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位于中国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自古以来,朝鲜主要是通过与之毗邻的中国来吸收汉文化的。当时,朝鲜同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以通过朝贡这一轴心展开的。在朝鲜人心目中;当时的国际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进行维持的.因而,他们只承认中华思想文明圈.而不知道也不愿意承认世界上还有其他文明圈。在这一文明圈中,中国皇帝起着连接天和人的纽带作用.所以才被人们尊称为天子。十八世纪的朝鲜基本上就是以这种天命观来维持着频繁的朝贡关系的。这种朝贡内容很多,其中有中国皇帝给朝鲜的王位继承者册封王位.让朝鲜…  相似文献   

2.
15世纪至17世纪初在以明朝居于支配中心的东亚世界里,琉球王国自始至终以睦邻友好甚至是谦卑的姿态、小心谨慎地与明朝、朝鲜、日本这几个近邻国家保持着政治经济往来,不断扩大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一方面,积极加入明朝为中心的册封朝贡体系,寻求政治庇护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与日本、朝鲜和平相处,互通商贸,获取最大利益。处于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中,琉球的国家利益始终与宗主国明朝的国家兴衰相连。在明末国家势力衰退之时,日本萨摩藩岛津氏于1609年入侵琉球,体现出其试图构建东亚日本式"华夷秩序"的野心。  相似文献   

3.
两汉时期开始,古代日本通过朝贡,纳入到中原王朝的册封体制之内。曹魏西晋时期,封贡关系进一步密切,古代日本频繁向中原王朝朝贡,中原王朝也首次派使者出使古代日本,这是以往两国发展史上没有的先例,开创了两国关系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华夷"秩序下的宗藩模式,是古代东方世界所遵循的一种国际制度安排.中国封建王朝凭借优越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在东亚构筑了一个以中华帝国为中心向周边呈辐射状的"华夷"体系,它以朝贡体制作为纽带,把"中心"与"外缘"之间这种君臣关系,即上下、尊卑这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制度化.周边国家向中国称臣纳贡,中国则对其进行"册封"和提供保护,行使宗主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辽夏封贡关系开始于公元986年李继迁附辽并接受辽朝册封,一直持续到辽朝灭亡。辽夏封贡体制受到辽、宋、夏三极政治格局的强烈影响,以"澶渊之盟"为转折点,可分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辽朝奉行"联夏抗宋"方针,是辽夏封贡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时期;第二个阶段因辽宋夏三国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辽夏封贡关系由发展走向破坏、最后又恢复。在辽夏封贡体系之下,两国保持着册封、进贡、朝贺、吊祭等朝贡活动往来,并且在军事、政治方面有密切互动和联系。在辽朝的朝贡体系中,西夏属于辽朝的"外圈"朝贡体系。  相似文献   

6.
日本倭五王时代形成了以倭五王为"天子",包括了日本列岛及朝鲜半岛南部这一"天下"的"天下观"。与当时中国的"天下观"相比,日本倭五王时代的"天下观"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对当时日本列岛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辽夏封贡关系开始于公元986年李继迁附辽并接受辽朝册封,一直持续到辽朝灭亡。辽夏封贡体制受到辽、宋、夏三极政治格局的强烈影响,以"澶渊之盟"为转折点,可分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辽朝奉行"联夏抗宋"方针,是辽夏封贡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时期;第二个阶段因辽宋夏三国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辽夏封贡关系由发展走向破坏、最后又恢复。在辽夏封贡体系之下,两国保持着册封、进贡、朝贺、吊祭等朝贡活动往来,并且在军事、政治方面有密切互动和联系。在辽朝的朝贡体系中,西夏属于辽朝的"外圈"朝贡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枫 《文史精华》2013,(3):52-57,1
在历史上存在了500余年的琉球王国,长期与中国保持朝贡关系,深受中华文化影响。19世纪70年代,因清政府腐败无能,日本以武力吞并琉球。二战结束后,中国在琉球处置问题上居于有利地位,但大好机会被国民党内战政策和软弱外交所葬送,琉球再次被日本控制。欲知详情,请阅《琉球是怎样"成为"冲绳的》。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国和李朝之间建立的册封朝贡体制具有诸多方面功能,其中军事、安全保障方面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在以往研究中,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土木之变时期(正统十四年八月)李朝搜集明朝情报活动为研究对象,叙述李朝在册封朝贡体制之下,为了得到大量的比较确切的情报,多次派遣通事、使臣前往辽东地区,与辽东都司直接接触,同时,又利用居住在辽东地区的朝鲜族人、女真之亲信以及本国民间人员来积极搜集有关情报的具体事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历史与法律的角度,去伪存真,分析明治时期日本政府官书(政府文书)对"尖阁列岛"的"无主地先占论"及其依据.本文认为,日本方面宣称对钓鱼列岛"无主地先占"的历史依据与国际法依据,均相当不足.日本是借着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机,在文书上窃占了钓鱼岛.而其在文书上的窃占过程,其资料证据又相当不完整.  相似文献   

11.
浅析隋文帝对高句丽以“和”为主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文帝对高句丽的政策一直是隋朝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隋在建国之初的复杂环境;文帝务实、理智的政治作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朝贡、册封体制;"四海为家"的天下观等诸多因素,使得文帝在对高句丽的问题上采取了以和为主的统治政策。  相似文献   

12.
4世纪后半叶,封土石室墓开始在日本列岛出现。日本列岛的横穴石室受到了朝鲜半岛的影响。九州地区的古坟是最早导入的。5世纪后半叶,与此不同的新型石室在近畿地方出现,并在此后的日本列岛得到了广泛普及。7世纪,由于薄葬化的推进,小型的横口式石椁墓出现,这代表着古坟文化走向了尾声。江苏连云港的封土石室墓的构造,虽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两地皆有类似之处,但其与中国的砖结构墓葬和朝鲜古坟的关系也是必须要考虑的。而与日本列岛石室墓的类似,笔者认为是以朝鲜半岛为中介的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前日本的"朝鲜观",经由源自神功皇后征服三韩的传说,最终演变为"征韩论",将朝鲜视为其朝贡国、藩属甚至夷狄。从7世纪到战国时代,日本与朝鲜平等地处于东亚朝贡体系之内,但是日本对朝鲜以优越姿态相对待的情况日趋严重,其蔑视和敌视朝鲜的观念及心态进一步膨胀。特别是,在万历朝鲜之役后,随着近3个世纪的"锁国"时代,"丰臣伟业"被日本的一些思想家、战略家逐步发展为一整套的学说体系,日本统治者的向外扩张心态持续扩大。进入19世纪后,由于中国和朝鲜的积弱积贫状态以及东亚朝贡体系的瓦解崩溃,因此"征韩论"成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朝鲜的最终认知。  相似文献   

14.
收国元年(1115),杨朴在向阿骨打建议称帝建国的同时,建议金人请求辽朝封册,虽有对辽斗争策略的考虑,但主要还是受"华夷体系"的影响并自觉遵循这一体系规则以便在多个政权并立时期取得一席之地的产物。女真人请求被一些人视为"夷狄"的辽朝封册,又在所提出的封册条件方面,颠倒了受封方和封册方的关系,无疑是对传统的"华夷体系"规则进行挑战。后来,随着金人实力的增长,金人公开抛弃"华夷体系",不再请求辽朝封册,出兵灭亡了辽朝。金人灭亡辽朝以后,不再遵循"华夷体系"的规则请求宋朝封册,而是反过来要求宋人接受金人封册,重建以女真人为中心的倒过来的具有衍生性质的"华夷体系",即"倒过来的朝贡(逆向朝贡)",开启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夷"册封"华"的先河,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郭锐  王箫轲 《史学月刊》2014,(9):100-106
近代以前日本的"朝鲜观",经由源自神功皇后征服三韩的传说,最终演变为"征韩论",将朝鲜视为其朝贡国、藩属甚至夷狄。从7世纪到战国时代,日本与朝鲜平等地处于东亚朝贡体系之内,但是日本对朝鲜以优越姿态相对待的情况日趋严重,其蔑视和敌视朝鲜的观念及心态进一步膨胀。特别是,在万历朝鲜之役后,随着近3个世纪的"锁国"时代,"丰臣伟业"被日本的一些思想家、战略家逐步发展为一整套的学说体系,日本统治者的向外扩张心态持续扩大。进入19世纪后,由于中国和朝鲜的积弱积贫状态以及东亚朝贡体系的瓦解崩溃,因此"征韩论"成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朝鲜的最终认知。  相似文献   

16.
张芳 《黑龙江史志》2013,(11):66-67
高句丽与北魏相遇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魏燕战争后,两个政权在各自的疆域演变中成为邻国,极大方便了彼此的往来,二者的交往形式主要表现在频繁的朝贡和册封,说明它们的臣属关系明确,高句丽属于中原王朝管辖,北魏以高句丽为属国。  相似文献   

17.
在"东亚"成为流行语汇的历史研究中,"朝贡体制"常被用作一个统摄性的概念使用。然而"朝贡体制"在清代,主要体现中国与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关系,其中尤以中朝关系最为密切,并不覆盖"东亚"。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史料,呈现清代中国与朝鲜封贡关系的特点,其中包括敕封、给印、颁历、参与常态礼仪活动、日月食救护、赈济灾伤、常态互市,朝鲜人参与八旗等等,不仅凸显中朝关系近于中国与其他封贡国、无藩封关系的其他朝贡国之间的关系,更反衬出中朝关系与地处"东亚"而与清无邦交的日本之间关系的差别。由于中、朝、日在"东亚"区域的国际关系中皆具有重要性,前述考察提示,17至19世纪中叶的"东亚"国际秩序并非笼罩在任何单一制度化体制之下,"朝贡体制"或"朝贡贸易体制"不能涵盖该时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和秩序格局,对相关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18.
黑釉"油滴"器是中国古代陶瓷制作中一种由特殊工艺烧造而成的制品。随着茶道的发展,与茶文化结缘后,成为朝贡之品;后被前来中国留学的日本禅僧带回收藏;日本人在对其进行仿制的过程中创造了和风化的陶瓷艺术风格。黑釉油滴器在日本的传播对日本的陶瓷制作技术和茶道风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文斌 《黑龙江史志》2009,(6):26-27,31
隋文帝对高句丽的政策一直是隋朝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隋在建国之初的复杂环境;文帝务实、理智的政治作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朝贡、册封体制;“四海为家”的天下观等诸多因素,使得文帝在对高句丽的问题上采取了以和为主的统治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由于地理上的相邻,所以很早就发生了通交往来关系;单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年之久。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能从这些记载中,了解到当时两国间来往的情况和日本列岛上的概状。尤其是在八世纪以前,中国已有高度灿烂文化时,日本列岛上还处于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