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行执教资格是欧洲中世纪大学所享有的核心学术特权之一.然而,它的起源在大学之外,更出现于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前,其前身为教会颁发给教师的执教资格.大学出现之后,通行执教资格被教宗授予了大学,大学教师由此可以在各大学之间自由流动.这既是大学教师共同体为争取学术自治而抗争得来的成果,也是教廷控制中世纪大学的一种手段.而从其结果上看,通行执教资格与中世纪大学之间相互推动了对方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大学是欧洲中古时代留给后世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在被人们习惯称作"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却产生了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家园——大学,所以西欧中世纪大学从它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和基督教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从大学的基督教起源、神学对大学的桎梏及教会对大学领导权的争夺三个方面来论述基督教对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它们,对于我们认识现代大学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永伟  王丹 《沧桑》2012,(6):71-74
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中世纪大学是两种比较特殊的高等教育模式。文章首先对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中世纪大学进行概念分析,然后简单梳理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在比较各自特色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最后通过比较二者的发展历史,得出对现代大学发展的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中世纪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问题。中世纪大学建立初期,教会曾经多次干预大学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其中以1277年巴黎主教唐比埃颁布的学术大谴责最具代表性,学术谴责似乎阻碍了大学教师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自由。但从13、14世纪巴黎大学对"异端学说"及学者研究活动的态度,以及牛津大学教师威克利夫及其追随者的学术活动经历来看,教会以行政手段限制教师的学术研究,作用有限,大学这个教师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成员提供了保护。事实上,在教会允许的范围内,大学教师们有一定的教学和研究自由,其自由的程度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高国荣 《世界历史》2006,(5):154-157
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毕业院校张文涛E.P.汤普森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研究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甄小东英国白人移民殖民地责任制政府的形成张顺洪中国社会科学院张育林欧洲中世纪大学与城市关系研究郭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董欣洁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历史观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柴彬英国都铎时期工商业领域王室敕令研究郭方中国社会科学院乔印伟新加坡建国与一党独大体制何芳川北京大学———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早期活动研究(1954-1968年)赵燕灵从天国到人间: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人文主义美德观的演变朱孝远北京大学王立新印度绿色革命研究王红生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6.
贷款基金由牛津大学于1240年首创,是中世纪英格兰大学所特有的一种具有慈善性质的免息助学贷款基金。至16世纪中期,教俗各界人士在牛津大学共捐资建立了22个贷款基金,资金总额约1880镑。大学为每个基金制定了管理条例,并选举专门的管理和审计人员对之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管。管理者既依照条例为符合条件的师生、大学及其书院等提供额度不等的免息抵押贷款,也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多人联合抵押借贷"、"连续抵押借贷"等灵活变通的方式让大学及其各机构与成员获得急需的贷款。贷款基金制的出现源于中世纪大学师生的"普遍贫困"与大学自身资金的匮乏,而西欧社会的捐资助学风尚则使之得以落地开花。贷款基金的设立促进了中世纪英格兰大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善伟 《世界历史》2012,(1):79-88,160
大学日常生活史愈益为当代学者所关注。本文则主要对一位中世纪欧洲大学生的总花费及各项主要费用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作了大致的估算。从总体来看,在中世纪欧洲各大学,膳宿费、获得学位所支出的各项费用和听课费占了大学生花费的绝大部分,而现代大学中学生每学年开学交纳的高额入学注册费在中世纪大学则微乎其微。而且,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阶层的大学生的花费亦有差别。大学通常本着贫富有别的原则收费,从而使贫富学生获得相对等同的教育机会,而教俗统治者和富人的捐资助学也为学生完成大学教育作出了贡献。可见,让贫穷学生进入大学并完成其学业可以不必通过降低收费标准,而是可以通过减免或免除其部分费用的方法来实现。但总的来看,在中世纪欧洲,就读大学的费用是昂贵的,绝大部分大学生仍然是占人口极少数的富有阶层的子弟。  相似文献   

8.
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与所在城镇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在城镇中享有自主权,并借助学生团体"乡谊会"来处理他们与城镇之间的关系。同时,大学生们通过三种途径来自己解决对城镇空间的利用问题。作为互动的另一方,大学所在的城镇则往往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为大学提供服务、限制大学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等手段,来对大学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9.
铁路与石家庄城市的崛起:1905—1937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沛  熊亚平 《近代史研究》2005,1(3):170-197
近代以来,随着华北铁路网络的形成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华北区域城市兴起的条件、布局及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铁路枢纽地位的形成和近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需要,一些地方逐渐形成新兴的城市。1905-1937年间正太、京汉铁路与石家庄城市崛起间的关系,便具体展示了铁路运输业与石家庄城市的交通运输业、工商业,城市人口增长和街市扩展等方面的关联作用,及以铁路为代表的新式交通对近代华北城市群体的分布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等级规模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研究——以昆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大事件作为一种植入城市进程中的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分析了大事件空间效应的形成机制,认为"大型投资"与"社会动员"是嵌入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并推动城市"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进而以昆明市为例,界定了昆明世博会的空间影响期,研究了影响期内城市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文章认为世博会的植入是上述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并从空间投资、社会动员与社会植入的角度建立了昆明世博会与城市空间演化关系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1.
皖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演化态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空间演化包括两个方面,即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扩展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数量分配比例及空间结构演变。本文首先提出了皖江经济带城市用地扩展的时序特征、类型特点、景观表现和效益特征,并相应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然后就皖江经济带及各城市的城市用地结构变化程度、变动方向和类型、与城市职能的关系等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走出车站,路过俾斯麦广场进入旧城区的豪普特街,然后到大学城广场,沿途发现城市公共建筑及其设施与大学校舍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直觉使我意识到海德堡的独特城市意象:大学在城市里、城市在大学中。城市在遥远的起源时期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极其粗糙的原型,欧洲工业革命之前  相似文献   

13.
后工业化大城市内部经济空间结构和演化主导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经济发展的阶段阐述了城市的形成及发展,分析了中心大城市与生产型大城市的产业空间结构及其模型。认为当代后工业城市的主要特征是在城市经营商务中心的吸引下的内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而且对后工业化城市的中心商务区的结构以及复中心城市诸中心的结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场大规模的城市基层社会改造运动,街道民主改革运动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性要素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催生作用。开封在这场运动中,通过政权形式的重新设置与基层干部的重新选择,促使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生成;通过思想动员、走群众路线等工作方式的运用,促使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工作方式的确立;通过加强政府与民众的联系以及民众自身的团结,促使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关系的改进;通过肃清封建残余势力,促使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环境的改善。随着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关系、治理环境等基础性要素逐渐形成,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开始摆脱“前解放”状态而逐步走上现代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欧洲城乡关系是对立关系,这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从经济生活层面看,中世纪西欧城乡是共生和互动的:农村向城市供应资源,城市为农村提供工商服务。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共存与互动的静态表象下,城市实际上导引着城乡关系向近代方向的转变。城市最初以极具渗透力的商品货币关系,侵蚀着乡村的农本经济,解构了乡村的封建关系。而当城市因其一定的封建属性而束缚了自身发展时,城市要素又向农村转移,促使乡村工业兴旺,客观上强化了城市和城市资本对农村的支配力,并使乡村逐渐变成城市的依附者和从属物。在乡村工业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市,成为这些乡村工业区的控制中心,近代的乡村城市化模式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6.
吴雪萍  赵果庆 《人文地理》2018,33(2):130-137
城市人口集聚分布以及城市带的形成是一个空间现象,空间力量对其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与趋势面分析相结合方法,以617个县级以上城市1998年和2011年的城镇人口和经纬度坐标数据来研究中国城市人口空间集聚分布与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人口分布与其周围相邻城市的人口分布关系密切,并且其6阶空间自相关效应是最强的;同时地理位置对中国城市人口体系的空间分布和纵向形态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位置相关的共同作用下,城市人口规模聚集区已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  相似文献   

17.
刘弘 《四川文物》2003,(5):33-39
西南夷地区城市的形成与汉王朝开西南夷所置的郡县有直接的联系,这些城市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城市,与国家的形成没有关系,更不是国家形成的标志。而是汉王朝的官吏以内地城市为蓝本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复制品。它们是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基地,并具有军事据点,汉王朝统治标志,汉移民聚居点和汉化传播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口号,中国重庆市委将这一战略思想与重庆实际结合,在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的重大任务。本文着重分析了软实力,大学文化与城市建设三者的关系,指出繁荣重庆大学不仅是提升重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搞好重庆建设有着积极意义。另外,文章综合分析了重庆目前的大学文化现状,提出了繁荣重庆大学文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明清史研究领域著名学者、九州大学荣誉教授、大正大学川胜守教授在2009年由汲古书院出版了他的新著《明清贡纳制与巨大城市连锁——长江与大运河》,对于明清社会经济史、城市史研究都作了极有深度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中、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彦威 《人文地理》1999,14(1):6-10
本文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活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对中、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了对比,并从职住关系的视角解释了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