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译萱 《神州》2013,(14):284-285
科学技术技的进步为媒介的重组打下了物质基础,也改变了媒体产业的市场格局,数字媒体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媒介的重组使市场更加集中,媒体企业提供的产品更具与个性化;媒介的重组使其自身价值增加,媒介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媒介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合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2.
媒介-空间辩证法:创意城市理论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蕾 《人文地理》2012,27(4):44-48,82
本文采用思辨方法,以作者对现代城市空间的观察,以及"媒介物"和"媒介表征"在城市空间的渗透,作为出发点,探讨媒介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增进有关媒介和城市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文章指出媒介-空间辩证法的知识基础,来自于新兴交叉学科"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然后对媒体的空间性和空间化过程及其在城市空间的具体表现和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建立了媒体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分类体系;通过借用"媒介的物化"和"物的媒介化"思想,将媒体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与创意城市的理论探讨相关联,指出媒介-城市空间辩证法对于创意城市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费越 《神州》2011,(9):143-143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介质、载体和平台,作为一种信息渠道,其特点是形式多样、与时俱进。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不仅承担着政府口舌的重要功能,逐渐演化为大众交流交互沟通的平台。媒介即讯息,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各种新奇有趣的媒介形式、灵敏的信息反应,丰富感性的资讯内容。刺激和争夺着受众的感官和眼球。媒体的广告实质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活动。本文从媒体广告形式、媒体广告创意类型、媒体广告特点等不同方面分析和探索媒体类商品的广告传播特点。总结促进媒体发展和前进更多更丰富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费越 《神州》2011,(20):143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介质、载体和平台,作为一种信息渠道,其特点是形式多样、与时俱进。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不仅承担着政府口舌的重要功能,逐渐演化为大众交流交互沟通的平台。媒介即讯息[1],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各种新奇有趣的媒介形式、灵敏的信息反应,丰富感性的资讯内容,刺激和争夺着受众的感官和眼球,媒体的广告实质是一种注意力经济[2]活动。本文从媒体广告形式、媒体广告创意类型、媒体广告特点等不同方面分析和探索媒体类商品的广告传播特点,总结促进媒体发展和前进更多更丰富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张思敏 《神州》2014,(14):266-266
媒介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媒介语境也随之产生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通过结构和制度的改变,以适应受众诉求的变化,从而达到战略转型目的的态势。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的转型对新旧媒体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媒介易用技术的普及,大众媒体海量化的传播趋势日益厚重,如何改进、强化媒体的传播形式,以聚集、驾驭受众的注意力,已经成为当代媒介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电视新闻动漫能指叙事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程瑞 《神州》2012,(24):204-204
随着我国媒介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但包括媒体产品和销售网络的竞争,而且包括媒体品牌形象力的竞争。而媒体形象广告语便是塑造媒体形象的“点晴之笔”。  相似文献   

8.
凭着不断进取和胜利的精神,6月2日下午,广州传立媒体迎来了06年第一届媒介论坛。这次论坛吸引了百多名广告主和媒体人士到场参加,是历届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见广州传立媒体举办的论坛在传媒界已有相当的影响力了,也不愧为华南地区的第一媒介代理公司。  相似文献   

9.
王旭明几乎对每家前来采访的媒体都强调,要提高官员的媒介素养,"要知道、认识、利用、批判媒体"  相似文献   

10.
李珂欣  吕珺昳 《神州》2014,(14):229-229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新闻行业中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也在追求高回报率、高收益率和媒体责任感之间博弈以寻求最佳平衡点。而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以记忆的意象所特有的形式,也在影响着媒体的报道思维和价值选择。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的定式思维以潜藏于由社会人组成的受众与媒介中的集体无意识为基石,通过相似的报道取向和文字表达,使得公众的集体无意识进一步得到巩固,而媒介的定式思维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媒体形式和媒介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媒体形式由单一多媒体形态向多媒体融合形态发展,媒介载体由非数字化主导向数字化主导方向发展。传统的单向电视、图文报纸、图像文字为主的网站正在过渡到互动网络电视、电子阅读器、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传播形式。全媒体囊括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媒体内容、媒介渠道和功能层面的总和。全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在采集、加工职能上的优势将继续延续,而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在渠道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发挥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12.
沈丹 《神州》2013,(35):262-263
新闻媒体承担着舆论引导的重任,务必建立一种有公信力的媒介文化。本文试图探讨揭露性报道与媒介公信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公信力的构成要素以及揭露性报道的制作方式,从而得出结论---揭露性报道本身是塑造媒介公信力的利器,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会对媒介公信力产生冲击,降低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依赖。因此,在揭露性报道的制作过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盼 《神州》2013,(5):20-20
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媒体在建构女性形象时刻板印象时有发生,关于女性形象的呈现存在主体虚位、符号异化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两个问题,对大众媒体中所建构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量的新型媒体涌入传媒界。方便快捷的计算机网络又为新旧媒介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大量机会,促使媒介融合进程越来越快,媒介的融合又带来了"融合新闻"这一全新的事务,本文将对其特点与带来的挑战做出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爬虫编程抓取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社交媒体数据,探讨了在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海外华人媒介形象的建构问题。论文认为,在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风行的时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社交媒体中的海外华人媒介形象呈现多元类型,既有在祖(籍)国和住在国"双重"的抗疫防疫形象,也有在祖(籍)国和住在国"双重"的被质疑者乃至被歧视者形象。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3月中下旬,海外华人在中国曾遭遇严重的负面形象危机,但很快通过政府"稳定器"、主流媒体"把关人"、受众"自净化"等机制实现形象修复。其启示之一是媒介形象修复依赖于"现实社会—媒介—受众"三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启示之二是开放的网络环境,虽然会生成大量夸大信息和不实信息,但同时,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受众,可以通过主动发声以及辩论讨论,消除误会,弥合分歧,激活理性健康的正能量。此次疫情,对于海外华人的网络媒介形象构建,有"危",更有"机"。  相似文献   

16.
王亚鹏  柳中元 《神州》2012,(35):219-220
媒介融合近来不管是在新闻传播学界还是业界都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根据已有的学界理论和业界的实践,为了提高广电媒体的综合竞争力,2011年8月山东广播台和电视台进行了媒介融合。为了验证媒介融合的优势,我们借此契机,分析山东电视台和电台媒介融合对山东电台收听情况的影响,我们以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济南广播收听市场收听率数据分析简报》为文本进行内容分析。2011年8月山东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进行媒介融合,为此我们选取八月前的五个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作为媒介融合前的分析研究范围集合,选取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五个月作为媒介融合后的研究分析范围集合。  相似文献   

17.
赵婷 《丝绸之路》2012,(12):64-66
当代中国,经济文化地位逐步提升,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方面已经富足起来,但在精神生活、基本价值观方面仍然较为落后,民众们尚未从自身发觉个体独立价值的存在,“我为什么要‘被代表…的问题已经开始从心底萌发,“我要做我自己的主人”已经成为大多数民众的思想主流。作为“社会的守望者”的公共媒介承担着社会监督的职责,但部分当代媒体似乎超越了媒体本身的社会监督职能,一旦发生社会性案件,媒体直接舆论办案,司法部门为舆论左右,中国迎来了“媒介审判全民办案时代”。  相似文献   

18.
黄小珊 《风景名胜》2021,(4):0117-0117
在新时代的影响下,“新媒介”艺术由简单的图像处理到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建筑和空间设计已经远不仅通过作品本身作为媒介的载体传达设计理念,而是通过跨媒介的技术和多种艺术表达实现,空间语言也融合了时代气息。本文从数字媒体的介入、建筑材料的转向、建筑场景的融合三个方面阐述在跨媒介视阈下,建筑空间语言转换的形式和呈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盂雷 《神州》2013,(15):259-259
所谓的公信力,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一种使公众相信的力量,它是受众对于新闻以及作为新闻媒介的媒体的一种价值判断和综合评定,它是在媒体的发展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无形资产,对于日后媒体的发展具有绝对的定向作用。公信力作为一种社会系统内部的精神产物,它的物质载体即是大众媒介信息产品的主体——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0.
耿春艳 《神州》2014,(14):224-224
“媒介融合”这个概念是如今传媒界常提到的。那么“媒介融合”,成为了媒体人思考的问题。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应该反应冷淡,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传统媒体,也可以自有的资源优势进入新媒体,也就是媒介融合。这绝不是对传统媒体的彻底取代,而是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发展。只有这样发展才能使媒体行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