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道理上说,多数抵不过一部《菜根谭》。”这是去年《环球》杂志第六期介绍当前的日本《菜根谭》热时说的话。 据介绍,该书中所说“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而猖狂”,被日本企业界视为企业用人的准绳,即用人的条件是德才兼备;缺一不可,但主导方面是德。当然,人们的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日本企业家引用《菜根谭》所说“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而是用培训与教育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改正。因为现代化企业以人为中心,职工素质决定  相似文献   

2.
溥仪《我的前半生》的作者是谁?早在该书出版之初,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的时候,便已议论纷纷:此书绝非溥议一人所写,必定有一个“捉刀人”在。例如:1965年,加拿大汉学家陈志让教授和英国汉学家麦克利维在他们写的书评中,充分肯定此书的价值之后,都提到“捉刀人”的问题,陈志让还猜测这个“捉刀人”是个共产党员、历史唯物主义者、历史学者。 事实正是如此。由于我当时的工作关系,熟悉溥仪的整个改造的全过程,也熟悉这本书的成书全过程。 建国后,我们关押了一大批在解放战争中俘虏的国民党战犯和一部分日本战犯,1 950年苏联又送回来一批日本以及…  相似文献   

3.
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政府体制与官员制度》一书,是新编写的外国政府体制丛书之一,它必定为渴求日本政治知识的读者所注意。但作者的有些论断,是值得商讨的。本文仅想就有关日本天皇的国事行为谈谈粗浅的看法。该书作者写道:“按照宪法(指日本国宪法)的规定,天皇只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参见该书第3页)日本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一条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其地位是以日本国民之总意为根据”。天皇不只是国家的象征,而且还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为什么写两个象征,不提一个象征,这  相似文献   

4.
《贞观政要》是唐人吴兢为唐玄宗编纂的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共十卷四十篇.由于该书“词兼质文,义在惩劝”,所以,书成进献后,很得唐玄宗的尝识,被列为皇室子孙的诵读经典.中国历代皇帝大都对此书推崇备至,多次付梓印行.宋元之际,该书传至日本,引起上自皇室下至士夫的极大关注.十七世纪初年的日本的战国末期,出现了《政要》的活字刊本.在此前后,日本国内《政要》的古写手抄本有十六种之多.由于长期辗转抄,不仅使该书的“体式大异”,而且也使其内容“衍错脱误,大紊其真.”元朝人戈直曾根据各种古本和有关史传,加以校勘和整理编辑,刊行于元惠帝至顺四年(1333),后人称其为戈直集解本,简称“戈本”.  相似文献   

5.
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扶桑社的《新历史教科书》改订本在2005年由日本部科学省审定通过后,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开始了对这一教科书的批判。本强调的是:这本教科书确实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进行了歪曲与掩盖,但这是由该书的基本的历史观所决定的。如果不对该书的理论体系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观进行剖析,而简单地罗列其歪曲或掩盖的历史事实,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该教科书编织的理论体系,从而忽略了对该教科书最要害的本质问题的分析。《新历史教科书》的最本质的问题,是通过精心选取的历史资料,按照编设计的叙述过程,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唯心主义史观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肯定战前日本的“国体论”,而根本转移或充分淡化人们所关注的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和所追究的侵略战争的历史责任,是把日本引向战争道路的危险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清(1840年以前)1995年日本清史研究成果中,首先应当提到山田贤(移民社会之秩序)(名大出版全)~书,这是八十年代以来日本清史研究的代表作。该书以四川省云阳县为对象,考察了当地移民社会秩序形成的过程,并试图通过对地域社会、宗族和宗教叛乱的研究,比较全面地把握18。19世纪的清代历史。可以说,即日有的研究模式崩坏之后,日本学者从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的各种研究方式或方法的探索,至此终于是现出崭新的姿态和一种全新的对历史的认识。回溯“地域社会论”这一概念和方法的提出,还在1981年名古屋大学专题讨论会上,森正夫所…  相似文献   

7.
“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这是王国维先生1925年在清华演讲时提出的。当时正值新材料蜂出,“殷墟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由此催生出的甲骨学、简帛学及敦煌学均成为显学。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大都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距今恰好百年左右。  相似文献   

8.
《新镌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是一部讲公案的短篇故事集。原书系明刊本,现藏大连市图书馆。全书四册,分十六类,共辑录公案故事四十篇。原刻上图下文,封面除书名外,并题有“京南归正宁静子辑”,“吴中匡直淡薄子订”字样。书末印有刊行的地址名号:“南潭邑艺林刘氏太华刊行。”孙楷第先生在他的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附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话书目中曾著录说:“马隅卿先生曾于书贾手中见此书,录其目还之”。 从以上已了解到该书的辑者、订者和刊行者的别号和籍贯,他们自诩以艺林人物所辑订、刊行的书却明显的缺乏艺术加工。至于作为一部通俗读物,辑者究竟从何处搜求集聚而来的?著者是谁?写在什么年月?刊行在什么年月?所有这些,暂时都还是谜。不过通读全书之后,感到这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日本近现代古文献学大师长泽规矩也的《支那学入门书略解》之得失略陈管见。文内先从三个方面论述该书之优点 ,再从四个方面指出该书的不足之处 ,然后得出结论 :瑕不掩瑜 ,从总体而言 ,该书仍是一部高质量的汉学入门书指出。  相似文献   

10.
苏智良 《百年潮》2006,(8):76-79
这是刊载于一册日文书籍上的广告,该书出版于1942年.广告的上半部是一幢日式房屋花园的一角,下面自右向左写着"大一沙龙"的日文假名,汉字是"大一会馆",上方为"大一沙龙"的罗马发音:DAIICH SALOON.当中还有"大一"两字组合的徽记.最下面记着两门电话:46940,(02)2801.  相似文献   

11.
《沈佺期诗集校注》注释商兑王友胜沈期诗历来无注,一九九一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连波、查洪德合著之《沈期诗集校注》(下称《校注》)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注释颇有注者会心独到之处,其筚路蓝缕之功尤当肯定。然而《校注》因属草创,又囿于注者之闻见,故而舛讹疏漏时...  相似文献   

12.
《百年潮》1998,(4)
这是为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作者依据在日本外务省档案中发现的毕永年日记及其他档案、文献,以生动、明快的文笔,披露了过去人们知之不详或传之有误的一段悲壮历史故事:康有为与梁启超、谭嗣同、毕永年等为实现变法,密谋包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后因袁世凯告密而败露,招致“六君子”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3.
写本书——古代的手抄本朱学波我国的手抄本书起源于东汉时期,当时书籍的主要材料是简和帛,魏晋以后,纸书渐多,但官方的公牍仍以简为主。直到东晋末年(四世纪),桓玄帝下令废简用纸,纸才取代简牍成为普遍的书籍材料。不过那时候人们还认为用纸是不够恭敬的,所以魏...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亚洲国家都曾受到日本的侵略,日本法西斯兽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人类的正义和公理受践踏,人类的尊严和权利被蔑视。然而,令人气愤的是,战后数十年来,在日本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置确凿的历史事实于不顾,总是力图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去掩盖或抹杀当年日本侵略军所犯下的罪行。战后,日本屡次删改历史教科书,企图以“进入”来代替“侵略”一词就是明证。对此,世界人民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对或“无意忘记”或“有意涂抹”历史的人,人们还能期望他们能正确评价和总结历史吗?这里,我们刊发一篇韩国挺身队研究所搜集整理的当年日本军队所强征的随军慰安妇的血泪回忆,一则以提醒善良的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一则以警告那些别有企图的人:血写的历史事实,用谎言是无法涂抹和掩盖的——而惟一取得韩国有关方面合法授权的《被掠往侵略战场的慰安妇》)也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于本月正式出版,本篇文章即节选自该书,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5.
正书籍是天下之公器,阅读却是个人的私事。既然是私事,本不当公诸于众,但这几年还老有人约稿,叫我回顾所谓的年度阅读,勉为其难,也只好说说看。我的习惯,是每读一本书,总会略志所感,并且诉诸微信朋友圈,自己取了个名目,叫做"遇过目",写了一小段文字在开头,"有人过目不忘,便有人过目辄忘。鄙人资质庸常,每读一书,诵之抄之,勉有所得。庋架将盈,想写一个所谓的过眼书目如下,力争逐日发,各  相似文献   

16.
杨皑 《广东史志》2000,(4):49-54
《楚庭稗珠录》(以下简称《稗珠录》)是一部以游记形式写述广东的(其中有小部分是属于写贵州湖南的)山川、名胜、物产、风俗、掌故和文化艺术等方面情况的著作,成书于清乾隆年间,作者为檀萃。从研究岭南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书。但目前研究《稗珠录》的论著或专题文章却很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今试以该书的思想内容和史料价值为中心,杂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的《国书总目录》记载,1859年(安政六年)《政谈》的刻本在该书已知的刊行年代中应该属于最早的。但是在多种手抄本中,最早的可以上溯到18世纪中期的宝历年间(1751~1763),在内阁文库所藏的书中有“宝历九年巳卯初春写之”字样。由此推断,《政谈》的手抄本最早是在1759年—  相似文献   

18.
有一则消息称英国电视台近日对3000名观众进行了一项关于历史名人的调查,有23%的受访者竟认为丘吉尔是虚构人物,却有58%的人认为福尔摩斯确有其人。还有其他一些历史人物如甘地等也有不少人以为是虚构的。读到这一消息当然令人惊讶。我已见到我国不止一家报刊以不同的方式刊载此事,语气调侃者有之,生发感慨者有之,上海《文汇报》刊登一篇短义提到“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还举一反三联系到日本人不知道“东京审判”,我国《三国演义》掩盖了正史《三国志》等等。并提出要引起教育界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李海文 《世纪》2023,(2):4-10
<正>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他一向重视对日本的工作,他对日本的了解既多又深。在他担任总理26年间接见无数外宾,以日本友人为最多。这固然因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更重要的是日本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国家之一。周恩来的政治生涯同日本密不可分,特别是周恩来在十九岁时曾东渡日本居住了一年七个月,对他的思想转变发生重大影响,是他建立信仰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从他保留下来的一本旅日日记可以看出。《日记》是周恩来于民国七年,即1918年1月1日到1918年12月23日在日本写的,写在当时文具店出售的硬皮的日记本上,原件上题为《学校日记》。  相似文献   

20.
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在当前的图书市场,关于蒋介石的书籍,可谓触目可见,这其中,既有正襟危坐的学术研究,也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创作。玉石杂揉,斑澜纷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晓华等人撰写的《多棱镜下的蒋介石》则写出了特色,写出了新意。首先,该书的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去追“热点”,赶时髦,凑上这份热闹,据笔者所知,他们都是专业的民国史研究者,该书仅是他们若干研究课题之一。换言之,写作该书,乃是他们“份内事”,这一点,作者在后记中曾有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