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唐城遗址1975年考古工作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7,(9)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扬州是唐代的经济中心之一。安史之乱(755—763年)江淮一带未受破坏。中原富商大贾大批迁往江淮,集中于扬州。政治是经济集中的表现,唐代在扬州设大都督府和淮南节度使,并常设淮南道采访使、盐铁转运使。解放以来,经过考古查勘,已大体弄清当时官衙云集的"子城"(又称"牙城",即"衙城",它是由内城、外城和附郭东城组合而成),即在今扬州之  相似文献   

2.
扬州出土的唐代铜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7)
扬州自隋代开凿大运河以后,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枢纽,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唐代有"扬(州)一益(州)二"之称,以经济繁华和文化发达著名于世。这从扬州出土了许多造型优美、纹饰精致的唐代铜镜这个侧面,就可得到很好的证实。扬州铸造铜镜颇有盛名。在文献中,记载与扬州铸作铜镜有关的事例很多。《河洛记》中载:"隋焬帝喜奢侈,幸江都,王世充献铜镜屏,帝甚喜,擢江都通守。"这  相似文献   

3.
扬州出土的古代波斯釉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扬州在唐代是商业繁华的重要贸易港口之一,各国商人云集。据《旧唐书·邓景山传》载,当时在扬州的波斯人达数千人之多。唐人笔记及扬州地方志中常提到"波斯邸"、"波斯庄",表明不少波斯人在扬州长住。扬州出土的唐代陶俑中,也可见到波斯人的形象。最近几年在扬州三元路、汶河路等地发现的罕见的波斯釉陶器皿残片,其数量之多,更加证明当时居住在扬州的波斯人为数众多,同时也说明唐代扬州与波斯  相似文献   

4.
正扬州王氏是中唐崛起的文化世家,堪称唐代扬州第一望族。尽管扬州人对唐代王播的名字比较熟悉,对"饭后钟""碧纱笼"典故耳熟能详。但对唐代的这个王氏家族则了解不多,尤其对这个家族"一门四进士两宰相"更是知之甚少。王播同其弟王炎、王起皆为进士,侄子王铎也是进士。《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一书收录的唐代扬州进士仅九人,王氏兄弟独占其四。"一门两宰相"也殊为不易,王播和其侄王铎,都曾两度出任唐朝宰相,在扬州历史上尚无先例。王播居官10年,历经唐穆宗、唐敬  相似文献   

5.
<正> 唐代扬州是淮南道的首府,从高祖武德九年(626)改邗州为扬州后,扬州成为大都督府所在地。当时扬州领江都、六合、海陵(五代于此置泰州)、高邮等四县,这四县只有二五三千一百  相似文献   

6.
扬州新出土的几面唐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以来,在扬州东风砖瓦厂和邗江县杨庙、泰安等地,先后出土了九件唐代铜镜,现择要介绍如下: 1.盘龙镜一件。直径12.9厘米。弓形纽。背面一条盘龙缠绕镜纽(图一)。《异闻录》中载:"脚天宝三载五月十五日,扬州进水心镜一面,纵横九寸,青莹耀日,背有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19,(11)
<正>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故乡扬州,崇尚吃茶的风气很盛。朱自清就写有一篇《扬州茶馆》,生动的描述了扬州人的早茶生活。扬州有句俗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早上去茶馆吃个早茶,晚上到澡堂泡个小澡,扬州人悠闲惬意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又这样结束了,由此可见饮茶对扬州文化的影响之深。唐代扬州依靠东到大海,南临长江,紧靠运河的地理位置而富裕甲天下,人称"扬一益二"。到唐天宝以后,  相似文献   

8.
唐代扬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都市之一。近三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对唐代扬州的地下遗存进行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实物资料。近年来随着基本建设的发展,在扬州又有了一些重要的发现。1983年下半年开始的三元路基建工程,出土了丰富的唐、宋遗物。下面,我们就三元路基建工程邮电大楼工地的地层、遗物征集与调查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地层关系和遗迹邮电大楼工地位于三元路北侧(图一)。工地呈长方形,面积l,500平方米,深3.7米。从剖面西壁来看,可分为三层(图二):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扬州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对外贸易的港口,也是唐代各窑口的陶瓷集散地.几年来,扬州唐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唐代陶瓷器,其中,唐三彩的发现,占有一定的数量.因其釉色、造型与中原地区出土的三彩器有异,所以,关于扬州出土的唐三彩的窑口问题也就引起了人们的瞩目.  相似文献   

10.
在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文化交往中,扬州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本文通过丰富的史实,再现了扬州与日韩两国之间政治、宗教、经济、医药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从唐代以来,这种联系几乎没有中断。而中国扬州、韩国顺天和日本北九州三城同时获得2020年"东亚文化之都"的荣誉称号,给三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唐代扬州民俗文化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在唐代文化典籍中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商业都市的典型,如当时民间谚语中就有"扬一益二"之称①,而且构成了一种文化情结,体现出时人对扬州历史和风尚等内容的理喻.同唐帝国的京都长安、洛阳相比,扬州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意蕴,这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扬州大东门街基建工地唐代排水沟等遗迹的发现和初步研究王勤金扬州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基建大楼工地位于扬州老城区中心部位,北临大东门街,西临院大街(图一)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30米。因该建筑有地下室设施,采取了大开挖的方式,实际...  相似文献   

13.
扬州出土的唐代长沙铜官窑器夏梅珍图一扬州出土长沙窑器物分布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最鼎盛的时代。唐代的扬州更是“淮海雄三楚,维扬冠九州”的时代。它地处江淮平原,河渠纵横,南濒长江,东临大海,大运河贯穿全境,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对外贸易的港口,是东南...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发表"文章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一,通过驿站传递文章。即以书信发表,称为"简"。据《诗话》载:"元微之(元稹)守会稽,白乐天(白居易)牧苏台,置驿递诗,往来谓之诗简。"其二,题写于公众场合墙壁上。即以墙上书写方式发表。唐代诗人王播在未出名前曾在扬州木兰院寄住,和尚不喜欢他,叫他吃剩饭、敲钟。后来他出名了,题写在壁中的  相似文献   

15.
扬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古老的城市之一,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筑邗城以来,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受到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有过多次的修茸和扩建,而这些又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直到隋初,它的基本方位并未变动,即在今扬州市北郊的蜀冈之上.发展到唐代,扬州空前繁荣起来了,城市的规模已扩展到蜀冈以下,这些都是当前学术界没有争议的.众所周知,争论的症结所在是唐代扬州罗城的东、西、南三面所到达的地点. 唐代扬州所以能出现空前繁荣,其基础之一,应和隋代开凿大运河以及隋江都城的繁荣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文献记载看,唐代扬州城与隋代江都城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研究唐代扬州城的规模,必先研究隋代江都城的规模;要研究隋江都城的规模,必先了解江都在隋代的地  相似文献   

16.
唐代扬州坊市制度及其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解析了唐代扬州的坊市制度,并进一步探讨了坊市布局的突破对于城市布局和工商布局的影响,指出唐代扬州坊市为宋以后开放式的街巷体制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7.
依陌  大海 《旅游纵览》2008,(3):63-6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就因了李白的这一句吟诵,扬州这个清丽娇媚的城市便占尽了一个季节的先机。虽然诗中说的是农历的三月,但时下,杨柳吐绿,暖风轻拂,我仿佛听到梦里的江南在轻声的召唤,于是迫不及待地上路了。原本打算坐船去,却被告知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不免感叹,坐一条船于烟雨蒙蒙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相似文献   

18.
上海港孕育轨迹杜瑜历史时期长江河口地区水文条件变化很大,所以这里的河口港一直游移不定。唐代以前长江入海口在今镇江、扬州一带,当时这里河口宽达20公里,由此向上才稍具江形,向下呈喇叭形。历史上,唐代以前,长江下游的津渡多在采石过江,唐代以后,才多由扬州...  相似文献   

19.
《文博》2017,(6)
扬州出土唐代波斯人李摩呼禄墓志记载墓主父亲名为罗呼禄,印证唐代摩尼教法师呼禄可能源自波斯语。墓主夫人姓穆,可能源自中亚的穆国。侄儿名为牌会,可能是波斯语巴列维。这方墓志还反映了唐代波斯人汉化史,指示了唐宋扬州胡人墓地。  相似文献   

20.
<正>扬州曾经作为中国"东南第一都市",不仅导致国人"烟花三月下扬州",甚至"商胡离别下扬州"。许多外国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涌入扬州,他们大都来自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新罗(韩国、朝鲜)、日本和意大利等国。漫步在扬州古城,我们依稀可见他们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背影遗踪。圆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