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属“花脸”行当的演员,都很注意包公形象的塑造,著名黄梅戏艺人李世寿(1892—1939)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当年黄梅采茶戏舞台上著名的“活包公”,早年项雅颂“铺堂”不久,曾有幸跟他同台唱过二路小生,对其扮演的包公戏记忆犹新。本文根据著名黄梅戏艺人项雅领、余海先、熊利华、桂三元等人的座谈,以及在李世寿家乡调查的材料整理而成。李世寿家住南来岳武穆的四子岳震、五子岳霆避难的“五郎关”(今黄梅县大河镇杨梅岭)附近,从小就喜欢岳飞的故事和岳家兄弟的轶闻、传说,及长学成了岳家拳,是晚清至民国初期黄海采茶戏艺人中唯一…  相似文献   

2.
一、安庆黄梅戏的由来安徽省艺校黄梅戏科教师、黄梅戏名老艺人丁永泉,1960年9月17日对我说:解放前黄梅戏在安庆府6县都叫黄梅调,因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最早安徽艺人唱黄梅戏,其唱腔道白,都用湖北黄梅的原腔、土语,有些唱词因用黄梅话安徽人听不懂,就改为普通话演出。我在《养麦记》、《告经承》、《私情记》等戏中就是用普通话和黄梅话演唱的。大约到了光绪年间(作者注:可能还要早些),黄梅戏传到石牌之后,怀宁、望江、桐城唱黄梅戏的人多了,在道白上就改为怀宁话。黄梅戏大部分剧目,包括一套常演剧目,如《张朝宗告情》、…  相似文献   

3.
黄梅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及鄂、赣、皖的采茶戏、三角戏、花鼓戏艺人习称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40年来,我经过向知名老艺人请教,长期、广泛地深入黄梅县及邻县各地进行挖掘、搜集,共获历代艺人演出的脚本230余本、出。其中正本戏103本,小戏、折子戏、串戏127出。黄海采茶戏传统剧目,主要是反映后生与小姐、农民与农民、小商贩与农村妇女等之间的爱情为主的民间生活故事。正本戏中也有10余本反映清官为民伸冤、除暴安良的故事,但没有历史、武打题材的剧目。少量开打的剧目,如《铁笼山》、《刘子英打虎》、《白扇记》、《乌金记…  相似文献   

4.
黄梅采茶戏形成年代的几种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县老艺人对黄梅采茶戏形成的年代,有3种说法:一是起源于唐代,根据有2点:1.黄梅艺人拜师铺堂(办拜师酒叫铺堂)时,要用红纸写上“唐王敕封铁板桥风火院田郭窦老郎之神位”,两边写“清盲童子,鼓板郎君”的对联。有人说:“田、郭、窦是采茶戏小生、小旦、小丑的祖师爷。是他们第一次将采茶戏搬上地台演出。2黄梅采茶戏后台班规:“丑角不发笔,旦角不上妆”,是因丑角的祖师爷是后唐庄宗李存因所致。但以上2点说黄梅采茶戏起源于唐代是不力的。艺人拜师供田、郭、自为老郎,如铁匠崇拜李老君,木匠尊鲁班,酒人敬牵杜康一样,说…  相似文献   

5.
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后,乘“洛阳”舰溯江而上去武汉视察途中路过安庆,中共安庆地、市委负责同志向他汇报工作时,专门讲了1952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表演大会上,著名演员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生活小戏《打猪草》《、补背褡》等深受好评,轰动了上海,一炮打响了黄梅戏。毛主席听了连连点头赞许,并希望安庆地、市委同志关心黄梅戏这一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同时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把黄梅戏搞好,向全国发展,争取晋京演出。毛主席对黄梅戏的关心,极大地促进了黄梅戏的发展,安庆市成立了黄梅戏一团、二…  相似文献   

6.
六、黄梅戏舞台艺术的初步积累黄梅戏在安庆地区广泛流行,形成为“怀腔”,距离它最初出现两小戏或三小戏阶段,有百来年的历史。在这一百来年中,黄梅戏的舞台艺术有了初步积累。剧目方面,已经产生了“大戏36本,小戏72折”的说法。当然黄梅戏的剧目不可能固定在不变的数字上,但在艺人中还—直流传着这个习惯的说法。从我们对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搜集、挖掘情况看来,早期在黄梅戏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是接近这个数字的。  相似文献   

7.
一“黄梅戏的前身,是流行在鄂东黄梅县的采茶调。”“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条调。”(摘自1953年《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一集《安徽省剧种分布说明》陆供非《关于黄梅戏》)“是许多年以前,湖北的黄梅县常闹水灾,难民扶老携幼,流离失所,无法生活,部分灾民,乃以云板、小锣或渔鼓、简板为节拍,沿家卖唱,换些谷物。这种曲调渐渐形成了戏曲,在安徽生报并得到发展,因为来自湖北黄梅,故称为‘黄梅调’,又称为‘化谷调’…··导年也有人称黄梅戏叫‘湖北花鼓’。”(摘自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王兆乾《黄梅戏音乐》)“黄梅调…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每年都有汉剧戏班到黄梅县演出。县城来了班子多半是在大门河搭台唱戏。孔垄、小池的汉剧戏班也去,群众叫大戏。清末至民国年间,孔垄、下新、城关及严家闸等地,有店员、渔民、商人自愿组织的业余汉剧班子,逢年过节亦在当地演出。全县也有少数专业汉剧艺人,在外面搭班或应业余汉剧班子的邀请帮台。我们知道的如清末到民国年间孔垄附近德化村的周三喜,就是有名的汉剧武小生,善演三国戏中的周瑜、赵云、吕布等角色,他的“架子”和“把子功”都很精彩、高超。师傅和我们这一代,为了黄梅采茶戏生存下去,每当清朝、民国政府禁…  相似文献   

9.
黄梅戏,从明代万历年间萌芽起,到解放后的50年代止,在300多年中,它大约有20多个名称。这些名称既体现了它的历史沿革,又反映了它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现简介如下:一、以地名或行政区简称命名的有:黄梅采茶戏、黄梅戏、黄梅调、黄梅腔、下河调、北河调、怀腔、皖剧、弥胶等。1.黄梅采茶戏。据1959年出版的《黄梅采茶戏唱腔集》中馨洁的《黄海采茶戏简介》:“黄海采茶戏……是我省优秀地方剧种之一。”之所以叫黄梅采茶戏,是因它起源于黄梅县紫云、城坪等山区的采茶歌,经过与黄梅的道情、连厢、旱龙船、弹词等说唱文学结合而逐步形…  相似文献   

10.
一、广济、黄梅一个调广济县民政局退休干部、原县文化馆文艺编辑陈必生,在他主编的《广济县文化志》油印稿中有这么一章:“在清末至民国初期,大金、四望、阳城等地区均有临时采茶戏班,在逢年过节期间就地自唱自乐。到了民国29年(193年)四望地区采茶戏艺人刘方生、邹金炎等人先后组成各有10多人的采茶戏班,每年在春节期间和插秧、割谷‘上岸’后到全县各地演出。其演出报酬,按天计算,一天为一本戏,戏价为银币20元左右,由筹备演戏的村庄按户摊派。”根据采茶戏艺人代代相传,采茶戏是采茶山歌和民间田间山歌逐步演变而成的。我县…  相似文献   

11.
黄梅戏的传统艺术积累极为丰富,在表演艺术上角色分行,也较有特色。前辈艺人根据所演的不同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了黄梅戏的行当。黄梅戏的行当,是由一行(小旦)唱“独角色”,到增加了小丑的“两小戏”,而“三小”戏的产生,又增加了小生。随着正本戏的出现,行当分工就较为细致和规范了,虽然不象汉剧分一末到十杂,京剧生、旦、净、末、丑那么严格,但它根据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演出需要分为“上四角”和“下四角”。上下角是从剧中人的年龄来划分的,35岁以上的人物(不包括正旦),由“上四角”来扮演,35岁…  相似文献   

12.
黄梅采茶戏的特点之一,是载歌载舞,特别是其中的百余出小戏,大部分是歌舞并重,它在萌芽、发展阶段,就吸收了民间舞蹈不少的营养,可以说民间歌舞是孕育黄梅戏的土壤和摇篮。故在传统的戏时节日,当农民们表演民间舞蹈时,采茶戏艺人也能配合表演,而农民们逃水荒到鄂赣皖毗邻地区时,表演戏中的片断歌舞,作为逃荒谋生的手段,也传播了采茶戏。与采茶戏有历史瓜葛的舞蹈,有龙舞、狮舞、采莲船、高跷、跑竹马、蚌壳精、打连厢、台阁、悬条(又名天故事)、推车等。上述民间舞蹈在《夫妻观灯》、《张先生讨学钱》、《闺女自叹》、《懒烧…  相似文献   

13.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除有众多手抄本在民间流传外,尚有许多民间说唱艺人以口头说唱的方式加以流传。以说唱《格萨尔》著称或以说唱《格萨尔》为职业的民间说唱艺人,藏语称其为“仲肯”。“仲”,是指富有幻想、传奇色彩的故事;“肯”,是指说唱这种故事的人或专门家。有的地方也将“仲肯”称为“仲巴”。“巴”,亦即人或者的意思。被人公认为“仲肯”的民间说唱艺人,对于《格萨尔》史诗,有的能唱三四十部,以中等篇幅计,多达三四十万诗行;少的也能唱几部或若干唱段,一般也在几千至几万诗行。艺人们何以能唱如此浩瀚的篇幅呢?艺人们通常的回答是:“‘神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2012,(6):12-12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相似文献   

15.
陈家林 《江淮文史》2002,(3):167-169
关于坤记书局,已有三次献记载。最早是章安庆先生的《坤记书局与黄梅戏》(发表在1989年第四期《黄梅戏艺术》上);次之是《安庆化志》第243页“坤记书局”;再次是陈绍颐先生编的《安庆历史名人》(第415页“李炳坤”)。  相似文献   

16.
归姓胡国史中,有不少值得辨析的问题。《史记·楚世家》载:“(楚昭王)二十年,楚灭顿,灭胡。”《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故胡城在豫州郾城县界。”《史记》集解引杜预曰:“汝阴县西北有胡城。”两说迥异。近来,考古学界又提出新的看法,多谓今陕西境内有胡国。而且,对于楚灭之胡的姓氏,也是各说不一,《姓觿》“胡”下引《郡国志》说:“胡国姬姓,灭于楚。”  相似文献   

17.
“三胡”之名,最早见于《史记·赵世家》,“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按照《史记·赵世家》索隐的说法,“三胡”指的是林胡、东胡与楼烦。  相似文献   

18.
《湖南文史》2009,(7):35-35
人们常把不负责任地乱说一气,或没有根据,没有道理地瞎说称为胡说八道,比喻不可信。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胡”是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一词始于东晋之后,这时候,居住在西北的主要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胡人说话中原人听不懂,因此,中原人把他们的话叫“胡说”。  相似文献   

19.
汉张掖郡昭武、骊轩二县,因其名称分别与昭武九姓胡和古罗马国(骊轩)之名相同,而备受丝绸之路和西北史地研究者的关注。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经多次实地考察,拟对二县城址作一新的考证,以就教于学界。一、昭武县昭武县城位置,汉代史籍无载。《后汉书》卷47《梁懂传》记,安帝永初二年(108年)懂率军击羌,“大破之,乘胜追至昭武”。唐章怀太子注:昭武,“县名,属张掖郡,故城在今甘州张掖县西北也”。唐甘州张掖县城即今甘肃省张掖市城,则汉昭武城当位今张掖市城西北。《晋书·地理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刊登了戈春元同志的《博野军考—〈通鉴·胡注〉纠缪之一》,读后感到多有商榷之处.戈文说:“博野军,《通鉴·胡注》曰:‘即穆宗长庆二年,李寰帅以归京师之兵也.’查阅诸书,胡三省之注有误,而《通鉴胡注举正》、《通鉴注辩证》、《通鉴注商》等均未加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