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二轮志书的质量总体上不高,无论在篇目框架体例结构上或者在资料的选录和运用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参照公务员待遇的方志机构,必须认清地方志机构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方志学术研究部门,其重心应放在地方志编纂和地方志学术理论研究上。  相似文献   

2.
樊誉 《沧桑》2011,(3):74-74
《志苑笔耕录》是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安徽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欧阳发先生的论文集,文集共收录了31篇方志编纂和研究方面的文章。全书分三辑:第一辑:方志编纂总论。收录了《方志编纂基本要则》《关于志书的总体设计》《衡量当代志书质量的十项标准》《志书断限与收录重点》等多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地方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编纂的连续性。连续编纂地方志使得我国方志文化蔚为大观。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讲话说:“普遍地延续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历史传统,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新方志承继这一优良文化传统,肯定是要持续不断地编纂下去的”。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李铁映同志讲话强调说:“修志事业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不尽竭的光荣事业。志书是中华民族世代奋斗、兴衰荣辱的史诗画卷。伴民族、随历史,代代相济,永不断章。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他还把方志编修事业比喻为“常青树”。  相似文献   

4.
提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方志学会积极主办学术期刊,召开学术会议,举办论坛,组织方志工作者开展方志理论研究,编纂教材讲义及学术专著,取得丰硕成果,为完善志书体例、指导志书编纂、推动法治建设和方志学科建设服务,促进了方志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新方志编纂在继承与创新方面存在一些理论偏差,如特载、专记的滥用,述而不作、生不立传的原则受到挑战与否定等。  相似文献   

5.
书讯     
《中国地方志》2000,(5):51-51
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广东省地方志学会理事长黄勋拔的新作《新编地方志论纲》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将方志编纂的基本知识和本届修志的经验教训结合在一起 ,系统总结了本届修志的经验教训 ,在志书的改革和方志事业的改革、志书体例篇目设计、志书选材、提高志书学术品位、突出志书地方特点等多个方面 ,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意见 ,既有理论色彩 ,更有许多实际操作知识和实例 ,并附有年鉴编纂的基本知识 ,尤其适合地方志续修参考和培训地方志编纂人才使用。该书 2 0万字 ,大 32开本 ,定价 2 0元 (不含邮费 )…  相似文献   

6.
提高地方志可读性是保证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读性强的志书会得到更广泛的接纳和更长久的流传,对充分发挥志书功能、实现志书编纂意义很有帮助。本文试图探索如何在严格遵守地方志体例特性和文风规范的前提下,从六大编纂原则中寻找突破,把握尺度,利用规则而不为规则所限,创造出既不违背方志特质、又能发掘方志特质所含优势的独特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本质属性和特征是关系到写出什么样的志书,是编纂志书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关系到新志书的编纂质量和方志事业的前途。然而,它却是古往今来,在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而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本届修志之初,胡乔木同志曾提出新方志“是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的资料汇集”,这概括了新方志的性质。但后来有许多同志认为有不足之感,主要是在志书的学术品位上。多数人认可新方志“是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的资料著述”这一提法。笔者认为后者的提法较准确。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地方志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众多的著述和信息媒体中是独树一帜的。许多方志学专家和地方志编纂工作者的研究和实践中都认识  相似文献   

8.
《方志百科全书》以“志”为主,志书条目是实现方志百科全书“浓缩修志历史,展示事业成就,普及方志知识,促进传承应用”编辑方针和编纂目标的核心部分,提高志书条目的编写质量,对提高整部方志百科全书的质量,至关重要。志书类条目释文应着力彰显地方志价值,即彰显志书的资料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为此,要精选列入简介条目的志书,精选释文需介绍的内容要点,精心写好基本要素,在各要素中着力彰显地方志价值,并注意维护百科全书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如何突显地方特色,成为衡量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可以看出,区域性是地方志首要特征。方志的区域性决定了它应具有地方特色,地方特色在志书中应占据突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郝玲 《新疆地方志》2005,(4):10-11,18
地方志编纂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宏伟事业。学习研究方志编纂理论与方法是做好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基础。志书体例的制定与完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志书的优劣。因此,续志在大类上的设置要符合志书总体性科学性原则,体现地域特点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首轮部分地方志书缺著述志(又称艺文志),这已成为新编地方志工作的一项缺憾。历代旧志编纂均十分重视艺文志,其内容在志书中占很大比重,而且大多由学者执笔撰成,所以新编地方志著述志不可或缺。著述志编纂最关键是立凡例和设计篇目。编纂著述志应注意取舍,图书分类,著录,按人写还是按书写,如何通过书目反映文明成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是山东私修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种类、数量、体例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具有很高的价值。私修方志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文献,是官修方志重要的参考资料,补充了官修方志之不足,并且纠正官修方志中的错误,它还提供了大量的其他史书所未载的地方史料。但私修方志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时空分布不平衡;体例混乱,内容繁简不一;考证不够精详,多有溢美之词等。  相似文献   

13.
刘赞廷在近代康区方志编修史上有重要贡献。他任职康区期间,依据档案、公牍、文史资料,加之其考察所得,编修出数量颇丰的康区方志,据统计共36种。所修志书可信度较高,体例编排较为合理,多有填补空白之作。这些志书具有一定的学术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各地的新编地方志来看,文化类志书内容记述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工作,然而旧志记述的主体则是各地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基本上不涉及,从而形成新旧两种志书的巨大差异。正因为新志记述的主体是工作,所以就产生了立场、观点、平衡等各种问题,而旧志这些问题的涉及要少得多。正因为旧志记述的是文化的具体产品与文化活动,所以读起来津津有味,充满情趣,而新志则令人乏味,缺乏可读性。到底采取哪种方式好,不能简单而论,新志记述工作是当代人对地方志的一种理解,地方志由地情介绍转为工作记录是地方志内容的重大变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所以记述工作本身并无不可,但只注重工作而忽视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记录甚至完全舍弃不记则是不可取的,应该说两者兼顾较好。  相似文献   

15.
甘肃汉唐之际纂修的方志大多散佚,虽然仅有部分为传世文献引存,但却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近百年国内外有关甘肃汉唐散佚方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存目稽考、佚志辑校、综合研究等方面。遗憾的是,每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存目稽考仅为考订题名、撰者、卷帙存佚及成书年代之作,并非辑佚校释之著述;佚志辑校方面均有失考之处,且有的未进行校勘整理;综合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成果很少。因此,甘肃汉唐方志的整理研究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晚明的东南地区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私修志书,杨德周《玉田识略》是其代表之一。此志刊成于崇祯七年(1634年),而不是崇祯六年(1633年)。至于纂修之因,主要是受万历中叶正史纂修、地方人士积极修志影响。《玉田识略》是研究明代古田县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杨德周治理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收录了作者本人不少诗文作品。《玉田识略》给人的启迪是,私修志书可以不求全,且以文献为主,像这样有个性的志书不嫌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修地方志成果丰硕,蔚为大观。近年来对方志索引的重视,大大增加了方志文献的有效利用。正确认识和理解地方志索引的性质、类型及特点,充分把握地方志索引编制过程及技术要点,在《索引编制规则》的指导下编制出更多、更好、更高质量的方志索引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地方志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是全国所有方志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文章从传统旧志以及新编志书中列举较多的实例,认为方志工作者在推动地方协调持续发展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当代还有不少方志工作者这方面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他们应尽的职责还不是很到位,留下一些不应有的遗憾。  相似文献   

19.
国史研究与新编地方志关系紧密,了解国史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研究取向,对于地方志编纂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眼光向下”、科际整合、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范式,也是提升地方志品质不可或缺的编纂理念。  相似文献   

20.
专业志是古代专志的延续和发展,而古代专志有两种形式:地理专志、其他专志。尽管历史上地理专志发展超过了其他专志,但由于地理专志的编纂周期长于其他专志,以及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细化、现行志书编纂方法、专业志的编纂意义重大等因素影响,专业志的繁荣应是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专业志的编纂也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史志重同不重异,将专业志编成部门志,对专业志重视不够,专业志编纂队伍亟需加强等。专业志的发展是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方志事业进一步拓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