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中世禅僧的日记揭示了五山禅僧日常阅读和修养形成的细部,可以作为展示汉籍接受的新材料。义堂周信的日记《空华日用工夫略集》展示出五山禅僧接触汉籍的多种途径。但禅僧的宗教身份限制五山诗僧对不同种类汉籍的态度,由此形成以内典为主、外典为辅的阅读结构。而五山禅僧面对禅林内部的开讲对谈往往重在讲解戒律清规,严拒外典;面对武士贵族则以儒典为主,扮演着教化武士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2.
《虞初新志》是清初文体风格颇为独特的一部文言小说作品集,在诸多传至日本的汉文典籍之中,作为一部短篇笔记小说的结集,迅速引起了日本学界的关注,不但屡经刊刻,且仿作甚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文以《虞初新志》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为着眼点,旨在梳理其传至日本之后的一系列传播轨迹,把握以《虞初新志》为例的汉籍在域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国风 《文献》2002,(4):101-105
有关《太平广记》的成书过程,学界并无太大的分歧.但是,对于《太平广记》在两宋的流传情况,尚缺乏系统的梳理.笔者有憾于此,综合现有成果,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试作说明,以飨于此有兴趣的学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4.
张燧系晚明湘潭人士,曾著有《千百年眼》《经世挈要》《未见编》等书,尤其《千百年眼》一书,万历四十二年刊印后,备受世人关注。明末清初,此书传之日本,影响很大,不仅有日本刻本,而且有许多日本学者对其进行征引、研究。通过梳理《千百年眼》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接受情况,有助于学界了解《千百年眼》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浒故事在南宋时已经流传,《水浒传》中不少人物和故事大都是以《宣和遗事》为蓝本。《水浒传》成书大约在十四世纪,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金圣叹截取前七十回(金将第一回改为楔子,其实是七十一回)本的《水浒传》,流行最广,至今已三百多年。从水浒话本之勃兴,到水浒戏剧和小说之盛演及流传,已历七个世纪。金圣叹腰斩《水浒》,是《水浒传》出版史上最大的一桩公案,至今有毁有誉。所谓腰斩,是指他伪称得到古本,其实是把百回本中招安以后的二十多回拦腰砍去,又加以修改评点,即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鲁迅…  相似文献   

6.
冯立昇 《文献》2005,48(2):57-64
<算学启蒙>是元代著名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著作,它在中国最初刊行于1299年,再版于明代初年.明代前期该书在国内已经失传,直到1830年代末中国数学家才获得它的朝鲜刊本并在中国复刻,使其在中国再度流行开来.这部著作对中国明清数学的发展没有产生大的作用,但它在同时期朝鲜和日本却相当流行,有极大的影响.本文拟对<算学启蒙>在朝鲜的流播情况作一考述,并对其在朝鲜算学发展中的作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日本中世遗迹出土的中国钱币述略周爱萍译一、九州、中国、近畿地区冲绳县那霸市外城岳贝冢出土的明刀钱及长崎县下郡丰玉村遗迹、福冈县糸岛郡志摩町御床松原遗迹等出土的货泉,大阪府和泉市黄金冢古坟出土的五铢钱,为从大陆(中国)流入日本的最早的钱币。这些钱币一般...  相似文献   

8.
扬雄《法言》的版本与流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言》是扬雄在晚年拟《论语》而作的一部语录体散作,是我国汉代的重要典籍之一,在我国哲学史、思想史、学批评史、美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在历史上形成了两大版本系统,一为十三卷本,一为十卷本。本分别简述了它们的特点,并对它们之间的优劣有所比较。通过唐宋类书、古书旧注对《法言》的征引,考察了《法言》在宋代以前的流传情况,发现其旧本与今本之间差异甚微。  相似文献   

9.
始于日本中世末期的“兵农分离”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阶层演变。然而“兵农分离”并非是靠丰臣秀吉的一纸命令所完成的。在战国初期,“兵”与“农”就由于其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开始分离。政治上,大名成长及农民斗争的加剧导致了武士与农民的分化;经济上,由于农业新技术使用、生产力提高使得庄园制解体,从而导致在地中小领主丧失独立性,成为大名家臣;军事上,枪的传入改变了日本战争模式,足轻武士被大量使用,步兵集团战、规模战为职业军人的产生提出要求,武士从而脱离生产。因此“兵”与“农”分离持续了战国时代的一个世纪左右,最终丰臣秀吉及德川家康政权分别用命令与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近世武士才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10.
森鸥外的《混沌》与庄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森鸥外(1862-1922)是近代日本的代表作家之一。关于森鸥外与庄子,生松敬三氏和冈崎义惠氏曾阐述过这个问题的研究在鸥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但是至今尚未有人从正面对这个问题作出考论。本稿拟以鸥外于1909年春48岁时所作的题为《混沌》的讲演为中心,考察鸥外对《庄子》的理解和接受。 鸥外幼少时期曾从儒者学习《论语》、《孟子》,8岁至10岁期间曾就学于津和野藩的藩校养老馆,接受四书五经、左国史汉的素读教育。这样,鸥外先从儒家经典人门,培养了习读中国古典、中国文学的素养和能力,为日后翻阅《老子》、《庄…  相似文献   

11.
米兰佛寺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立 《考古与文物》2003,3(3):47-55
一、发掘、调查与研究回顾 1906年,斯坦因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的偏远小镇——米兰发掘了几座佛教寺院,发现早期佛教壁画和文书,著名的如“有翼天使”等佛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佛教典籍、历史文献、碑石、方志等相关资料,在孙昌武先生《唐长安佛寺考》一文的基础上,新增补唐长安及其近郊佛寺28所,并对某些佛寺的建置沿革问题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13.
14.
15.
はじめに 奈良时代かろ平安初期の著述活動の成果の一つに、中国かろ将来された仏典に对する注释書类が挙ばろれる.本稿では、その中から、兴福寺僧善珠の撰述になる『成唯议论述记序釈』(以下、『序釈』)を取り上げ、当时の奈良寺院における言语·著述活動を支うた汉籍のぁり方の一端を明ろかにしていく.  相似文献   

16.
荣新江 《敦煌学辑刊》2008,1(1):163-166
1998年12月,郝春文教授曾出版<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一书,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试论晚唐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文书中保存下来了许多关于寺院财产管理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反映出晚唐五代宋初敦煌寺院在财产管理中的公开与透明、寺院财务管理人员任职的进步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对了解当时敦煌寺院财产的管理状况及敦煌寺院经济大有裨益,同时还在进一步了解我国唐宋时期各地寺院经济的管理及对今日的财务活动提供借鉴作用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关于晚唐五代敦煌佛教寺院的纳赠的研究,对纳赠对象、数量、等级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唐长安佛寺考》是研究唐长安佛教寺院的一篇力作,该文考定唐长安城及其近郊佛教寺院共有200多所,此论在学界颇有影响。然而,该文所列唐长安佛寺中,重复、错讹现象较多。本文利用佛教典籍和历史文献等相关史料,辨析订正其舛误20余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