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敦煌曲词发现以来,我国学者对它的蒐集、校录、注释和研究,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九五○年一月出版的王重民饺辑的《敦煌曲子词集》,是关于这方面敦煌资料的第一本集子。它的出版拓展了文学史研究的领域。随后任二北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出版的《敦煌曲初探》和一九五五年五月出版的《敦煌曲饺录》(简称《校录》),更全面的校录了这方面的资料,更深入地研究了这方面的作品,使敦煌词曲的整理研究工作前进了一大步。然而,关于敦煌词曲的考释和研究工作,在过去既得成果  相似文献   

2.
寺院壁画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杂志从创刊开始,就注意了寺院艺术的考察与研究。1951年配合敦煌文物展览,出版了敦煌特刊,对敦煌文物与艺术作了全面介绍,并刊出了专题论文,1956年以后又相继发表了有关敦煌的研究文章;1951年以来,又发表了甘肃麦积山、炳灵寺、天梯山、新疆等地石窟的考察报告;1963年出版了永  相似文献   

3.
史苇湘先生 (192 4 - 2 0 0 0年 )遗著《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即将出版。史先生从事敦煌研究 5 0多年 ,在敦煌壁画临摹、敦煌石窟内容调查整理、敦煌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创立了敦煌本土文化论、石窟皆史论等著名论断 ,最早运用艺术社会学方法手段研究敦煌艺术 ,同时在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敦煌学人方面也为后世树立了典型。本书即是史先生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4.
书讯     
《敦煌学辑刊》2011,(3):83+92+122+157+176
《敦煌吐蕃文献选辑·文化卷》,郑炳林黄维忠主编,民族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是"敦煌吐蕃文献选辑"丛书的一本,该丛书选取代表性的敦煌吐蕃文献,分宗教、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文学、语言文字、科技等专题,以单一文献为单位,进行解题、录文、汉译文和注  相似文献   

5.
《敦煌学辑刊》2011,(2):160
王祥伟著《敦煌五兆卜法文献校录研究》一书于2011年6月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在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敦煌五兆卜法文献研究",下篇为"敦煌五兆卜法文  相似文献   

6.
探讨敦煌艺术的再生,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寻敦煌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关照当代广大民众精神审美需求的转向以及在文化经济强国的世界浪潮中为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提供理论的指导。作为敦煌艺术再生的典范,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为我们如何在当代实现文化艺术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以及地方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后唐李延范纂《敦煌新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辑考,共辑得群书征引该书佚文7则,其中有4则群书既引作《敦煌实录》,又引作《敦煌新录》,另有2则内容,群书征引仅作《敦煌新录》,前辈学者或辑作刘昞《敦煌实录》,或辑作刘昞《敦煌新录》.经过考辨我们发现,该书并非刘昞《敦煌实录》,更不是刘昞《敦煌新录》,而是后唐李延范所纂《敦煌新录》.  相似文献   

8.
史勇 《丝绸之路》2012,(8):24-26
敦煌之所以成为文化符号和文化现象并最终完成"圣地"化进程,与公众的普遍接受密不可分。挖掘和梳理民国时期刊物关于敦煌的舆论资料,为研究早期敦煌公众接受问题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证据。在特定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敦煌及其劫难史引起了舆论关注,以期刊为主的大众媒介,在传播和普及敦煌史地特别是敦煌艺术的历史本真、反映当时社会对于敦煌事情的态度、呼吁保护弘扬敦煌艺术等层面,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民国公众对于敦煌的认知和接受,为研究现当代敦煌公众接受问题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9.
<正>到本期(2010年第4期),《中華文史論叢》出版已滿一百期了。從1962年創刊起,歷經四十九年——近半個世紀數代作者與編輯的辛勤耕耘,《論叢》終於在國内以至國際學術界有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程章燦教授在全國古籍整理出版編輯培訓班上的講稿,雖然所探討的屬於基本層面的內容,但對於目前文獻整理的末流之弊,亦頗有針砭之效。特子刊發,以供文獻整理及出版者參考。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 ,常书鸿先生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印度、缅甸访问 ,尔后考察了麦积山、炳灵寺和新疆石窟。在社会主义新政策指引和中央的关怀重视下 ,敦煌莫高窟得到了全面维修加固 ,研究所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得到了加强。常书鸿先生满怀对敦煌艺术的热爱 ,带领全所人员展开了大规模的临摹和研究工作 ,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为敦煌艺术的保护和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敦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重大项目《敦煌志》(上、下)由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13.
论敦煌艺术在现代再生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敦煌艺术再生是经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增值。敦煌艺术在现代生存、发展就必须以现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方式作为商业操作的起点和归宿,通过有效手段和方法,使敦煌艺术再生。敦煌艺术的再生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晓军 《丝绸之路》2012,(14):19-21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下,文化正进入全新的视觉文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面临要么湮灭不见要么以视觉形式再生的生存状态。敦煌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以1979年《丝路花雨》为肇始,从最初的无意识到现在有意打造,在视觉文化领域全面再生。视觉化问题必将成为敦煌艺术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命题。只有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梳理,才能对这一现象和命题进行更深刻的洞察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是兰州大学历史系杜斗城副教授继《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后的又一新作。其书的主要特点是: 一、校录了敦煌遗书中的有关五台山文献,为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时,也扩大了敦煌学研究的领域。二、对敦煌遗书中的《五台山赞》进行了分类,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同时,又对《五台山赞》和《五台山曲子》的创作年代提出了与著名敦煌学家任二北先生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敦煌艺术重要标志之一的飞天艺术,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审美和创新价值,为现代文创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参考价值.在当今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本文以敦煌飞天艺术与豹斑玉文创产品相结合入手,通过二者融合设计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从传承文化传统、突出民族特色、丰富设计理念等方面阐释了敦煌飞天艺...  相似文献   

17.
屈直敏所著《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研究》由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本书是敦煌学研究文库的一种,是学术界第一次对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进行的全面研究。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研究篇和校笺篇。上篇对《励忠节钞》的研究现状、叙录与整理、引书、性质内容、成书背景与年代,以及其中所反映的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8.
此文论述了俄罗斯汉学家孟列夫(俄文名缅希科夫,Л.Н.Меньшиков)对国际敦煌学作出的杰出贡献,指出他从1957年至2005年近五十年间,积极从事中俄文化交流和俄藏敦煌文献的编目与写本研究。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凭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比较扎实的汉文化基础,率先带领小组成员,突破其他国家专家按卷号编撰敦煌写卷目录的局限,编写出第一部俄藏敦煌汉文写本的分类叙录;也是第一位到中国高校研修、第一位到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并主动与中国各地敦煌学者进行交流的俄罗斯敦煌学家;又是第一位与中国出版社通力合作编撰出版俄藏敦煌文献图录的俄罗斯专家,还是第一位从事敦煌变文研究与王梵志诗翻译的汉学家。  相似文献   

19.
<正>1.《古典文獻研究》》是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主辦的學術集刊,每年出版一輯兩卷,由鳳凰出版社出版。2.本集刊主要登載以古典文獻爲中心而展開的各種專門性研究。關於其他傳統學術問題的研究論文,並所歡迎。内容、主題,均所不限。尤其期望提出新理論、實踐新方法、開闢新領域的各種專深研究。書評、研究綜述等,亦適量登載。史料整理、文獻考證等,視其重要程度,選擇刊發。3.本集刊設有編輯委員會,採用專家匿名審稿制度。每輯上卷六月底截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美术在经历了长期彷徨与困惑之后,文化先驱放眼世界,留学欧洲、日本学习西方绘画精神和教育体系,拉开了中国近代美术发展的帷幕。为寻求民族文化自信,现当代中国艺术开始中国绘画的民族化探索,在题材、表现语言及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探索如火如荼,取得了丰硕成果。敦煌莫高窟被发现以后,早期的敦煌艺术研究以临摹和保护为主,为现代中国绘画的敦煌风格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当代中国艺术家和甘肃省本土艺术家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他们致力于艺术创作的敦煌风格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敦煌画派"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引领作用。中国"岩彩画"的发展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重新被国人认识和喜爱,为现代中国绘画对敦煌艺术的研究开创了新形式和新领域。在敦煌风格化探索和研究中,也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当代艺术家对于敦煌艺术的研究不足,机械的学习和借鉴敦煌风格,不能很好地体现当前中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艺术创作的敦煌风格化要紧密围绕着文化本体和其生存发展的地域特色进行,在众多艺术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敦煌艺术及"敦煌画派"的发展必将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