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档案与修志     
高晓梅 《新疆地方志》2003,(2):25-25,28
档案与史志既有明确分工,又有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编史修志的主要资料来源。在编史修志时,通过广征博采,收集资料,又可丰富馆藏档案。档案工作者和史志工作者承担着共同的任务,都要为资政育人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史志工作在为现实服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各行各业的历史资料都汇集在史志部门,这一优势是许多部门无法比拟的。面对丰富的历史资料,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呢?这就是取决于我们史志工作者的作为了。资料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了人的积极性,就能开动脑筋,修撰出高质量的志书,为现实服务。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人为本,必须强化史志工作者队伍的自身建设,本文试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张家康 《百年潮》2014,(3):55-61
正1954和197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来到安徽省繁昌县,拍摄黑白和彩色故事片《渡江侦察记》。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渡江战役发起前,华东野战军第27军先遣渡江大队强渡长江天险,活跃在江南敌占区,并策应大军顺利过江。电影只是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但它毕竟受故事片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完成这一过程的全记录,先遣渡江大队在  相似文献   

4.
基层史志人才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晨 《黑龙江史志》2011,(16):61-64
基层史志工作者是构成我国史志工作队伍的重要力量,基层史志人才培养工作是史志工作队伍人才建设的关键步骤,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加强基层史志工作者的素质提升和业务能力培养,有助于充分发挥史志工作者的人才资源,有助于整体性提升基层史志部门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助于推动我国史志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思想认识上重视对基层史志工...  相似文献   

5.
地方史志资料是一方的科学献,是特定行政区域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科学汇集,具有朴实、严谨、系统、全面、科学的特征,是地情的载体。它的价值在于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服务;也为认识和研究当地情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存史、资政、育人服务。作为史志部门的最基层单位——县史志办工作具有特殊意义,负责本县的党史的研究和资料的收集、县志的出版发行和县情研究等。所以说县级史志部门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市、省乃至国家史料书籍的质量。根据目前状况看,县级史志工作应该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历代中外史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著作 ,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也表述了各种史学思想、观点及治史方法。铁路史志工作者秉承前人的治学精神 ,继承前人的治史方法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周年编撰的《共和国辉煌五十年·铁道事业卷》在史书体裁的灵活运用上和如何使史更具可读性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该卷采用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及纪传体相结合的方法 ,以时系事 ,以新中国铁道发展历程编年为经 ,以铁道大事简记、专题条目、图片资料为纬 ,记录了共和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将渡江战役定性为“一个大规模战略性战役”,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它也是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为中心向以城市为中心转折的标志性战役。但是几十年来,不少文章、图书、报刊在提到渡江战役发起和结束的时间点上依然存在很大争议。目前渡江战役结束时间主要存在三种版本,上海解放的5月27日、崇明岛解放的6月1日或6月2日。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主任武国友所主编的《百万雄师下江南》一书对于战役结束时间并无明  相似文献   

8.
《巴蜀史志》2014,(5):28-31
2010年以来,双流史志工作者主动顺应信息化发展需求,深挖史志工作潜能,注入科技活力,拯救性地开展双流史志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妥善的保护和利用濒危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史志资源数字化.探索数字史志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形成开放的网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双流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志存高远,力学笃行"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为全国史志工作者作出的重要批示,既是希望,又是要求,更是史志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办好史志期刊要遵循和践行的。长期以来,《黑龙江史志》秉承"热爱龙江、探索龙江、宣传龙江、振兴龙江"的理念,切实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在服务全省史志工作、推动史志理论研究和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的一年,《黑龙江史志》应该根据新时代史志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推出全新的版面设计、合理的栏目设置、丰富的史  相似文献   

10.
在编史修志工作中,经常涉及黑龙江地区建置的许多问题。过去由于这方面没有一部比较系统的资料书可供查找,史志工作者对此颇伤脑筋。可喜的是《黑龙江建置述略》的出版,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受到了广大史志工作者的欢迎和肯定。读完此书,感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成都、万州等地区长时段的历史文献记载和现在植物状况来看,唐代这两个地区是应该有荔枝生长的。三种分布类型都应有气候学的指示意义,只是在显现气候指示程度上有差异。所以,成都和万州荔枝的生长分布有一定气候指示意义。区域小气候是受大的气候背景变化影响的,只是由于小区域的自然差异会左右受大气变化影响的程度。所以,长江上游荔枝分布是可以指示气候的。历史气候的研究应树立宏观、长时段的研究视角,重视田野考察,讲求逻辑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研究了近代日本对中国长江上游的踏察调查历程和影响,认为在清末的19世纪后半期,日本对长江上游的了解落后于西方国家,但从清末的20世纪初开始,日本对长江上游的踏察调查呈现后来居上的趋势。本文以山川早水《巴蜀》、东亚同文会《支那省别全志》、《支那开港场志》、上海日本商人协会《中部支那经济调查》、神田正雄《四川省综览》等主要踏察调查著述为研究中心,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前的30年间,日本人对于长江上游的踏察调查不仅远远强于当时的西方列强,也在许多地方比我们自己对长江上游的调查研究更详明深入,值得我们反思。从抗日战争前半个世纪日本对长江上游的调查来看,与抗日战争间日本的长江上游的踏察资料整理一脉相承,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潜在意识的发展脉络。透过近代日本人对长江上游的调查材料我们发现,这些调查绝大多数都是在日本国侵略中国而称雄亚洲背景下进行,了解中国而侵略中国的意识十分明显。透过近代日本对长江上游的调查研究可看出,当时日本比西方列强在对长江上游的影响方面更直接,对社会上层的影响更大,而西方传教士则对长江上游民间社会的影响更深入。从历史研究角度来看,这些踏察调查材料是我们今天研究近代长江上游历史地理和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既是历史研究的史料,又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在传统史学中,地方志多被视作一种史料,用以重建和解释社会历史进程。方志界始终将地方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当下对方志编纂的关怀,对古代方志亦不乏具有社会史意义的批判。在社会文化史的视野下,地方志被视作一种“文本”,揭示其中暗含的权力、观念、目的和意义,成为相关学者的基本研究取向。通过梳理和述评,可以从社会史的角度,提出进一步拓宽地方志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屡屡发现于包括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和四川在内的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为证实发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中国文化史上重要事件的确实存在,从历史文物方面提供了有力地证据。同时,《孔子见老子图》亦为研究儒道思想之关系的发展脉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5.
张修桂先生是中国历史地貌学的开创者和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现代地貌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多源数据,辅以实地考察,深入解读有关环境变迁的历史文献,为历史地貌学创建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与话语体系。他对长江中下游河床地貌演变的研究,自成一体,兼具中国特色,其成果堪称中国历史地貌学的扛鼎之作。有关海河形成、黄河下游变迁、长江中下游湖泊演变及上海成陆的研究在谭其骧先生的基础上,又提出诸多见解。这些研究贯穿古今,促进并深化了我国历史地貌学的发展,是现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有机结合的典范,也是历史地理学科经世致用的具体体现。他还参与我国现存最早最精美汉代地图的复原和研究,为古地图的拼复提供了关键论证,确保了对该图最大限度的正确复原。他关于古地图的研究和应用亦为地图内史与外史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碑刻是回族史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利用北京明代伊斯兰教碑刻,细致梳理了碑文所载官员题名情况,考察了官员群体,特别是回族将领、文官、内廷宦官捐资兴建、修缮清真寺,或为其奏请名号等史实,试图从一个方面揭示回族形成过程中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是山东私修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种类、数量、体例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具有很高的价值。私修方志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文献,是官修方志重要的参考资料,补充了官修方志之不足,并且纠正官修方志中的错误,它还提供了大量的其他史书所未载的地方史料。但私修方志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时空分布不平衡;体例混乱,内容繁简不一;考证不够精详,多有溢美之词等。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原史时代”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石器时代末史前文明断裂至秦帝国建立被正式纳入以中原地区为主体的历史体系之前的这一时期,是长江流域历史或文明进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其特征与西方史学和考古界通行的"原史时代"概念吻合,因而建议将这一时期独立出来作为长江流域史前时代和历史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原史时代",并就长江流域"原史时代"的特征、分期及其对于长江流域自身历史和人类文明进程研究的学术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第二轮省志必须与首轮省志衔接。一是时空范围上的衔接。时限上与前志衔接的起始资料特别是续志上限资料不能缺,地域上过去隶属地域与现行区划有从属关系的资料不应漏,规定地域范围与域外横向联系的资料应准确选用,专业上主体内容要翔实、涵盖面要广,与其他专业横向交叉资料的选用力避重叠。二是体例结构上的衔接。体裁要在继承前志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拓展,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反映记述事项,篇目要保持与前志基本门类的衔接,便于类目调整后的内容衔接。三是记述内容上的衔接。承前简述用于续志起始内容的记述,旨在勾连前志、承接续志,可灵活采用覆盖式、简介式、浓缩式、追溯式、铺垫式、补充式、修正式、考注式等记述手法,加强与前志的有效衔接。四是对前志的补遗考订。补遗既可明补也可暗补,亦可明暗结合,或设置专门板块、或于行文中明确补遗内容、或将补遗内容融入承前简述,考订实质是对前志的纠错,宜采取明暗结合、分散处理办法,慎用“大集中”,以免误导读者、损及前志。  相似文献   

20.
魏宏运 《史学月刊》2007,14(9):103-109
两本同名著作《抗日的第八路军》皆精彩地描述了长征的开端、强渡大渡河之战、长征中的妇女、红军和西安事变等细节情况,反映了红军改称八路军前后的相关史实,展示了延安精神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