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垣曲自古以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全面抗战以来,垣曲的山径小道,更成为延安、西安和晋东南八路军抗日根据地互相来往及调兵补给的必由之路。从1938年8月到1940年5月,我党中央、十八集团军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康克清、徐海东等先后路经垣曲,或赴延安,或抵太行。特别是朱总司令曾数次在垣曲、洛阳和卫立煌会晤,共商抗日大计,这里谨记他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路过垣曲同卫立煌晤谈的前后过程。1938年8月10日,朱德总司令由屯留第十八集团军总部起程,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相似文献   

2.
1938年春,抗日战争正酣之时,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宫卫立煌将军决定访问延安,向毛泽东请教抗日大略。对陕甘宁边区和延安的情况,卫立煌早有所闻;访问延安,他也早有此意。抗战初期,卫立煌指挥国民党军队和八路军配合作战,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和忻口会战的胜利。太原失陷后,他亲自为八路军总部安排驻地,从八路军中引进了许多干部,加强所部的战地工作。1938年春节,他特意给朱德总司令拜年,并访问了八路军总部。其后,他对左右颇有感慨地说:“八路军就是人才多,能打仗,能演戏,还能写文章,好青年都跑到他们那里去了。”春节过后,卫立…  相似文献   

3.
卫立煌曾经访问过延安,并被延安精神所感动,他支持共产党抗日,在离开延安到达西安时,批给第十四集团军司令部驻西安办事处一个手谕:"第二战区所属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克敌有功,即发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颗,180箱牛肉罐头,立即执行不得有误。" 1955年,卫立煌响应祖国的召唤从香港回到北京,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这些事件的促成,都与他身边隐蔽的红色特工赵荣声有关。  相似文献   

4.
凡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过的人,无不留有这样的印象:看不尽的革命文物,听不完的革命故事。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有一幅毛泽东主席和国民党将领卫立煌的合影照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讲解员介绍,那是1938年4月17日至18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率部访问延安,受到毛主席和军民的热烈欢迎,在卫立煌人生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伯父姚一廷(1894-1968),河南济源人。1929年在闽赣地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伯母彭克昌(1913-2009),四川通江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们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抗战时期,伯父、伯母都在八路军驻垣曲兵站办事处工作。当时,伯父任办事处主任,伯母任办事处出纳员。1938年7月下旬,为了加强我驻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总部通向延安的交通线,保证八路军部队在抗日前线所必需的粮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武汉沦陷前后,和日本“讲和”即投降的风声很大。这不只是一股风声而是一个事实,汪精卫更不须说,蒋介石不但动摇而且有一些可疑的行动。卫立煌是统率国民党中央军、杂牌军进山西抗日的将领,消息灵通,对此十分忧虑。历史上就有对外讲和而把主战的将领送上风波亭的先例,对于决心抗日和决心与八路联合抗日的他,不能不有种种考虑。当时,我已受中国共产党的派遣,接受卫立煌的聘请,当上了他的秘书。有一天夜晚,卫立煌突然提出一个我答复不了的问题:“像我这样的人能参加共产党么?”我说:“我仅为一个思想进步的青年,还没有参加共产党,不…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挺进“表里山河”的三晋——山西省,抗日御敌于太行山麓。卫立煌先后组织了“忻口战役”、“韩信岭战役”两场大规模阵地战,给日军以重创。  相似文献   

8.
从1937年抗13战争全面爆发,到建国初期1955年的近20年时间里,周恩来国民党将领卫立煌有过多次重要交往。这些交往,使卫立煌有幸聆听了周恩来许多极为有益的教诲.受到深刻启发、它对于卫立煌后来坚持不断抗战,成为名抗日名将,又从蒋介石的“五虎上将”,逐渐转变立场,认清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本质,消极内战,并最终脱离国民党反动派,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新中国,竭诚回到祖国怀抱,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党的统战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李庆刚 《百年潮》2003,(5):58-63
1942年5月4日至8月5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开明士绅组织一次颇具声势与规模的赴延安参观访问活动。这次活动影响一时,有力地促进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是抗日根据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宣布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在这民族危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立即向全国发表宣言:“天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从此,神圣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旗帜鼓舞下,在鄂豫皖边区剿共的国民党卫立煌部和反围剿的共产党红二十八军的代表,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廿八日在安徽省岳西县九河朱家大屋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鄂豫皖边区的十年内战至此结束,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边区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革命  相似文献   

11.
于敏 《百年潮》2014,(2):78-79
正1942年,是陕甘宁边区最困难的一年,也是整个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一年。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成了日本的心腹大患,日寇大举进攻各解放区,疯狂"扫荡";同时,胡宗南的30万大军一直包围着延安,剑拔弩张,对延安构成了威胁,使延安与外界的联系十分困难。二是1942年上半年,陕北  相似文献   

12.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东渡黄河,从延安来到山西前线抗日,开辟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领导群众抗日。  相似文献   

13.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举行悼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会上发表演说,赞扬黄梅兴、姚子青等抗日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  相似文献   

14.
正1944年夏,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冲破重重阻碍,从国民党控制下的重庆一路北上,到达延安及中共领导的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战地采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抗战圣地延安,报道了模范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及艰苦卓绝、英勇抗日的八路军,写下了轰动中外的《红色中国报道》(后来被译为《北行漫记》)。下面是福尔曼在1944年8月到10月采访晋绥边区时拍摄的  相似文献   

15.
四、发动“百团大战”1940年4月,朱德奉命离开八路军总部,准备先前往洛阳,与卫立煌谈判停止国共磨擦问题,然后秘密返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敌后抗战。彭德怀与朱德并肩战斗两年半,密切合作,情同手足,内心是不想让总司令离开前线的,但军命难违。现在总司令要走了,彭德怀又对  相似文献   

16.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这是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对共产党根据地仅有的一次集中、大规模的采访活动。“这是国民党将近五年来禁止中外新闻界访问解放区的第一次突破。“中外记者的采访报道从不同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抗日武装以及根据地的真实情  相似文献   

17.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这是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对共产党根据地仅有的一次集中、大规模的采访活动。"这是国民党将近五年来禁止中外新闻界访问解放区的第一次突破。"中外记者的采访报道从不同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抗日武装以及根据地的真实情  相似文献   

18.
朱子奇 《百年潮》2012,(9):35-36
正在我一生中,曾多次见到毛主席,其中6次近距离的接触,这使我终生难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时年17岁的我,参加了湖南学生救亡团。不久,党组织指示我回到故乡湖南汝城县,在县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一天,县委宣传部部长朱琦对我说:你去延安吧,那里是全国抗日的希望!我带着党组织的介绍信和不久前刚完成的处女作《怒吼吧,醒狮!》奔赴延安。经过长沙时,我在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徐特立同志。  相似文献   

19.
吴晓静 《文物春秋》2009,(2):75-77,79
1941年,彭真同志在延安分七次向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同志详细汇报了晋察冀边区的工作,后整理成《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一书,作为整风学习资料在各抗日根据地出版。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珍藏有一本该书,为我们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特别是晋察冀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1940年4月,朱德奉命离开八路军总部,准备先前往洛阳,与卫立煌谈判停止国共磨擦问题,然后秘密返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敌后抗战。彭德怀与朱德并肩战斗两年半,密切合作,情同手足,内心是不想让总司令离开前线的,但军命难违。现在总司令要走了,彭德怀又对他的行路安全担心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