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扬 《收藏家》2006,(12):19-22
松花石砚因用松花江石所制而得名,松花石亦称松花玉,松花江又称混同江。清乾隆帝弘历《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序称:“混同江产松花玉,可作砚材。”有关松花石砚的著录,最早见于清代陈元龙所著《格致镜原》一书。此书成于康熙末年,是陈元龙于康熙甲申年奉旨编纂而成。此书在论及诸砚时说:“皇上得松花江砥石山石,赏识其佳,创自圣心,命工创制为砚。用佐玉几挥毫间,以颁赐词臣。温润如玉,绀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能使松烟浮艳,毫颖增辉,昔人所称砚之神妙,无不兼备,洵足超轶千古。砚虽一器,而上圣格物,山岳献琛,于此可验,…  相似文献   

2.
松花石砚     
故宫博物院原清宫旧藏砚中,有一种松花石砚,是清早期至中期"御用"石砚中重要之品。据了解,此砚材从清末以来即未开采,松花石砚已渐不为人所知,石的产地也失传。本文试就松花石砚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康熙朝制作松花石砚的具体起始时间,学界有不同看法,作者通过深入考察康熙三四十年代松花石砚的制作发展过程,讨论了康熙朝松花石砚的发展史。作者通过分析提出两阶段说,特别是使用奏折等资料,梳理了康熙帝赏赐松花石砚的状况,揭示了赏赐对调节君臣关系的作用。康熙帝制砚、赏砚的行为被子孙所仿效,形成了清代特有的砚的政治文化。康熙帝制作松花石砚有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建构自身优秀文化的政治深意。  相似文献   

4.
罗扬 《收藏家》2011,(3):55-60
一清宫皇帝御用的松花石砚1.清代康熙朝松花石嵌螺钿池砚(图1)。长18.5、宽12.6、高3.2厘米。砚为松花石制,长方形,呈绿色。砚面前端为砚池,池中嵌一螺钿。砚池四周凸雕流云海水山石,右侧雕一螭龙隐身于云海之中,取寿山福海之意。砚池下方为圆形砚堂。  相似文献   

5.
戴敬 《文物春秋》2006,(1):61-61
<正>松花石本名乌拉玉,亦称松花玉,产于吉林省松花江畔。其质地细腻温润,坚硬致密,分紫红、紫绿相间、深绿、浅绿四种色彩。中间含条状纹理,极其华丽。据《砚林脞录》记载:其“温润如玉,绀绿无暇,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砚之神妙尽备。”据说,康熙皇帝誉此石“祥于东土圣地,扶舆磅礴之气,天地造就”,大  相似文献   

6.
范建宏 《收藏家》2007,(1):29-32
《阅微草堂砚谱》是清代纪昀所藏砚台拓本的谱集,共收录纪昀藏砚126方,砚石质地有端石、歙石、淄石、盘古石、松花石、澄泥等品类,形式丰富,具有学术性、艺术性,享誉砚林,是砚谱中的经典之作。阅微草堂是清代纪昀宅邸书房的堂号,纪晓岚(1724-1805年),名昀,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河间府献县人,人称纪河间,谥文达。历仕雍、乾、嘉三朝。乾隆三十八年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历十载而书成,并亲自裁定和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卒后嘉庆帝亲撰祭文和碑文致哀,并给予高度评价。纪晓岚颇喜蓄…  相似文献   

7.
落痕 《东方收藏》2022,(11):11-13
<正>目前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所见的清代松花石砚,成交价在百万元以上的拍品基本集中在清康雍乾三朝,其中,乾隆时期的作品表现抢眼。在中国内地之外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乾隆时期的松花石砚拍品基本集中在苏富比和佳士得,器物品质好,市场表现佳。如在中国香港举行的苏富比2005年秋拍“玛丽及庄智博文房瑰宝珍藏专拍”推出的清乾隆松花石雕灵芝纹砚连松下高士图圆盖盒(图1),拍前估价150万—200万港元,最后以269.6万港元成交;同场上拍的清乾隆松花石雕灵芝纹砚(图2),拍前估价150万—200万港元,最后以191.2万港元易主。纽约佳士得2012年春拍“御案清翫: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邹城市文物管理处,收藏一批古砚,今择两方介绍。一.宋“柘沟石砚”陶质,青灰色,长14.5、宽9、高2厘米。长方形,内凹。为箕形抄手砚(图一)。砚背有“柘沟石砚”4字铭文(图二)。柘沟,为今山东泗水。此砚做工细  相似文献   

9.
《文物》1965,(4)
图版叁拾伍50 清 端石砚 高2、直徭14.8厘米51 清 端石砚 高3.1、长15.2、宽11.5厘米图版叁拾陆62 清 歙石砚 高2.2、长17.8、宽Ii.2厘米53 清 歙石砚 高1.5、长14。7、宽ii.2厘米砚史资料(一六)~~  相似文献   

10.
古砚琐谈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寿命比笔、墨、纸都长,所以传世的古砚独多。古砚多用金(铁、铜、银)、石、瓦、陶、澄泥等制成,而最早的砚材大概是石,因为砚字从石,又古代相传黄帝曾琢玉为砚(李之彦"砚谱")。根据地下发掘的材料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乐浪古冡曾出土小型石板,有方、圆两种,考古家认为这是汉代人用作研墨(或黛)者。  相似文献   

11.
砚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到春秋时期砚台基本成形。自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开始参与砚的制作,包括设计砚式、题名铭文及选择砚台石料等。古砚的材料丰富多样,除中国四大名砚的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以外。  相似文献   

12.
王团华 《南方文物》2011,(4):197-198,4
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  相似文献   

13.
洮河绿石砚,亦称洮石砚或洮河砚,是我国传统的端、歙、洮三大名砚之一,相传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洮河石质细密坚润,色气雅和。石纹如丝,宛若细浪逐波,清丽动人。洮砚发墨细快,保湿利笔,深受历代书法家、画家、诗人以及收藏家的赞美和珍爱。洮砚石产于古洮州,即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一带  相似文献   

14.
范建宏 《收藏家》2008,(4):49-52
《归云楼砚谱》民国十五年(1926年)影印本,是清末民国时期徐世昌所藏砚台拓本的谱集,共收徐世昌藏砚120余方,其质地有端石、歙石、澄泥等,形式丰富,以具有学术性、艺术性享誉砚林,是砚谱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65,(2)
55图版叁拾贰44宋 士乏方形石砚 通高5.5、宽13.3、长2l厘米45 明 长方形石砚 通高4.8、宽12、长20.3厘米砚史资料(一四)~~  相似文献   

16.
盘龙石砚于1978年春出土于河南省南乐县宋耿乐村村西一号汉墓①。此墓因早期多次被盗,故所葬器物位置被严重扰乱,且大部分已残破。经整理尚能辨认出器物者有148件。其中有陶猪圈、陶仓楼、陶壶、陶盆、陶奁、陶耳环及陶井、陶灶、陶磨等。还有通体用金银丝片镶嵌的铜带钩。特别是该墓出土的盘龙石砚为出土器物中的精品。此砚为棕褐色,石质坚硬,细腻光亮。石砚通体高12.8厘米,砚面直径32厘米。砚体略呈扁圆形,由砚盖、砚座两部分组合而成。砚盖用高浮雕手法雕出6条相互攀缠的飞龙。6个龙头共戏1珠于砚盖正中,巧妙地组成了一个宝珠样…  相似文献   

17.
正福州市博物馆藏有一方侧身折断的长方形抄手式端砚,砚身有清道光五年(1825年)张廷济所题砚铭。砚材为老坑端石,质地坚实细腻,石色青黑泛紫,色泽温润。长13.5、宽7.5、高5.3厘米(图1)。砚身折断一侧题刻有清道光五年张廷济的砚铭,竖书行楷,凡5行,计45字:"石岳岳(1),折其角。折其角,知不足。角复合,用胶漆。用胶漆,心如结。道光五年乙酉七月十日为范湖金兄老友铭,张廷济。"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马鞍山市博物馆珍藏有一方北宋长方形抄手石砚(见图1),藏品号5-002。该砚抄手式,石质,长11厘米,宽6.8厘米,厚2.5厘米。砚平面略呈梯形,砚面呈弧形伸向上沿形成砚池。砚底挖空成箕形,底面从右至左用锐器纵向直书"福建武陽光澤郡邑陳留和叔儀叔政和伍年三月三日交记"3行24字(见图2)。该抄手砚是1987年马鞍山市文管所于当涂县新市乡一农家征集,用料为皖南歙石,刻款清晰,制作简朴大方,虽无任何纹饰,但有确切记年且又保存完整,殊为珍贵,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博物馆于1984年10月收购到一件螭盖三足石砚,原收藏者称系天水市隗嚣宫遗址出土。有关专家鉴定为汉砚。螭盖三足石砚通高12.5、直径13.5厘米。砚盖雕作双螭盘绕。双螭有耳,互咬对方颈部,颈下透雕成孔,前右足斜立外向,前左足曲跪,中腰盘转,后二足匍伏。盖四周斜面阴刻二虎和斜平行线纹。盖曲凹处还遗留有朱红色的痕迹。砚身通高5厘米,砚面平坦,周边略低,正与盖部吻合。砚面部尚留有墨迹。底下三足鼎立,足正面各阳刻熊  相似文献   

20.
洮河石砚洮河石砚,因砚石产于洮河而得名。洮河又名巴尔西河,其源出于今甘肃临潭县(古洮州)西北之西倾山,至县治东南折北流经岷县,临洮入黄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