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8月18-2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研究院和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的130多名学者与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近100篇论文,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和18场次的分组研讨。  相似文献   

2.
《敦煌学辑刊》2009,(3):108-108
8月3日,由教育部学生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兰州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承办的“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传承与发展——百年敦煌学)”隆重开幕。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甘晖,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潘保田教授、社会科学处处长陈文江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台湾南华大学郑阿财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理工大学赵和平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名敦煌学家王重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的“敦煌写本研究、遗书修复及数字化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9月17—19日在北京湖北大厦召开,与会代表共7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英国、日本等国。会议收到学术论约60篇,就敦煌遗书的收藏保护与数字化、敦煌写本研究、敦煌遗书修复、追念王重民先生敦煌学研究贡献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参观了“王重民先生生平展”与“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成就展”。本对这次学术会议进行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的1992年敦煌吐鲁番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5——29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外代表79人,除了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学者外,其余来自日本、法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国际著名敦煌学专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季羡林教授主持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4篇,采取  相似文献   

5.
《敦煌学辑刊》2009,(3):119-119
8月3日,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台湾南华大学主办,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敦煌学研究所承办的“2009年百年敦煌学史专家论坛”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在中国敦煌市莫高窟召开了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规模宏大,分为四个大组,提交论文数量众多。本文仅就其中历史文献组所收论文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敦煌学辑刊》2009,(2):50-50
应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邀请,2009年4月10日下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秘书长、中华书局柴剑虹编审与敦煌学基地师生进行了学术座谈,冯培红教授、魏迎春讲师和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二十余人,以及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李重申、李金梅教授及硕士生一同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敦煌学辑刊》2009,(2):56-56
应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邀请,2009年6月1-9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理工大学赵和平教授来到敦煌学基地进行学术交流,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参加基地09届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同时为基地及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举行了学术讲座。  相似文献   

9.
1989年9月13日,我们拜访了著名的老一代学者和教育家季羡林先生。季先生于1911年生于山东临清,现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等。在这次访问中,我们请季先生谈谈他对我国史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和希望。他主要谈了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开拓敦煌学的最前沿──《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一卷评介[日]池田,温撰,孟宪实译一九九六年四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年刊杂志,充分反映了中国八十年代以来敦煌吐鲁番研究的迅速发展,是部极富价值的学术刊物。这部由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北...  相似文献   

11.
《敦煌学辑刊》2009,(2):88-88
2009年5月29日“月1日,敦煌学基地郑炳林、王冀青、冯培红教授前往北京参加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09年度理事会,本次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近40人参加了会议,讨论主题为“30年来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回顾”。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7日至11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嘉义南华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转型期的敦煌学——继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是国际敦煌学界的重要组织——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成立以后举办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是以敦煌文献研究为中心,推进敦煌学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代表们就进入新世纪后敦煌学研究将如何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2008,(3):4-9
樊锦诗,女,193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杭州。从小在上海长大。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甘肃敦煌学学会会长等多种职务。在从事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的40多年中。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月21日,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专程赴京拜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著名国学家季羡林先生。郑炳林向季老汇报了敦煌学研究所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并请季老对《当代敦煌学家自选集》的出版给予指导,季老认为这套丛书能够全面体现当代敦煌学的研究成果,编委会要严把关、出好书,并欣然答应担任此套丛书的顾问。  相似文献   

15.
截至目前敦煌文献的整理、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个年头。这一百年中,敦煌学界名家辈出,敦煌学成绩斐然,及时地总结这一百年来的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的成果已刻不容缓。2010年4月10日至12日,来自海内外的一百三十多位专家学者齐集杭州西子湖畔,召开了“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回顾、总结这一百年的敦煌学历程,并发表最前沿的学术资讯和学术成果,交流研究心得。这次讨论会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承办,并得到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和浙江大学汤永谦学科建设发展基金会的赞助。与会学者除两岸三地敦煌学界的知名学者外,还有来自日本、俄罗斯、美国的相关专家。讨论会共收到论文80余篇,内容涉及文学、语言、历史、经济、地理、宗教、艺术等方面,其中大部分论文在会上分“语言文学”、“文献史地”、“宗教艺术”三个小组作了宣读。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同时举办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敦煌奖学金”颁奖典礼。会后,会议代表们又考察了浙江的奉化溪口、千岛湖等一些文化古迹。...  相似文献   

16.
柴剑虹 《丝绸之路》2013,(20):14-15
四年前,在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年纪念座谈会上,我曾经以《敦煌圣徒,时代功臣》为题发言;段文杰先生逝世后,我应约撰写了《段文杰——敦煌研究杰出的领军人》的怀念文章。段先生对敦煌学研究的杰出贡献,举世公认,我只想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批会员及20多年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身份,通过追忆我认识段先生30年来亲身感受的几件事情,来表达我对段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1985年八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年会和学术讨论会。中外学者参加的共有一百多人,提出论文105篇。现在从中选取了28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借《中国史研究》和《敦煌学辑刊》的篇幅,出这样两个专刊。中外学者们都承认,七、八十年以来敦煌吐鲁番学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在中国也不例外。在解放前的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学者已经做了很多很出色的工作。解放以后,特别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人民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之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者水源渭江的《中国学术界在敦煌舞谱解读研究方面的最近动向》一文在本刊1990年第2期(总18期)发表后,学术界产生了一些不同看法,王克芬先生《求实》一文即表达了她本人对水原先生上述文章的不同意见,现刊登于此,欢迎学者们继续争鸣.王克芬,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舞蹈分会副会长。著有《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中国舞蹈发展史》等。  相似文献   

19.
魏迎春 《敦煌学辑刊》2006,2(2):183-186
在第二届世界遗产保护日来临之际,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和湖北武当文化研究会于2006年6月11日至12日在湖北十堰市武当镇共同举办了“敦煌·武当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石窟寺遗址,随着藏经洞的开启,诞生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敦煌学经过百年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新的世纪,敦煌学仍然面临着研究的深入、领域的拓展等问题。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外柔内刚的武当功夫、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著称于世,从而吸引学者从事武当文化的研究。在这…  相似文献   

20.
正(《东岳论丛》2019年第11期)民国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和"国史馆"的成立,引发了学界关于修撰民国史的讨论。这场学术争论自1940年筹委会成立持续至1947年"国史馆"成立,分别以筹委会和"国史馆"的成立为契机,形成了两个高潮。馆内、馆外诸多学者参与其中,也引起了社会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