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在编纂年鉴当中的一些困惑问题,提出十条参考意见:年鉴工作者要有超前意识;年鉴工作要全面适应新形势;对年鉴的“官用”、“民用”要辩证思考.搞“双轨制”;年鉴框架设计要从信息载体出发,进行改进并作为经常性的工作;要不断增强年鉴可读性与实用性;年鉴文本应多样化;正确处理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的关系;年鉴编辑要有长远眼光;年鉴组稿要有前瞻意识;年鉴印刷提倡多色印刷。  相似文献   

2.
<正>条目作为一部年鉴首要的表现手段,它是年鉴的最小单位,是构成年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年鉴当然也不例外。条目在一部年鉴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条目是构成年鉴内容的主体和表现内容的基本形式。如果说框架是年鉴的骨骼,那么条目则是年鉴的血肉。由于条目在年鉴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优劣则决定了年鉴的质量,这说明条目在年鉴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管理中拓展载体,认识年鉴的重要地位;在指导思想上转变观念,体现年鉴的编纂特色;在框架设置时求实创新,注重年鉴的功能发挥;在编纂过程中减繁增量,确保年鉴的资源效率;在出版发行上扩展渠道,发挥年鉴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4.
年鉴是系统工程,作为年度项目,可以结合项目阶段、项目工作包干、项目活动等相关项目管理实践,有效实现年鉴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和决策,最终完成预期的质量目标。《北京教育年鉴》编纂实践中,从通过项目生命周期概念界定年鉴的流程模块;按照项目范围管理要求梳理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工作;在年鉴项目阶段范围界定的基础上完成年鉴项目工作分解;通过项目时间管理把握年鉴工作流程进度,高质量完成年鉴编纂工作,年鉴编纂通过项目管理实现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海口召开的全国首次地方志年鉴颁奖大会上.江苏地方年鉴获得大面积丰收,其中《江苏年鉴》获省级年鉴特等奖,《南京年鉴》、《镇江年鉴》等9部年鉴获市级年鉴特等奖;县区年鉴中《张家港年鉴》、《江阴年鉴》、《武进年鉴》等17部年鉴获得特等奖。其中《江苏年鉴》、《张家港年鉴》分列省级年鉴和县区级年鉴之首。  相似文献   

6.
黄丽 《巴蜀史志》2006,(2):9-10
现代意义上的年鉴起源于欧洲,最早出现在英国,至今约有400年的历史。中国则是到了近代才开始有年鉴出版。现在全国究竟有多少种年鉴,很难有准确的统计。2003年12月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志鉴书刊研究院李维民、肖东发先生主编的《中国年鉴概览》共收录了1909年我国出版第一本中文年鉴以来,到2003年底全国出版的各类年鉴2487种。其中,收录1909-1949年间的年鉴207种,1950-2003年间的年鉴2280种。这2280种年鉴大致分为0编、译的世界和外国年鉴40种;全国性综合与专业年鉴344种;各省、市、县综合与专业年鉴1288种;各种统计年鉴344种;企业年鉴190种;学校年鉴74种。而这两千余种年鉴中,由地方志系统编纂出版的达1300多种之多。  相似文献   

7.
一、城市年鉴的重要地位和坚持创新的意义 城市年鉴不仅发展快,而且总体水平比较高,在中国年鉴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数量多,1999年第二次地方年鉴评奖,城市年鉴占参评年鉴近50%;二是编辑出版正常,周期越来越短,如《浦东年鉴》、《南京年鉴》等都在5月份出版发行;三是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绝大多数年鉴不仅有财政补助,而且领导都很重视。如成都市把年鉴工作列入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年鉴工作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年鉴的编辑出版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所以,质量管理和效益管理应该说是年鉴工作管理的中心环节,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年鉴框架结构是年鉴编纂的基础,是年鉴编纂的纲,纲举才能目张。年鉴框架犹如人的骨架,年鉴条文犹如人的血肉,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地方综合性年鉴的框架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性、科学性和稳定性五大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年鉴虽是"舶来品",但结合中国独特的地方志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年鉴条目体  相似文献   

10.
年鉴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与年鉴有较多相似之处的皮书是目前出版界影响逐渐增大的较为新型的出版形式,其许多成功经验可资年鉴工作借鉴。主要包括顶层设计、规划全面长远的年鉴工作;突出特色,打造服务现实的年鉴内容;整合资源,实现影响到位的年鉴宣传;规范创新,打造全面完善的年鉴品牌。年鉴应结合自身的品种定位,发挥优势,规避劣势,顶层设计、全面规划,脚踏实地、分步实施,走出一条具有我国年鉴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年鉴发展需要创新,但在年鉴编纂中很多进步或成果都不是创新,而是与时俱进、常编常新的。长期以来,年鉴编纂工作中存在五个认识误区:将年鉴定性为资料工具书,年鉴不是“官书”,年鉴资政、存史、教化的功能过于陈旧和狭隘,主张创新是年鉴发展的主题,讲年鉴规范就是“千鉴一面”,因此,亟须正本清源,回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年鉴工作才不会走弯路。年鉴规范是基础,人人必须遵守;年鉴创新是提高,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年鉴创新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来自于年鉴理论学习和研究,更来自于年鉴编纂工作实践,没有年鉴编纂工作实践的创新是空洞的、乏力的。  相似文献   

12.
<正>在现代年鉴发展史上,《世界年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政治意义,是美国出版历史最悠久、最畅销的年鉴。至2013年,《世界年鉴》已出版135卷,并被翻译成日文和意大利文,累计发行8200多万册。因其在年鉴史上的独特地位,中国年鉴界人士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撰写了数篇专业的研究论文,有力助推了中国年鉴发展史上第二次热潮,但相关研究于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加强社会文化工程建设的战略高度,对《福建年鉴》编纂工作给予了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要求《福建年鉴》努力提高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在发挥年鉴资政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年鉴的教化作用;打破年鉴纯粹"官书"的观念,树立年鉴既为"官"服务,也为"民"服务的意识,这些重要指示为办好《福建年鉴》提供了宝  相似文献   

14.
年鉴是信息产品,对于综合年鉴来说,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年度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为了忠实地、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全貌,年鉴工作者煞费苦心,在总体框架结构上尽可能多地对确定的内容做到全面覆盖。现实生活中,这种全面、可靠、系统的信息载体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促进作用。于是,社会各界也对年鉴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人希望年鉴能走人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指南;有人希望年鉴内容应具有连续性和逐年可比性,客观上要求年鉴的框架设计相对稳定;有人对历史信息多有偏爱,希望在年鉴中找到历史的出处;  相似文献   

15.
罗生福 《广西地方志》2007,(2):25-29,64
对编纂年鉴指导思想的认识首先要遵循唯物主义史观,在实际编纂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掌握辩证法和编纂的有关规则;其次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四个现代化作为重点,以改革开放作为年鉴编纂的主旋律;再次是要使年鉴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要增强年鉴市场为大众服务的意识,打破“官书”说,扩大年鉴功能内涵,调整年鉴的功能,防止内容单一化,从内容到形式要注意其知识性、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地方综合年鉴(简称年鉴)的编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年鉴框架的设计;二是年鉴条目的编写。目前,许多年鉴的编写不够规范,特别是条目的编写存在一些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年鉴质量。笔者就年鉴框架的规范化设计和年鉴条目的规范化编写,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17.
编纂《广西年鉴》2009年卷的具体做法是创新栏目,突出年鉴的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增加辅助资料,充实年鉴内容;把握尺度,提高彩页品质等,打造出地方综合年鉴品牌。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24日,《广东年鉴&#183;2009》组稿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年鉴编委、编写组长15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主持,省委常委、副省长、广东年鉴编委会常务副主任肖志恒受省委副书记、省长、广东年鉴编委会主任黄华华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相似文献   

19.
黄琥 《新疆地方志》2013,(4):35-36,40
企业年鉴要占有并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就要在注重继承传统的同时,打破传统的桎梏,用创新提升年鉴的整体质量,推动年鉴事业持续发展。《中原油田年鉴》从创新编纂思维,找准年鉴定位;创新框架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创新年鉴内容,打造精品佳鉴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2005~2009年是江苏省年鉴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五年,尤其是市、县(市、区)综合年鉴发展迅猛、整体趋强、精品迭出。在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江苏省市、县(市、区)综合年鉴取得的骄人成绩,凝聚着全省年鉴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也是江苏方志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将之转化为实际行动、转化为工作能力的生动体现。转变发展方式,使年鉴整体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开拓创新思路,使年鉴运作更加科学合理;完善创优机制,为打造精品年鉴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些都是江苏省年鉴工作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