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州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由于远离中原,到宋代还是未开发的蛮荒之地,亦是文化荒地。但雷州却在1994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与宋代大量名贤的到来有着莫大的关系。在这些被贬雷州、或途经雷州去往更遥远的海南的名贤中,不乏青史留名的贤臣、更多文章千古的词人。他们的抱负和才干在中原被忽视,在岭南却得以施展,雷州因此大大受益,竟稳稳坐上岭南大邑、文化中心的宝座。  相似文献   

2.
雷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称“天南重地,海北名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雷州文化”——雷州石狗崇拜习俗就是其中一份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雷州的历史长河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遂溪的鲤鱼墩,雷州的英楼岭、博抱山、覃态岭、兰园岭、英典北、石头堰、流沙寮岭,徐闻的华丰岭等西海岸山冈文化遗址,是雷州先民的发祥地。雷州先民在长期与自然界作斗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璀璨的雷州文化。雷州民俗石狗文化是雷州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一部份,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民俗精华。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11日至12日,“雷祖文化暨陈填、陈昌齐、陈乔森文化研讨会”在雷州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雷州悠久的历史中深入挖掘半岛文化内涵和雷州文化特质,对雷州文化建设提出不少切合实际的新见解。为了从一个侧面反映其成果,我们特遴选出本次研讨会的部分文章组成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南粤大地为闭塞荒凉之地,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艰苦。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岭南地区便成了历朝历代被贬官员的流放安置之地。这些被贬官员来此任职生活期间,带来了内地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经营技术,对当地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更有甚者,有被贬官员,以其名望和才学在当地直接或间接地实施了许多便民和利民的举措,留下了千古美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雷州文化是对雷州半岛文化的简称,[1]它是在雷州半岛及其临近地区形成,以雷文化为主体的一种区域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分支。近年来,雷州文化在学界和政府层面受到了高度重视,并与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一道,被列为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但鉴于学界对雷州文化的某些核心方面仍认识未清,表述较乱,因此有必要对其作出进一步的类型学划分,厘清其发展脉络,以利于知识界及文化和产业界正确地认识、利用雷州文化。一、方言、民系、族群与雷州半岛的文化构成分析雷州半岛的文化构成,可以有多种视角与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11日至12日,"雷祖文化暨陈瑸、陈昌齐、陈乔森文化研讨会"在雷州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雷州悠久的历史中深入挖掘半岛文化内涵和雷州文化特质,对雷州文化建设提出不少切合实际的新见解。为了从一个侧面反映其成果,我们特遴选出本次研讨会的部分文章组成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德清是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广泛的著名高僧,被誉为明代佛教四大家之一。他于明万历年间遣戍雷州,过了十多年的充军生涯。期间,他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雷州、韶关、广州三地。对他在韶关和广州的活动,不少著述都有言及,尤其是“中兴曹溪”的事迹,更是广为记述,而对他在雷州的活动,却很少涉及。覃召文《岭南禅文化》一书,专章介绍岭南禅文化人物为德清立目,并粗线条勾勒德清在岭南活动  相似文献   

9.
志书是一方的百科全书 ,也是了解某一时期社会文化的窗口。据清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所称 ,明代及明以前的雷州府志均佚。然今见有日本尊经阁影印本明万历《雷州府志》版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文考述该志版本的可贵、编纂始末、编纂者的修志主张、该志篇目特色及收载资料的存史价值。以期有裨于对雷州传统文化的了解。一、版本之可贵地方志乘之编纂 ,在古代为一地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亦为一地教化之主要体现。雷州府志之修纂究竟始于何时?据清道光阮元主纂的《广东通志·艺文略》所列 ,清…  相似文献   

10.
岭南书法在明代有了质的飞跃,传世的法书作品骤增,书法名家辈出,尤其是名贤陈献章及其门人在岭南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公明先生说:“书道趋势,亦与绘画大致相同,由明中叶而复起称盛。其光照人间者,非翰墨而已,尤以学问诗情或忠肝义胆而令其作品更受后人珍重。”①这一时期岭南书法有一重要特征,即书家是具有深厚学识、文化修养的名贤,他们的书名甚至被学名所掩;另外,书法水平有较大提高,以理学名于世的陈献章的书法艺术亦可与中原抗衡。从这时开始,岭南书法走向大盛。陈献章门人湛若水继承其师衣钵,在理学、书法艺术方面又推进一步。本…  相似文献   

11.
新近出版的《雷州文化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同年10月第二次印刷),是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关于雷州文化整体建构的"一部厚重、扎实的开创性力作"(岑桑语)。[1]当笔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仔细拜读《岭南文库》副主编(执行)陈海烈惠赠的《雷州文化概论》和《岭南文化版图新视野<雷州文化概论>评论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一版)这"一著""一评"的两部力作之后,的确为作品的视野宽阔、资料丰富、理论创新、亮点纷呈和评者客观  相似文献   

12.
雷歌又称雷州歌,是雷州民谚、歌谣、田头歌、笔试赛歌、姑娘歌、雷剧等的总称.是融汇汉闽文化、土著文化、外来文化的一种地方民歌。雷歌形成于唐代。自宋初起已流传于雷州半岛各县、区和乡村。雷歌研究专家何希春先生说“雷歌是记载雷州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斗争史,雷歌的题材及思想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方式、生产劳动、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人情、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时事政治等等”,雷歌歌词内容广泛,其中有很多涉及雷州妇女的材料,较少受学界关注,相关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13.
浅谈“雷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文学史记载:“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反映原始人类劳动生活的朴素歌谣……是中国文学的开端,是我国文学史辉煌灿烂的第一页。”“从原始社会起,歌谣就一直伴随和记载着历史。”雷州人的祖先从原始社会起就有自己的歌谣。今日雷州人的祖籍是唐宋时期起就陆续从福建省闽南地区迁来雷州,自然也带来闽南民歌。闽南民歌传入雷州半岛后,在与土著少数民族文化及周邻文化、外来文化的长期交流中,互相渗透,逐步形成了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独特雷州民歌。  相似文献   

14.
<正>雷剧是在雷州话演唱雷州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流行于雷州半岛,湛江郊区及遂溪、廉江、电白等地。明末清初已有以对唱雷州歌和演唱劝世歌为业的姑娘歌班,其后出现按脚色演唱故事的歌班仔,于清末民初移植粤剧剧目,仿其锣鼓、服饰、道具演出,民间称之为高台班(或雷州大班歌)。  相似文献   

15.
下雷州建置年代质疑李家发今大新县西北部下雷一带地方,宋代为下雷州地。其建置沿革与宋代中越之间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准确地记载下雷州的建置沿革,对于研究古代中越关系,考证此段边界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边疆民族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  相似文献   

16.
"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这三绝,一年止则一遍。惟有钱塘江潮,一日两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之《乐小舍生觅偶》篇的一番引语,引出了关于"雷州换鼓"的考辨。笔者只想从渊源悠久的雷州鼓文化的内生变量的宏观把握上,以及因其流衍递嬗过程中对"雷州换鼓"的影响做微观的解读。一孔之见,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自唐宋时期以来,赣南因地处偏僻,为瘴疠之地,自然环境恶劣,而成为了朝廷贬谪士人的容身之所。被贬之后,士人们以其学识人品和为官之道,影响了赣南的文化发展,同时,赣南也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了贬谪的士人们。  相似文献   

18.
张兴宇 《民俗研究》2020,(3):149-156
进入新时期以来,发源于我国东南沿海乡村地区的新乡贤现象日渐活跃,关注、梳理地方社会的乡贤文化传统也开始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与古乡贤相比,当代新乡贤群体在组织方式与文化逻辑层面皆呈现出明显的礼俗化特征。从具体运行机制看,新乡贤的礼俗化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的双重认定、日常组织活动的人情"在场"及道德伦理的价值约束等方面。礼俗化现象的背后,还隐含着新乡贤介入乡村生活的两种文化逻辑,即礼俗一体与礼俗分立,而这也可能是新乡贤未来充分融入现代乡村社会的内在核心意涵。  相似文献   

19.
曹巧 《广东史志》2001,(1):20-26
本文所指的雷州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徐闻、雷州、遂溪三县及湛江市区、市郊等所辖之地。该地区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年九旱、地瘦人穷”的流放地,同时又是台风的多发地,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优势,合理开发,成为加快该地区建设的关  相似文献   

20.
对于雷州得名的原由.一直以来总是有人好作这样诠释:雷州因多雷而得名。不久前雷州市一位作者也在文章中宣称:“雷州是仅次爪哇的世界第二大雷区”,象是为雷州作注。百度网《炎夏雷暴》词条亦云:“即使冬季,这一带(海南岛、雷州半岛)也能听到阵阵雷声,雷州因此而得名”。其实这些说法是缺乏依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