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沿线分布有众多的城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结合立地条件对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空间分布的地域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依据城镇发展阶段的不同,提出了散点型、串珠型和网络型三种基本的空间分布形态,在分析研究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要素的时空组合基础上,提出了城镇空间演变的三个基本特征,即空间发展的差异性,中心城镇的游移性和城址变迁的宜居性,这对于指导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卫所、关隘、堡寨、墩台星罗棋布,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军事聚落,随着清代的一统,大部分则逐渐演化为城镇和村落。本文对该区域军事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迁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明清时期是山西北部历史上聚落形成和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与明代军事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隋唐大运河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隋唐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沿岸城镇的发展,还具有政治、军事功能,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留存至今的隋唐大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还在现在的水利资源开发、运河旅游、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既是我们认识大运河的重要资料,也是需要我们科学保护和永续传承的文化景观和遗产。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宁德市白鹤岭古官道是"福(州)温(州)古道"的重要一段,也是古代福建与江浙通衢往来的重要陆路通道。2018年,为了申报国保单位,宁德市文物部门对该古道进行了深入调查,对发现的古道、关隘、烽火台、古桥、摩崖石刻、碑刻等文物遗存做了详细记录。本文即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古官道的历史沿革、保存现状、沿线文物进行归纳总结,对古官道的价值做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作为仍然活着的文化线路,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至今保留有大批相关文化遗产。包括古驿道与古道沿途的村寨、集市、城镇、桥梁、关隘、石窟、碑刻、题记、土司衙署、宗教建筑,以及沿线的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等等。  相似文献   

6.
<正>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国的戏曲班子为了生活也为了艺术,带着行李、行头,在一个沿河城镇演出结束后,又乘船赶到另一个城镇演出。就这样一个码头一个码头地演过去,其行话叫"跑码头"。所以,中国戏曲传播向来有"水路传播"之说。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大动脉,沿线城镇最为众多、最为繁华,正是戏班子"跑码头"的最佳场所。它促进了古代戏曲的南北交融,提供了戏曲繁荣的物质基础,奠定了大运河沿岸"百花齐放"的戏曲面貌。在大运河文化血脉的滋养下,更产生了中国的国剧——京剧。而江  相似文献   

7.
魏怡勤 《江苏地方志》2022,(4):29-31+43
<正>京杭大运河自元朝开凿贯通以来,历经数百年,其南北漕运、盐运等运输功能不断增强与改善,成为沟通南北经济社会的大动脉。本文以“徽班进京”事件和“十番锣鼓”形成发展为例,论述运河经济对运河沿线城镇的民间戏曲、音乐文化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宋太原在軍事、交通上占有重要地位,與首都東京開封府之間交通聯繫密切,構成了太行山東麓南北及井陘隘道驛路,惜闕完整系統的文獻記録。本文根據零散的史料,予以彙集整理,考證這條驛路詳細歷程,以補史載之闕佚。  相似文献   

9.
这份讲稿是侯仁之先生1950年1月8日关于古代北京城地理背景的演讲整理稿。在演讲中,侯先生结合自己亲身旅行所见,并参考历史文献,从地貌特征、交通区位等因素,论述了存在于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东部沼泽之间的一条古代南北大道,而大道上分布的原始聚落陆续形成了华北平原最早的城镇。北京小平原位于古代大道的最北端,是古代北方交通的枢纽。坐落在小平原上的古代北京城因此获得地理上的优势,发展成为这一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尝试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考察地理环境对淮河以北地区历史发展的影响。作者选取了地理环境构成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作为分析的主要方面,指出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倾斜平原为主的地貌条件,使该区域处在国家经济的过渡带、南北征战的最前沿,并成为国家政策的非重点关注区域和黄泛区。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平原地貌还对该区域交通网络和城镇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便利的交通有助于交通型城镇的发育,交通网络的多变性又影响了城镇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阎璘 《中国钱币》2001,(4):40-40
丝绸之路青海道是我国古代沟通东西方贸易的一条著名古道,秦汉以前习称“羌中道”。汉唐以后随着东西方贸易的不断增大,青海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显赫地位。近年来,在青海道沿线发现了大量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经济往来的珍贵文物和重要遗迹,尤其是2000年在乌兰县又出土了一枚东罗马金币,该币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巴中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米仓道”的必经之处,秦时属巴郡宕渠县,北魏延昌三年(公元514年)始置巴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清化郡,民国二年改为巴中县,1993年改县为市。“米仓道”在唐宋时期非常繁荣,南来北往的客商、官员及人多有驻足巴中。他们不仅在此建造寺庙、开窟造像、装彩题词,给我们留下了精彩的艺术珍品,也给我们研究南北交通关系、化交流以及商业经济等留下了非常丰富而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今天西部重要的化旅游资源,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遍布巴中各地的古代摩崖石刻造像。  相似文献   

13.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的发展,为汉、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对茶马古道采取保护规划工作,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开展茶马古道保护规划工作对于茶马古道及其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归纳开展这项工作具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赊旗镇是在清中叶以后,在汉水上游南襄隘道上兴起的一个商业市镇。但它并不是当地商品经济发展兴起的区域性市镇,而是缘于山陕商人的长程贸易中转而兴起的。虽经历了农民起义的打击,却仍能持续繁荣到清朝末年,终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趋于衰落,民间话语予以了解释。通过考察,我们看到实际并非如此,但由此我们也可发现民间话语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孙浩 《中国钱币》2015,(3):3-6,2,97
<正>清江浦本是河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城区,在明清时期海运及陆路交通发达以前是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的重要枢纽。当时长江以北的繁华城镇,几乎都集中在运河沿线。"市井益稠,两岸居民达数万户",太平天国战乱期间遭波及影响颇巨,清同治十一年(1872)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漕运和南北客运多数改走海路,这个曾因北方运河水量不足,清廷规定自此地以北的运河只允许漕运船只通过,旅客都必须进行"南船北马"改  相似文献   

16.
河南城镇历史地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随着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商品交换的发展,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形成的居民点。河南省是我国古代文化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城镇发生很早。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河南的城镇在数量上、规模上以及规划布局和建筑艺术上,都曾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深入研究河南城镇历史地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城镇发生、发展的条件与特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仅对于正确认识河南城镇地理现状,搞好城镇规划、布局,更好地进行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了解我国古代中原文化的发展与城镇地理面貌的变化,也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7.
贵州驿道文化线路遗产资源丰富,尤其是跨区域的省际干线(包括陆路和水道)在沟通西南地区与中原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迄今,贵州保存着大量的古道、关隘、桥梁、码头、马店、驿站、会馆,以及沿途重要的城镇遗址和由古道而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存在记录了贵州历史上人们的迁移及活动,体现着贵州区域文化的发展历程.是贵州重要的文化线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有旅行者说,318国道西藏段定日到聂拉木沿途,常见“古堡”。这一路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要翻越两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因而这些“古堡”引发了海内外人士的关注。2005年7月,国家邮政局文史中心西藏邮政历史考察组专程赴定日和聂拉木,对两县境内318国道(中尼公路)沿线的古代遗址作了一次全程探寻。考察组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珠峰地区,通过实地勘查和文献印证,甄别出4处清代乾嘉年间建置的塘汛、台站,隘卡和附设的墩台遗迹,它们属于与交通、通信有关的清代前期军事建筑遗址,是西藏邮驿研究的重要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道位于阴山山脉中段,控扼南北交通, 既是古代军事战略要地,同时也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 孔道与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略述其 历史沿革与影响,以期引起各界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开 发、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历史上,大运河集粮食运输、商旅交通、军资调配、水利灌溉等功能于一身,是贯穿南北的大动脉。其沿岸遍布的城镇、码头、仓库、船闸、桥梁、堤坝等各类遗存,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罕见的线性文化带,2014年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1797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