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报的一生,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20年代末,他在号称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确立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以后历尽磨难再未动摇;30年代末,他在“世界红都”莫斯科被卷入肃反扩大化的狂浪,整整被监禁、流放了18年;50年代中期,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到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曾以中国古代社会史和古文字学的学术成就,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他的研究活动,不断吸取日本学者的有益经验;他的研究成果,又给日本学术界广开视野.特别是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郭沫若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小林多喜二率领广大革命作家披荆斩棘,开创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繁荣昌盛的时代,使之成为当时日本文学的主流。小林多喜二不朽的文学业绩,不但表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上,而且也表现在他对革命文学理论的开拓上。小林多喜二牺牲后,论家蜂起,但研究者们多偏重于他的生活与创作方面,而对他  相似文献   

4.
正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绩。陈云同志与浙江有着不解之缘。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在余姚、嘉善等地领导农民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30多次来到浙江工作或休养。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几乎  相似文献   

5.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受到最高领导人点名批判的俞乎伯先生,到了文革年代,算是只“死老虎”了。但是,造反派对他的冲击却并没有放松。他们气势汹汹地冲到他家里,他的大多半藏书惨遭焚毁,残余的藏书及手稿则被没收。在单位里,他被责令每天从事扫地劳动改造。  相似文献   

6.
邹酆先生的名字和他研究的领域辞书学一样,恐怕当今不少人会感到陌生。但在上个世纪 50年代和近年的辞书界却是颇负盛名的。邹酆先生是我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大学恩师。他那时才20余岁,主讲文学概论。他博闻强  相似文献   

7.
就像他突然出现在丝绸之路上一样,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黑喇嘛 和他那正日益壮大的队伍,突然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8.
(一) 现年65岁的潘仁志,是黄陂李集镇河边潘人,他50年代入党,60年代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80年代初,潘仁志带领儿子、女婿等父子兵和一盘红炉走西口,扎根新疆,先后在米泉县和乌鲁木齐市办起了铸造  相似文献   

9.
现在一般人都知道王鸿儒是一位作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学者。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他考取了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文艺学专业,专门从事文学这一行业可以说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迄今二十多年从未间断。而这二十多年刚好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十年,即20世纪80年代,他主要从事文学的批评和研究;后十年,即20世纪90年代,他主要从事文学的创作。他是由文学的研究、评论转向文学的创作的。而他的文学  相似文献   

10.
四、中国史前文化的年代和分期确定考古遗址和遗物的年代,是考古学的关键问题。安特生从发现仰韶遗址起,就一直试图解决仰韶遗存的年代问题。他正确地确立仰韶遗存为中国人的史前文化(见下节),并且还对绝对年代进行了考订。但是由于他的发掘方法上的问题(见下节),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存搅到了一起,因此在年代上造成了不少混乱。龙山文化的发现,尤其是后岗三叠压层的发掘为认识这种混乱提供了依据,后来尹达在《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一文中,把龙山文化的遗物从所谓的仰韶文化中剥离出来,在相当程  相似文献   

11.
邵燕祥 《炎黄春秋》2006,(11):71-74
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回头看,亲历过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直到七八十年代的人,可以叫做“过来人”了。吴象此书,就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写他的前辈和同辈之书。  相似文献   

12.
潘铉 《纵横》2013,(1):39-43
朱德是叱咤风云的统帅,又是宽怀忠厚的长者。他爱才若渴,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员关怀备至。他深刻理解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没有广大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成功。所以,不管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都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延揽科技人才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13.
艾思奇逝世30年了,那时候他才56岁。早在30年代,他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位有名的青年哲学家了。27岁那一年(1937),他从上海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慕其名,经常约他到自己住处谈话,有时也到他住的窑洞看望。毛泽东说过:“艾思奇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好就好在老实忠厚,诚心诚意做学问。”50年代,一股“左”风在中国大地吹起的时候,艾思奇受到多次的打击。直到他去世和“文革”结束以后,还有人用恶语伤害他,不仅在国内的书刊上流传,而且影响到国外的一些著作。我和他相识、相处10多年,对他的为人,对他的学问和品德,是深…  相似文献   

14.
他的新闻事业开始于战火纷飞的年代。60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的诞生、成长和发展。他说:"我的一生都在《人民日报》度过。"  相似文献   

15.
郑有慧 《世纪》2023,(1):74-79
<正>先祖父郑逸梅先生(1895-1992),一生做两件事,一是教书,二是写作。其实他老人家一生中最为有趣的事情是交友。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他备了好多本通讯录,以姓氏笔画为序,用查字典的方式来记录。以至于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父亲又为他老人家编排了一本新的通讯录(不包含60年代之前的朋友),里面登录的新朋友有数百位之多。从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二十年中又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朋友们络绎不绝,或登门拜访,或讨教聊天,题词写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为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他勇于担当,参与粉碎"四人帮",扫除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障碍;他仗义执言,大力推动中共中央恢复邓小平的一切领导职务;他同邓小平等共同重新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社会主义时期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17.
张鹰 《中国西藏》2011,(3):36-39
张鹰,西藏著名画家、摄影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72年进藏,在藏工作40年。他献给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油画集(《四十年雪域情痕》是他对西藏不解的一份情缘。画册按年代分为四个部分,也是他在不同时期对西藏的认识和理解,寓意着西藏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选了张鹰70年代拉萨八廓街的一组图片,艺术地展现了西藏60年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张化70年代是毛泽东晚年指导中国外交不断取得成就的时期。他在复杂激烈的国际斗争中,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超级大国的压力,坚定地捍卫中国的国家独立、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他实行正确的外交政策调整,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  相似文献   

19.
我和李立三在苏联的生活(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三出狱的那一天,我们彻夜未眠,听他诉说狱中遭遇。后来的年代里他又陆陆续续给我和孩子们讲了一些。1993年苏联内务部档案对外开放,我乘在莫斯科探亲之机,和女儿英男一道前去仔细查阅了当年李立三的档案材料,对他被捕审查的经过  相似文献   

20.
晏阳初与民国时期的平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林 《民国档案》1998,(3):81-85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晏阳初无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他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的平民教育运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平民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建设与改造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