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尤以晋楚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两强互相缠斗,而且旷日持久,几乎贯穿了整个春秋乱世.晋楚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役有3次,分别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以及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出现在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中国》一书中.在该著作中,李希霍芬将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近两个半世纪开拓的,经西域将中国与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地域以及印度连接起来的丝绸贸易通道命名为Seidenstrasse(德文),英文名为Silk Road,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此后,"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3.
马执斌 《文史天地》2002,(12):56-56
关于秦朝灭亡于哪一年的问题,现今出版物上有公元前206年和公元前207年两说。它们到底谁对呢?  相似文献   

4.
《文物》2015,(9)
2009~2011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坑考古队对一号兵马俑陪葬坑局部进行了发掘。发掘地点位于一号坑中北部,由南向北涉及两条过洞、三条隔墙,发掘面积200平方米。一号坑是土木混合结构的地下坑道建筑,建筑结构包括土筑和梁柱框架两部分,两条过洞内均有砖铺地面。共计清理俑体106件,提取俑足及踏板96件,发现车、马三组,出土大量兵器及车马器。俑坑修建的时间上限不早于公元前228年,下限不晚于公元前209年。此次发掘为揭开俑坑被毁之谜提供了线索,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国古代早期没有白银货币白银属贵金属,具有耀眼夺目的金属光泽,是人类较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公元前三干纪,美索不达米亚乌鲁克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银就已经出现,乌尔王陵出土了大量公元前2500年或更早的金银器~①;在古埃及,白银出现在前王朝时期(公元前3000年以前),约公元前2500年,银焊被用于焊接天篷的铜柱~②;在地中海周边其他地区,约公元前2000-1600年,克里特岛的米诺文化中期已出现白银~③。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138至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历史上称之为“凿空”,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开端.尽管根据考古材料和古希腊一些艺术品的判断,中国的丝绸早在公元前6至前5世纪就已出现在阿尔泰山北部、克里米亚半岛、希腊半岛和德国的南部.但当时华夏大地还处在春秋战国的扰攘之际,“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只是一个象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石器时代海洋文化体系中不同文化圈之形成与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前陶新石器时期;后期为陶器萌芽时期.此时农业尚处于“火耕”阶段.其绝对年代距今大约11000至7500年.中期阶段分前后两期,前期陶器以手 制为主;后期陶器已普遍出现慢轮修整.此时农业经济已从火耕农业发展到锄耕农业阶段.其绝对年代距今7500至5000年左右.晚期阶段分前后两期.前期陶器已出现轮制.但不普遍;后初普遍使用轮制.此时农业已进入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其绝对年代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王墓的出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王墓的出现严文明历史上只有出现了国家并产生了国王以后,才可能有国王的坟墓。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是没有阶段和国家;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大约从公元前1万年至3千年)数以万计的墓葬中是没有王墓的踪迹的。但在新石器时代行将结束之时(约公元前3500至前3000...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南阳市八一路44号楚国贵族墓中发现了两件蔡侯申簠.本文结合相关材料,对蔡侯申簠的制作时间以及蔡与楚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器应是蔡昭侯为蔡申联姻赠送给蔡女的陪嫁礼物,其时间应在公元前518年到公元前506年.  相似文献   

10.
<正>公元前460年,"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打响。公元前446年秋斯巴达(Sparta)军进入麦加拉(Megara),继而进入阿提卡(Attica)。雅典政治领袖伯里克利(Pericles)在敌强大兵力的压力下采用贿赂的手段使之退兵。公元前446年-前445年冬,双方谈判并缔结了一个协议。修昔底德在文本1. 23. 4处最早提到了此协议,他说. 此协议亦出现在修昔底德文本下列章节中:1. 87. 6; 1. 115. 1; 2. 2. 1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变法改革。秦国大规模的改革,是在秦孝公时期(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88年)实现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过两次变法,不仅增加了秦国对外兼并的实力,而且为其以后  相似文献   

12.
车是先秦两汉时期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和战争用具。车的发明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时代。杜佑《通典》(卷69) 言:“上古圣人睹转蓬为轮,轮行可载,因物知生.复之为舆,舆轮相乘,流远(?)极,任重致远,以利天下。”这个圣人,《世本·作篇》,《墨子·非儒》等皆言其为“奚仲”;《左传·定元年》载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夏代是否已出现了车,考古材料现在尚无法证实,但车在我国起源很早.至迟在商代已有车出现,则是确定无疑的事实。《荀子·解蔽篇》杨倞注引《世本》谓“相土作乘马”,《山海经·大荒东经》也有“王亥托于有  相似文献   

13.
晋侯的世系及其对中国古代纪年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晋侯苏编钟问世以后 ,铭文的历法问题引起中国及海外学术界的兴趣。本文提出两种新的观点 :( 1)铭文所载“三十三年”年代必指宣王在位年 ,即公元前 795年 ,可是所载四个月份、月象和干支具备的历法记载却与此年不合 ,而合乎次年公元前 794年。本文提出两个解释以说明这一点。 ( 2 )“晋侯苏”即晋献侯无疑 ,可是《史记·晋世家》以其在位年为公元前 82 2—公元前 812年 ,与公元前 795或公元前 794年不合。因为在《史记》所载晋侯的世系里 ,献侯的儿子为穆侯、穆侯的孙子为昭侯 ,与周礼昭穆制度相矛盾 ,所以本文推测献侯和穆侯的世系被颠倒 ,献侯实际在位年是宣王三十三年到四十三年 (公元前 795—公元前 785年 )。如此不仅与晋侯苏编钟铭文所载历法记载全合 ,并且也可以说明一系列中国古代年代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史月刊》2014,(10):F0004-F0004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1989年5月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7号墓出土。 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 车为长方形箱式,车顶部有双扇盖可以开启,盖面嵌有一顽劣调皮的猴形捉手,周边围绕四只振翅欲飞的小鸟,器壁饰相背的凤鸟纹,并有兽形装饰,器足由两大、四小共六个轮子组成,可挽环牵引,可用手推转动。  相似文献   

15.
青铜短剑是一种近身防卫用或猎杀野兽用的武器,公元前2500年左右青铜短剑在伊朗和印度已经出现,公元前2000年前后青铜短剑从近东经高加索流传到东欧并开始传播到草原地带.早期的短剑柄部又细又窄,需要另外加上木柄或骨柄使用,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公元前17世纪的短剑柄与刃部开始连铸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殷商的马车只有独轮,战国时才出现了双辕。独轮车至少需驾两匹服马,也常有具于衡外的两匹骖马的四马车。双辕车却可以驾一匹或三匹马。殷周车子的特征:独輈、两大轮、方形车舆、长毂、外饰铜喜辖。輈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轭、用来驾马,轭前端插銮,马颈下挂铃。(图一)  相似文献   

17.
四川,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化发生发展的最早地区之一。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众多入口、辽阔土地和丰富资源的地区。远在若干千万年以前,即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殖。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公元前1600年——前316年),就开始出现了巴、蜀奴隶制王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以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秦并巴、蜀,推行郡县制,将原巴蜀两国地区分别建置巴郡和蜀郡。汉承秦制,武帝时,全国划分为十三刺史部,  相似文献   

18.
佛像的起源和秣菟罗造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像起源于何时、何地,学术界已经历了长期的争论,至今仍无定论.笔者在此想就该问题的大致过程作一简单回顾,对秣菟罗(Mathurā)佛和犍陀罗(Gandhāra) 佛的大致年代和秣菟罗佛的样式特征以及时代变迁作一探讨.释迦在世时代(公元前560年左右至公元前480年左右)自不待言,至少在公元前1世纪之前.佛陀不可能以人的形象出现于世.只要注意一下巴尔托(Bhārhut) 的栏楯浮雕(公元前100年左右)和桑奇(sānchi)第一塔塔门浮雕(公元前后),只不过存在佛传图以及圣树、圣坛、法轮、佛足迹等佛的象征物.贵霜(kushān)王朝的迦腻色伽(kaniska)王时出现了佛像已是毫无疑问的了.迦腻色伽王时期的货币上面佛像和菩萨像伴有希腊文字“Boddo=Buddha”(佛陀)、“Sakamaho Bouāo=sākyamuni Buddha”(释迦牟尼佛陀)、“Metrago Boudo=MaitreyaBuddha”(弥勒佛)的铭文,并且,刻有“迦腻色伽○年”的纪年铭的弥勒佛像,已发现十多座.  相似文献   

19.
韩冬 《东方收藏》2020,(5):84-87
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1700年这一时期,在中国北方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晋陕高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多个以石城址为特色的考古学文化。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域石城的布局特点及聚落结构,认为石城的建设不单纯是聚落间的一种防御行为,其本质上是处在农牧生业线边缘区域人群生产生活资源紧张,聚落间冲突剧烈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建国三十余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主要有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安徽寿县蔡侯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墓、河北平山中山国墓等.这些墓葬均出土了大批极其优美的玉器.从各地春秋时代墓葬出土的玉器可以了解,春秋早期玉器与西周晚期玉器很难区别,至中、晚期才有了明显变化.如河南淅川下寺一号墓所出的一对玉虎璜,仍有两周遗韵,但变一面坡斜阴线为隐起面处理,细部施以较细的变形涡纹,显得柔润丰满.比较典型的春秋玉器,应是玉牌,其下部中心处琢以隐起兽面纹,两侧与上面饰以隐起的细密蟠虬纹,与同出的铜鬲上的蟠螭纹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知玉器的春秋风格的出现,也是时代使然,并非孤立现象.但是春秋玉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