1924—1927年是一个充满戏剧变幻的年代,在此期间,国共两党共同地创造了中国语言中一个新词“不平等条约”。作为中国屈服于洋人控制的象征,“不平等条约”这一简洁名词唤醒并继续唤醒着中国人对于自己民族的过去和将来的集体情结。自从其在20年代诞生。“不平等条约”成为理解中国对外关系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农抑商”问题是本世纪讨论最多的史学课题之一,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70年代形成了两个讨论高潮。因为至少有三个重大理论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重农抑商”问题,即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及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进入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史学课题的丰富和更新,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似乎有了减弱的趋势,但仍不失为一个“拳头”课题。据笔者粗略的统计,从1979年至今,关于这一问题至少有80多篇文章发表,而且与此前的讨论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色。本文即对20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  相似文献   

13.
魏邦良 《名人传记》2022,(12):68-73
李泽厚可谓中国当代思想界一个巨大存在。他创造的词“积淀”已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学者刘再复盛赞李泽厚是“中国现代美学第一小提琴手”。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著名学者,李泽厚对许多人产生了“直接启示”。学者易中天曾直言:“学问可以有另一种做法,文章可以有另一种写法,人更可以有另一种活法。永远走自己道路的李泽厚,无意间成为我人生转型的灯塔。”  相似文献   

14.
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主人的人格与神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神,在中国古史中是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为之,本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史学界有“疑古派”,对中国上古史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是神话则不是历史。而神话学家却又认为,中国的神话已被“历史化”了,需要把“一部分古代史还原为神话”①。结果既非神话,又非历史,哪么到底是什么?至今人们还很难说清楚。拙文是要通过消阳西水坡领号墓主人的人格与神格,说明中国上古史中人与神不分,人即神,神也是人,人神不分是中国上古史的特点。弄清这个问题,对复原史前史、上古史是十分重要的。鄙人浅陋,谬误之处恭请贤者指正。一、蚌图用蚌竞堆…  相似文献   

15.
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滩乃至整个中国南方有一个非常闻名的神秘人物,有人誉之为“天下侠”,有人诬之为“大流氓”,一般人则称之为“暗杀大王”。他,就是王亚樵。 王亚樵,字九光,别字擎宇,安徽合肥人。早年与朋辈结拜兄弟,排行第九,人称王九、九爷。他凭着一股个人英雄主义和正义感,在蒋介石  相似文献   

16.
李秀明30年前因出演《春苗》红遍全国,后来转行经营薯片,如今——李秀明,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的中国影坛,算得上是一个“时代人物”。甚至有人说,那时中国人在银幕上唯一见到的明星脸,就是有着一双水灵灵大眼睛的她。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人仍珍藏着当初对她的那份纯真而美好的记忆。为了追踪她的“足迹”,我们数度试图联系采访她,都被告知,她已经彻底告别影坛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财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年代初,日本“万里阁书房”编纂一套“中国大系列丛书”,以“非卖品”的形式印行,作为内部资料供日人了解中国之用。丛书的第四册为财政经济篇,由长野朗撰写,分为财政、经济两个部分。兹译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二、三,起!”随着一阵阵震天的吼声,一群壮汉正在打夯。这是20世纪50年代治淮工程蚌埠固堤工地上动人的一幕。那个年代,机械化滞后,人力先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怀抱人定胜天的勇气,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然而  相似文献   

19.
“人权派”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其代表人物是当时在上海任大学教授的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人。他们大都留学欧美,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套民主政治制度较为熟悉,对中国的国情则不甚明瞭。因而,他们便以其所接触到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为蓝本,以“保障人权”为旗帜,发起了一场较具规模的“人权运动”,“人权派”因此得名。“人权派”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提出了“保障人权”和“思想言论自由”、施行“法治“和“专家政治”等政治主张,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对“人权派”的政治主张及其所起的作用予以实事求是的论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田中奏折》抄取人蔡智堪及其自述的评价问题沈予战后,日本史学界一些人坚持《田中奏折》是伪造的,如:稻生典太郎持“奉天辽宁国民外交会”日本通“伪造”说;高仓彻一提出中共“伪造”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史学界一些论著①引证王家桢回忆文章《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