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正>宾县地域历史悠久,夏周时期为肃慎故地,此后历朝均有归属。1880年,清廷设治宾州厅(厅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行政设置),厅城设在宾州,宾县地域属于宾州厅之组成部分。1892年升为宾州直隶厅,1909年改称宾州府,1913年撤销府制,府属部分地域始称宾县。自宾州厅设治后,升为宾州府,再后降为宾县以来至今,历经清代、民国、东北沦陷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历史阶段。这四个历史阶段均撰修  相似文献   

2.
<正>宾县于1913年清置宾州府撤府、局部区域获县之称谓,而宾州府乃由宾州厅衍生。自1880年(清·光绪六年),清廷准批在苇子沟设置宾州厅乃至前朔至今,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一直未曾停息过对病魔的驱逐。本人对宾县设置及前朔宾州厅(府)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期内的卫生医疗诸事进行了一番考朔,现整理成文,以食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宾州在唐代属渤海郡的高州,在清代中晚期名苇子沟。1880年(清光绪六年)设治勒建宾州厅,1909年升厅为宾州府,1913年(民国二年)改宾州府为宾县,宾州乃宾县地方首府所在地,是一座具有近130年历史的古老市镇,其白酒酿制可谓一脉相承,酒香飘溢四方。  相似文献   

4.
<正>清置宾州府(原为宾州厅)衙署旧址,位于宾州城中心繁华地带,经过一百三十余年岁月风尘,现仅剩五间硬山青瓦房,成为古城宾州的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为满足人们对宾州府衙的探寻心里要求,特撰此文。衙署在清朝的设置,以冲、繁、疲、难四字为标准,"冲"为地域广阔,处于交通要冲。"繁"为政务繁杂。"疲"为赋税通欠,地方管理不善者。"难"为民刁  相似文献   

5.
<正>《宾州府政书》是清置宾州府知府李澍恩于1909年(宣统元年)着手编纂的,1910年2月,李澍恩调吉林府任知府,8月份辑纂完毕,全书一卷本,约45万字,由《甲编写真汇图》、《乙编公牍辑要》、《丙编风土调查》、《丁编统计报表》四部分构成,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全国。是一部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重要文献。历史的推移,几经沧桑。该书在宾县内外民间早已失传。为继承文化遗产,发挥旧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宾县地方志办公室于1984年重新校堪翻印了《宾州府政书》。伴随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笔者在编写《宾县年鉴》过程中,再次翻阅李澍恩1909年编写、1910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宾州府政书》,体会到《宾州府政书》体例采用、篇目设置和编写内容的时代特点,以及较为进步的革新思想,对于今天编写年鉴和志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宾县在1911年春设立宾州府中学堂,此乃宾县第一中学校的前身;1913年撤宾州府改称宾县。宾县即将迎来"两个百年":宾县第一中学建校百年和宾县设县百年。为了积极配合开展好2011年举办的百年校庆活动和2013年百年县庆活动,宾县地方志办公室拟编辑出版《宾县百年风云》(以下简  相似文献   

8.
崔立波 《黑龙江史志》2013,(13):274-274
<正>宾州功德碑林清置宾州府府城宾州西门外一里余(现宾县二小学西南角),有一碑林,计九座。高者两座,高约两丈七尺余。低者七座,高矮不一。高者两碑,体方。碑自下至上共五层,基础为三级,为方条石砌就,阔丈余,高三尺;基础上一整体方石,阔六尺,高八尺;整体方石上,高丈余的整体碑文石,下端为四尺,上端三尺有余;碑帽上端为铁质装饰。为"无锡太守宾州知府李澍恩德政碑","常州太守宾州知府许元震德政碑",太守者离任官员之尊讳也。  相似文献   

9.
<正>1913年(中华民国2年),取消府制,宾州府改称宾县行政公署。县辖机构仍旧为区,只是由20个区剩下8个区。1932年(伪大同元年)日本人操纵下的伪宾县公署成立,自此,宾县的经济转入萧条时期,笔者经多年的考查,现将"沦陷"前民国宾县经济较为繁  相似文献   

10.
<正>王以哲,原名王海山,字鼎芳。1896年出生于吉林省宾州厅城池东偏脸子屯(今黑龙江省宾县宾州镇新立村东偏脸子屯)。1911年就读于宾州府中学堂,1920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事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后,历任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排、连、营长等职。王以哲在军士教导队任职期间,著有《步兵操典详解》一书,为当时东北军初级军官所喜读。1925年,郭松龄"倒戈反奉"时,王以哲被任命为上校团长,率部开往兴隆店、巨流河一带阻击郭军东  相似文献   

11.
正"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宋代诗人王巩谪居宾州多年后北归宴请苏轼时,歌女柔奴献歌后,苏轼当即填词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一阙,系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相传,王巩谪居宾州期间,坚持不断创作,与苏门文人互赠唱和,与柔美聪慧的佳人相伴,为宾州(今广西宾阳)的历史文化增添了色彩绚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元朝广西的兵防主要由湖广行省派遣的镇戍军与广西本土的屯兵组成。《元史》只记载了广西上思州、藤州两处屯田,是非常不完整的。本文通过考察元朝广西屯田体系的建立历史及其实际运作,揭示了元朝广西屯田并非只有孤立的两处,而是一个完整、地理分布广阔的兵防体系。广西屯田的开展是从世祖末、成宗初上思州黄圣许之乱开始,到顺帝初年平定"徭乱"为止,是以宾州为中心、静江为分府,并散布于上思州、柳州、藤州、庆远等地,遍布广西地区的撞兵屯田体系。  相似文献   

13.
聂晶 《黑龙江史志》2012,(24):50-51
<正>"王大人修宾州"这个民间故事,在宾县流传很广,妇孺皆知。"王大人"真有其人,也确实为宾州城的兴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只是历史的事实与故事传说的内容不完全一样罢了。"王大人"名王绍元,祖居山海关临榆县。他出身附贡生,清末五品通判。1881年7月(光绪七年)  相似文献   

14.
<正>邓洁民,原名邓居文,1890年6月15日出生于吉林宾州厅(今黑龙江省宾县城)。祖籍河北省乐亭,父亲邓辅庭,母亲邓马氏,兄弟5人,其排第五。1886年,全家逃荒到宾州厅落户,父亲初作货郎,后在宾州城东门里开设致诚大车店。邓洁民儿时读私塾。1903年,经李广增(后为其岳父)介绍,随修喜先生学习俄文。1905年邓去哈尔滨道台衙门任俄文通事,1907年获五品顶戴。后求学平津,留学日本;创办学校,主张教育救国;提倡新文化,反对封建迷信;反帝爱国,支持革命;壮志未酬,英年早逝,被誉为年轻教育家、哈尔滨  相似文献   

15.
<正>农历正月十一的壮乡宾州古城,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百多条炮龙穿梭在鞭炮的火光和滚滚硝烟中狂舞,大街小巷人海如潮,久负盛名的广西宾阳"炮龙节"又一次让宾州古城沸腾了。20多万中外游人和当地民众一起,尽情地享受着身临鞭炮的海洋中观龙、戏龙和炸龙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正清代黑龙江曾设有六城,即齐齐哈尔、黑龙江(瑷珲)、墨尔根(嫩江)、布特哈(讷河博尔多)、呼兰、呼伦贝尔(海拉尔);后来清末再加上通肯(海伦)城则为七城。清末黑龙江省编纂志书共4部,其中府志2部西、州志1部,县志1部。这4部志书分别是黄维翰纂修的宣统《呼兰府志》,李澎恩纂辑的宣统《宾州府政书》,陈元慎编纂的光绪《巴彦州志略》,刘清书等监修、王炳辰等编纂光绪《长寿乡土志》。其中《巴彦州志略》民国初年即已遗失。4部志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呼兰府志》。  相似文献   

17.
刘春海 《黑龙江史志》2013,(21):101-101
<正>本人在二十余年的文物管理、发掘工作实践中,探寻到中华民国时期宾县域内的古遗迹的"状貌",现整理成文,以食读者。古城宾州城北三十五里,红石砬山巅有古城一。高约七八尺,宽长各里许。此山悬崖峭壁,俯瞰江心,轮帆如豆。城内蓬蒿没人,遗迹隐然。宾州城西北四十五里,鸟河西岸,距江二里有古城一。宽长各里许,南有城门一,墙高丈余,厚二丈。  相似文献   

18.
北宋端州在政和八年(1118年)升为肇庆府。然而,端州升府的历程是比较复杂的,历来有较大争议。本文在前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端州何时升府,以及升府的具体过程,以新的史料证明端州在升为肇庆府之前确曾升为兴庆军和兴庆府,"岭南第一府"是兴庆府而不是肇庆府。最后,通过分析宋代"潜藩升府"制度及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的变化情况阐释其升府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清代福州科举事业的兴盛 从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中《清代福建进士分区统计表》可见:福州府中进士735名,兴化府共61名,泉州府238名,漳州府113名.延平府28名,建宁府39名,邵武府25名,汀州府87名.福宁府24名,台湾府33名,永春州20名,龙岩州22名,镇海卫3名。  相似文献   

20.
文史快车     
正地方行政单位"府"的演变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在魏晋时期,州刺史常常带军职,兼任将军。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另外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作"府"。唐朝的时候,朝廷在首都、陪都以及皇帝登基前任职的州设置府,例如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等。府的长官,称作府尹。到了宋朝,府的设置逐渐多了起来,府隶属于路(路是介于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明清时期,府固定为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除了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府长官仍然称府尹外,一般的府长官,都称作"知府",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