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元末明初人虱母仙的传闻轶事至今在潮汕地区仍然家喻户晓。虱母仙当年负责设计或指导修建的寨门、祠堂等建筑物至今遗迹犹存,不少仍在使用之中;潮汕地区不少名胜古迹之形成亦肇始于虱母仙;潮汕方言中至今仍流行着一些与虱母仙有关的俗语。总之,虱母仙与潮汕地区的风物、习俗等事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潮汕文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范嫦嫦 《神州》2014,(11):26-26
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前进的发展过程。推动这个的就是文化创新,发展社区文化不但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引领社区文化,必须从创新社区文化机制做起,从基层做起。  相似文献   

3.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武汉·印象》汇集了近百幅美术精品,向伟大祖国献上了一份庄重、深情的贺礼!  相似文献   

4.
张效朋 《神州》2012,(23):134+136-134,136
面对社会意识领域出现的多元化、无序化、复杂化趋势,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应当自觉肩负起代表和弘扬先进思想文化、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引领社会意识走向的历史使命。为达此目的,必须落实三项任务、突出三个教育、创新四个方法、用好四块阵地、建好三支队伍。  相似文献   

5.
伊丽丽 《黑龙江史志》2013,(9):220-221,226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由此可见,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意义越来越深远。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弘扬亮剑精神将是实现师市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笔者结合六师五家渠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文化对于师市经济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羲理 《岭南文史》2010,(2):I0001-I0001
<正>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支撑,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水乳  相似文献   

7.
刘鲁 《人文地理》2023,(4):148-155
多元文化视角是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渠道,文化比较亦成为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维。文章以北京怀柔渤海镇北沟村为例,探讨多元主体作用下旅游对乡村空间的重构作用,重新审视乡村旅游与多元文化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北沟村旅游发展受到基于不同文化的内外部精英的共同作用,本土精英的回流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不同文化性质的主体促进了乡村业态、空间组织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外来社会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协商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创新,形成具有中西文化结合特征的旅游空间。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主体不断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多元文化融合,逐渐摆脱“我者”和“他者”的文化隔离。在共同诉求的驱动下,村集体、村民与外来经营者实现社会空间的融合,组成空间生产的“共同体”。研究以期为优化乡村旅游的组织形式、乡村资源合理配置和人地关系的协调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敏  彭蓬  邹昊燃 《风景名胜》2021,(5):0021-0021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白莲镇的乡村文化旅游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旅游也促进经济发展,助村民脱贫实行振兴有一定的成功之处,不可避免的是仍存在一些问题。解决方案:确定好振兴方法并进行科学规划,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足够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谢茈芊 《旅游纵览》2023,(8):103-105
本文首先分析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茅坦村傩戏传承现状,其次总结傩戏文化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最后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茅坦村傩戏文化旅游发展路径,希望能够促进茅坦村傩戏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清媛 《神州》2013,(4):44-44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部署,并高度评价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明确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党之所以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建设新乡村文化,继承甚至是重新发明优良的传统,构建和谐、健康的乡村文化,是推动新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张颖  田阳  边新元 《风景名胜》2020,(2):0208-0208
基于乡村地域性挖掘文化资源,科学分析资源优势,有利于乡村规划的有机发展。文章立足于实践,以惠营房村为例,从历史文脉、乡村格局以及建筑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抓住地域性特质,进行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城乡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构成人们乡愁记忆的无数故乡传统和风物风习也在逐渐消失和淡化。海安市委史志工委鼓励并指导镇村挖掘利用地情文化资源,创新打造"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系列地情馆,发挥地情文化的社会效益,形成地方文化自信,为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海安:故乡风物地情馆"项目入选2019年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十大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13.
苏寺村戏班成立于1942年,历经了新旧政权的更替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对乡村业余剧团进行规范约束的特殊历史时期,相比"遵章而为",苏寺村戏班的"自我节奏感"更鲜明,展现了底层社会在政治运动背景下的真实生活状态;与此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乡村人文化价值取向与新政权意识形态整合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2日,作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第一批赴新疆采风写生的艺术团队——中国美术家协会赴新疆写生团到达乌鲁木齐后,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亲切会见中国美术家协会赴新疆写生团时强调指出:“实现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任务、战略选择和重点工作,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5.
崔泉馨 《神州》2013,(13):78-79
流行音乐的媚俗化,主要是指为了迎合大多数受众的心理需要而降低音乐文化产品的审美标准。今天,文化的媚俗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以流行音乐的媚俗化为例,从高校教学的角度,探析如何有效的提高文化产品的审美水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艳、毅松主编的《达斡尔族: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力村调查》是经过深入社区,调查材料与文献相印证,经过核实完成的民族志著作。通观全书具有如下特点:以点带面、见微知著;注重分析问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了深度的描写;通过鲜活的个案为例说明问题。是一部地域、民族特色浓郁的著作,详实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达斡尔族社会文化的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