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史研究与新编地方志关系紧密,了解国史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研究取向,对于地方志编纂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眼光向下”、科际整合、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范式,也是提升地方志品质不可或缺的编纂理念。  相似文献   

2.
<正>这次国史学术年会,主题选择得非常好,把中国当代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这两个原本关系十分密切、但又缺乏沟通的领域联系起来,必将对两者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目前,我国的地方志编纂和历史研究都处于一个难得的兴旺发达时期,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秋佳节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集聚广州,隆重举行以"中国当代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为主题的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交流国史与地方志研究成果。这体现了国家国史研究部门对广东的关注与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志》2010,(10):F0003-F0003
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地方志协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举办,主题为“中国当代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的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于9月25—26日在广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协会会长朱佳木和中共广东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5.
我这次到黑龙江,主要是来开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的论文评审会。这个会跟地方志工作有一定关系,因为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当代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为什么要定这个主题呢?就是为了加强当代史与地方志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新编地方志首轮修志的下限,  相似文献   

6.
<正>我这次到黑龙江,主要是来开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的论文评审会。这个会跟地方志工作有一定关系,因为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当代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为什么要定这个主题呢?就是为了加强当代史与地方志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新编地方志  相似文献   

7.
<正>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地方志协会和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拟于2010年9月在广州召开,主题为"中国当代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特在全国范围征文,欢迎国史、党史、地方志等各界学者积极应征。凡有意参加研讨会的同志,请先于2010年3月15目前将征文回执寄给我们,然后于2010年6月30日前将论文寄来(以寄发地的邮戳为准)。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志》2010,(11):25-25
为进一步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闽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要求,拓宽地方志服务社会的领域,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启动与台湾有关方面合作编纂《妈祖文化志》工作。2009年12月29日,罗健主任与台湾妈祖联谊会会长郑铭坤签署了“关于共同编纂《妈祖文化志》协议”。  相似文献   

9.
《福建史志》2010,(2):10-10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闽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要求.拓宽地方志服务社会的领域。省方志委启动与台湾有关方面合作编纂《妈祖文化志》项目。2009年12月,省方志委主任、省地方志学会会长罗健与台湾妈祖联谊会会长郑铭坤签署了“关于共同编纂《妈祖文化志》协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前,中国和西方有各自的史学传统。中国的史学以前后相沿的历代正史为代表,形成了一种具有连续性而且内容广泛全面的纪传体全史范式,这种范式不仅体现在断代的国史编纂中,而且还扩散到地方史的编纂领域,以这种范式编纂的地方史被冠以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名称——地方志。  相似文献   

11.
12.
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峻 《华夏考古》2003,11(2):105-112
为了解释文化因素的发展过程,本文首先回顾了19世纪以来文化演变和文化传播的研究历史,然后概括了贸易、迁徙和文化扩散作为文化传播的三种方式,并对其作了具体分析。而且对文化变迁的动力,作者也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文物古迹是过去文化的载体,文化既是不同人们共同体在特定时空中适应环境与社会的结晶,也是人类曾经的生存可能性的记录,因此,文化遗产是发展的智慧资源而非包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文物与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拓展和提高的过程,经历了由古玩、文物到全民性的文化遗产自觉的演变。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文化及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开的选择,也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古今中外文化大会面时代人类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前提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赵旭东 《民俗研究》2006,17(1):5-39
任何一门学科都喜欢把自己这门学科的历史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西方的人类学当然也不例外。甚至有人乐于将其根源追溯到古希腊的时代,以为那个时代就有了人类学思想的萌芽。不过人类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并有了它自己专门的名字,却是在十九世纪后半个世纪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人类学所研究的问题既广  相似文献   

15.
This forum discusses linkages between cultural geography and allied ‘cultural’ disciplines. A symposium on this topic – held at the 2005 conference of the Institute of Australian Geographers in Armidale – was triggered by the targeted inclusion of geography in a cross‐disciplinary network funded by the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lthough non‐geographers in the network have articulated strong interest in and an enthusiasm for geography, their knowledge of, and everyday participation in its disciplinary travails have been limited. Given this, the papers in the forum review geography's long and dynamic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place and culture, and raise a set of key issues for geographers to consider: how we might interact with other disciplinary debates about the ‘cultural’, retain distinctiveness as the home of intellectual inquiry around issues of space and place, and leverage opportunities to forge more permanent connections to geographers working not in our traditional institutional settings, but in a range of research centres, schools and disciplinary homes.  相似文献   

16.
17.
One way to recast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explanation in historical inquiry is to distinguish two conceptualizations involving culture: (1) cultural meanings as contents of signification (however theorized) that inform meaningful courses of action in historically unfolding circumstances; and (2) cultural structures as institutionalized patterns of social life that may be elaborated in more than one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This distinction helps to suggest how explanation can operate in accounting for cultural processes of meaning-formation, as well as in other ways that transcend specific meanings, yet are nonetheless cultural. Examples of historical explanation involving each construct are offered, and their potential examined.  相似文献   

18.
19.
《Textile history》2012,43(2):218-224
  相似文献   

20.
行者     
伫立普陀山,人们常会被一些充满灵性的故事牵绕、吸引……1200年前日本僧人惠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圣像回国,在普陀山海面遇阻无法航行,"观音不肯去"——于是这个动人的解释就在这片海面播扬……这位风尘仆仆的求法者,就此虔诚地把他的信仰安置在这碧海情天之间。由惠锷我们想到了晋朝的求法者——汉族僧人法显。他去印度取经时已经65岁,在"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茫茫沙漠间,迈着人类最勇敢的脚步。那悲壮的跋涉常常以白骨为路标。这位白发学者生命的强度,超越了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